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猜押练一 考点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押练一致胜高考必须掌握的12个必考点练
考点一:先秦及秦汉时期
1.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 )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 )
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3.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薄
4.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春秋会盟的礼仪主要有会而定盟、除地为坛、起草盟书、歃血为盟、昭告神灵、宣读盟书、藏书盟府、飨宴等。盟主通过会盟来制定新的等级礼,诸侯国的排列次序由盟主确定。这反映出 ( )
A.礼仪规范成为争霸工具
B.宗法血缘观念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周王共主地位得到维护
5.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 )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6.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B.门阀与皇权共治
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
D.初创大一统帝国
7.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周亚夫因此而下狱,闭食自尽。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周亚夫的儿子愚昧迷信
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西汉严禁民间私藏武器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8.《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汉代此用人机制( )
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
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
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10.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章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商国是,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 )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11.
《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
举……”,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12.秦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皇位宝座千万世都传下去;汉王刘邦成为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 )
A.中央集权得以不断强化
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分封制依然存在
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13.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贵族权益有较强冲击的是( )
A.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
B.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
C.兼爱、仁政
D.无为而治、严刑峻法
14.《吕氏春秋》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材料表达的思想( )
A.与孔子“仁”“礼”思想一致
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
C.为汉初治理国家提供了指导思想
D.是黎民百姓的政治呼声
15.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
A.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
B.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
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
16.“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