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必考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信陵君窃符救赵】知识点.doc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信陵君窃符救赵】知识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a96acfaaf705cc1754270915.png)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信陵君窃符救赵】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是很多高考生头疼的题型,考生必须掌握好课本上的文言文知识点,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文言文阅读题,下面为大家带来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信陵君窃符救赵】知识点,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原文欣赏】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
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考察重点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考察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d27b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7.png)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考察重点文言文作为语文科目中的一部分,在高考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并掌握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考察重点,不仅有助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准备,还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写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考察重点的总结和分析。
一、阅读理解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阅读理解篇章通常由文言文原文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组成。
其中,对文言文原文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考生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察重点:1. 词语理解:包括对生僻字、古汉语词语和多义词的理解。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词语的正确意义,以便准确回答问题。
2. 句子结构和语法分析:考生需要注意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状语、并列结构等,以及文言文特有的语法现象,如假设副词的用法等。
对于复杂长句,考生需要学会分析句子成分,理清逻辑关系。
3. 上下文推理:考生需要通过对文言文原文的整体理解,结合问题的要求,进行上下文推理,掌握作者观点、论述思路和情感色彩等。
4. 文化背景和常识:文言文往往与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相关。
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背景和流派特色,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二、文言文写作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写作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话题和写作要求,运用文言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写作。
以下是考察重点的细分:1. 文言文基本功:包括词汇的运用、句式的表达、修辞手法的使用等。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用文言词汇,提高句式的多样性,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加文采和表达力。
2. 逻辑思辨: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合理组织思路,严谨有序地展开表达。
同时,要能准确把握题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和充分的论据进行支撑。
3. 批判思维:文言文写作也注重对事件、现象的批判思考。
考生需要对所给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举出相应的理由和例证。
4. 文化常识:文言文写作常常涉及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复习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e625e2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e.png)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复习用于反问句,译为“为什么要……呢”、“用什么来……呢”。
如:①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红楼梦》)译文:用什么来解决忧愁,只有暴富。
②何必多言?(《左传》)译文:为什么要多说呢?3、安能……而不……表示反问或质问,译为“怎么能……而不……呢”。
如: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桃花扇》)译文:怎么能低头媚笑事权贵,让我无法开心呢?②安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论语·卫灵公》)译文:怎么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呢?1.在比较时,可以使用“较……”、“比……更……”等表达方式。
例如:比起去上班,我更喜欢在家工作。
较之前几年,今年的收成要好很多。
2.在选择时,可以使用“宁可……也不……”、“不如……”等表达方式。
例如:宁可吃素也不吃肉。
不如等天气好转再去旅行。
3.在取舍时,可以使用“损人利己”、“得不偿失”等表达方式。
例如:这样做会损人利己,不值得。
这个项目得不偿失,我们不应该继续投资。
比较和选择的句式有“孰与(若)……,与……孰(若)”,意为“与……相比,哪个……”。
例如,“吾与XXX孰美?”(出自《邹忌讽齐王讷谏》),意为“我和城北的XXX相比,谁更漂亮?”另一个句式是“与其……孰若……,与其……岂若……”,表示在比较中做出选择,舍弃前者,选取后者。
可译为“与其……不如……”、“与其……怎么能赶得上……”。
例如,“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
”(出自《冯婉贞》),意为“与其坐等(敌人到来),不如起来拯救(村庄)”。
另一个句式是“与(与其)……XXX……”,表示在比较中做出选择。
可译为“与其……宁可(不如)……”。
例如,“与使吾死,XXX吾而死。
”(出自《与妻书》),意为“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在我前面死。
”文言的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等。
判断句的结构为“……者,……也/……”。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出自《师说》),意为“老师的作用就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惑。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11】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11】文言文阅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8bb51267ec102de2bd89fa.png)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一、(2018·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能力。
“励精”是“振奋精神”之意。
高考重点文言文必背知识资料
![高考重点文言文必背知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d7672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6.png)
高考重点文言文必背知识资料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6.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7.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虚词。
1.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
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4.时则不至则:或。
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三、实词。
(一)重点实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二)词类活用。
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
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
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
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
四、特殊句式。
(一)介宾结构后置。
1.岁征民间。
2.焚拜如前人。
3.掭以草尖。
4.既而得其尸于井。
5.覆之以掌。
6.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
(二)省略句。
1.令以责之里正。
2.折藏之,归以示成。
3.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五、古今异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2.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3.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4.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5.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6.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2019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山水游记类
