“四化同步”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12期下半月

·总第544期为契机,以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认真宣传湖泊保护的重要性。二是完善行政执法制度,确保执法工作依法开展。三是加强湖泊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由区人民政府牵头与湖泊所在乡镇街和开发区涉湖的水管单位,水经营单位签订湖泊保护责任状,安排执法人员对全区湖泊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日志,对汤逊湖进行活界桩的补充,进一步明确湖泊保护范围。四是划定湖泊“三线”,从形态上保护湖泊。按照《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编制《江夏区湖泊保护规划》、规定湖泊保护“三线”,即水域线、绿化用地线、外围控制线。水域和绿化用地范围内严禁建设任何建筑物、构筑物、外围控制范围内限制项目的进入,确保湖泊不被填占。五是实施生态修复,构建良性水生态系统。要锁定岸线,对岸线不稳定的湖段实施生态固稳。要逐步取缔拦网养鱼,要实施一湖一景,将梁子湖打

造成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将汤逊湖功能定位在防洪、灌溉、调蓄和市民休闲上,斧头湖和鲁湖则以防洪灌溉为主。六是强化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认真落实湖泊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湖泊保护与辖区、环保、农业、水产等之间的关系。按照省市成立的湖泊管理局的模式,尽快组建江夏区湖泊管理局。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打击侵害湖泊行为的力度,真正做到还湖于民。

3、大力开展截污和排水管理工作。

一是实施汤逊湖截污工程。汤逊湖污水主要来源两个方面,污水排放和水产养殖。汤逊湖江夏境内主要五个片区的污水来源(纸坊城区、庙山开发区、藏龙岛开发区中洲岛、大桥新区、五里界街),共计45个排污口,每天入湖污水有5.6万吨。汤逊湖目前拦网养殖面积约4.7万亩,其中江夏境内1.6万亩。该工程实施后可真正实行汤逊湖污水零排放,彻底改变汤逊湖水质。二是成立江夏区疏涝

服务队,对纸坊城区有渍水地段进行清查摸底,对33处有渍水地段进行彻底整治,完善城区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三是完成纸坊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日处理污水10万吨,使纸坊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完成金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确保通用园区投产后排污能力达到要求。四是完成纸坊城区排水设施整治工程。该项目包括花山小区、纸坊大街、东林社区、谢家湾社区、地大片区等地的排水管道和分流制改造工程,还包括纸坊三大排水港明改暗及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解决纸坊地区区域内雨水排放、污水截流、改善城区环境和汤逊湖水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作者雷寿文,武汉市江夏区水务局局长;黄海,武汉市江夏区水务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

步发展”。“四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街被列为全省“四化同步”的示范试点单位。面对宝贵的发展机遇,武湖街大胆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四化同步、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

武湖街位于黄陂区最南端,版图面积74.51平方公里,人口5.2万。近年来,

武湖街以“创滨江生态城、建荆楚第一街”的目标,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四化同步”发展为路径,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2年,全街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

10亿元,农工人均纯收入15428元。综合

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百强乡镇第7名,连续两年“三农”综合考评位居武汉市第1位。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街”、“2011幸福武汉叫响江城十大名街”。

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建设“滨江新城、生

态武湖”的必由之路。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标兵渐远、追兵愈近。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将进一步发扬敢想敢干、敢于争先的精神,大胆探索实践,努力在践行“四化”同步发展中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一、紧抓一个龙头,大手笔规划

将规划作为龙头,引领武湖科学发展。一是编制好“四化同步”发展全域规划。按照“滨江新城,生态武湖”的定位,进行顶层设计,努力将武湖建设成为基础设

“四化同步”

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万

发展论坛

52

2013年第12期下半月

·总第544期施完备化、环境生态化、基地正规化、产业特色化、社会和谐化的大产业园、大家园、大游园、大花园;建设成为以现代都市农业为主导的创新引擎、产业沃土、宜居新城、生态乐园。二是编制好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把生态作为发展之本,合理划分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生态涵养区域;把产业作为发展之基,推进发展备用地两规合一,为项目建设释放空间;把城市作为发展之根,将泵站河以西城市和产业建设用地扩大到20平方公里,为武湖“小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三是编制好全域产业发展规划。已委托复旦大学完成武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规划将武湖总体发展规划、台创园核心示范区发展规划有机结合,重点以泵站河为界,东部主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业、仓储物流业;西部主要发展食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新型工业及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同时启动高车片区发展备用地,作为汉口北配套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和服装加工业,形成武湖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抢抓“两个”试点,大胆改革创新

