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汗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心肾亏虚
症状:动则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汗后心悸, 胸闷气短,腰酸腿软,面白唇淡,尿频而清,夜 尿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温阳 4.热郁于内 症状:蒸蒸汗出,或但头汗出,或手足汗出。发 热,面赤气粗,口苦口渴喜冷饮,胸腹胀闷,烦 躁不安,大便干结,或见胁肋胀痛,阳黄,小便 短赤,舌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清泄里热
盗汗
1.心血不足
症状:盗汗。心悸少寐,眩晕健忘,神疲气短, 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成人多见。
治法:补血养心。
2.阴虚火旺 症状:夜寐盗汗。久咳虚喘,五心烦热,眠差多 梦,形体消瘦,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脱汗
症状:突然大汗淋漓,如油如珠。病情危重,神疲、 肢厥、气短息微,舌卷少津或舌淡胖嫩,脉微欲绝 或脉大无力。
所以在心内为血,在外就是汗。出汗的症状是反映 人体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的象征。汗液属阴,如人体 的正气不足,阳气不固,则阴液失去约束而汗液外 泄。汗与心有关;又肺主皮毛,这个皮毛就是医书 所讲的营卫,所以汗又与肺有关;汗走肌表,脾主 肌肉,所以汗与脾有关;而心为火,肾为水,人体 正常,必要心肾相交,交通上下,所以汗也与肾有 关。肝肾同源头,那么汗也与肝有关。这些,只是 说明一个道理:人体脏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 互相制约,各司其职的。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1.脱汗 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 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 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 又称为绝汗。 2.战汗 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 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 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 拒邪,病趋好转。 3.黄汗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 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温阳、滋阴、 养血、调和营卫; 实证:当清泄里热,清热利湿,化湿和营;虚实夹杂 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注意:汗出异常属虚者均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 稻根、五味子、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 功能。
2.辨寒热及证候特点
热者,或火热蒸腾,迫津外泄;或阴虚火旺,心 液外泄。汗出而热,或热气蒸腾,汗臭粘腻。 寒者,阳虚气弱,津失固摄。汗出而冷,清稀不 臭。
5.邪热郁蒸 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嗜食肥甘,湿热内生 →邪热郁蒸→迫津外泄:汗多 6、阳气衰微 阳气衰微→阴津失固 →大汗出→脱汗 7、正邪交争
正邪交争→战汉
综上所述,汗证的 病 位: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 病 机:阴阳失调,汗液外泄。 病 性:分虚实 实:热邪迫津外泄
虚:气(阳)虚不固或阴虚火旺,津液外泄。
1.肺气不足 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 →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自汗 2.营卫不和 风邪外袭→营卫不和→卫不外固,营不内守-汗出
3. 心血不足 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失血之后,→心血 不足→汗液外泄:自汗盗汗 4.阴虚火旺 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阴虚火 旺→蒸津外泄:盗汗自汗
பைடு நூலகம்
汗 证
概 述
1.概念 ◆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 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分类: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自汗: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 盗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 战汗:外感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 脱汗:危重病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 并伴亡阳或亡阴危证。 黄汗: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
汗是心液,流汗过多,会造成心之气阴受伤,虚火 内扰,导致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等证。耗气伤津, 致使体内元气不足,阴津亏虚。也会使电解质紊乱, 血粘度增高,头晕乏力等, 气属阳,血属阴。血气嫩弱,若大病久病之后, 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弱,气阴虚亏。 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汗证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 阴亏损,实证则为湿热迫蒸。
病因病机
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 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 在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 发汗以解表。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 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汗出异常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辨证要点- - 辨虚实及证候特点 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 自汗 寤时汗出。多属气虚不固,然实证也或有之。 盗汗 寐则汗出。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阴虚、湿热也 间或有之。 脱汗属阳虚不固,阴不内守,阴极阳竭之证。大汗淋漓, 如油如珠,并伴亡阳或亡阴证。 黄汗多属湿热蕴蒸之实证。汗出色黄,染衣着色。 战汗属外感病中,正邪剧烈交争的转折点。或正胜邪退, 疾病向愈;或邪胜正虚,疾病加重。外感病中,突然恶 寒战栗汗出。
治疗原则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 实者泄之,热者清之, 寒者热之。
分证论治
自汗
1.肺卫不固(肺气虚衰)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 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2.营卫不和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头痛, 或失眠多梦心悸,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 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战汗
症状:急性热病中,突然恶寒战粟,而后汗出。 发热口渴,躁扰不宁,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扶正祛邪
黄汗
邪热郁蒸(湿热并重) 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 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心主血、汗乃心之液。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故汗 出皆由心肾虚致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