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类手术技术管理规范(20××版)
整形外科颅颌面整形美容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整形外科颅颌面整形美容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颅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术第二节第二节颅骨缺损修复术第三节上颌骨骨折固定术一、上颌骨骨折口外牵引复位固定术二、1.eFOrtkIk川型骨折开放复位固定术第四节下颌骨骨折开放复位固定术第五节牌状突骨折固定术第六节颔骨颔弓骨折复位固定术一、口内前庭沟切开复位术二、冠状切口复位固定术第七节眶底、眶周骨折后畸形矫正术第八节眶距过宽矫正术第九节颗下颌关节强直成形术第十节颔骨整形术一、颔骨增高术二、颔骨降低术第十一节上颌骨正颌手术一、上颌骨前份截骨后移术二、上颌骨后份截骨上移术三、上颌骨1.eFOrtI型截骨前移术第十二节1.eFOrtI1.型截骨术第十三节下颌骨正颌手术一、下颌骨前份截骨术二、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三、下颌体梯形截骨术四、下颌骨偏斜矫正术第十四节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第十五节额整形术一、额前徙术二、额后退术三、颈部偏斜矫正术四、隆额术第十六节颅颌面骨骼牵引术一、下颌骨牵引二、上颌牵引三、面中份骨骼牵引第一节颅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术【适应证】各种裂伤包括切割伤、刺伤、挫裂伤、撕裂伤、动物咬伤等。
【禁忌证】1.呼吸道阻塞、大出血、休克、重要脏器损伤等紧急情况尚未处理或未稳定,应暂缓做清创手术。
2 .伴发骨折的患者应先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然后修复软组织。
3 .已经感染的伤口不适宜做初期清创缝合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清创术包括冲洗伤口、清理伤口和关闭伤口三个主要步骤。
1.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大范围或严重损伤可用全麻。
2 .冲洗伤口先用无菌纱布轻轻塞住伤口,剪除伤口附近的毛发,再用肥皂水清洗皮肤。
经伤口侧缘进针注入麻药,在局麻下用大量外用盐水冲洗伤口。
3 .清理伤口常规消毒术区,铺无菌单、进一步清除伤口内异物,切除坏死组织,修剪创缘。
4 .关闭伤口彻底止血。
将移位的组织准确对位和分层缝合。
注意消除死腔,皮肤创缘必须无张力对合。
皮肤缝合应采用细线。
直接拉拢缝合有困难的较小的皮肤缺损创面可以做附加切口,切口尽可能沿皮肤张力线和自然皱褶,形成局部皮瓣,以便于关闭伤口,如局部旋转皮瓣、滑行皮瓣、菱形皮瓣、双叶皮瓣等。
正畸科规章制度范本模板

正畸科规章制度范本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正畸科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正畸科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循医疗原则,严格执行诊疗规范,注重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第三条正畸科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隐私,维护医院形象和声誉。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正畸科设科长一名,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科长应具备高级职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政管理能力。
第五条正畸科设副科长一名,协助科长开展工作,负责日常事务和业务管理。
第六条正畸科设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主治医师、医师、技师等,各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第七条正畸科工作人员应根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工作职责,保证科室正常运行。
第三章:诊疗管理第八条正畸科应严格执行预约制度,确保患者按时就诊。
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与患者沟通,调整预约时间。
第九条正畸科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同意。
第十条正畸科应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第十一条正畸科应注重患者教育,提供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二条正畸科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第十三条正畸科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医疗设备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和维护,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四条正畸科应加强药品、器械等物资管理,确保物资质量安全。
第十五条正畸科应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规范病历书写,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第五章:培训与教育第十六条正畸科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第十七条正畸科应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第十八条正畸科应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十九条正畸科应加强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整形外科下颌骨正颌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整形外科下颌骨正颌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一、下颌骨前份截骨术【适应证】1.下颌前份牙及牙槽前突。
2.Spee曲线曲度过大。
3.关闭某些类型的前牙开钻。
4.下牙弓的不对称畸形。
5.配合其他手术矫治双颌前突。
【禁忌证】1.全身情况差或有器质性病变未愈者。
6.精神、情绪不稳定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
7.消毒常规消毒,铺无菌单。
8.切口在下颌前庭沟底靠唇侧处切开黏骨膜。
9.显露剥离、显露双侧单尖牙根端骨面,外侧达两侧颁孔。
10截骨若后退牙骨段,则于截骨前拔除第一双尖牙。
水平截骨应在单尖牙根尖下5mm以下,垂直截骨应自第一双尖牙牙槽崎垂直于下颌下缘。
压迫止血。
11固定下颌前份完全离断后,调整咬合关系到理想位置,微型夹板螺钉固定或单纯钢丝结扎牙弓夹板固定。
12缝合包扎。
【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领神经。
13避免损伤牙根。
14避免损伤舌侧黏骨膜。
二、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适应证】1.下颌前突和后缩畸形。
2.小颌畸形。
3.偏颌畸形。
4.第一、二鲤弓综合征。
【禁忌证】同本节“下颌骨前份截骨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气管内插管全麻。
2.消毒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
3.切口口腔内下颌升支前缘至第,磨牙远中颊侧切开黏骨膜。
4.分离、显露骨膜下剥离显露下颌体下颌升支前缘以及下颁升支内侧面,注意保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5.戴骨在下颌小舌上方与乙状切迹之间横行截断内侧骨板,自下颌升支前缘相当于外斜线做斜行截骨至第一、二磨牙间位置,然后转向外侧,在外侧骨板上做垂直截骨。
用骨凿做矢状劈开。
压迫止血。
6.固定完成双侧截骨后,移动并调整下颌骨达理想咬合位置,小夹板螺钉或钢丝内固定。
7.缝合入路切口。
【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2.横行截断内侧骨板时,防止损伤深部神经血管。
3.防止将下颌骨升支横断。
4.禁忌使用暴力。
三、下颌体梯形截骨术【适应证】1.小领畸形前徙下颌体者。
5.下颌前突。
【禁忌证】同本节“一、下颌骨前份截骨术”。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山东省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分级管理规范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各级医院和医师的手术管理,规范各级医院开展手术的范围,明确各级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权限,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和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规范。
一、手术分类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一)甲类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二)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三)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四)丁类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任职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正畸科规章制度范本模板

正畸科规章制度范本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正畸科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患双方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正畸科的各项医疗工作,并具有绑定力。
第三条正畸科医疗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管理,并严格执行,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条正畸科医疗单位在实施本规章制度过程中,应当尊重医患双方的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护患者隐私。
第五条正畸科医疗单位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
第六条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不得违法从事医疗活动,不得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服务内容第七条正畸科医疗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牙齿畸形矫正、牙齿错颌矫治、口腔颅面畸形矫正等。
第八条医疗单位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和风险。
第九条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前,应当进行全面口腔检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正畸治疗。
第十条医疗单位不得虚假宣传,不得夸大疗效,不得向患者隐瞒治疗风险。
第十一条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当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听从医嘱,按时复诊。
