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15的作用
5-《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张伟)
一步扩大
药品的安 全性控制
增强
药典
收载 品种
2005年 版
2010年 版
2015年 版
1967 2271 2603
新增 品种
327 330 492
保留上 修订 不收载 版品种 品种 上版品种
1640 522
2
1941 1500
29
2110 415
28
药典名称
《美国药典》 34版
《英国药典》 2014版
《日本药典》 16版
《中国药典》 2015版
原料药 1315 1870 852 933
制剂 2303 1816 489 1670
总数 原料药/总数
3618
36.3%
3686
50.7%
1341
63.5%
2603
36.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品种名称 盐酸丁咯地尔 盐酸丁咯地尔片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 盐酸丁咯地尔胶囊 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 阿米三嗪萝巴新片
1930年,国民党政府卫生署参照英美药典编写了《中华药典》。目 前台湾地区药典仍叫《中华药典》,2013年出版第7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卫生部成立药典委员会,开始组 织编纂药典。1953年版《中国药典》为新中国第一部药典,中药、 化药合为一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十部药典。
外审 内审 内外结合
药典委落实拟提高品种,安排起草单位,网站发布
起草单位对品种所有函,征集申报资料和样品
企
业
起草单位通过实验室工作完成标准起草,报药典委
参
与
药典委组织召开专家会审评
2015版中国药典第四部轻质液状石蜡
2015版我国药典第四部轻质液状石蜡,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化药典。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我们需要明确2015版我国药典第四部轻质液状石蜡的定义和意义。
轻质液状石蜡是一种常用的药品辅料,具有润滑、包衣和改善口感等功能。
它通常用于制备软胶囊、乳剂、栓剂等药物制剂中,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药用辅料。
我们有必要对轻质液状石蜡的性质、用途、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关于轻质液状石蜡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可以逐步展开讨论。
首先可以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入手,分析其分子结构、熔点、溶解性等特点。
接着可以探讨其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和应用,比如在软胶囊中的润滑作用、在乳剂中的稳定作用等。
通过对性质和用途的深入剖析,可以使读者对轻质液状石蜡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与此我们还需要分析2015版我国药典第四部对轻质液状石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药典作为规范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对轻质液状石蜡的质量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对其外观、纯度、溶解度、残留溶剂等多个方面的标准进行逐一解读,以便读者全面掌握轻质液状石蜡的质量要求。
还可以结合个人理解和观点,对轻质液状石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可以谈谈轻质液状石蜡在药物制剂中的优缺点,或者对未来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富有个性,也有助于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这一主题。
总结回顾部分,应对本文对轻质液状石蜡的探讨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我们可以回顾文章中对轻质液状石蜡性质、用途、质量标准的介绍,强调对轻质液状石蜡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的重要性。
并可以再次点明本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观点,以期引发读者对轻质液状石蜡更加深入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逐步展开和回顾总结,我们会发现对2015版我国药典第四部轻质液状石蜡的认识已经更加全面、深刻且灵活。
期待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2015版我国药典第四部轻质液状石蜡,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用辅料,具有润滑、包衣和改善口感等功能。
2015版中国药典
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 pH 7.2磷酸盐缓冲液、TSB、pH 液、pH 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稀释液 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用于肠溶制 (用于肠溶制剂)或pH 7.6无菌 剂)或pH 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盐缓冲液(用于结肠溶制剂) (用于结肠溶制剂) 名称 计数方法验证 细菌用三种菌株进行验证 大肠埃希菌、金葡、枯草 霉菌、酵母菌两种菌株 白念、黑曲霉 细菌:培养温度30~35℃ 48h 真菌:培养温度23~28℃ 72h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4 | Confidential
《中国药典》编制工作内容
2010版《中国药典》
o 一部
药材和饮片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成方制剂和单位制剂 附录(通则)
2015版《中国药典》
o 一部
药材和饮片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成方制剂和单位制剂
o 二部
化学药品 抗生素 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 药用辅料 附录(通则)
16 | Confidential
计数方法的增修订内容
2010年版药典
o 平皿法:倾注法 o 薄膜过滤法
2015年版药典
o 平皿法 倾注法 涂布法:接种约 0.1~0.2ml供试液,涂 布 均匀,培养 o 薄膜过滤法 o 最大可能数法(MPN) 以细菌在TSB中生长后 的浊度比较作判断,精 确度较差,仅适用于无 适宜方法时的需氧菌总 数计数,不适用于霉菌 计数。
纯化水及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修订
