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第四章 自然条件下的腐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防止海水腐蚀的措施
1、电化学保护法--阴极保护法 外加电流法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合理选材 普通碳钢、 NiCr(Mo)合金钢、Ti合金钢 3、合理设计 4、涂层保护
四、淡水腐蚀--阴极过程控制
1、pH值的影响 2、溶解氧的影响 3、水温 4、流速 5、淡水中的成分 促进腐蚀:Cu2+/Fe3+/Cr3+/Cl-/SO42减缓腐蚀:Ca2+/Zn2+/Fe2+/PO33-/SiO42-
晶间腐蚀是由于晶界和晶粒之间存在 电化学的不均一性而造成的。金属或合金 本身晶粒与晶界在化学成分、晶界结构、 元素的固溶性质、沉淀析出过程、固态扩 散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电化学性质的不 均匀,引发局部腐蚀电池作用。很多金属 和合金都有晶间腐蚀的倾向,如不锈钢、 铝合金、镍基合金等。在有应力作用下, 晶间腐蚀往往可能成为应力腐蚀开裂的先 导,甚至发展成为晶间应力腐蚀开裂。
四、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1)降低含碳量 降低固溶体的含碳量,可以 减少碳化铬的形成和沿晶界的析出,从根本上降 低晶间腐蚀的敏感性,如采用超低碳不锈钢(碳 含量小于0.03%)。 (2)添加合金元素 加入与碳亲和力大的元素 如Ti、Nb等,它们能够和钢中的碳生成TiC和NbC, 极其稳定,能够抑制固溶体中碳向晶界的扩散。 但需要经过稳定化处理,即把含Ti、Nb的钢加热 到850~900℃,保温数小时,使Cr23C6沉淀中的碳 充分转变生成TiC、NbC。
1) SO2 (1) SO2 SO3 H 2 SO4 (2) Fe SO2 O2 FeSO4 4 FeSO4 O2 6 H 2O 4 FeOOH 4 H 2 SO4 2 H 2 SO4 2 Fe O2 2 FeSO4 2 H 2O
2)海盐颗粒(NaCl)
二、海水腐蚀电化学过程的特征
三、防止海水腐蚀的措施 四、淡水腐蚀
一、海水性质
海水--天然腐蚀剂中腐蚀性最强的介质之一。 表:海水中主要盐类的含量
成分 克数 /100克 海水 2.7213 0.3807 0.1658 占总 盐度 的百 分数 77.8 10.9 4.7 成分 克数 /100克 海水 0.0863 0.0123 0.0076 占总盐 度的百 分数 2.5 0.3 0.2
Cu
0.003
Pb
0.002
Zn
0.015
<0.02
29 8
<0.07
21 12
<0.12
12 11
2、非金属覆盖层保护: 沥青、聚乙烯涂层、环氧树脂漆 3、金属镀层:Zn、Cr 4、改变土壤环境:碱性环境 5、阴极保护:硫酸盐还原菌 6、使用杀菌剂或抑菌剂: 铁细菌--氯气
第三节 海水腐蚀
一、海水的性质
(1)阳极过程 根据金属在潮湿、透气不良、含有氯 离子的土壤中的阳极行为,分为四类: a) Mg/Al/Zn/Mn/Sn :无明显阳极极化 b) Fe/Cu/Pb/碳钢:阳极极化率低,决定 于超电势; c) Cr/含Cr或Ni的不锈钢:阳极钝化起 始极化率高,但氯离子破坏严重 d) Ti 、Ta:不发生阳极极化
第二节 土壤腐蚀
一、土壤腐蚀的特征
二、影响土壤腐蚀的因素
三、土壤腐蚀常见的几种形式 四、防止土壤腐蚀的措施
一、土壤腐蚀的特征 1、土壤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电解质 多相性; 毛细管多孔性; 不均匀性; 相对固定性。 土壤作为腐蚀性介质的这些特性将影 响其电化学腐蚀过程的特征。
2、土壤腐蚀的电极过程 金属在土壤中的腐蚀与在电解 液中的腐蚀本质一样。大多数的金 属在土壤中的腐蚀是氧去极化腐蚀, 只有在强酸性土壤中才发生氢去极 化腐蚀。
NaCl MgCl2 MgSO4
K2SO4 CaCO3 MgBr2
CaSO4
0.1260
3.6
合计
3.5
100
1、盐度S ‰ 氯度Cl‰
S ‰=1.80655 Cl‰
2、导电性强
3、含氧量大
4、温度
5、流速
6、海洋生物
7、海水pH值
海水环境中的诸因素