第三章医疗质量第十二条正畸科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可控可测。
第十三条医疗单位应当加强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药品的安全有效。
第十四条医疗单位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
第十五条医疗单位要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跟踪,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第十六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并处理医疗差错事件。
第四章医疗安全第十七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第十八条医疗单位要提醒患者使用医疗设备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第十九条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应当遵守医务人员的规定,确保治疗的安全进行。
第二十条医疗单位应当对医疗设备和药品实施质量监控,确保安全有效。
正畸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20200602074200)

正畸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20200602074200)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口腔诊疗技术规和质量控制标准2015年6月3日口腔诊疗技术规和质量控制标准科室:口腔正畸科诊疗技术名称固定矫治技术(以方丝弓矫治器为例)技术描述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的矫治治疗流程颌面口检查→取记存模型→摄X线片→设计→拔牙(非拔牙病人无此项治疗)→分牙→戴矫治器→复诊加力→取工作模型→戴保持器诊疗常规(1)正畸前准备工作①问诊包括主诉及家族史、临床检查、取记存模型,摄头颅侧位片和曲面体层片。
②矫治设计:通过X线片和模型对病人做出针对性的设计,使病人通过矫治治疗达到尽可能良好的咬合关系、面型、功能并使之长期稳定。
所以掌握治疗时机很关键。
牙性错牙合的最佳矫治时机是恒牙牙合初期,乳牙期对有口腔不良习惯的人用活动矫治器加以治疗。
替牙期骨性错牙合用功能矫治器对颌骨实施生长改良治疗。
③恒牙牙合病人全部采用固定矫治技术。
矫治设计包括拔牙与否、矫治技术、支持类型、治疗结束后磨牙关系及中线(涉及不对称拔牙或原中线就偏斜,对伴有骨性错牙合和遗传史的病人应向其交代远期疗效。
④在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2)正畸矫治过程①分牙(需要拔牙的病人应先拔牙,后再安排分牙),用分牙橡皮圈或分牙簧分牙,分压时间为5~7天。
②戴矫治器患者试好带环后,才能固定带环,粘贴带环时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上下第一磨牙(上下第二磨牙),颊面管距牙合面4.5mm。
清洁并酸蚀需要粘接的牙面,1分钟后冲洗牙面并用气枪吹干,保持口腔及牙面干燥。
③用釉质粘合剂固定直丝托槽,粘结托槽位置于临床牙冠中央。
最后用0.035mm的镍钛结扎丝结扎固定托槽。
④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a.不能吃硬、黏性、大块的食物。
b.如发现带环、弓丝折断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c.注意口腔卫生。
(3)正畸复诊加力:每隔4~6周后根据治疗不同阶段更换不同的弓丝,再用结扎丝结扎固定。
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管理规范(2020年版)

XX省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管理规范(2020年版)为规范我省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全省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是指需通过特殊外科技术处理方可进行种植体植入和修复的种植技术,外科手术方法在口腔或颌面部植入人工种植体,进而在种植体上进行有关牙列缺损、缺失或颌面部器官缺损、缺失修复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穿颧骨种植技术、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移位种植术、严重骨量不足的骨增量技术、功能性颌骨重建种植技术、面部赝复体种植修复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综合医院开展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应当设有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同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诊疗科目。
口腔或整形专科医院开展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用于口腔颌面复杂种植的诊室,应当是独立的诊疗间或手术室,除具备基本诊疗设备及附属设施外,同时应当装备口腔种植动力系统、种植外科器械、种植修复器械及相关专用器械。
(四)开展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锥形束CT (Cone beam CT)诊断设备及诊断能力。
(五)有至少2名具备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有经过口腔颌面复杂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10年以上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具备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1.经过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满足开展口腔颌面复杂种植技术临床应用所需的相关条件。
口腔正颌类技术管理规范(地方重点医疗技术规范)

正颌类手术技术管理规范目录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2)二、人员基本要求 (3)(一)正颌手术医师 (3)(二)口腔正畸医师 (3)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4)四、培训管理要求 (5)(一)拟开展正颌类手术医师培训要求 (5)(二)培训基地要求 (5)五、其它管理要求 (6)为加强北京市医疗机构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本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正颌类手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正颌类手术,是指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法联合口腔正畸技术对各类先天性或后天性牙颌面畸形进行综合矫治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正颌类手术应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或整形外科专业,同时具备口腔正畸专业、重症医学科或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和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三)具备开展正颌类手术必备的设施、设备。
包括正颌外科专用器械、动力系统及颌骨坚固内固定器械等。
(四)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1.开展正颌类手术临床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20张。
2.近5年内累计完成正颌类手术不少于50例。
3.有至少2名具有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
(五)口腔正畸科1.开展口腔正畸临床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其专用牙椅不少于3张。
2.近5年内完成牙颌面畸形手术前后正畸矫治不少于30例。
(六)重症医学科或重症监护室与其医疗机构级别相符合,能满足开展正颌类手术的需要。
(七)麻醉科有全麻术后复苏室,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工作不少于5年,能进行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控制性低血压技术。
(八)医学影像科具备满足正颌类手术患者术前诊断、设计和术后随访的专用设备和影像学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正颌手术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或外科专业。
2.有不少于5年的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临床工作经验。
3.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上或下颌骨矫治术(正颌手术)麻醉与管理要点是什么

上或下颌骨矫治术(正颌手术)麻醉与管理要点是什么【术语与解答】①上颌骨或下颌骨前突、以及上颌骨或下颌骨后缩均影响面部容貌,人体牙颌面部畸形主要是指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明显错位,且出现颌骨与其他颅面骨骼之间的比例关系异常,并同时伴随颌与牙齿咬合关系异常,乃至口颌系统功能变异与颜面形态改变。
而正颌手术则是矫治上或下颌骨的各种先天及后天性畸形,其目的在于矫正错位牙齿的异常排列,调整不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矫治牙颌互为干扰,重新排齐牙列,消除牙齿代偿性倾斜,以使术中能将切开的骨段顺利移动至预先设计的矫正位置,并重新建立良好的牙颌关系与功能。
此外,同时也使整个面容改观而获得满意的颌面美容效果;②由于正颌手术操作复杂,涉及上、下颌骨的切开、移位、复位与固定等,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③术前应按预先设计的术式制备好牙合引导板和所需要的骨块移动后的固定装置,并根据手术计划预测治疗效果,同时应向患者充分说明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充分的理解和同意。
【麻醉与实践】正颌手术麻醉实施与术中管理要点如下:1. 麻醉实施正颌手术必须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麻醉方法采用全凭静脉全麻或静-吸复合全麻均可,其前者(全凭静脉全麻)麻醉用药组合主要为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性镇痛药(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与非去极化类肌松药。
而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复合应用挥发性全麻药(七氟烷、地氟烷或异氟烷),其优点可使得前者静脉组合用药明显减少,如术中需要控制性降压,则加大挥发性全麻药的吸入浓度即可,而且全麻术后苏醒迅速。
2. 人工呼吸道的建立①由于正颌手术主要是调整上、下颌骨与上、下牙齿之间的正常对应关系,故该手术均应经鼻腔建立人工呼吸道(经鼻腔气管插管) ;②根据张口程度决定麻醉诱导方法,如开口度良好,可直接选择快速全麻诱导,麻醉诱导完善后,先将气管导管经鼻腔插入咽腔,再使用喉镜置入口腔,直视下将气管导管前端经声门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但必须使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后位于声门之下。
正颌外科技术管理规..