![2019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山水游记类](https://img.taocdn.com/s3/m/d5dd2d8ec1c708a1294a4411.png)
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游记类文言文阅读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让我们跟随古人一起进入游记类文言文的阅读,去领略更多的美景吧!阅读步骤第一步: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初步阅读时做题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第一遍阅读时要梳理出下面两个重要点:重要点一:初步完成表格何人何时何故何地何景重要点二:梳理作者的“游踪”完成表格游览地点所见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情感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先按照上面所讲的梳理出两个重要点,完成表格,然后回答问题。
游虞山记第二步:把握关键,深入分析。
通过第一遍的阅读。
我们初步把握了文章的基本脉络,接下来的阅读,我们就要找准文章及问题中的关键点,找到景和情的结合点,重点分析文章中作者评论的部分,这个分析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需要深入挖掘出情感及哲理。
即通过阅读,需要完成下面的表格。
何人何时何故何地何景何情何理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高考语文必背的文言文知识
![高考语文必背的文言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240da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4.png)
高考语文必背的文言文知识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纳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4、顺流而东(东进)5、卧而梦(做梦)6、故为之文以志(写*)7、外与天际(交会)(二)名词作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三)形容词作名词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3、絮青缭白(青山,自水)4、自远而至(远处)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四)形容词做动词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2、穷回溪(走到尽头)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五)使动用法1、舞幽整之潜蛟(使…··起舞)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六)意动用法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5、始指异之(以……为异.)三、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4、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7、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8、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9、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10、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1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1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13、于是饮酒乐甚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15、颓然就醉古义:倒喝,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精神萎靡不振16、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四、虚词归纳.(一)而1、连词,表转折(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5)惑而不从师(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8)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9)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10)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11)而不知其所穷(12)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13)小学而大遗2、连词,表修饰(1)吾尝终日而思矣(2)吾尝跂而望矣(3) 登高而招(4) 顺风而呼(5)则群聚而笑之(6)倚歌而和之(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8)施施而行,漫漫而游(9)攀援而登,箕踞而遨3、连词,表递进(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连词,表并列(1)蟹六跪而二螯.(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侣鱼虾而友麋鹿5、连词,表承接(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2)人非生而知之者(3)吾从而师之(4)择师而教之(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6)拔草而坐,倾壶而醉(7)卧而梦(8)觉而起,起而归(9)自远而至6、连词,表因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连词,表条件穷山之高而止8、与“己”运用,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二) 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三)之1、代词.(1)青,取之于蓝 (代靛青)(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冰” )(3)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指代童子)(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6) 郯子之徒 (代词,这)(7)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9)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10)取之无禁,用之不褐(代词,它们)(11)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12)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13)圣人之所以为圣 (指代这件事)2、助词.(1)不如须臾之所学 (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2)彼童子之师(的)(3)非蛇蟠之穴,无可寄托者(的)(4)古之学者必有师(的)(5)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6)月出于东山之上(的)(7)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任席之下(的)(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11)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1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4)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5)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8)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9)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高考语文】兼词1.【高考语文】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35d490fd0a79563d1e7224.png)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预热专题七文言翻译要点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从阅卷实际来看,首先要采准3大赋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和文言句式),以获取要点分;再运用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确保翻译句子更规范,从而取得满分。
文言文翻译应从三处着眼着眼点一: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着眼点二: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着眼点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考生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并加以解释。
)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碧幽逊�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精品》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
![《精品》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72fe4bc5da50e2524d7f7f.png)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向1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近三年来,新课标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的阅读材料都是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类文本,比如2016年选用了《宋史·曾公亮传》《明史·陈登云传》《明史·傅珪传》,2017年选用了《宋书·谢弘微传》《后汉书·赵憙传》《宋史·许将传》,2018年选用了《晋书·鲁芝传》《后汉书·王涣列传》《宋史·范纯礼传》等。
