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方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八戒道:我想 你有些遛撒,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 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 “遛 撒”音liu shua,(遛刷),灵活、灵巧、 伶俐之意;“不消讲”既不用说。
• 《老残游记》第五回中,老董说:“他女人小他 头十数呢。” “头十”,大约十、十左右。 我们还可以在《西厢记》、《水浒》、《红 楼梦》、《今古奇观》、“三言二拍” 、《金瓶 梅》等诸多古籍中见到 “不合 ” (不该)、 “惟愿”(但愿)、“着了”(挨了、中了)、 “奸”(聪明、奸滑)、“骊脱”“骊”,音li阴 平『轻声』(脚蹬脚脱鞋),“这会子”音zi hui zi『自灰子』(这会儿)、“回回”,(次次、 每次)、“笼火”,(生火)、“相因”,(便 宜)、“窝心脚”,(用脚踢胸膛)等等如今昭 通人常用的词汇。
昭通方言表述精准到位
• “翻弄是非”是形容拨弄是非的人,昭通方言形容这种人却用三个字 “嚼舌根”。昭通人为何不说嚼舌头或嚼舌尖?那是因为翻弄是非之 人连舌根都“嚼”遍了呀。 身上起了水泡,亮亮的,很大,昭通方言用“亮浆大泡”十分准 确地表述了这种现象。 形容厚着脸皮去求人,大多用涎脸、拉下脸皮等词语,昭通方言 却精妙地说,“舍嘴失脸”。折了话、丢了脸,部位是多么的精确! 用话挖苦讥讽人,常见的词汇有嘲讽、讥笑、讽刺等,如果把这 些词定个性,只说它们是贬义词。而昭通方言却十分准确地说它们是 “咄咄句”。“咄”(音duo夺)昭通方言中它是刺、戳之意, 语态逼 人。 快要得手、成功,却一下子失手、失败了,常用“眼睁睁”来形 容,而昭通方言却说“眼鼓鼓”。“一睁”“ 一鼓” ,一字之差, 后者却把一种懊恼无比、却又无可奈何之状描述得惟妙惟肖。 还有“抬灯泡着电麻了” (想讨好人却讨来没趣)、“衣裳角角 铲死人” (傲气凌人)、“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讨好人方式方法 不妥遭了白眼,自讨没趣)…… 哪句不精准?
昭通方言在不断发展, 昭通方言在不断发展,新读音不断涌现
• “领导、导演”,“导”传统昭通方言读“道”, 阳平(二声),现在昭通年青人皆念去声(四 声),跟传统昭通方言“倒”同音。当年青人读 “导演”时,正与昭通方言的“倒眼”同音,而 这个词汇昭通方言的含义则为“不顺眼”。 “伯伯”,昭通方言念bebe,父亲的兄长, 或比父亲年长且与之同辈的男性。昭通年青人念 “伯伯”,跟传统昭通方言“钵钵”bo bo完全同 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 形容情绪激动、急躁,昭通人说“猴急”。仅在“急”字前加一个名 词当形容词用,便将焦虑不安之态形象生动地描述殆尽。 想想这猴子坐立不安、跃上蹿下、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挤眉弄 眼之状,“猴急”一词是何等的形象、简洁。 “潜水”昭通话叫“没子”,“没”(音mi阴平轻声迷),不见 了,没了。 形容人说话囉嗦,没完没了,惹人心烦,昭通方言有一词“拌盘 子”。一个空盘子,不停地用筷子或汤勺在里边搅拌,那种声音谁受 得了? 此外诸如:花麻料嘴(能说会道、谎话连篇)、黑摸地洞(漆黑 一团)、康叉叉(粗糙、不粘)、犟拐拐(不通融、不依商量、横)、 夹里夹壳(小气、抠门)……不一而足,读者诸君只需稍加思索,便 会领悟到这些语言描述的形象了。