正颌外科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正颌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结合本省正颌外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此规范。
此规范所指的正颌外科是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所开展的正颌外科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医院,具有卫生主管部门核准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诊疗科目。
(三)开展此项目诊疗科室应具备开展口腔颌面外科大型手术的能力,具有本院的专科医师队伍,人员结构合理。
从业人员应具备术前全面准备,术后康复治疗指导、可能并发症及紧急情况抢救处理的能力。
(四)手术室布局合理,洁净标准符合相应管理规范。
(五)相关科室配置齐全,所在科室应具备重症监护能力,与手术及治疗相关的心内科、呼吸内科、输血科、麻醉科等科室均应具备联合应急处理能力。
(六)所采用植入物及器械设备应符合相应标准。
杜绝一次性植入物二次使用。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诊断及治疗人员应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与治疗相符。
(二)治疗主要负责医师应具备十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经验,并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治疗参与人员应为相关专业医师,并具备协助主治医师完成治疗及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应急处理的能力。
(三)麻醉医师应熟练掌握全身麻醉鼻腔插管的能力,熟悉口腔颌面外科的麻醉特点和处理原则。
(四)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并取得相应执业证书,熟悉口腔颌面外科术前及术后护理要求特点,能熟练协助医疗人员进行各项处置、操作。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正颌外科各项适应证和禁忌证。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合理治疗。
(二)正颌外科手术必须由两名以上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联合诊断后决定。
术者应由本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治疗前应制定合理、详尽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康复方案。
颌面外科相关规章制度

颌面外科相关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颌面外科手术的管理、操作及安全,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颌面外科手术是对口腔和颌面部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来保证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第三条所有参与颌面外科手术管理和操作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患者利益和安全。
第四条颌面外科手术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后的监测和护理等一系列程序。
第二章手术前的准备第五条进行颌面外科手术前,患者必须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明确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六条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应充分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方法、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第七条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麻醉评估和术前准备,确定麻醉方案和手术计划,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和消毒物品。
第八条手术前应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确保手术环境的整洁卫生,排除可能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
第九条手术团队成员应进行术前讨论,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有效协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手术中的操作第十条手术中应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手术衣、手套和口罩,注意手术区的消毒和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十一条手术中应按照手术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和操作步骤,避免过度创伤和操作失误。
第十二条手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积极处理手术中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手术中应及时沟通和协作,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高效和良好的效果。
第四章手术后的护理第十四条手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和处理方案。
第十五条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护理,注意伤口的护理,疼痛的缓解,并对并发症的处理,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满意度。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范本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正畸科室的运营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正畸科室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配备专业的正畸医生、护士和技师,并保证医疗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条正畸科室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正畸服务。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正畸科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五条正畸科室人员应遵守医德医风,尊重患者权利,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六条正畸科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七条正畸科室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正畸科室应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定期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第四章:医疗管理第九条正畸科室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同意。
第十条正畸科室应建立健全病例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保证病例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第十一条正畸科室应严格执行预约制度,确保患者按时就诊,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第五章:环境卫生管理第十二条正畸科室应保持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消毒、灭菌,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三条正畸科室应建立健全垃圾处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正畸科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正畸科室应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七章:罚则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造成医疗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口腔颌面外科作为一种临床外科学科,其操作规范对于手术结果、治疗效果以及病人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手术前的准备、手术中的操作规范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阐述口腔颌面外科的操作规范。