2010年版药典二部 2015年版药典二部 o 纯化水:取本品不少于1ml,采 o 纯化水:取本品,采用薄膜过 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采用R2A 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细菌、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 琼脂培养基,30-35°C培养不少 过100个。 于5天,依法检查,1ml 供试品 o 注射用水:取本品至少200ml, 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cfu。 o 注射用水:取本品不少于100ml, 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 检查,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 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采用 数每1ml不得过100个。 R2A琼脂培养基,30-35°C培养 o 培养基:NA及RBA 不少于5天,依法检查,100ml 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 10cfu。 o 培养基:R2A
2015版药典注射用水电导率
2015版药典注射用水电导率2015版药典注射用水电导率的规定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详细说明。
药典是规范药物质量的重要依据,其中注射用水是制备药物的重要原料之一。
它在药物制备过程中起到溶解或稀释药物的作用,因此其质量和纯度对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电导率是一种测量水中溶解固体的能力的物理性质,它能够表征水中游离离子的浓度。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注射用水的电导率应符合一定的标准。
具体来说,注射用水的电导率不能超过0.25μS/cm。
这个标准可以确保注射用水的纯度达到药学要求,使其适合于制备注射剂等高纯度药物。
药典注射用水电导率的规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注射用水的纯度要求高:制备注射剂等药物时,药物的纯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注射用水作为制备药物的溶解剂或稀释剂,必须保持高纯度。
高电导率可能表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杂质离子,例如钠、钾、镁、铁等,这些离子会影响药物的纯度,甚至导致药物的不稳定性和毒性。
2.注射用水对人体有直接接触:注射用水在制药过程中与药物接触,最后进入人体。
因此,其纯度和安全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高电导率的水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刺激等不适感,甚至可能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3.注射用水作为制剂的溶剂或稀释剂:注射用水在药物制剂过程中起到溶解或稀释药物的作用。
如果注射用水的电导率较高,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
因此,注射用水的纯度和电导率规定能够确保药物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2015版药典对注射用水电导率的规定旨在确保注射用水的纯度、安全性和适用性。
这是基于对于制药过程中药物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视,在药物质量标准化和保证制药质量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药典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药品标准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是我国药物行业的标准参考书,致力于确保药品的质量与安全,并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准确的用药指南。
作为我国药品行业的重要依据,中国药典的药品标准在整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药典的历史与重要性中国药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当时《广东药典》成为中国首部现代药典。
此后,中国药典逐渐发展与完善,并于1953年首次正式出版。
经过多次修订和发布,中国药典已经成为了我国药物行业不可或缺的权威标准。
中国药典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药品的质量与安全:中国药典规定了药品的质量标准,包括药物特性、成分含量、质量控制方法等,保证了临床使用的药品质量与安全性。
2. 提供科学指导与依据:中国药典对药品的规范性进行了详细描述,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准确的用药指南,以确保药物的适宜用药,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药典为药品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加强了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要求,推动了整个药物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药典的药品标准内容中国药典的药品标准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材标准:中国药典对常用的中药材进行了规范,包括药材的外观、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等指标。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中药材的质量与疗效。
2. 制剂标准:中国药典对各类药物制剂进行了规范,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等。
制剂标准涵盖了药品的成分、规格、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为药品生产过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3. 质量控制标准:中国药典规定了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炮制工艺、化学分析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质量控制的基准,以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4. 附录标准:中国药典还包括一些附录标准,如药材鉴定图谱、薄层色谱鉴别等。
这些附录标准不仅提供了补充的理化性质参考,也为药物研究提供了便利。
三、中国药典的更新与应用中国药典的标准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评审和多次实验验证的,定期进行更新与修订。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特点研究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特点研究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药典中收录了许多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这些药方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成药组方中的药味特点对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的药味特点及其对治疗糖尿病的影响。
一、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及其药味特点1.1 复方丹参片【药方组成】丹参、黄芪、柴胡、炙甘草等。
【药味特点】辛、苦、微寒。
丹参味苦、微辛,归心、肝经;黄芪味甘,微苦,性平,归肺、脾经;柴胡味苦,微辛,性寒,归肝、肺经;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经。