化学因素:溶解气体(O2/CO2)、化学平 衡(盐度 /pH/碳酸盐溶解度) 物理因素:流速(空气泡、浮悬泥沙)、 温度T、压力P 生物因素:生物污染--动物/植物生活O2 的产生CO2的消耗
1、由于充气不均匀引起的
2、由杂散电流引起的
3、微生物腐蚀---在微生物生命活动参
与下所发生的腐蚀过程。凡是与水、土壤 或湿润空气相接触的金属都可能发生。 1)微生物腐蚀的特征 --微生物生长繁殖需适宜的环境条件; --微生物腐蚀不是微生物直接食取金属; --微生物往往是多种微生物共生、交互作 用的结果。
(1)吸湿作用,增大了薄膜液膜层的 电导; (2)Cl-有很强的侵蚀性。
3)固体颗粒(灰尘)
(1)本身具有腐蚀性:铵盐,提高电导、 酸度; (2)无腐蚀性但能吸附腐蚀性物质:碳颗 粒吸附SO2,在水膜中形成H+溶液; (3)无腐蚀性也不吸附腐蚀性物质:沙粒 落在金属薄膜形成缝隙而凝聚水分, 形成氧浓差腐蚀。
四、防止大气腐蚀的措施
1、提高材料的耐腐性能 钢中加入Cu、P、Cr、Ni等,可改变 锈层特点,生成具有保护性的锈层。 我国:铜系、磷钒系、磷稀土系、磷铌 稀土系、仿Corton系等 16MnCu、09MnCuPTi、15MnVCu、 10PCuRe
2、使用涂层和金属镀层-油漆、锌镀层 3、气相缓蚀剂、暂时性保护涂层 亚硝酸二环己胺、凡士林 4、降低大气湿度-加热空气、冷冻除水、 吸湿剂(活性炭、硅胶、氯化钙) RH<50%,~30%,尤其库房中 5、合理设计,减少大气污染等
第四节 晶间腐蚀
一、概述
二、晶间腐蚀的机理
三、影响晶间腐蚀的因素 四、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一、概述
沿着金属的晶粒边界发生的局部选 择性腐蚀称为晶间腐蚀。
通常的金属材料为多晶结构,因此存在着 大量晶粒边界,晶界物理化学状态与晶粒本身 不同,是原子排列比较疏松而紊乱的区域,相 对于晶粒来说有较大的活性,在特定的使用介 质中,由于微电池作用而引起加速的局部破坏, 沿晶界向内发展,严重时整个金属由于晶界破 坏而完全丧失强度,在表面还看不出破坏时, 实际晶粒间已失去了结合力。丧失了强度与塑 性,敲击金属时已丧失金属声音,会造成金属 结构突发性破坏,因此这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 局部腐蚀。
(2)阴极过程:钢铁 氧去极化腐蚀(为主) 氢去极化腐蚀(强酸性土壤中) 微生物参与
二、影响土壤腐蚀的因素 1、孔隙度(透气性) 2、含水量 3、电阻率 4、酸度 5、含盐量 6、杂散电流 7、微生物--有50%~80%可归于此
三、土壤腐蚀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由于充气不均匀引起的 2、由杂散电流引起的 3、由于微生物引起的
上述两种晶间腐蚀理论并不矛盾,它 们各自适用于一定的合金组织状态和介 质条件。 贫化理论通用于氧化性或弱氧化性介 质; -相选择溶解理论适用于强氧化性介 质,金相中有-相的高铬、高钼不锈钢; 晶界区杂质选择溶解理论适用于强氧化 性介质条件。
三、影响晶间腐蚀的因素
1、 加热温度与时间的影响
晶间腐蚀倾向与加热温度和时间关系 的曲线,也叫做温度一时间一敏化图 (TTS曲线)。利用TTS曲线 对制定正 确的不锈钢热处理制度及焊接工艺、避 免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研究冶金因素对 晶间腐蚀倾向的影响等有很大帮助。
2 4 2 2 2
*硫氧化菌--改变腐蚀环境
2S 3O2 2H 2O 2H 2 SO4
*铁氧化菌--促进阳极过程
2Fe(OH )2 1/ 2O2 H2O Fe(OH )3
四、防止土壤腐蚀的措施 1、金属材料在土壤中的耐蚀性
钢铁
0.021 平均D (mm/年) Dmax 0.14 (mm/年) 土壤种 44 类 埋设时 12 间(年)
2)微生物参与腐蚀的四种方式: --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有腐蚀性; 无机酸、有机酸、硫化物、氨等 --促进腐蚀的去极化过程; --改变金属周围环境;如氧浓度、盐浓 度、pH值等形成局部腐蚀电池; --破坏金属表面有保护性的非金属覆盖 层或缓蚀剂的稳定性。 有机纤维覆盖层被破坏。