一、手术前的准备(1)病人资料和病史采集:在完成病人资料和病史采集的时候,医务人员应该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用药史、药物过敏情况等,以便制定合适的麻醉、止痛以及手术计划。
(2)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应该经过彻底的消毒处理,保证手术场所的干净卫生。
手术器械也要进行消毒灭菌,并进行严格的器械管理。
(3)医务人员准备:医务人员需要认真核对手术器械的完整性以及使用方案,以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器械误用和失误。
(4)手术风险和患者告知:医务人员需要提前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的风险和后果,包括术后护理和口腔保健知识等,以减少患者手术恐惧和心理负担。
二、手术中的操作规范(1)麻醉:对于较为复杂的手术,医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实施全麻,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恐惧感。
同时,麻醉操作的医务人员应该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2)手术申明:在进行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手术项目、手术途径、手术目的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等,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3)手术器械使用:在使用手术器械的时候,医务人员应该先进行清点确认,以确保器械的完整性和数量的一致性。
同时,在使用手术器械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器械选择和放置方式,以避免误用和不当操作。
(4)手术过程管理:手术过程中需要有专人进行记录和监测,医务人员应该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做到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手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手术安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手术现场的清洁和消毒,严格把控手术感染的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三、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术后护理:术后护理要做到细致周到,包括切口清洁、休息和营养、药物饮食指导等方面,还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监测。
正畸科规章制度范本最新

正畸科规章制度范本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正畸科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病人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正畸科相关工作,包括正畸诊疗、医疗质量评价、安全管理、职业行为规范等方面。
第三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正畸科医疗保障制度,明确医疗服务内容、标准和责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正畸科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专业规范,维护病人隐私权,严格保守患者信息,确保医疗行为合法、规范和安全。
第五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正畸科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章正畸诊疗规范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正畸科诊疗室,保证正畸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规范的正畸设备,确保正畸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正畸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对患者的病历和治疗记录进行妥善保存。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正畸治疗规范,不得利用不当手段进行治疗。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与患者及时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章医疗质量评价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对正畸科医疗服务进行评估。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档案,对医疗服务流程、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定期评估。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投诉处理制度,接受患者的投诉,并及时回应和处理。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应当对自己的医疗质量负责,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正畸科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范本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范本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范本》
一、科室管理
1. 科室成立以来,各位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定,严禁以任何形式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2. 科室每月定期开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出改进意见,确保科室运作顺畅高效。
二、医师规范
1. 严格按照医疗行为规范进行医治患者,不得擅自开展违法诊疗行为。
2. 医师应按要求认真填写病历,确保病历内容真实可信,不得随意涂改、篡改病历。
3. 医师工作期间严禁饮酒、吸烟,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三、护理管理
1. 护士必须按照医嘱执行医疗护理工作,不得随意更改医嘱内容及执行规范。
2. 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保持工作服装整洁,不得影响医院形象。
四、患者服务
1. 对患者要微笑服务,提高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积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严格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
患者的个人信息。
3. 在医治过程中,护士和医师应随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五、设备使用
1. 科室内所有医疗设备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用,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2. 设备使用人员要定期参加设备操作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范及维护保养知识。
六、其他规定
1. 科室禁止随意调休,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调休,需提前向科室主任请假并予以请批准。
2. 具体工作事项由科室主任根据需要公告实施并进行动态调整。