这部分阅读题具体的特点有:(1)选文特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所选文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
预计2019年高考仍然会从“二十四史”中选用文言文阅读材料。
(2)人物特点。
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能士。
比如2016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曾公亮通晓典章制度,为民兴利除弊,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等;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等;傅珪参与编纂文献。
劝谏讲究策略,为官清正廉洁等。
来护儿在瀛州刺史任上推行善政,深得百姓爱戴,且重视许诺,廉于财利,不修治产业,行军用兵,也颇有谋略,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
2017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谢弘微谨严端方,遵守礼制,友爱孝悌,恭敬谨慎;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忠于朝廷,忠于职守;许将善于治军,对契丹的蓄意挑衅,予以坚决的反击,且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5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15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8e24a1f01dc281e43af04d.png)
高频考点解密15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2018年2017年2016年课标全国Ⅰ卷10—13,晋书+鲁芝,19分10—13,宋书+谢弘微,19分4—7,宋史+曾公亮,19分课标全国Ⅱ卷10—13,后汉书+王涣,19分10—13,后汉书+赵熹,19分4—7,明史+陈登云,19分课标全国Ⅲ卷10—13,宋史+范纯礼,19分10—13,宋史+许将,19分4—7,明史+傅珪,19分江苏卷6—9,汪容甫,18分6—9,汝霖,18分天津卷8—13,王充,23分8—13,李台州,23分浙江卷山东卷9—13,陈书+谢贞,22分【调研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
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
授翰林修撰。
习朝廷典故。
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
洪熙元年进侍讲。
宣德初,受命直南宫,日承顾问。
赐第玉河桥西,巡幸未尝不从。
进侍讲学士。
正统元年兼经筵官。
久之,进翰林院学士。
九年入文渊阁,典.机务。
初,廷议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
至是荣、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故事请。
帝以杨溥老,宜优间,令循等预.议。
明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
土木之变,人心汹惧。
循居中,所言多纳。
进户部尚书,兼职如故。
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
帝皆从其计。
景泰二年,以葬妻与乡人争墓地,为前后巡按御史所不直,循辄讦奏。
给事中林聪等极论.循罪。
帝是聪言,而置循不问。
循本以才望显,及是素誉隳焉。
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
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半之。
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
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
逾月,帝复赐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
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
帝亦不罪。
英宗复位,于谦、王文死,杖循百,戍铁岭卫。
循在宣德时,御史张楷献诗忤旨。
循曰“彼亦忠爱也”,遂得释。
2019年201X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锦瑟》原文翻译及鉴赏-推荐word版 (4页)
![2019年201X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锦瑟》原文翻译及鉴赏-推荐word版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f51fb09869dc5022abea0008.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锦瑟》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X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锦瑟》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X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锦瑟》原文翻译及鉴赏》,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锦瑟》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锦瑟》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原文翻译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锦瑟》注释(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高考语文复习 第2板块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1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高考语文复习 第2板块 专题1 文言文阅读 考点1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abbac10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c.png)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专题导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在坚持立德树人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综合考查语文核心素养。
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3篇文章展现了贾谊、商鞅、吴起3位古代改革家的事迹,他们锐意进取、敢于改革的精神对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
高考命题模式基本稳定,断句与古代文化常识是常考题型,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翻译中考查。
微课3 史传类文本的读文技巧一、史传类文本的特点1.选文特点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本一般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命题人对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
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
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内容特点传记一般有下面几部分内容:(1)人物的基本情况;(2)人物的主要事迹;(3)人物的性格作风。
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具体到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本,一般都包含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3.形式特点(1)结构与线索高考文言文阅读所选人物传记类文本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的介绍,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二是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
结尾部分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
其结构形式如下:(2)用语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
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文本,不放过每一个字。
高考语文有哪些必考的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有哪些必考的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e7183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9.png)
高考语文有哪些必考的文言文知识点高考语文必备文言文知识掌握一、一词多义梳理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故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③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①完:担中肉尽(《狼》)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尽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④所有的:尽人皆知⑤极:尽善尽美属 (以下读shǔ) 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以下读zhǔ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即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④假如:即有如不称。