许多词语是昭通“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许多词语是昭通“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 “连渣闹”是昭通人常吃的一种菜肴,既没有过滤去豆渣的水豆腐。“闹”昭 通花苗(苗族的一个支系)说“吃”的音译, 直译为“连同豆渣一块吃的水豆 腐” 。 如果说这个例子不够典型, 甚至有些牵强的话. 那么看看用数字组合的一 些昭通方言: “一把连”或“一板连”,全部、所有,完全;多对人。 “兜底一花 三” ,全部、所有;一次性;特指物。 “正一作二” 意为正经些、严肃些; “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十一” 这本是珠算中的术语,昭通人则引喻 使用, 前者意为一不作二不休,干脆, 后者意为实事求是;“神头二五” ,1, 精神不正常;2不严肃;3痴呆;4装神弄鬼; “三七二十一” 意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四平八稳”,1,端正、稳 当,2,不焦不躁、不紧不慢; “五阴六阳” 意为轻重缓急、对错已否; “七扯六掖” 意为扯东拉西, 东掖 西藏, 言语支唔; “老远八十”,远,很远;“八字不挨一撇” ,1,不着边际, 2,还没 开始, 3,离结束还远;“十回打鼓九回在”意为多管闲事,什么场合都在。 “膀(pang去声)皮” ,吃亏、上当、受骗;“落末lo ma阴平(罗吗) 渣” ,最小、最后;“塞(sai阴平)背手”,行贿;“骑得马理耗子脚迹”, 不上心、费力……;
• 昭通人说做工作、做活路、吃东西、打架 等活动时,都用干、甩、整、骝、刷、扁、 上、动、靠(音kao阳平二声)诸词; 停、站、住、止,这几个词表示行为、 活动终结之意,唯昭通人还发明了一个与 上述诸词意相同、用法相同的词叫“穵” 音wa(洼)上声(三声)。
昭通方言简洁明了、 昭通方言简洁明了、形象优美
某些昭通方言如今己渐离我们远去
• “没三思”不仔细之意,“俺”(音野),意为大,如今昭通人极少有讲此语 的,仅在姜亮夫老先生的《昭通方言疏证》中见; “戗”音qiang(强),阳平(二声),隐藏,收藏之意。 “老背背”,“背”,音bei(杯),阴平(轻声),指专偷、抢小孩的 人贩子; “老辫婆”,昭通民间传说,长长的头发遮了脸、肩,专吃小孩的女老 妖; “包弹”,“弹”(音tan贪,阴平(轻声),意为批评,指责,评头品 足; “庞胀”,“庞”(音pang胖,去声四声),意高大,浑厚,魁梧的身 躯; “靡瞌”(音mo ku磨枯),意为多周折、坷坎,或小儿多病,精神萎 靡不振,久治不愈。事事不顺,四处碰壁,处处倒楣,昭通方言谓“走靡枯 运” 。 “搅屎巴”,意刁钻奸滑,难缠、不守信义; “儿嘞、日嘞” ,感叹词,但今昭通人认为说此语不礼貌,有称别人长 辈(儿嘞)、下流(日嘞)之嫌; “得”,音dei,阴平(轻声),意为我。但今昭通人认为此语是称别人 的爹。
昭通方言词汇丰富是多元文化在昭通碰撞、 昭通方言词汇丰富是多元文化在昭通碰撞、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溶炼之结晶
• 一外地人刚到昭通,见两妇女亲热无比,相互 搂抱、推搡。一妇笑道:“烂尸(风骚、作风不 检),只象(近来)你骚得哪点克(去)了?” 一妇笑答:“烂尸,爹(我)怕(大约、恐怕) 一万年来的(左右)没有碰着(遇到、见到)你 了,晓得(不知)你才骚得哪点克了哟。”手拉 着手,久舍不得放开。 外地人想找她们打听点事,正不知怎样称呼 才算有礼节,见两妇人见面如此问候,于是上前 打个招呼:“请问两位烂尸,市委招……” 话尤未 尽,脸上早已挨了“两位烂尸”的耳光。
