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能有效地克服和避免功利主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专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实际,对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标签]人文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然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科学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念受到了质疑,专业教育的弊端日趋突出,忽视人文价值的取向使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我们认为,实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一、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1.人文科学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文科学从来都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产力形成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劳动本质上都是协同劳动。马克思指出:“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而这种“提高”、“创造”生产力的协同劳动,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才能实现,没有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技术的运用与支撑,这种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协调劳动几乎不可能实现。其次,它对科学技术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发挥着导向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技术(专业学科)不一定是给人类造福的第一生产力,它完全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幸,甚至带来灾难。核技术是这样,克隆技术也如此。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不能设想,没有价值目标,没有公平,没有正义与理想,这个世界会成什么样子,科学技术还有什么意义!
2.人文科学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影响至关重要
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人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意志品质、情感世界、交际能力的养成与建立等等,都离不开人文科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也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它侧重于研究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给社会发展方向、社会运作方式提供理论说明和操作方案,是人类社会思想之源、智慧之库。人文科学对人类精神领域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容置疑。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专业学科)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不能相互代替,两者地位相同,同样重要。而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只有靠相应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3.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基本含义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的教育,就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无疑,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需要相应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才能完成。实践证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人文教育需要专业教育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日益呈现出整体性、综合性和协作性的特点,使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专业教育“显出”的“硬件”作用与人文教育“显出”的“软件”作用共同构成科学在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的支撑点和驱动力。
历史地看,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从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开始就是联系和结合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分离倾向只是近数百年来的事情。在有一个时期,我国社会曾经严重地存在偏重自然科学(专业)、轻视社会科学(人文),偏重技术发展、轻视人文精神的现象,致使人们在尚未规范化的市场经济刺激下爆发出原始的欲望,物欲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由此产生的消极理想、消解社会责任、躲避政治、游戏人生等庸俗化现象比比皆是。人文教育如果“滞后”,就不可能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持续发展;改造主观世界如果乏力,就不可能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成功。必须走出严重阻碍人文教育发展和全面繁荣的诸如“科学就是自然科学”、“知识经济就是技术经济”的误区,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分析与实践,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是两种,教育融合的客观基础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一,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为归宿。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本质上说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只是由于人们面临着的直接生活课题不同,才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尽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出发点相同,但侧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的专业教育,并不能涵盖和取代侧重解决伦理问题的人文教育,反之亦然。第二,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人们往往将人文视为一种精神文化和一种价值系统,而将专业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文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而专业(科学)则是在“物”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从价值追求的本质看,专业(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尽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专业(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同样;在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包含着专业(科学)价值的取向,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第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科学)对人文有巨大作用,专业(科学)的进展往往会引起人类思维的革命。可以说,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发明都在改变人类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对专业(科学)亦有巨大的作用,专业(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着人类的价值倾向,而人们将理论转化为技术性的成果也完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科学的归宿;人创造了科学,人也有能
力去引导科学。由此可见,科技创造中学风问题、个人与科学群体的关系问题等,都要靠人文精神去引导。
5.人的发展是两种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
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物质需求的满足是靠人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能力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精神享受能力。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巩固而成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以及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中表现出来,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物质和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的发展,其主要的途径在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即通过这两种教育把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能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正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要求。
6.社会的发展是两种教育融合的外在需求
在现代社会,与科学进步相伴的不仅仅是文明的进步,而且更有成堆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首先,科技的滥用或使用不当会造成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能源短缺、气候反常、核扩散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灾害”,直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科技的发展不断削弱人类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引起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危机,造成人类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失常,使人类精神生活走向贫困化,面临着“要么共同生存,要么共同毁灭”的严重困境。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科学精神和专业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更确切地说,要依靠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的重建及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7.两种教育的融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人文教育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确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主要是指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基础,即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人文素质教育都是首要的、基本的前提。专业教育始终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的重点,在某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是大学生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这种选择具有更强的驱动力,在行为过程中显示出更强的自觉性、主动性、意志力。即便是学非所选,绝大多数大学生也都清楚:今后的职业范围已基本确定,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低就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一般而言,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远远高于其它知识的学习。但是,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遇到的问题都是综合性的。客观事物并不像大学课程那样被严格分析。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有复杂的因果关系,不分彼此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学校教育既不应教给学生一些彼此毫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