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让子弹飞》中的历史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姓名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理论支撑 (1)
(一)、何谓历史真实 (1)
(二)、姜文的个人记忆 (3)
二、作品分析 (4)
(一)、凶险——民国年间的历史画面 (4)
(二)、操蛋——鹅城百姓人性弱点的揭示 (5)
(三)、忍耐——让子弹飞一会儿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浅析《让子弹飞》中的历史真实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卢国坤
指导老师张明
摘要:“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作品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历史也是如此。所以历史真实并不是一个恒久固定的客体,而是依赖于主体的解读而存在。而主体的解读就是一个“发愤著书”、表达心灵的过程。在这个层面上历史真实向艺术真实靠拢,最终合二为一。具体到作者电影《让子弹飞》,电影中展现的民国年间凶险的历史画面,鹅城百姓操蛋的人性弱点以及主角张牧之的人生起伏,都是电影“作者”姜文对历史的独特理解,都来源于“作者”姜文对自己生活(主要是电影创作方面)的感受。
关键字:《让子弹飞》作者电影姜文历史真实
The historical truth of "Let the bullets fly" is analysed
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ng and literature Lu Guokun
Tutor Zhang Ming
Abstract:"Receptional aesthetics" view that works only exists in the reader's aesthetic look and feel, is the aesthetic subject awareness, regul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text.History is the same.So history is not a real permanent fixed object, but depends on the subject of interpretation.An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is a "skill", to express the process of the mind.In this level historical truth close to artistic truth, became one. Specific to auteur system "let the bullets fly", the film shows the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disaster and geese city people fucking human weakness as well as the protagonist Zhang Muzhi ups and downs in life, is the movie Jiang Wen unique understanding to history, "the author" comes from "author" Jiang Wen with their lives (mainly is the feeling of the film creation).
Key words: "Let the bullets fly" ;Auteur system;Jiang Wen;;historical truth
引言
2010年贺岁档,一部姜文指导的电影《让子弹飞》席卷全国,创造7亿票房神话,并引发广大网友热烈讨论。这部电影属于历史题材,讲的是民国年间南部中国,土匪张牧之冒充县长铲除恶霸黄四郎的故事。但是,仔细分析其中的历史元素,不难发现它们的面貌与导演姜文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后者决定了前者。
一、理论支撑
(一)、何谓历史真实
“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应该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的生命统一体,这是衡量其优劣成败的准绳。”[1]类似的说法有很多,其中的道理没有人会
反对。但是,究竟什么才是所谓的历史真实呢?
在现代以前,这几乎不算是个问题。因为历史的定义——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广义);人类历史社会的演变过程(狭义)——没有异议,历史真实——历史的本来面貌——也就不会受到质疑。大家普遍认为确实存在存在于历史著作中的真实历史,文艺创作在多大程度上贴合、靠近史书的记载,就是文艺作品历史真实性的当然标准。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解构主义学说的兴起,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背景下,哲学、建筑、科学等许多最最基本的概念都遭到了“解构”,历史也未能例外。本文无意于运用解构主义学说质疑历史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倾向于借助“接受美学”理论提出对历史真实的另一种理解。
在文学理论界,有所谓的“接受美学”理论,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在接受理论中,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关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2]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具体来说,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本身有一个蕴含着“召唤”的结构。[3]“伊瑟尔认为‘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召唤结构’(Appllstruktur)罗兰·巴特则称之为‘期待结构’,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说法指的都是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文本为读者预留了无数的意义空白点,期待或召唤读者用自己的经验、体会、情感和理解去将它填满。”[4]
文本为读者留下了许多“空白”或“不定点”,[5]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具体化”(concretization),将其填充起来,从而产生意义,使文本成为审美对象,成为真正的作品。比如,《红楼梦》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林黛玉的形体相貌,留下了许多“空白”或“不定点”,从而使得不同的读者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到不同的林黛玉。
通过接受美学的理论,我们发现,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本是永恒的,但也是不可知的,所以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当任何一个人对文本进行关照、解读时,他都会加进自己的情感经验,从而“破坏”文本的本来面目。作者都不能例外,因为任何作者同时也必然是读者。对文学的接受是这样,对历史又何尝不是呢!
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因为与文学文本相似,历史同样留给了我们无数的“空白”或“不定点”,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具体化”,每个人知识经验的不同导致他们解读到的历史也会有很大不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说,一切历史都是“我的自传”。
在另一部姜文导演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中,唐老师(姜文饰)夫妇下放到了小队长(房祖名饰)所在的中国南部农村。在小队长接他们回乡的拖拉机上,唐老师惬意地躺着,慢慢走进了下放地,他反复说着两个字:陌生。笔者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是:姜文个人印象中的“文革”年代以及这年代中的下放地,即电影展示给观众的文革年代景观,与以往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即观众头脑中固有的对“文革”的印象,反差太大;当看惯了以往文艺作品的观众跟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