1.2 葛根芩荽汤1.3 双花合剂以上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及其药味特点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药方多具有辛、苦、微寒的特点。
这些药味特点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清热、益气健脾等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
2.1 清热利湿糖尿病病人因血糖高而引起的热毒,使得体内阳明经湿热病病变,所以治疗糖尿病要清热利湿,阴燥之阳。
辛、苦、微寒的药物可以清热利湿,使阳明经畅通,阴燥之阳。
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柴胡,葛根芩荽汤中的芩荽等都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因为热毒伤阴,致使阴亏阴虚,药物应当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炙甘草的甘味具有滋阴止渴的作用,葛根芩荽汤的葛根、生地等均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消除热毒。
2.3 益气健脾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气虚健脾,因此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该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双花合剂中的茯苓、山药,葛根芩荽汤中的黄芪等均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并且味甘性平,不至于伤人体正气,有益气之功效。
结论要充分发挥中成药组方的疗效,还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合理调配中成药组方,加强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使中成药组方能够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疗效。
2015药典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性 状 、含 量 、融 变 时 限 、有关物质 性 状 、均 勻 性 、含 量 、粒 度 、有关物质 性 状 、均 勻 性 、含 量 、粒 度 、有 关 物 质 、分层现象 性 状 、均 匀 性 、含 量 、粒 度 、有 关 物 质
颗粒剂
贴 剂 (透 皮贴剂)
性 状 、含 量 、粒 度 、有 关 物 质 、溶 化 性 或 溶 出 度 或 释放度
性 状 、含 量 、p H 值 、可 见 异 物 、不 溶 性
剂型
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口服乳剂
性 状 、含 量 、分 层 现 象 、有关物质
口服混悬剂
性 状 、含 量 、沉 降 体 积 比 、有 关 物 质 、再分 散性
散剂
性 状 、含 量 、粒 度 、有 关 物 质 、外 观 均 匀度
在 生 物 等 效 性 试 验 中 ,一 般 通 过 比 较 受 试 药 品 和 参 比 药 品 的 相 对 生 物 利 用 度 ,根 据 选 定 的 药 动 学 参 数 和 预 设 的 接 受 限 ,对 两 者 的 生 物 等 效 性 做 出 判 定 。血 浆 浓 度 -时 间 曲 线 下 面 积 A U C 反 映 暴 露 的 程 度 ,最 大 血 浆 浓 度 cmax, 以 及 达 到 最大血浆浓度的时间是受到吸收速度影响的参数。
本指导原则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对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相关要求也讨论使用体外试验代替体内试验的可能普通剂型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设计实施和评价11范围本节内容规定了对全身作用的普通剂型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要求
9 0 1 1 药 物 制 剂 人 体 生 物 利 用 度 和 生 物 等 效 性 试 验 指歌渝导公 原 l郁蓄ouryao · com 则
红霉素软膏说明书
红霉素软膏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红霉素软膏英文名称:Erythromycin Ointment【成份】本品每克含红霉素 10 毫克。
辅料为:黄凡士林、液状石蜡。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黄色软膏。
【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
【规格】1%【用法用量】局部外用。
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一日 2 次。
【不良反应】偶见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
【禁忌】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1、与氯霉素及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应避免合用。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
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本品敏感。
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
本品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贮藏】密闭,在阴凉(不超过 20℃)干燥处保存。
【包装】药用软膏铝管,每支 10 克。
【有效期】36 个月【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5 年版二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_____【生产企业】企业名称:_____生产地址:_____邮政编码:_____电话号码:_____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红霉素软膏在各种适用病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2015年版《中国药典》
具体的含量要求
33
—— 2015版药典一部解析
4、黄曲霉毒素的控制
对《中国药典》收载的柏子仁、
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大枣、
地龙、蜈蚣、水蛭等14味药材及其
饮片品种项下增加“黄曲霉毒素” 的检查项目。
34
—— 2015版药典一部解析
35
—— 2015版药典一部解析
• 弥补了当前我国药用辅料标准短缺的问题
• 提高药品质量 • 保障药用辅料关联审批制度的顺利执行 • 推进我国药用辅料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13
—— 2015版药典解析
2015版药典 特点六:
• 提高检测技术的专属性
• 扩大先进的、成熟的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 •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临界点色谱法、X射线衍 射法、HPLC- ICP-MS、GC-MS等 • 加强药品质量控制的检测技术储备 • 部分中药材引进“一测多评”的方法
20
—— 2015版药典解析
2015版药典 特点八:
• 药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生产出来 中 药
的 —— 这是以前的说法
• 现在的说法 —— 药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也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种植出来的!