以上是正畸科室的规章制度范本,所有科室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并不断改进完善,确保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9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为规范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是指手术根治原发于鼻窦、上颌窦、颞下颌关节、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间隙、腮腺、眼眶和耳部等部位的肿瘤,该肿瘤已侵犯或破坏颅底骨结构,或者是颅内肿瘤向外生长已破坏颅底骨结构侵及至上述部位。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甲等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
(三)口腔颌面外科开展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10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神经外科开展神经外科临床诊疗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六)重症监护室1.设置附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的需要。
2.符合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危重病人救治要求。
3.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
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5.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内容范本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内容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正畸科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正畸科室是医院的专科门诊,负责为患者提供正畸治疗服务,保证治疗质量和安全。
第三条正畸科室应遵循医疗伦理规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利益。
第四条正畸科室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标准执行,不得违规开展医疗活动。
第五条正畸科室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制度,保证正畸治疗工作有序进行。
第六条正畸科室的规章制度适用于科室内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患者。
第七条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章医疗服务第八条正畸科室提供以下医疗服务:1. 诊断: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症状,确定正畸治疗方案;2. 治疗:采用牙齿矫正器材进行治疗,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正畸疗效;3. 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查矫正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九条医生应严格按照医疗流程和规范操作,确保治疗质量和安全。
第十条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的病历和治疗过程,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第十一条医生应认真对待患者的投诉和建议,及时予以处理并反馈。
第十二条医生应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第三章会诊与转诊第十三条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医生应及时向主任医师或科主任请教或进行会诊。
第十四条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医生应及时向其他科室转诊。
第十五条医生应与其他科室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第十六条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转诊意见进行书面记录,交叉签字确认。
第四章设备与用品第十七条正畸科室应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设备和器材,用品应定期消毒、清洁。
第十八条医生应按照规定使用设备和器材,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
第十九条医生应认真保管和维护设备和器材,确保正常使用。
第二十条医生应按照规定使用消毒剂,确保器械消毒达到标准。
第五章岗位责任第二十一条正畸医生应做到如下:1. 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 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维护良好医患关系;3. 保护医疗机构的声誉,严禁私自接受患者的礼物和好处;4. 不得擅自更换治疗方案,保证治疗质量和安全。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

口腔颌面外科操作规范2013年3月修订一、口腔颌面外科换药操作常规一换药的适应证1、无菌创口与污染创口为了拔除引流或怀疑有感染时;2、敷料滑脱不能保护创口时;3、创口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或渗出物时;4、创口渗血或疑有血肿形成时;5、创口包扎过紧影响呼吸或疼痛时;6、观察创口愈合情况以及皮瓣营养情况时暴露创口不在此例;7、创口不清洁有碍正常愈合时;8、其他情况,应根据不同手术要求而定;二换药前的准备工作1、进入换药室及换药前应戴好口罩、帽子;2、准备好换药用品,一般包括无菌药碗、镊子有齿与无齿各1把、探针、剪刀、酒精棉球、盐水棉球、纱布、油纱布、橡皮膏、绷带以及其他特殊需用药物等;3、用肥皂洗手,擦干后用酒精棉球擦拭1次;4、如为绿脓杆菌感染的创口,应穿隔离衣;三、换药的时间和地点换药时间以早查房前为最适宜;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创口的变化,从而得到及时的处理;其他时间换药,应避免在病员进食或有探望人员在场时进行;换药的间隔时间,应根据需要来决定;无菌手术切口,病员无主诉,外敷料干燥时,可直到拆线期才第一次换药;对污染创口,可根据病员主诉及有无引流在2-3d进行第一次换药,必要时还可予以暴露;对感染创口,原则上应每日更换敷料1次;对脓性分泌物多时,甚至需每日换药2次;换药地点以换药室为最理想,可以保证无菌操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感染机会;不能起床的病员,可在床旁换药,但应在病室清洁工作以前或清洁工作完成半小时以后进行,以避免空气感染;四、换药的注意事项,换药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即使是感染创口也应如此;1.换药动作应准确、轻巧、细致,切忌粗暴;2.应用棉球清洁暴露创面时是“蘸”的动作,而不是“揩”、“擦”的动作;3.持镊应在1/3处,并使勿碰及其他处;并应学会双手持镊,保持一“脏”一“净”,应用时,以一镊接触无菌处,一镊接触感染处为好;4.换药应先换无菌创口,后换沾染创口,再换感染创口;每换完一人后必须重新洗手,以防交叉感染;5.已用过的棉球等物不可再置人无菌药碗内,应严格分开;如为绿脓杆菌感染,其换药用过的敷料更应注意不可乱放,要集中焚烧;6.操作要迅速,勿使创口暴露过久;五、换药的操作程序1.以镊除去内层敷料,移除时应顺切口方向揭开,以免撕裂创口;如内层敷料与创口粘连过紧时切勿强拉,可用盐水、依沙吖啶利凡诺或过氧化氢溶液浸润后再行移去;2.用酒精棉球自创口内缘向外擦拭,已接触外界皮肤后就不要再向内擦拭;3.如创口有暴露创面存在,不应用带刺激性的药物涂拭,而是用盐水棉球清洁;4.清除创口内外的异物,如线头、坏死组织等;5.脓性分泌物过多时,应用消毒溶液冲洗,如%依沙吖啶、%过氧化氢、1:5000高锰酸钾等,并安置引流条;如欲作培养时,则应在冲洗前自创面或脓腔采取标本后再冲洗;6.换药完毕后应盖以敷料暴露创口例外;一般至少应有2块4层以上纱布,然后用橡皮膏固定;六、拆线1、拆线时间1.一般创口,口内和面部的缝线拆除为术后5—7d2.为了减少瘢痕,面颈部无张力切口的拆线时间.可提早至术后3—5d;3.缝合创口有张力,以及年老体弱,特别是低蛋白血症病员的拆线时间应推迟至术后8-lOd;4.张力或减张缝线应在术后10-14d;2、缝线反应及感染的处理1.缝线反应由于手术创伤,组织生理性反应,有的病员在术后2-3d内,针眼及缝线周围可出现暂时性轻度红肿,一般不予特殊处理,可予消毒后包扎,并加强观察;2.针眼脓疱亦称线头感染;表现为针眼部位硬结红肿,多敷可见脓头;如个别缝线有脓头,可拆除该针缝线,如多数缝合线发生脓头面又不到拆线时间时,可用消毒针头挑破脓头,并涂以2%碘酊;3、拆除方法1.拆线前应用碘酊多用于口内或酒精涂擦缝合处,以行消毒;2.拆线如果为一次拆完,在拆线时也应从间隔拆线开始.以防万一有裂开倾向时.还可及时停止拆除其他缝线;3.拆线时一手以平镊头将线提起.在一端紧贴皮肤处剪断,然后向被剪断侧拉出;任意在任何地方剪断后拉出,有使感染带入深层组织的可能;如向非剪断侧拉出线头,则有使创口裂开的危险;4.