3)与腐蚀有关的主要微生物 --*嗜氧性细菌---硫氧化菌、铁氧化菌; --*厌氧性细菌---硫酸盐还原菌。 *硫酸盐还原菌--分布广,局部腐蚀(点蚀)
二、晶间腐蚀的机理
在腐蚀介质中,金属及合金的晶粒与 晶界显示出明显的电化学的不均一性, 这种变化或是由金属或合金在不正确的 热处理时产生的金相组织变化引起的, 或是由晶界区存在的杂质或沉淀相引起 的、因此,有关晶间腐蚀的理论主要有 如下两种。
1、贫化理论
贫化理论认为晶间腐蚀原因是由于在 晶界析出新相,造成在晶界的合金成分 中某一种成分贫乏,进而使晶粒和晶界 之间出现电化学性质上不均匀,晶界因 而遭受严重腐蚀。造成奥氏体不锈钢晶 间腐蚀的原因是由于晶界析出碳化铬而 引起晶界附近铬的贫化。目前贫化理论 也可以用来解释铁素体不锈钢、Al-Cu合 金以及Ni-Mo合金等的晶间腐蚀问题。

一般来说,在大气中长期暴露的钢铁,
其腐蚀速度是渐渐减慢的,因为:
1)锈层的增厚会导致锈层电阻的增加和氧 气渗入的困难,使锈层的阴极去极化作 用减弱; 2)附着性好的锈层将减小活性的阴极面积, 增加阴极极化,使腐蚀速度降低。
三、影响大气腐蚀的因素 1、临界湿度 2、温度 3、大气成分 1)SO2—Fe/Zn/Cd 2)海盐颗粒(NaCl) 3)固体颗粒(灰尘)
二、大气腐蚀机理 大气腐蚀是金属处于表面薄层电 解液下的腐蚀过程,因此可应用电 化学腐蚀的一般规律,又要注意大 气腐蚀电极过程的特点。
当表面形成连续电解液薄膜层时 阴极过程:H 2e H 2 2 O2 2 H 2O 4e 4OH (为主) 阳极过程:在薄液膜条件下,阻力较大, 阳极钝化及金属离子水化的过程困难。
第四章
在自然条件下的腐蚀
第一节 大气腐蚀
一、大气腐蚀基本概念
二、大气腐蚀机理
三、影响大气腐蚀的因素 四、防止大气腐蚀的措施
一、大气腐蚀(占总腐蚀量的1/2) 1、定义 2、分类--参与腐蚀的主要组成 1)干腐蚀I区域(化学腐蚀) 2)潮腐蚀II(电化学腐蚀-阳极控制) 3)湿腐蚀III(电化学腐蚀-阴极控制)
2、晶界区杂质或第二相选择溶解理论
在不锈钢的应用中发现,含碳量很低的高铬、高钼 的不锈钢在一定敏化温度下能够在强氧化性介质中发生 晶间腐蚀,研究表明是由于在敏化温度下晶界析出了相的缘故。-相是FeCr的金属间化合物,只有在很强 的氧化性介质中,不锈钢的电位处于过钝化区时,它才 能发生溶解。晶界发生了-相在强氧化性介质中的选择 性溶解,从而造成了不锈钢晶间腐蚀,因而检测这种类 型的腐蚀也必须使用强氧化性的65%沸腾硝酸,以使不 锈钢腐蚀电位达到过钝化区。 另外若在晶界上有杂质元素P、Si等的晶界偏析,也 能够产生晶间腐蚀。
2、 合金成分的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愈高,晶间腐蚀倾 向愈严重,不仅产生晶间腐蚀倾向,而且使 TTS曲线中的温度和时间范围扩大,增加晶间 腐蚀敏感性;Cr、Mo含量增高,有利于减弱 晶间腐蚀倾向;Ni、Si等不形成碳化物的元素 可促进碳的扩散及碳化物析出;Ti和Nb可以 在高温时形成稳定的碳化物TiC和NbC,从而 大大降低了钢中的固溶碳量,使铬的碳化物 难以析出。
以铁为例: 1 O2是加速腐蚀的主要因素; 2 pH有利于形成保护性水垢(碳酸盐型);
3源自文库流速越快,腐蚀越快;
4 温度越高,腐蚀越快;
5 海水深处(P/pH)不易形成保护层
6 生物吸附--局部腐蚀
二、海水腐蚀电化学过程的特征
1 氯离子--海水腐蚀的阳极极化阻滞对大 多数金属(Fe/Zn/Cu/)是很小的;不锈钢 腐蚀严重,极少数易钝化金属Ti。 2 海水腐蚀是氧去极化过程控制环节; 3 海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4 易发生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
腐蚀产物为黑色带有难闻气味的硫化物
硫酸盐还原菌在海泥中对金属的影响 K(mg/dm2· 碳钢 d) 铸铁 不锈钢 无菌 1.7 2.0 微量 有菌 37.0 47.5 微量
阳极:Fe 2e Fe

2
H 2O H OH
2 4 2
阴极:H e H (缺氧时) SO 8H S 4 H 2O, 促进阴极去极化 Fe S FeS (黑色) Fe OH Fe(OH )2 4 Fe SO 4 H 2O FeS 3Fe(OH )2 2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