省、市将“四化同步”发展的试点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同时放在武湖,这对于破除制约武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武湖发展活力、促进武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抢抓“两个试点”,大胆改革创新。按照省、市推进武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在5年内,将完成“六项试点内容”,即科学界定职能定位,切实扩大管理权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便民服务;规范组织机构设置,优化编制人员配备;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建立用人激励机制;健全完善配套政策,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建立完善职责体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等。今年重点完成理顺管理关系、制定发展规划、下放部分权限、出台支持政策等工作。

下步,我们一是以与区成员单位对接为重点,有序推进管理权限的下放。按照方案要求,全区24个部门单位的237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将全部下放到武湖街或区级部门派驻武湖的机

构。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区成员单位对接,确保全面完成审批事项的下放工作。二是以充分调动全街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重点,稳妥推进干部人事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武湖干部体制较为复杂。我们将逐步建立以编制内人员为基础,以政府雇员为补充,以公益性岗位为辅助的灵活用人机制。三是以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确保8月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四是以健全完善配套政策为重点,积极争取各项支持政策的出台。按照实施方案,调整区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用地管理,有关财政资金、市政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申报、户籍改革、台创园发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将相继出台。

三、突出“三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产业支撑体系。

牢固树立“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基础的理念,努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推进“六大产业板块”建设:新型产业示范板块,将其建成产业沃土、创业引擎;台创园核心示范板块,将其建成华中种业之都、都市农业之窗;新港仓储物流板块,将其建成黄金港口、物流重地;五七休闲度假板块,将其建成具有烟波风情的梦里水乡;科技农业展示板块,将其建成武汉示范、湖北样板、全国知名的展示中心;农耕体验观赏板块,将其建成品农耕文化、赏生态空间的旅游圣地。

2、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城镇发展体系。

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着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城镇发展体系。其一是做大城镇。依据上位规划,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力争到2015年,城镇规模由现在的15平方公里扩大至23平方公里。其二是做强城镇。按照宜人宜居宜业和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镇功能。积极构建“一城一镇一村”的城镇体系。一城:以五通口为中心,建设综合配套服务板块,打造美丽新城、低碳客厅;一镇:以沙口集镇为中心,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一村:以张湾村为中心,完善配套服务功

能。按照“一城一镇一村”的布点要求,进一步加快新村还建点步伐,力争到2015年,完成60万平方米的新村还建房建设;进一步推进“五务合一”建设,实现“五务合一”建设全履盖、功能全配套、服务全方位;积极构建“六纵四横一环”的路网体系。“六纵”指黄武公路、武英高速、胜海路、创业中路、五七路、刘大路。“四横”指江北快速路、汉施公路、汉口北大道、天阳大道。“一环”指四环线由武湖东部过江,向西北方向形成城市环线。加快镇区、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园区之间路网的改造升级,实现有机联结、相互环通。全力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武湖新水厂、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制定项目建设库,分轻重缓急推进。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坚持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相结合,推进金马长江、立山头片区、卫生院片区、高车片区等地的改造,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其三是做美城镇。把生态作为立城之本,牢固树立含绿等于含金、绿地率等于城市吸引率的理念,充分彰显武湖“江卧城边、湖居城中、河揽全城”的特色,做足水文章;充分彰显“江城绿谷、生态武湖”的特色,做足绿文章。沿路沿堤打造绿化网络,沿滨江、滨湖滩地打造防护林带,依托景点打造观赏林,依托镇、社区打造绿化片,使全街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25平方米以上,生态环境合格率达到90%以上。

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

创新全民创业就业助推机制,加快失地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消化。认真落实农工统筹、新型农保、新农合等政策措施,实现社会保障的全覆盖,营造社会和谐的安全网。进一步完善农工培训、住房保障、社会救助、失地保障等制度,多途径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能力,实现农工收入的工资化、多元化和终身化,切实让老百姓最大限度地分享“四化”同步发展的现实成果。(作者系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街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

发展论坛

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