拆线完毕后,创口可涂以2%红汞;如发现刨口张力过大,或有轻度裂开的倾向时,可以蝶形胶布牵拉,减轻张力;七、换置引流的方法1.凡有脓腔存在时,均应换置引流;2.引流物有不同种类,可根据情况选择应用;常用者有以下几种:橡皮条:引流作用好,但易自创口滑出或潜入脓腔,故应用时可将两侧边缘剪成锯齿状,置入时注意锯齿应向外;避免潜入脓腔内的方法是留置脓腔外的一段必须有足够长度;碘仿纱条及油纱布:引流作用不似橡皮条滑畅,但易于固定;碘条且有吸取分泌物及杀菌作用,特别适用于口内创口或脓腔口朝上面自然引流作用不畅者;药线:多用于小切口、瘘管及窦道引流;—般可于药线内加入九一丹、五五丹等中药以增强提脓的作用;3.如不熟悉脓腔、窦道方向时,应先用探针探明方向后再置放引流,以免盲目进行,增加病员痛苦;4.置引流条时应强调“一通到底”,即采用探针将引流条的一端一直送到脓腔底,而不是间断推进,致使引流条堵塞于创口的开口处,反而妨碍引流;八、死腔的处理1.在死腔部位置以一折叠的纱布卷或用干棉球压迫,外用橡皮膏固定;2.较大的死腔除采用纱布卷外,应用绷带包扎加压固定;3.以上方法无效时可用印模加压固定;应用印模胶时需注意压力不可过大,以免皮肤发生缺血性坏死;4.死腔有感染时,可用复合抗生素液体反复冲洗之;九、肉芽创面的换药1.正常的肉芽组织为鲜红色,表面呈细颗粒样突起,分泌物少,无水肿,易出血;小创面可覆盖以油纱布,待其自行愈合;较大创面应酌情行自体或异体皮移植;2.水肿肉芽组织色淡,高出皮肤,有浮动感,多为局部血运不良所引起;可用5%—10%盐水湿敷;待肉芽正常后,行薄中厚皮片移植;3.炎性肉芽组织创面常较大及合并感染,有脓性分泌物,多为血运不良或瘢痕过多或存留线头、死骨、瘘管、窦道等所致;此时主要应用抗生素溶液湿敷,并去除病灶,待创面清洗后,即行植皮;植皮应以刃厚皮片为宜;4.边缘过高的肉芽组织,应用剪刀或手术刀除去,或以硝酸银烧灼,以利上皮向创面爬行覆盖;新生的上皮很娇嫩,换药时不能用力撕揭;对粘着较紧的敷料,应用盐水湿敷后,使自行脱开;清洁创面时不能来回涂擦,而应以蘸沾式吸附以清洁创面;创面清洁时,可减少换药次数,或取暴露法用红外线照射,以加快创面愈合;十、特殊创口的换药1.骨骼、神经、血管、肌束裸露时,应分别予以处理:对暴露的骨残端应予截除,并刮除死骨,以便让新生肉芽包绕;当骨皮质裸露时肉芽组织生长困难,创面极难自行愈合,此时,可在骨面凿孔,直达髓腔渗血为止;如此可由松质骨内向外生长肉芽,并由周围上皮向创内生长,达到愈合;重要的血管与神经外露时,应加强湿敷,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以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植皮覆盖之;如不能达到此目的,往往还需行皮瓣转移术以消灭创面;肌束外露往往发生坏死,在未坏死前应以盐水持续湿敷,坏死后则应剪除;2.对涎瘘、口颈瘘、咽颈瘘等的处理应因人因症而异,除用填塞口内压迫等方法外,还可以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封闭;对涎瘘,还可于进食前加用阿托品;3.对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应单独处理,时行床边隔离,以预防交叉感染;仔细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并用%多粘菌素、2%苯氧乙醇等作持续湿敷;也可早期暴露创面,辅以紫外线照射;同时根据感染情况全身选用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及多粘菌素等;4.对结核性溃疡和瘘道等创面,可局部用异烟肼等药物,同时需全身应用抗结核治疗;有时也应用手术治疗,切除瘘道;二、门诊手术常规(一)普通牙拔除术1、术前仔细谟问病史及检查,正确掌握拔牙extraction of tooth指征;2、做好解释工作,使病员有充分思想准备,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3、术者对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4、常规询问全身健康善和系统性疾病史,以及女性的妊娠和月经期;如遇下述情况,拔牙应慎重;(1)凡有高血压病史,或老年病员均应常规测量血压,如血压高于180/100mmHg一般不宜拔牙,应先服用降压药;(2)心脏病病员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心功能沿好者,应在术前、术后给予抗素预防感染下方可拔牙;(3)白血病、血友病、严重贫血等严禁拔牙;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经治疗后指标接近正常时方可拔牙;拔牙前后可适当选用止血药物;(4)急性肝炎期或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者不宜拔牙;慢性迁延性肝炎,肝功能正常可考虑拔牙;术后应用止血剂预防出血;5急性肾炎和肾功能衰竭者不宜拔牙;6未控制的糖尿病病员禁忌拔牙;血糖控制在8.8mmol/L以内,无酸中毒症状时可以拔牙;但在拔牙前后3d,应给予常规剂量的抗生素;7重症甲亢病员严禁拔牙;经治疗后,若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心率在100次/分以下可予拔牙;但麻药中忌用肾上腺素;8怀孕3个月以内和产前3个月内不宜拔牙;有习惯性流产史或早产史者,妊娠期内严禁拔牙;月经期非急需,应暂缓拔牙;9急性炎症期一般不宜拔牙,但对全身情况良好,手术创伤小,拔牙后可去除病灶,并能达到引流目的,在抗生素的控制下可考虑拔牙;10恶性肿瘤区域内,严禁单纯拔牙;颌面部放射治疗后,一般不宜拔牙;如必须拔牙时,术前后3d应给予大量抗生素.井向病员说明有发生颌骨坏死及骨髓炎的可能;5.术前拔牙器械准备见第十五章;手术注意事项1.待麻醉显效后,方可开始拔牙;2.拔牙前用1%碘酊棉球消毒患牙及牙周组织,分离牙龈要彻底;3.使用牙挺时,应以牙槽嵴为支点,勿以邻牙为支点,并用左手拇、示二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伤及邻牙和周围组织;4.上牙钳时,应再次核对患牙,严防拔错牙;牙脱位时应防止对颌牙的损伤;5.拔下的牙应仔细检查牙根是否完整,如有断根,应立即将其取出;6.牙槽窝内肉芽蛆织、牙冠碎片等要彻底刮除;如牙槽中隔过高,应作修整;若有软组织撕裂应复位缝合;若为急性炎症期拔牙,则不宜过分搔刮牙槽窝;7.用纱布衬垫挤压牙槽窝内外骨板,以缩小创面,或使已骨折的牙槽骨复位;用纱布卷覆盖拔牙创表面嘱病员咬紧;如拔牙创渗血较多,可用明胶海绵等药物局部止血,半小时后复查,如止血完全,方可让病员离去;术后处理1.咬紧纱布,半小时后取出;2h后方能进软食;2.拔牙当天不漱口和刷牙;不吐口水;不用手触摸或用舌舐创口; .3.拔牙后24h内,唾液中有少量血水属正常现象,如出血较多,应即时就诊;4.拔牙当天应适当休息,不作剧烈运动;5.对一次拔牙数目较多、创伤大、拔牙时间较长或年老体弱者,可适量选用抗生素或止血剂;6.如创口缝合者,术后7d拆线;二、阻生牙拔除术术前准备1.阻生牙拔除术extractionofimpactedtooth前询问全身情况及一般事项同普通牙拔除术;2.详细检查阻生牙的萌出情况及周围组织情况:邻牙是否有龋、松动或叩痛等,牙龈粘膜是否有充血、炎症等情况;3.X线摄片检查阻生牙的位置、类型、牙根数目、分叉情况等,以及与邻牙的关系和阻力分析;4.了解阻生牙在骨内的深度,与下颌管和上颌窦的关系;5.如拔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时,常规摄定位标准牙片,以确定手术进路;手术注意事项1.切口设计以暴露手术区为原则,组织瓣应保证足够的血供;1.拔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时,劈牙法主要用于解除根部阻力及邻牙阻力;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劈牙以采用双面刃骨凿为宜;2骨凿一般放在近中颊发育沟边缘嵴,与牙成点状接触;3骨凿长轴的方向就是欲劈开的劈裂线的方向,因此必须使骨凿方向与设计的劈裂线方向相一致;4锤击力快速、干脆、力与凿方向一致1-2锤,可听到清脆折裂声:助手平托下颌下缘,减速少震动,预防关节损伤;3.将牙挺置于劈裂线上,以近中冠为支点向远中、向上先挺出远中冠及根,再挺出近中部分;4.检查拔除的牙是否完整、清理牙槽窝、检查舌侧骨扳;5,下颌埋伏阻生牙拔除后,龈瓣复位缝合不宜过紧,必要时,可放置引流条,以减少术后肿胀,6.上颌第三磨牙阴生与上颌窦相近,决不能以劈牙去除阻力,一般采用去骨的方法解除阻力后挺出;7.若用涡轮钻去骨或劈牙,应注意术中滴水减热及防止皮下气肿;术后处理1.一般处理同普通牙拔除术;2.由于阻生牙拔除刨伤较大,组织肿胀明显,术后可给予抗生素:如有引流条者,术后24-48h取出;三、断根拔除术术前准备1.断根拔除术extraction of root前,应仔细检查折断的部位、断根的数目和断面的斜行方向等;2.准备好照明及器械;3.疑有根尖折断,可摄X线片协助确诊;4.去除牙槽窝内碎屑,出血较多时,可用纱布或含1:1000肾上腺素的纱布压迫数分钟; 5.做好病员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手术注意事项1.牙颈部以下折断时,可用小薄刃的牙挺插入断根斜面高点侧与牙槽壁之间,以牙槽骨壁为支点,挺子边插边转动,将断根挺出,或挺松后用根钳拔出;2.多根牙中有一根折断者,可选用三角挺插入已取出根之牙槽窝底部,向断根方向撬动,将牙槽中隔与断根同时取出;3.牙根尖部折断时,应选用直或弯根尖挺,插入斜面的高点侧与牙槽壁之间,以楔力和转动力,将断根挤出;4.多根牙在分叉以上折断时,应先选用双斜面小骨凿,按牙根数目分根,再用牙挺插入分裂线,将根挺松取出;5.死髓牙的断根,使用其他方法取根困难者;或可能将断根推入邻近器官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组织间隙,可采用翻瓣取根术;6.