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霍桑实验的内容
第一阶段:照明实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1928年)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1931年)
第四阶段:电话线圈装配实验(1931~1932年)
30
霍桑实验的结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 “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通过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来达
14
亨利·法约尔 (Henri Fayol,1841-1925)
15
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通过对企业全部活 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活动(包括技术、 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活动)中提炼出 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活动,进一步得出了普遍 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 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 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 程。” 法约尔被后人称为“经营管理之父”或“管理过 程之父”。
37
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切斯特·巴纳 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 这一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 互协作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将受到社会 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要观点包括: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 经理人员的职能
管理方式:Y理论
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 者、支持者、帮助者
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做出成绩,满足 其自我实现需要 给与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参与管理和决 策
后期的行为科学
个体行为理论
1. 有关需要、动 机和激励的理 论 2. 有关人的特性 的理论
A B D F bridge C E G
20
倡导管理教育
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 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 管理者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 行事,但是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 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
21 21
组织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 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理论。 科层组织体系(Bureaucracy theory)是通过职位 或职务,而不是通过“世袭”和“个人魅力”来进 行管理的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 等级、权力和科层制度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三种不同类型的权力中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 科层组织体系的基础
经验主义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36
管理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是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Elwood Spencer Buffa);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是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 术来研究解决管理问题; 主要观点包括:
管理假设 工具和方法 解决程序
管理科学学派的最大贡献是将管理从定性推向了 定量;
24 24
理想科层组织体系的特征
明确的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人员的任用 工资与升迁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25 25
韦伯的金字塔组织结构
26 26
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 的科层组织体系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 形式。它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 面都优于其他组织形式,能适用于所有的管理工 作及当时日益增多的各种大型组织,如教会、政 府机构、军队、政党、企业和各种团体。 韦伯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群体行为理论
1. 有关群体动力 的理论 2. 有关信息交流 的理论 3. 有关群体及其 成员相互关系 的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
1. 有关领导行为 的理论 2. 有关组织变革 与发展的理论
35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了众多的学派,曾 被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称为“管理丛林 ”
管理科学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管理学派
43
管理理论新发展
企业文化 理论 流程再造 理论
学习型组 织理论
44
16
提出五大管理职能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 讨论。 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 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始终分配于 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
17
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上司 统一领导: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人员报酬:数量和支付方式要公平
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1
人际关系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见第11章)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著名的“X-Y理 论” ,向古典管理理论和早期人际关系理论 有关人类行为的假设提出了挑战
32
管理方式:X理论
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
管理者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监督
管理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 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 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制度 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12
简要评价
泰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 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是有效管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 理职能的分离、例外管理原则等主张一直沿用到 今日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3
一般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1841-1925) 一般管理理论(General administrative theory)主要内容包括 : 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 管理的五大职能 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 管理教育
27
行为科学理论
1.霍桑实验 2.人际关系研究
3.后期的行为科学
28
Baidu Nhomakorabea 霍桑实验
20世纪20年代的管理者普遍信奉科学管理的理论 和方法,认为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以及工人的技 术和体质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1924年11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赞助开展了工作 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研究,实验持续了三年, 但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1927年,以梅奥为首的团队将实验接管下来,继 续进行了之后的实验。整个霍桑实验历时八年。
42
管理过程学派
法约尔是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 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管理过 程与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是分不开的。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作为研 究对象,其主要观点如下:
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职能 管理过程学派主要研究管理职能
18 18
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2)
集中:传递信息不得加入自己的意思 等级链(Chain of Command):上下级之间建立明 确的职权等级系列 秩序:成员明确其岗位 公正:对下属仁慈、公平 保持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团队精神
19 19
法约尔桥(Fayol’s Bridge)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进
YOUR SITE HERE 2003.11
1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掌握各个发展阶段中主要管理理论产生 的背景、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从整体上把握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在此 基础上,跟踪管理理论的新进展。
2
本章主要内容
1
管理起源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39
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弗里蒙特· 卡斯特 (Fremont E. Kast)、詹姆斯· 罗森茨威克 (James E. Rosenzweig); 这一学派将一般系统理论引入到工商企业的管 理中,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系统的观 点分析企业内部和企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2 3 4 5
管理理论新发展
3
管理的起源
古代的管理实践 工业革命后的企业管理实践 (1)工业革命使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个体手工 生产; (2)英国企业的管理实践 (3)美国铁路企业的管理实践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实践
实践检验 积累总结
管理理论
抽象综合
管理思想
5
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一般管理理论 3.组织管理理论
6
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勒 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评价
7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8 8
科学管理产生的背景
大规模社会化组织需要进行科学管理; 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实践为管理理论打下 基础;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了持续四五十年 的社会性管理研究潮流,即管理运动;
38
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彼得·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艾 尔弗雷德· 斯隆(Alfred P. Sloan)等人; 经验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分析大企业的管理经验 (通常是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 主要观点如下:
经理的工作任务 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倡导目标管理方法
22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
23 23
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
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 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可 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种权力: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理性的)法律规定的权力
11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 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 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 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 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 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 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 理思想。
9 9
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示意图
环境 因素 定额管理 科学工作方法 生产效 差别计件工资制 率低下 管理制度 职能工长制 标准化管理 计划与执行分开 精神革命 提 高 目的 生 产 效 率 经 理论 济 人 基础 假 设
10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工作定额 标准化 差别计件工资制 科学地挑选工人 计划与执行分开 劳资双方要进行“精神革命” 实行职能工长制 实行例外原则
系统观点 系统分析 系统管理
40
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赫伯特· 西蒙(Herbert A. Simen),美国人,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决策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和 系统论的观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的方法而发 展起来的。 主要观点如下: 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组成的过程 提出“令人满意”的决策的准则 提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41
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弗雷德· 卢桑斯(Fred Luthans) 、弗雷 德· 菲德勒(Fred E. Fiedler)等人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 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具体 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主要观点如下: 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 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 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