21
2015版药典 特点八:
—— 2015版药典解析
• 增加对制剂有效性指标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机型特 点的研究,适当增加控制制剂有效性的指标,研究建立科学 化 学 药 合理的检测方法。 • 进行完善溶出度和释放度检查法,加强对现有常释口服固 体制剂 和缓控释制剂有效性的控制;加强肠溶制剂释放度 和耐酸力、治疗胃酸药品的制酸力的控制 •增加对难容性晶型原料药的粒度、注射剂的复溶时间等指 标 的研究与控制,提高产品的有效性
中国药典各类药品作用
中国药典各类药品作用
中国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是中国药物管理的法定药典。
根据中国药典的分类,各类药品的作用如下:
1. 中药:中药是以天然药物为原料,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药物。
中药可治疗各类疾病,包括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皮肤疾病、妇科疾病等。
2. 化学药品:化学药物是合成的药物,通过分子结构调整和合成制得。
化学药品可以治疗各类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细胞、基因、蛋白质等生物材料制备的药物。
生物制品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4. 辅助剂:辅助剂是用于配制和稳定药物的辅助性物质,如溶剂、增稠剂、防腐剂等。
辅助剂在药物制剂中起到调整药物性质和增强疗效的作用。
总结起来,各类药品的作用包括治疗疾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等。
不同药品根据其药理作用和适应症,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
中国药典作用
中国药典作用
答:《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是药品生产经营者的基本遵循,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准绳。
《中国药典》是药品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结晶,是一个国家药品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一个国家有没有本国药典、能不能独立制定药典,是衡量其药品监管机构能力的体现。
《中国药典》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中国药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药物及其成分安全有效和质量可靠。
2. 保障用药安全和可及性。
3. 为公众提供优质价廉药品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 有助于简化制造商和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各国药品监管机构在标准合规方面达成一致看法,并促进各国药典之间的协调和趋同。
5. 树立了药典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升了公信度,被行业广泛遵从。
随着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药品标准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上《中国药典》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且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长,已步入世界先进药典行列。
中国药典 2015 重金属标准
中国药典2015 重金属标准中国药典2015重金属标准及其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一、中国药典与重金属标准概述中国药典是规定药品质量的国家法典,对于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其中,重金属标准是药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关键作用。
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在药品中含量过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对药品中的重金属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2015年中国药典关于重金属的规定和标准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于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例如,对于一些特定中药制剂,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十,这比之前的标准更加严格。
此外,对于一些易感元素,如铜、铁等,也设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依据是经过深入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以保证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
三、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来源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料药中含有的重金属,如一些矿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二是生产过程中引入的重金属,如生产设备、容器、试剂等可能带来的污染。
四、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危害如果药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过量重金属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中毒。
其次,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还可能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长期摄入可能引发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此外,重金属还可能干扰人体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和代谢,如钙、铁等,导致营养失衡。
五、降低药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措施为确保药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药典标准,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降低重金属含量。
首先,应从源头抓起,对原料药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标准。
其次,加强生产工艺的优化和管理,避免因设备、容器等引入重金属。
此外,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定。
2015年版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据悉,《中国药典》2015年版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用药、制药以及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将促进药品质量的整体提高,对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意义重大。
《中国药典》2015年版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
其中,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并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四部。
1、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从药品监管发展历程来看,制定和完善药品标准体系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制修订始终坚持“科学、先进、实用、规范”的原则,依据试验数据、研究结果、专家评估,体现出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持续改进提高药品质量。
《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药品标准水平又上新台阶,不仅数量达到5608个,覆盖了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药需要,而且质量上有了全面提升。
《中国药典》2015年版既努力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又充分考虑我国制药水平的实际,突出中国特色。
