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老舍小说中的国民性比较

【摘要】对国民性的关注首推鲁迅和老舍,但由于二人背景、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差异,

在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分析国民劣根性的根源以及对国民精神的构建方面,虽然有相同点,

但仍然存在着根本的差异。文化是一个国家国民性格的表征,鲁迅和老舍都受到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影响。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鲁迅和老舍小说中对国民性格的批判和塑造,意在揭示文化与国民性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改造国民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民性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族精神

“五四”以来,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最有影响的当推鲁迅,老舍与鲁迅都是爱国主义者,强烈

的民族忧患意识使他们都强调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鲁迅的小说创作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紧

密相连,“说道‘为什么’做小说”鲁迅回答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

‘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老舍曾说过:“象阿Q那样的作品,后起的作家们简直没法不

受他的影响;即使在文字和思想上不便去模仿可是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启示与灵感。”这说明老舍对鲁迅在“改造国民性”方面是有所继承的。对二人国民性的对比研究,早在三十年代就有

人将老舍的《猫城记》与鲁迅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认为二者都表现了病态的社会和病

态的国民性,或者说“《阿Q正传》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社会人物,而《猫城记》却是在企图

创造一个典型的社会”。

何为“国民性”?即国民性格之谓。国民性本来是个中性的词,但在鲁迅那就是指国民劣根性。老舍继承了鲁迅,他同样批判“国民劣根性”但他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不仅在于批判国

民性,更在于塑造国民性。

1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鲁迅和老舍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批判的对象不同。鲁迅的小说主要以农村为背景,剖析了旧中

国国民性中的怯弱、迷信、奴性。老舍则以城市为背景,通过对市民的描写、丰富和扩大了

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的内涵。

1.1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鲁迅一生都在毫不妥协地进行着国民性改造。《呐喊》与《彷徨》中“不幸的人们”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受压迫和奴役而不自觉的农民。《狂人日记》批判

了一部分农民的不觉悟,《孔乙己》批判了那些酒客们的冷漠和麻木,《长明灯》批判了人

们的迷信以及盲目维护封建正统的思想。还有小说《祝福》中谴责了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元凶。第二类是麻木不仁的下层市民,《药》中的华老栓就是下层市民麻木愚昧的代表。在小说

《示众》中聚众围观犯人游街和《药》中人们围观斩杀犯人的麻木愚昧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国

人灵魂中。第三类是妥协的知识分子。孔乙己和陈士成表现了中毒至深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自

欺和腐朽,吕纬甫和魏连殳则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却颓废沉沦。

1.2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老舍生长在京城下层市民家庭,因此他的一生都关注着下层人民。作为旗人后代,强烈的民族感情迫使老舍把“改造国民性”问题看作是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重任。他在《二马》中展示了我们民族在精神上的消极现象,如老马的懒散挥霍、奴颜婢膝、

中庸迷信。在《猫城记》中,也讽刺了落后的中国人精神上的弱点,如自私、贪财、世故、

好面子等。革命志士大鹰为国捐躯,而猫城的市民只知道“看头”,他们的麻木令人心寒。

2国民劣根性的根源

2.1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国民劣根性。鲁迅和老舍都看到了封建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给国民心理上、性格上所带来的重负。鲁迅看到默守中国封建礼教的普通百姓,在封建思想的统治下

只想要安安稳稳的做奴隶,《风波》中的七斤、七斤嫂怨恨革命党搅乱了他们的奴隶生活。

还有阿Q对革命党的“深恶而痛绝之”等等。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封建

社会礼教的“吃人”本质。《孔乙己》和《白光》写了封建知识分子孔乙己和陈士成在封建传

统思想的教育下的中毒之深。《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始于激进

改革,终于颓废沉沦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老舍侧重于文化的角度关照国民劣根性的病源,提出了造成中华民族贫弱卑微国民性的原因

并不仅仅是科技落后和经济停滞,更重要的是在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老张的哲学》中,老张的哲学就是市侩哲学和奴性意识,这个守财奴见着洋人腿发软,说话效仿洋腔,在国人

面前却如狼似虎。《二马》中的老马毫无民族自尊心,对于英国人有一种谄媚的讨好心理,

以至为十五磅的酬金去做侮辱中国人人格的事。

2.2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国民劣根性。地域文化是以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为标志的特色文化,地域文化造成了独特的地方民众的思维、审美的不同。文化的地域性必然影响到作家

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

具有越文化传统的绍兴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鲁迅就诞生在民俗气氛浓重的绍兴,他能够广

泛地接触绍兴城乡的风土人情以及精神文化。因为鲁迅的小说中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从

而使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创作主旨更能打动人心。他将浙东风俗恰到好处地置于作品中,展示

了一个冷漠的乡土社会和乡民们麻木愚昧的心态,小说《药》中的茶馆老板华老栓为给儿子

治病去买人血馒头。《祝福》中的祥林嫂经历了悲苦的遭遇,因为她觉得自己有罪却到庙里

捐门槛,祝福之夜不让她参与更加深了她的精神负担,这种冷漠在地方风俗的渲染下更为震

撼人心。

作为一个生长在京城的满族文化人,在老舍身上熔铸了对民风民俗的体察,以及对文化积习

影响下的国民性的挖掘。《二马》中的英国人“食”是为了生存,而老舍笔下的“北平人”似乎

生存就是为了“食”,《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在北平沦陷之际仍不忘自己的“寿席”,老舍认

为这种“食”文化表现了国民劣根性的怯懦。北平文化中“礼”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因子,祁老人

习惯于压抑自己“宁可吃亏,而决不带着怒气应付任何事”,人们在亡国之际仍主张“事都得忍,忍住了气,老天爷才会保护”,北平人的“温良恭俭让”剥夺了他们的反抗本能,中庸之道模糊

了正确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个体生命意志的张扬。

3构建民族精神即理想的国民性

鲁迅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三个问题:①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②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

是什么?③它的病根何在?可见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是包含国民劣根性改造与理想的国民性

的构建两方面内容的。

3.1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上个世纪初,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着中国思想文化阵营,鲁迅自觉地选择西方文化中“人”的观念,希望这能够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观念的不足。在他的小

说中,也塑造了理想的人格:狂人、夏瑜、疯子,都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叛逆猛士。

老舍在英国的生活使他目睹了英吉利民族的务实、守秩序和爱国,对于《二马》,老舍说:“写这本东西的动机不是由于某人某事的值得一写。而是在比较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不同处,所以一切人差不多代表着些什么,我不能完全忽略了他们的个性,可是我更注意他们所代表的

民族性。”《二马》中的老马是旧派市民的典型代表。迷信、不能接受新事物、只会讲面子;而英吉利民族则好学勤奋、独立务实、科学爱国,小说试图通过中英两国国民性的差异探索

民族的出路。于是,老舍产生了其“理想人格”的想法,那就是中英优秀国民性的融合,《二马》中就有以实干精神为特征的李子荣。

3.2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鲁迅出生于绍兴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既看到封建思想禁锢毒害下的国民病态精神,也看到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的优秀的民族精神。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但作者仍然表现了他勤劳质朴的本色,还有少年闰土的聪颖、机智,祥林嫂等

农民的坚毅、勤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