取下颌第三磨牙舌侧根时,根挺应避免向舌侧用力过猛,以防舌侧骨板折裂,断根进入翼下颌间隙;如有发生,应立即在舌侧翻瓣,去除舌侧骨板,并用手指在第三磨牙舌侧下方压紧,以免断根进一步向下滑落,同时,在该间隙内找到并取出断根;如此法失败或进入其他间隙时,须经X线摄片定位后再考虑从口内或口外进路取根;7.如断根进入上颌窦,但仍位于粘膜下,应自颊侧作梯形切口进入,去除颊侧骨板及牙槽中隔,使牙槽窝底扩大,在直视下取出断根;如断根完全进入上颌窦,翻瓣方法同上,去除窦底骨板,打开上颌窦;用生理盐水加压冲洗上颌窦上壁,断根会随水流经扩大的穿孔处流入口腔,并接在盘子内;断根取出后穿孔的封闭方法见上颌窦瘘修补术;术后处理1.一般处理原则同普通牙拔除术;2;上颌窦内取根术后,应嘱病员2周内勿用力擤鼻及鼓腮,常规应用抗生素及麻黄素药水滴鼻;四牙再植术术前准备1.有软组织附着的脱位牙,行牙再植术replantation oftooth时口腔手术区常规消毒即可;离体的脱位牙,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将异物去除干净,然后浸于0.25%氯霉素溶液中浸泡15-30min;2.扭转牙再植矫正,术前应作X线镊片检查,了解牙症根及牙周的情况,如有龈炎存在,应先行洁治,待炎症消退后始可手术;3.备好固定器材,如结扎钢丝、牙弓夹板等;手术注意事项1.有软组织附着的脱位牙,应注意保护,勿使其与软组织分离;2.操作者手应持在牙的冠部,注意保护好根面尽量少受损伤,尽可能保留残存的牙周膜; 3.新鲜离体牙应争取在30min内完成植入术,一般不作根管治疗;4.受植区应行清创,去除异物、凝血块,折裂牙槽骨板应复位,缝合撕裂的牙龈,注意保护牙周膜;5.牙植入后请病员作正中咬合,使牙完全复位;并作正中、侧向咬合,避免早期接触; 6.扭转牙再植时,如不能就位则以磨改牙槽窝为主;若后期发生牙体变色,应行根管治疗;术后处理1.常规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保持口腔卫生,结扎固定装置术后4-6周去除,2.术后每1-2个月;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牙髓活力检测与X线摄片;3.凡牙体变色、牙髓活力测试阴性者,应及时作根管治疗;五自体牙移植术术前准备1.病员选择以青少年为宜;2.摄X线片检查供牙最常选择下颌第三磨牙的牙冠形态、根尖孔是否形成,是否适合于自体牙移植术autotransplantation Of tooth;3.备好移植牙固定装置和磨改器械;手术注意事项1.拔除受植区患牙最常见下颌第一磨牙,清除碎骨片、刮净肉芽组织、咬去牙槽中隔,使制备好的牙槽窝适合于第三磨牙的植入;2.完整取出供牙或牙胚,慎勿伤及牙或牙囊;3.将移植牙植入,缝合龈缘,其牙应低于邻牙颌面;牙胚移植应完全放人牙槽窝内,并尽可能缩小牙槽创口;4.移植牙颌面用牙周塞治剂保护并起固定作用;也可用夹板或钢丝固位;术后处理1、应用抗生素,保持口腔卫生;2、进半流质或软食,避免手术侧咀嚼食物;3、术后1-2周周去除敷料,4-6周拆除钢丝或夹板;复查方法同牙再植术;六牙种植术术前准备1、选择适应证时,不但要考虑病人的愿望与要求,还应考虑实际可行性与成功率;因此,要严格掌握牙种植术implantation of tooth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常规摄X线片,检测缺牙区局部骨的质量、上颌窦与下颌管等局部解剖情况;3.术前常规制作模板预先设计植入体的数量、位置和方向;手术注意事项1.种植窝制备时,应使用与种植体配套的系列钻头逐步扩孔,术中应依据钻长轴与对颌牙的关系来判断和调整钻孔方向;2.种植体窝应用方向指示器作为标志杆来测量,要求各植人体之间保持相互平行;3.特别要防止骨组织的热损伤,术中应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降温;树立47℃ 1min便可使骨细胞坏死的概念;4.防止副损伤,术中要保护颏神经;勿穿人下颌管、上颌窦、鼻腔及侧壁打穿;术后处理1.术后嘱病员咬纱布卷1h,1周内进软食;2.按常规剂量使用抗生素7-10d,保持口腔卫生;3.原有的义齿,需2周后磨改加软衬后方能戴用;七牙槽突修整术术前准备1.牙槽突修整术alveoloplasty至少应在拔牙后1个月进行;并应检查拔牙创是否已愈合;2.术前确定手术范围:自牙槽嵴顶扪到颊、舌侧及沟底部:明确骨尖及倒凹部位及范围;检查上颌结节与下颌喙突间的间隙能否容纳义齿基托;3.询问全身情况:同普通牙拔除术;手术注意事项1.手术切口原则是蒂部大,游离端小,以保证组织瓣的血供;小骨尖修整选用弧形切口;上颌结节和较大范围修整选用L形切口或梯形切口;2.龈瓣的剥离范围勿超过唇颊沟底水平,一般以暴露骨嵴即可;3.尽可能保留原有牙槽嵴高度及宽度,仅修整骨尖或倒凹;上颌结节处,骨凿一次去骨量不宜太多,以免造成大块骨折,并有与上颌窦洞穿的危险;术后处理1.手术范围较大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止痛药,保持口腔卫生;3.软食1周;4.术后7-lOd拆线;八、骨隆突修整术术前准备1.骨隆突修整术excision of torus前应常规摄X线片,以排除颌骨囊肿与骨性肿瘤; 2.只有当妨碍义齿修复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注意事项1.骨隆突组织致密、光滑,选用骨凿去骨;2.腭隆突作双Y形切口,分层去骨,防止骨板去除过多后与鼻腔相通;3.下颌隆突作弧形切口后,凿除增生骨质;注意翻瓣不要过低,以减少术后口底水肿;术后处理同牙槽骨修整术;九、上颌前突修整术术前准备1.检测上颌前突的程度,预测修整后改善的程度;2.检测上下前牙颌间距离的大小;手术注意事项1.轻度拔牙,去除少量唇侧骨板;2.中度拔牙去中隔,唇侧骨板凿断压向腭侧;3.重度拔牙去除唇及腭侧部分骨板;4.去骨同时,要保持上下颌间足够的间隙供义齿修复之用;术后处理参照拔牙和牙槽骨修整术;十牙槽突软组织增生修整术术前准备1.凡妨碍义齿就位或局部有褥疮、溃疡的增生软组织,均需手术修整;2.通过望诊、触诊及义齿修复的需要,确定手术范围;3;牙槽突软组织增生与骨嵴同时存在时,应一期修整;手术注意事项1.仅切除过多的软组织即可,不必去除正常骨组织;2.软组织切除要适量,应避免切除过多而无法关闭创面或切除不足而致增生组织去除不彻底;3.创口缝合要严密;术后处理1.患者多系老年人,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保持口腔卫生;十一唇颊系带修整术术前准备1.先天性唇系带过短、肥大或附着过低影响上切牙正常排列时,应予以手术修整;2.唇颊系带附着近牙槽嵴顶,影响义齿固位时应行唇颊系带修整术surgical correction of labial buccal frenum;手术注意事项1.轻度唇颊系带附着过低者,可在靠近牙槽突处剪开系带,然后再将唇颊皱褶处创口对位缝合即可;2.若系带过短,附着接近牙槽突时,可采用Z形切口Z形的纵切口应在系带上,形成两瓣的角度不小于45o,剥离粘膜瓣后,两瓣相互交叉缝合;3.对儿童唇系带肥大者,除唇系带修整外,尚需在两中切牙之间作一楔形切口直达腭乳头前方;如腭乳头亦肥大,可一并切除,深度达骨面;创面不必缝合,以碘仿纱条覆盖即可;术后处理1.进软食,减少唇颊部活动;2.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给予抗生素;3.7-lOd拆线;4.儿童系带过短影响切牙排列者,术后尽快行牙列矫正治疗;十二、舌系带修整术术前准备1.幼儿发音不清,特别是卷舌音和舌腭音,舌前伸时呈双舌尖或呈W形;手术时间在1—2岁较适宜;2.老年人因牙槽嵴萎缩而致舌系带相应附着过高,且影响义齿固位者应行舌系带修整术surgical correction of lingualfrenum;3.因智力发育异常所致发音不清者,不宜行此手术;手术注意事项1.手术采用横行切断,纵形缝合法;切断部位近舌腹侧,长度以消除W形为原则;2.术中应避免损伤舌肌及下颌下腺导管开口;术后处理1.1周内进软食,减少舌活动;2.注意口腔卫生;3.7-10d拆线,如儿童不合作,可任其自行脱落;。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范本

正畸科室规章制度范本一、科室概述正畸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专门从事口腔颌面畸形矫正的诊治工作。
为了确保科室工作的有序进行,维护患者的权益和医院的形象,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工作职责1.执行医院和科室制定的工作规划和管理方针,确保科室的日常运作正常进行;2.确保患者的口腔颌面畸形矫正治疗质量,提高治疗效果;3.及时做好患者的病历记录,并保证病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4.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5.完成上级医院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要求1.遵守医院的法规和制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3.高度负责、严谨细致,对每个患者的治疗负责到底;4.能够积极与其他科室合作,形成良好的医疗联动机制;5.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
四、工作流程1.患者的初诊工作流程:–患者到达科室,由接待员登记相关信息并领取号码;–医生按照患者的号码,按顺序进行初诊,询问病史和症状,并进行初步检查;–医生根据初诊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内容;–若患者同意治疗方案,交由护士进行后续病历记录和预约治疗;–若患者不同意治疗方案,进行相应解释和引导。