妾得无随坐乎⑤当、当前:成功在即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且②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胜中秋尤胜——盛大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数不胜数——尽,能承受错纷错如织——交错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未果,寻病终——不久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八尺为寻——量词,一寻二、词类活用名作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禁,带:以……为带;名词意动用法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最可觞客——觞:请饮酒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祠韦苏州——祠:筑祠堂吏吴两载——吏:做官名作状: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星辰一样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檀板丘积——像小山/樽壘云泻——像云彩形容词作动词。
r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
![r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前梳理:(19)《新唐书》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a5720bcfc789eb172dc8c2.png)
《新唐书》选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郑余庆,,朝廷议赈禁卫十军,为中书史漏言。
叠二忤,故贬郴州司马。
会宪宗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时主书滑涣与宦人刘光琦相倚为奸,每宰相议,为光琦沮变者,令涣往请必得,由是四方赀饷奔委之。
杜佑、郑絪执政,颇姑息,而佑常行辈待,不名也。
至余庆议事,涣傲然指画诸宰相前,余庆叱去。
未几,罢为太子宾客。
后涣以赃败,帝浸闻叱去事,善之。
医工崔环者,自淮南小将除黄州司马,余庆执奏:“诸道散将无功受五品正员,开徽章路,不可。
”权者不悦。
自朱泚乱,都辇数惊,太常肆乐禁用鼓,余庆以时久平,奏复旧制。
时数赦,官多泛阶,品服太滥,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余庆条奏惩革。
迁尚书左仆射。
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帝患典制不伦,谓余庆淹该前载,乃诏为详定使,俾参裁订正。
余庆引韩愈、李程为副,凡损增仪矩,号称详衷。
复为太子少师,封蒙阳郡公,兼判国子祭酒事。
建言:“兵兴以来,学校废,诸生离散。
今天下承平,臣愿率文吏月俸百取一,以资完葺。
”诏可。
穆宗立,加检校司徒。
卒,年七十五,赠太保,谥曰贞。
余庆少砥砺,行己完洁。
仕四朝,其禄悉明所亲,或济人急,而自奉粗狭。
至官府,乃开肆广大,常语人曰:“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
”大抵中外姻嫁,其礼献皆亲阅之。
后生内谒,必引见,谆谆教以经义,务成就儒学。
自至德后,方镇除拜,必遣内使持幢节就第,至则多馈金帛,且以媚天子,唯恐不厚,故一使者纳至数百万缗。
宪宗每命余庆,必诫使曰:“是家贫,不可妄求取。
”(节选自《新唐书·郑余庆传》)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B.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C.余庆少普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D.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品:指九品官阶的第五级。
2019年年高考语文(高考知识储备):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知识储备“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2019年年高考语文(高考知识储备):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知识储备“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https://img.taocdn.com/s3/m/66226f5ae2bd960591c67740.png)
“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一)而号填到括号内。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答案:(1)—② (2)—⑤ (3)—⑦ (4)—⑨ (5)—⑧ (6)—④ (7)—① (8)—③ (9)—⑥(二)何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答案:(1)—③ (2)—① (3)—④ (4)—② (5)—⑤ (三)乎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2)郁乎.苍苍(《赤壁赋》)()(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答案:(1)—①(2)—⑥(3)—④(4)—②(5)—③(6)—⑦(7)—⑤(四)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3)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7)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84e383284ac850ad024263.png)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真题实战训练+名师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伯行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
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
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
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议司库亏三十四万,分扣官俸役食抵补,伯行咨噶礼会题,不应。
伯行疏上闻,上命鹏翮并按。
别疏陈噶礼异议状,上谕廷臣曰:“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伯行寻乞病,上不许。
鹏翮请责前任巡抚于准及思恭偿十六万,馀以官俸役食抵补。
上曰:“江南亏空钱粮,非官吏侵蚀。
朕南巡时,督抚肆意挪用而不敢言。
若责新任官补偿,朕心实有不忍。
”命察明南巡时用款具奏。
伯行又疏奏各府州县无著钱粮十万八千,上命并予豁免。
噶礼贪横,伯行与之迕。
五十年,江南乡试副考官赵晋交通关节,榜发,士论哗然,舆财神入学宫。
伯行疏上其事,正考官左必蕃亦以实闻,命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按治,伯行与噶礼会鞫,得举人吴泌、程光奎通贿状,词连噶礼。
伯行请解噶礼任付严审,噶礼不自安,亦摭伯行七罪讦奏。
上命俱解任,鹏翮等寻奏晋与泌、光奎通贿俱实,拟罪如律;噶礼交通事诬,伯行应夺官。
上曰:“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
噶礼才虽有馀而喜生事,无清正名。
此议是非颠倒,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
”明日,召九卿等谕曰:“伯行居官清廉,噶礼操守朕不能信。
若无伯行,则江南必受其朘削几半矣。
此互参一案,初遣官往审,为噶礼所制,致不能得其情;再遣官往审,与前无异。
尔等能体朕保全清官之意,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升平矣。
”遂夺噶礼官,命伯行复任。
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於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
”尽发濂、洛、关、闽诸大儒之书,口诵手抄者七年。
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实词、虚词、句式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实词、虚词、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3626d34bf242336c1eb95e43.png)
(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输粟入国学
输:缴纳
B.尤尚节义
尚:崇尚
C.具识大臣贿交者 识:记载
√D.或斥以他事
斥:指责
斥:贬斥。
(2)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四十困诸生
诸生:秀才
B.玘固请不已
固:坚决
√C.玘言当优容以全国体
D.固宜置重典
国体:国家体制 重典:重法
(2)“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①,古今文士未有改之 者。宋子京②于《李靖传》乃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 “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 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③者也。 (《滹南遗 老集》) 注 ①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②宋子京:宋祁(998—1061),宋朝史 学家,与欧阳修同修《唐书》。③欲益反弊:想要好一点的表达效果, 反而出现了弊病。 不安:_不__妥__当_
1
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 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 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 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 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 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1)释褐为大理评事:脱__下__粗__布__衣__服___ (2)知杭州仁和县:_掌__管__ (3)以谢平昔奖进:_往__常__ (4)课其职事甚急:_督__促__
1
4.解释下列文段中加颜色的词语。(疑难处可以推断其义) (1)艾子浮于海,夜泊岛峙。中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 之。其言曰:“昨日龙王有令:‘一应水族有尾者斩。’吾鼍也, 故惧诛而哭。汝虾蟆无尾,何哭?”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 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苏轼《艾子杂说》) 理会:__追__究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言文阅读知识,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6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7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ao
1朝服衣冠(zha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