此外,还充分体现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全程管理的理念,制定和修订的指导原则和通用技术要求涵盖了药品的研发源头、生产过程、检测终端等各个环节以及原料、辅料、药包材、标准物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
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药典》主要发挥4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维护公众健康,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防护墙”。
药品标准主要围绕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建立控制项目,除了考虑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外,还要考虑生产工艺、贮运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安全和有效的因素,同时应对其中有害物质建立适宜的检查方法与限度要求,并在生产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银耳 中国药典2015年版本功能与主治
《银耳我国药典2015年版本功能与主治》一、引言我国药典2015年版本中对银耳的功能与主治作了详细的描述,银耳作为一种传统的药用食材,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银耳的功能与主治,帮助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银耳的药用功能1. 润肺止咳银耳含有丰富的胶质和多糖类物质,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银耳常用于治疗肺燥干咳、咳嗽痰少等症状。
现代研究表明,银耳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
2. 滋阴润燥银耳性味甘凉,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银耳被认为是滋阴润燥的重要药材,常用于治疗体内阴液不足导致的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银耳还可以滋养肌肤,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3. 调节血糖现代研究发现,银耳中的多糖类物质对血糖具有调节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银耳具有一定的辅助调节糖尿病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三、银耳的主治作用1. 治疗干咳传统上,银耳常用于治疗肺燥引起的干咳症状。
银耳含有胶质,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呼吸道黏膜上,并且还能够刺激咽部黏膜,从而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2. 改善便秘由于其滋阴润燥的功效,银耳也常被用于缓解便秘问题。
银耳中的水溶性纤维能够增加肠道的润滑度,促进排便,对轻度便秘患者有一定疗效。
3. 辅助调节糖尿病银耳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四、个人观点与总结银耳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食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药中,银耳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滋阴润燥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银耳对于调节血糖、免疫增强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银耳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中药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用银耳来增加对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保护,同时也能够改善体内的阴液不足问题。
银耳在我国药典2015年版本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功能与主治,它的药用价值不断被现代研究所证实。
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介绍
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介绍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简称CP)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关于药品质量要求和标准的专门规定,是我国药品行业的基本法规。
国家药品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的针对药品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具体要求,旨在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治疗效果。
第一步:中国药典的历史和地位中国药典是我国自1956年以来发布的主要用于指导药品质量控制的权威性文件。
它的目的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并促进我国药品工业的发展。
药典中的标准涵盖了药品的关键参数,如成分、质量控制方法、标准检测方法等。
第二步:中国药典的发布和修订中国药典的发布和修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
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药典委员会的组建:由有关专家组成的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药典标准。
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医药学、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领域的专家。
2. 药典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药典委员会根据相关法规和国际标准,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制定或修订药典标准。
这些标准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评审和实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药典标准的验证:制定或修订的药典标准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验证。
这通常包括实验室试验、临床试验以及制药企业的生产环境等。
4. 药典标准的发布和使用:经过验证的药典标准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并成为全国范围内药品质量控制的指导文件。
药品企业必须依据标准进行生产,药店和医疗机构必须依据标准进行采购和使用。
第三步: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性和作用国家药品标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对于药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药品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药品质量的关键参数,如成分含量、纯度、微生物限度等。
制药企业必须依据这些标准进行药品生产,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药品安全性:标准要求药品不得含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
药典9012指导原则
药典9012指导原则
药典9012是指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一部分,它是一本权威的
药物标准参考书,用于指导药物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使用。
药典
9012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命名和标准,药典9012规定了药物的命名原则和标准,确保药物名称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药物的标准包括药物的性状、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药物的制备和生产,药典9012对药物的制备和生产过程进
行了规范,包括原料药的提取、纯化、合成等工艺要求,以及药物
制剂的配方、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药物的