2.患者的治疗工作流程:–医生根据治疗方案,安排相应的治疗时间;–患者按照约定时间到达科室进行治疗;–护士向患者解释所进行的治疗过程,并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医生进行治疗,护士协助医生,并记录治疗情况;–治疗结束后,医生向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和后续注意事项的解释。
五、质量控制1.每日上班之前,医生和护士应检查各种器械和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正常使用;2.医生和护士应保证诊疗过程的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和病例讨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4.审查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并及时报告和处理,防止再次发生。
六、医疗安全1.医生和护士遵守洗手和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手术环境的无菌;2.积极开展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3.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可免于培训
(二)培训基地要求
1 培训基地条件 2 培训工作基本要求
1.培训基地条件
正颌类手术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三级甲等医院,且近3年完成正颌类手术120例以上
具备开展正颌类手术必备的 设施、设备。包括正颌外科 专用器械、动力)
(五)
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
1. 开展正颌类手术临床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实际开放床 位数不少于20张 2. 近5年内累计完成正颌类手术不少于50例 3. 有至少2名具有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
2018年管理规范
正颌类手术技术
前言
为加强医疗机构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 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本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正颌类手术的基本要求
概念
本规范所称正颌类手术,是指采用正颌外科手术方法联合口腔正畸技术对各类先 天性或后天性牙颌面畸形进行综合矫治的技术
目录
一
(二)
实施正颌类手术前,应进行X线头影测 量分析、VTO术前模拟分析、模型外科 或计算机虚拟技术并制作咬合导板
(四)
实施正颌类手术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 充分沟通,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 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 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 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五)
建立健全正颌类手 术患者术后随访制 度,并按规定进行 随访、记录
三 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
严格遵守正颌类手术的技术流程及操作 规范,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畸形类型 和程度、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严格掌握 正颌类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
正颌类手术治疗方案应由具有正颌类手 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口腔颌面外 科医师或整形外科医师与正畸医师共同 会诊制定
医师培训要求
(二)
培训基地要求
(一)医师培训要求
1 具有《医师执业证书》,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 接受至少3个月的系统培训。完成20学时以上的理论学习
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加10例以上正颌类手术患者的全过程管理, 3 参与10例以上正颌类手术操作,包括专科病历书写、术前评价、围
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
性低血压技术
(八)
医学影像科
具备满足正颌类手术患者术前诊断、设 计和术后随访的专用设备和影像学系统
二 人员基本要求
正颌手术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或外科专业 2.有不少于5年的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临床工作经验 3.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口腔正畸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 2.有不少于5年的口腔正畸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能胜任正颌外科患 者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要求
口腔正畸科
1.开展口腔正畸临床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 其专用牙椅不少于3张 2.近5年内完成牙颌面畸形手术前后正畸矫治 不少于30例
一 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六)
(七)
重症医学科或重症监护室
与其医疗机构级别相符合,能满足开展 正颌类手术的需要
麻醉科
有全麻术后复苏室,开展口腔颌面外 科手术全身麻醉工作不少于5年,能 进行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控制
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二
人员基本要求
三
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四
培训管理要求
五
其它管理要求
一 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
(二)
(三)
医疗机构开展正颌类手术 应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 的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或整形 外科专业,同时具备口腔正 畸专业、重症医学科或重症 监护室、麻醉科和医学影像 科诊疗科目
(六)
(七)
建立正颌类手术患者资料库, 对正畸前、术前、术后不同 时期患者的X线片、面像及 咬合像等信息进行登记保存
医疗机构应按要求定期对本医疗机构的 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包 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 医疗差错发生情况、术后患者管理、随 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四 培训管理要求
(一)
(2) 正颌类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达90%以上
(3) 具备进行规模人员培训的软硬件条件
(4)
有不少于3名具备正颌类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 师。指导医师应当具有10年以上正颌类手术专业工 作经验,或完成正颌类手术100例以上,具有副主 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培训工作基本要求
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满足培训要求,课程设置 (1) 包括理论学习、临床实践 (2) 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
的培训 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 (3) 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 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 核档案
五 其它管理要求
(一) 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医用器材 (二) 建立医用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 (三) 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材 (四) 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