• 《老残游记》第五回中,老董说:“他女人小他 头十数呢。” “头十”,大约十、十左右。 我们还可以在《西厢记》、《水浒》、《红 楼梦》、《今古奇观》、“三言二拍” 、《金瓶 梅》等诸多古籍中见到 “不合 ” (不该)、 “惟愿”(但愿)、“着了”(挨了、中了)、 “奸”(聪明、奸滑)、“骊脱”“骊”,音li阴 平『轻声』(脚蹬脚脱鞋),“这会子”音zi hui zi『自灰子』(这会儿)、“回回”,(次次、 每次)、“笼火”,(生火)、“相因”,(便 宜)、“窝心脚”,(用脚踢胸膛)等等如今昭 通人常用的词汇。
昭通方言表述精准到位
• “翻弄是非”是形容拨弄是非的人,昭通方言形容这种人却用三个字 “嚼舌根”。昭通人为何不说嚼舌头或嚼舌尖?那是因为翻弄是非之 人连舌根都“嚼”遍了呀。 身上起了水泡,亮亮的,很大,昭通方言用“亮浆大泡”十分准 确地表述了这种现象。 形容厚着脸皮去求人,大多用涎脸、拉下脸皮等词语,昭通方言 却精妙地说,“舍嘴失脸”。折了话、丢了脸,部位是多么的精确! 用话挖苦讥讽人,常见的词汇有嘲讽、讥笑、讽刺等,如果把这 些词定个性,只说它们是贬义词。而昭通方言却十分准确地说它们是 “咄咄句”。“咄”(音duo夺)昭通方言中它是刺、戳之意, 语态逼 人。 快要得手、成功,却一下子失手、失败了,常用“眼睁睁”来形 容,而昭通方言却说“眼鼓鼓”。“一睁”“ 一鼓” ,一字之差, 后者却把一种懊恼无比、却又无可奈何之状描述得惟妙惟肖。 还有“抬灯泡着电麻了” (想讨好人却讨来没趣)、“衣裳角角 铲死人” (傲气凌人)、“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讨好人方式方法 不妥遭了白眼,自讨没趣)…… 哪句不精准?
昭通方言在不断发展, 昭通方言在不断发展,新读音不断涌现
• “领导、导演”,“导”传统昭通方言读“道”, 阳平(二声),现在昭通年青人皆念去声(四 声),跟传统昭通方言“倒”同音。当年青人读 “导演”时,正与昭通方言的“倒眼”同音,而 这个词汇昭通方言的含义则为“不顺眼”。 “伯伯”,昭通方言念bebe,父亲的兄长, 或比父亲年长且与之同辈的男性。昭通年青人念 “伯伯”,跟传统昭通方言“钵钵”bo bo完全同 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 形容情绪激动、急躁,昭通人说“猴急”。仅在“急”字前加一个名 词当形容词用,便将焦虑不安之态形象生动地描述殆尽。 想想这猴子坐立不安、跃上蹿下、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挤眉弄 眼之状,“猴急”一词是何等的形象、简洁。 “潜水”昭通话叫“没子”,“没”(音mi阴平轻声迷),不见 了,没了。 形容人说话囉嗦,没完没了,惹人心烦,昭通方言有一词“拌盘 子”。一个空盘子,不停地用筷子或汤勺在里边搅拌,那种声音谁受 得了? 此外诸如:花麻料嘴(能说会道、谎话连篇)、黑摸地洞(漆黑 一团)、康叉叉(粗糙、不粘)、犟拐拐(不通融、不依商量、横)、 夹里夹壳(小气、抠门)……不一而足,读者诸君只需稍加思索,便 会领悟到这些语言描述的形象了。