有效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典9012规定了药物的质量控制要求和
检验方法,包括对药物原料、中间体和制剂的质量指标的检测要求。
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并提供了评估药物质量的依据。
4. 药物的储存和使用,药典9012对药物的储存条件、有效期
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规定,以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规定包括药物的保存温度、湿度要求,以及使用药物的剂量、途径和注意事项等。
5. 药物的毒理学和药理学,药典9012提供了药物的毒理学和药理学信息,包括药物的毒性评价、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和药师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总之,药典9012的指导原则涵盖了药物的命名、标准、制备、质量控制、储存和使用等方面,旨在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药典9012对药物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特点研究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特点研究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中国传统药物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多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这些中成药组方不仅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还具有特殊的药味特点。
本文将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的药味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与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关系。
一、中成药组方的药味特点及其作用1.苦味苦味是中药药材中常见的一种味道,有很多中成药组方中都包含苦味药材。
苦味药材如黄连、苦瓜等可以清热燥湿、疏肝解郁,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苦味药材能够凉血、清热、解毒,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2.辛味辛味药材如红花、桂枝等在中成药组方中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辛味药材具有辛散之性,能够温经散寒,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寒凝瘀阻所致的疼痛症状。
辛味药材还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止痛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减轻疼痛感。
3.甘味甘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味道,甘味药材如人参、黄芪等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中也有应用。
甘味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4.酸味酸味药材如山楂、五味子等在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酸味药材具有收敛止血、健脾化湿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腹泻等症状。
酸味药材还具有降脂、降糖的作用,有助于调节血脂、血糖水平。
以上所述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组方中常见的药味特点及其作用。
这些药味特点的存在与中成药组方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密切相关,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以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2.改善症状酸味药材具有健脾化湿、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腹泻、尿频等症状。
甘味药材则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
银耳 中国药典2015年版本功能与主治
银耳中国药典2015年版本功能与主治【题记】银耳,又称银耳菜、白木耳,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有着丰富的功能和主治。
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本中,银耳被列为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本文将对银耳的功能和主治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个宝贵的天然药材。
一、银耳的外观和来源银耳是一种带有白色、片状的真菌,属于木耳科银耳属。
它生长在树的干燥皮层上,一般在枝干受伤或断裂处出现。
银耳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如云南、广西、福建等省份。
二、银耳的营养价值银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素C、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低脂肪、高纤维的特点。
这使得银耳成为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的理想选择。
三、银耳的功能和主治1. 解热镇咳:银耳具有清热解毒、镇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
2. 润肺止咳:银耳中富含的胶质物质,可以润肺止咳,改善因肺燥引起的咳嗽症状。
3. 滋阴润燥:银耳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等症状。
4. 保护心血管: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5.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银耳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预防和治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
6. 抗衰老作用:银耳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具有抗衰老的效果。
四、银耳的食疗价值除了作为中药材外,银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食用价值。
它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食,如银耳羹、银耳炖雪梨、银耳莲子糖水等。
食用银耳可以滋补身体、美容养颜,是一种健康又美味的食材。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银耳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本中被正式收录,并被赋予了重要的功能与主治。
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疗效使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材和中药药材。
银耳的功能和主治包括解热镇咳、润肺止咳、滋阴润燥、保护心血管、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等,这些疗效使得银耳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口干舌燥等症状,同时也具有健康、美容的效果。
参考中国药典
参考中国药典一、中国药典的历史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有了药物典籍,但真正的《中国药典》是在20世纪初开始编纂的。
第一部《中国药典》于1930年出版,至今已经出版了11部。
每部《中国药典》都是一部权威的中药和西药质量与效价的权威法典。
1990年,新中国卫生部发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并同时开始了全国性的审定和推广工作。
2000年,新中国卫生部开始编修《中国药典》全面实施与审定工作,这一工作持续了10年,编写了新版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
2015年,新一版《中国药典》编写工作也开始了。
二、中国药典的体例组织《中国药典》主要由中药和西药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中药部分分为药用部分和药材部分;西药部分分为化学药品部分和生物制品部分。
