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民族中学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星关区民族中学民族特色教育简介

在祖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腹地,有一块被称为"金鸡齐鸣,三省皆知"的地方,这就是毕节七星关区。区内世居彝族、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且支系众多,文化发达,与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毕节七星关区民族中学就坐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学校四面群山环绕,刚刚建成的工业大道犹如一条宽广的飞机跑道从学校的大门前经过,七星关区民族中学也犹如一只刚刚起航的飞机的跃跃欲飞。2012年5月,上级主管部门高瞻远瞩,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将原来的毕节市十三中学改扩建为今天的七星关区民族中学。学校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好民族特色的学校为指导思想;始终落实素质教育,同时立足民族学校的实际,继续深化学校各方面建设,办出了自已的风格和特色,呈现出常规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的喜人局面,2013年获得了七星关区中考成绩提升奖,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称赞。

学校现有教师三十六人,学生四百多人,占地面积为42亩,校舍面积为3521.4平方米,“理化生,音体美”等“十室”俱全。学校有体育运动场12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正在修建的男女生宿舍可容纳500名学生住宿。学校辐射周边海子街、田坝桥、何官屯、市东、流仓等六个乡镇办事处,共28个村或社区。

民族特色的教育,可以起到树立学校民族标志、唤醒师生民族意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作用。学校拟建在围墙上镶嵌出了一条长约100米的文化长廊,以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2013年春季学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投资数万元,为多个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使学校教师、学生从此告别了“黑板时代”。

学校还为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了连接互联网的办公电脑,让老师在教学之余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让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落伍,走在时代的前列。要让民族学校比非民族学校拥有更鲜明的特色。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进行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的教育。学校充分利用综合时间活动课、地方课、班团课等进行民族常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社会变革、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英雄人物。同时,根据学科特点,教师还在各学科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板鞋、抛绣球、射弩等)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传授民族器乐、舞蹈、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等。现在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课对学生进行苗族蜡染、刺绣以及少数民族歌舞的教学。2012年“七一”建党节的活动中我校选送的《苗岭的早晨》获得了七星关区观音桥班办事处党委的一致好评。同时针对我区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安排了相应的领导及老师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现阶段重点收集散落在五里坪境内的民间音乐、舞蹈、剪纸、饮食、刺绣、服饰、民族体育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材料

学校还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奖赛和参观考察等活动,深化民族教育成果。学校将把这些传统民族节目进行汇编,成为学校永久保留的节目,在节日和各种庆典活动中演出。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亲身去感受民族文化的优美和民族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013年,我校抓住机遇,以“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新发展”为自我要求,不断赋予学校发展以新的内涵,学校首次在七年级创办了一个“少数民族试验班”。学校让最优秀的、有爱心有责任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民族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让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一起学习的做法,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能让孩子们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学校还将根据少数民族的习俗特点,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民俗带进课堂,实行民族特色教育,结合校本资源,编写乡土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当然,在工作中,学校也遇到一些困难和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这些困难是暂时的,在上级各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民族一流、质量一流的民族名校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