许多词语是昭通“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许多词语是昭通“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 “连渣闹”是昭通人常吃的一种菜肴,既没有过滤去豆渣的水豆腐。“闹”昭 通花苗(苗族的一个支系)说“吃”的音译, 直译为“连同豆渣一块吃的水豆 腐” 。 如果说这个例子不够典型, 甚至有些牵强的话. 那么看看用数字组合的一 些昭通方言: “一把连”或“一板连”,全部、所有,完全;多对人。 “兜底一花 三” ,全部、所有;一次性;特指物。 “正一作二” 意为正经些、严肃些; “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十一” 这本是珠算中的术语,昭通人则引喻 使用, 前者意为一不作二不休,干脆, 后者意为实事求是;“神头二五” ,1, 精神不正常;2不严肃;3痴呆;4装神弄鬼; “三七二十一” 意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四平八稳”,1,端正、稳 当,2,不焦不躁、不紧不慢; “五阴六阳” 意为轻重缓急、对错已否; “七扯六掖” 意为扯东拉西, 东掖 西藏, 言语支唔; “老远八十”,远,很远;“八字不挨一撇” ,1,不着边际, 2,还没 开始, 3,离结束还远;“十回打鼓九回在”意为多管闲事,什么场合都在。 “膀(pang去声)皮” ,吃亏、上当、受骗;“落末lo ma阴平(罗吗) 渣” ,最小、最后;“塞(sai阴平)背手”,行贿;“骑得马理耗子脚迹”, 不上心、费力……;
• 昭通人说做工作、做活路、吃东西、打架 等活动时,都用干、甩、整、骝、刷、扁、 上、动、靠(音kao阳平二声)诸词; 停、站、住、止,这几个词表示行为、 活动终结之意,唯昭通人还发明了一个与 上述诸词意相同、用法相同的词叫“穵” 音wa(洼)上声(三声)。
昭通方言简洁明了、 昭通方言简洁明了、形象优美
某些昭通方言如今己渐离我们远去
• “没三思”不仔细之意,“俺”(音野),意为大,如今昭通人极少有讲此语 的,仅在姜亮夫老先生的《昭通方言疏证》中见; “戗”音qiang(强),阳平(二声),隐藏,收藏之意。 “老背背”,“背”,音bei(杯),阴平(轻声),指专偷、抢小孩的 人贩子; “老辫婆”,昭通民间传说,长长的头发遮了脸、肩,专吃小孩的女老 妖; “包弹”,“弹”(音tan贪,阴平(轻声),意为批评,指责,评头品 足; “庞胀”,“庞”(音pang胖,去声四声),意高大,浑厚,魁梧的身 躯; “靡瞌”(音mo ku磨枯),意为多周折、坷坎,或小儿多病,精神萎 靡不振,久治不愈。事事不顺,四处碰壁,处处倒楣,昭通方言谓“走靡枯 运” 。 “搅屎巴”,意刁钻奸滑,难缠、不守信义; “儿嘞、日嘞” ,感叹词,但今昭通人认为说此语不礼貌,有称别人长 辈(儿嘞)、下流(日嘞)之嫌; “得”,音dei,阴平(轻声),意为我。但今昭通人认为此语是称别人 的爹。
昭通方言词汇丰富是多元文化在昭通碰撞、 昭通方言词汇丰富是多元文化在昭通碰撞、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溶炼之结晶
• 一外地人刚到昭通,见两妇女亲热无比,相互 搂抱、推搡。一妇笑道:“烂尸(风骚、作风不 检),只象(近来)你骚得哪点克(去)了?” 一妇笑答:“烂尸,爹(我)怕(大约、恐怕) 一万年来的(左右)没有碰着(遇到、见到)你 了,晓得(不知)你才骚得哪点克了哟。”手拉 着手,久舍不得放开。 外地人想找她们打听点事,正不知怎样称呼 才算有礼节,见两妇人见面如此问候,于是上前 打个招呼:“请问两位烂尸,市委招……” 话尤未 尽,脸上早已挨了“两位烂尸”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