每一种药物均按其药品名称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中国药典》的中药部分,主要包括了中药名录、功能与作用、品质要求、制剂要求、检验、规范与标准、包装、贮存、使用、注意事项、药材部分等。
《中国药典》的西药部分,主要包括了药品通用名称、功能与作用、品质要求、初加工和制剂要求、质量标准、检验规范、包装、贮存、使用、注意事项等。
三、中国药典的编纂和修订《中国药典》的编纂和修订工作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的。
国家药典委员会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部,是由国家药典编委会和国家药典标准化委员会组成。
《中国药典》的编撰和审定分为三个阶段:药物信息收集、初步筛选和资料整理,专家论证和审定。
药典编撰的过程中,国家药典委员会依托国家药品标准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功能,开展了显著增强的公众参与,并建立起充分的专家咨询协商机制。
四、中国药典的作用和意义《中国药典》是阐明我国药品质量规范和标准的重要文件,是制定和修改药品标准、检验规范的依据,也是法定药品标准及标签要求的依据。
它不仅对于我国的中药和西药品质量、效力和安全性进行了规范,也对全国药物生产、经营、使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中国药典》也是我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典委员会活动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基础。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说明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说明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就拿我邻居王大爷来说吧。
王大爷身体一直不太好,有一次他感冒了,去医院开了药。
医生给他开了同一种药,但是有两种剂型,一种是片剂,一种是胶囊剂。
这可就有意思了。
王大爷拿到药之后,就坐在小区的长椅上跟我唠嗑。
他拿着那盒片剂,皱着眉头说:“你看这一片片的药,每次吃都感觉卡在喉咙口,咽下去可费劲了。
”我瞅了瞅那片剂,就劝他说:“大爷,您要不就多喝点水顺顺。
”大爷无奈地摇摇头,说:“喝多少水都感觉不舒服,就像有个东西在那儿堵着似的。
”然后他又拿出胶囊剂,说:“这个就不一样啦,感觉滑溜溜的,一下子就咽下去了。
”我好奇地问:“大爷,那您觉得这两种剂型吃下去之后,效果有啥不一样不?”大爷想了想,说:“还真有点。
那片剂感觉起效慢,我吃了好一会儿才觉得稍微舒服点。
这个胶囊啊,感觉没一会儿就开始有点作用了呢。
”还有一回,我自己也体验到剂型的不同影响。
我有点小毛病,医生给我开了药,一种是散剂,一种是糖浆剂。
那散剂啊,我一打开包装,看着那粉末,就有点头疼。
我用小勺舀了一点放到嘴里,我的天呐,那味道一下子就在嘴里散开了,又苦又涩的,差点没把我给呛着。
我赶紧喝了好多水才缓过来。
我就跟我朋友小李抱怨这事儿。
小李笑着说:“你这还不如我上次吃的糖浆剂呢。
”我就问他:“糖浆剂咋样啊?”小李说:“那糖浆剂啊,喝起来甜甜的,虽然也有点药味,但是比散剂可好多了。
而且感觉效果也快,喝下去之后嗓子就舒服多了。
”这散剂呢,它在嘴里就得先溶解才能被吸收。
可它溶解的过程那味道就全在嘴里了,而且溶解得也没那么快,所以就感觉不太好。
而糖浆剂呢,它是液体,进入口腔和胃肠道之后,分布得就比较快,药物也能更快地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2015年6月5日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创作的。
《中国药典》分为四部出版: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包括:制剂通则、检验方法、指导原则、标准物质和试液试药相关通则、药用辅料等。
2020年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颁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新版《中国药典》于2020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
内容简介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通则(本版药典对各部药典共性附录进行整合,将原附录更名为通则[3] ),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
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
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
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
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
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新版药典四部。
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
[4]发展历程编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医药卫生保健工作,当年11月卫生部召集在京有关医药专家研讨编纂药典问题。
1950年1月卫生部从上海调药学专家孟目的教授负责组建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和处理日常工作的干事会,筹划编制新中国药典。
1950年4月在上海召开药典工作座谈会,讨论药典的收载品种原则和建议收载的品种,并根据卫生部指示,提出新中国药典要结合国情,编出一部具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药典。
随后,卫生部聘请药典委员49人,分设名词、化学药、制剂、植物药、生物制品、动物药、药理、剂量8个小组,另聘请通讯委员35人,成立了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
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任主任委员。
1951年4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对药典的名称、收载品种、专用名词、度量衡问题以及格式排列等作出决定。
干事会根据全会讨论的意见,对药典草案进行修订,草案于1952年底报卫生部核转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后,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
1953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531种,其中化学药215种,植物药与油脂类65种,动物药13种,抗生素2种,生物制品25种,各类制剂211种。
药典出版后,于1957年出版《中国药典》1953年版第一增补本。
1955年,卫生部成立第二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49人,通讯委员68人,但这届委员会因故未能进行工作。
1957年成立第三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80人,药学专家汤腾汉教授为这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不设通讯委员),同年7月28日至8月5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卫生部李德全部长作了药典工作报告,特别指出第一版中国药典没有收载广大人民习用的中药,是个很大的缺陷。
会议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了制订药典的原则,讨论了药典的性质和作用,并修改了委员会章程,会议一致认为应把合乎条件的中药收载到药典中。
8月27日卫生部批准委员会分设药理与医学、化学药品、药剂、生化药品、生药、生物制品六个专门委员会及名词小组,药典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日常工作机构改称秘书室。
1958年,经常务委员会研究并经卫生部批准,增聘中医专家8人、中药专家3人组成中医药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省市的中医药专家,根据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起草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即中成药)的标准。
1959年6月25日至7月5日在北京召开这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主要审议新版药典草稿,并确定收载品种。
草稿经修订补充后,分别由各专门委员会审定,于1962年完成送审稿,报请国务院批准后付印,1965年1月26日卫生部公布《中国药典》1963年版,并发出通知和施行办法。
1963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310种,分一、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
一部收载中医常用的中药材446种和中药成方制剂197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667种。
此外,一部记载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二部增加了药品的“作用与用途”。
1966年,由于“文革”动乱影响,药典委员会工作陷于停顿。
1972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复卫生部“同意恢复药典委员会,四部(卫生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商业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参加,卫生部牵头”。
据此,同年5月31日至6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国家新药典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药品检验、药政管理以及有关单位代表共88人。
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编制药典的指导思想、方法、任务和要求,交流了工作经验,确定了编制新药典的方案,并分工落实起草任务。
1973年4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药典工作会议,讨论制订药典的一些原则要求,以及中西药品的标准样稿和起草说明书,并根据药材主产地和药品生产情况,调整了起草任务。
1979年10月4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77年版自1980年1月1日起执行。
1977 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925种。
一部收载中草药材(包括少数民族药材)、中草药提取物、植物油脂以及一些单味药材制剂等882种,成方制剂(包括少数民族药成方)270种,共1152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773种。
1979年,由卫生部聘请委员112人组建第四届药典委员会,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兼任主任委员。
同年11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这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讨论修改了委员会章程、药品标准工作管理办法及工作计划。
委员会分设:中医、中药、医学与药理、化学药、生化药、药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及名词10个专业组。
由有关专业组分别推荐新药典收载的品种,中医专业组负责审查拟定一部收载的品种范围;医学与药理专业组负责审查拟定二部收载的品种范围;由主产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检验所和有关单位负责起草标准,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交叉复核,有些项目组成专题协作组通过实验研究后起草,标准草案经有关专业组委员并邀请有关药品检验所和药厂的代表讨论审议后报卫生部审批。
《中国药典》1985年版于1985年9月出版。
1986年4月1日起执行。
该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489种。
一部收载中药材、植物油脂及单味制剂506种,中药成方207种,共713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776种。
198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执行,该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
明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药典委员会,负责组织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进一步确定了药品标准的法定性质和药典委员会的任务。
1986年,卫生部根据药典委员会章程聘请委员150人组建第五届药典委员会,由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常设办事机构改为秘书长制。
同年5月5日至8日召开第五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讨论修订了委员会章程,通过了“七五”期间标准工作设想,确定编制《中国药典》1990年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分别举行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及药理等专业会议,安排起草和科研任务。
1987年11月出版《中国药典》1985年版增补本,新增品种23种,修订品种172种,附录21项。
1988年10月,第一部英文版《中国药典》1985年版正式出版。
同年还出版了药典二部注释选编。
1989年3月,各地起草的1990年版药典标准初稿基本完成,药典委员会常设机构开始组织审稿和编辑加工。
同年12月在北京举行药典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各专业组长扩大会议进行审议,报卫生部批准后付印。
1990年12月3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90年版自1991年7月1日起执行。
这版药典分一、二两部,共收载品种1751种。
一部收载784种,其中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09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275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967种。
与198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相比,一部新增80种,二部新增213种(含1985年版药典一部移入5种);删去25种(一部3种,二部22种);对药品名称,根据实际情况作了适当修订。
药典二部品种项下规定的“作用与用途”和“用法与用量”,分别改为“类别”和“剂量”,另组织编著《临床用药须知》一书,以指导临床用药。
有关品种的红外光吸收图谱,收入《药品红外光谱集》另行出版,该版药典附录内不再刊印。
1991年,组建第六届药典委员会,由卫生部聘请委员共168人,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兼任主任委员。
同年5月16日至18日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委员会的章程和编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设计方案,并成立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专家共11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
分设13个专业组,即:中医专业组、中药材专业组、中成药专业组、西医专业组、药理专业组、化学药专业一组、化学药专业二组、化学药专业三组、抗生素专业组、生化药品专业组、生物制品专业组、放射性药品专业组、药品名词专业组。
会后,各专业组分别召开专业组委员扩大会议,安排落实全会提出的任务。
1993年,《中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初稿发往各地作为起草、修订正文标准的依据。
1994年7月各地基本完成了标准的起草任务,由药典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分别组织审稿工作。
1994年11月29日提交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审议,获得原则通过,报请卫生部审批付印。
卫生部批准颁布《中国药典》1995年版自1996年4月1日起执行。
这版药典收载品种共计2375种。
一部收载920种,其中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22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398种;二部收载1455种,包括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及辅料等。
一部新增品种142种,二部新增品种499种。
二部药品外文名称改用英文名,取消拉丁名;中文名称只收载药品法定通用名称,不再列副名。
编制出版《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一卷(1995年版)。
《临床用药须知》一书经修订,随《中国药典》1995年版同时出版,经卫生部批准,其中的“适应证”和“剂量”部分作为药政和生产部门宣传使用和管理药品的依据。
这届药典委员会除完成1995年版药典的编制外,还于1992年、1993年先后编制出版《中国药典》1990年版第一、第二增补本,二部注释和一部注释选编,《中药彩色图集》和《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以及《中国药品通用名称》等标准方面的配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