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虚的症状
浅论肝阳虚
![浅论肝阳虚](https://img.taocdn.com/s3/m/66361525915f804d2a16c107.png)
. . 5 5 . .
浅 论 肝 阳 虚
Di s c us s i o n o n Ga n ya n g x u
赵 崇 智
( 广州 中医药大学第三I 1 名 床 医学院,广东 广州,5 1 0 4 0 5 )
表 现 ,即 肝 阳 虚 证 的存 在 。 再者 ,《 经 》 云 :“ 百 病 之 生 , 皆有 虚实 ” ,肝 自不 能 例 外 。 现 笔 者 就 肝 阳 虚 的 理 论 渊 源 , 病 因病
昏目眩 、 视物模糊 、耳鸣耳聋等 ; 《 素问 ・ 宣 明五气篇》云: “ 肝
为语 。 ”肝 阳不 充 于 舌 则 舌 淡 胖 或 黯 ,边 有 齿 痕 , 苔 白 ,语 音 低 哑 ,含 糊 不 清 。肝 阳 是主 疏 泄 的 动 力 , 以舒 畅全 身气 机 ,推 动 血 液 和 津 液 运 行 。肝 阳 虚 , 疏 泄 无 力 ,气 机 常 因虚 而 郁 。《 金 匮钩玄 ・ 六 升者不升 , 当降者不 降,当变化者不得变 化也 。 ” 故 导 致 气 结 、水 停 、 痰
阴虚 ,足 厥 阴肝 经 也 。 病 苦 胁 下 坚 , 寒 热 ,腹 满 不 欲 饮 食 ,腹 胀 悒 悒 不 乐 ,妇 女月 经 不 利 ,腰 腹 痛 ,名 日肝 虚 寒 也 。 ”宋 ・ 陈
不适 ,男子囊冷或寒疝 。女子 以肝为 先天 ,冲脉隶属于肝 。肝 阳虚 ,冲脉寒 ,胞 宫失养 ,疏利失序 ,故见月经愆期 ,夹杂瘀 块或 闭止 。《 医学求是 》称 :“ 肝 为五脏之贼 。 ”初为本脏 本经
自病 ,久 则 累及 它脏 它 经 , 出 现 复 杂 的 证 候 群 。
肝阳虚
![肝阳虚](https://img.taocdn.com/s3/m/66d1751daf45b307e87197f0.png)
肝阳虚证(转载)发表者:赵东奇161人已读一、肝阳虚证的临床表现:1、虚寒证的一般表现:面色光白或苍白,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舌淡白或紫暗胖嫩,苔白润或滑,脉沉迟涩或迟弦无力,左关尤甚。
2、肝脏生理功能的异常: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以舒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
肝阳虚,疏泄无力,水液内停可见水肿、臌胀;血行不畅可致妇女月经不调。
肝疏泄胆汁,助脾胃运化,木不疏土,胆汁排出不畅,则出现纳呆、便溏、黄疸。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为将军之官,主谋略。
肝阳虚,则见意志消沉、多疑善虑。
肝主藏血,血舍魂,肝阳虚,肝血不温,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即为当归四逆汤所治证)。
3、肝脏系统(肝经、筋、爪、目)异常:足厥阴经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上循阴器,抵小腹,布胸胁,会于巅,其支脉环唇内。
肝阳虚则见巅顶空痛而晕,胁肋痞硬或隐痛绵绵不止_,少腹拘急不适,男子囊冷或寒疝。
肝为女子之先天,肝阳虚则冲任受损,妇女可见漏下、月经不调或腰骶少腹冷痛。
诸症遇寒尤甚,得热则舒。
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筋失其温养,则其人动作迟缓,不耐劳作,膝胫酸软,不为休息所减,或见爪甲不荣,粗糙无华。
肝开窍于目,肝阳气不升,气血不能上布于目,则视物不清,或不耐久视。
《医学求是》云“肝为五脏之贼。
”《知医必辨》亦载:“他脏有病,不过自病。
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脏。
”肝阳虚证,每易兼他脏症状,如脾失健运、肺失肃降、心失温煦、肾阳不足,则又当细辨。
张吉成按:肝系病变,更见阳虚表现者,则为肝阳虚证。
典型症状为胁肋隐痛、少腹拘急、巅顶冷痛、爪甲不荣、多疑善虑、月经不调或寒疝等。
二、治疗肝阳虚证的主要方剂1、吴茱萸汤2、吴萸四逆汤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4、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再加附子汤5、暖肝煎三、文献摘要:汉·华佗《中藏经》云:“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如疟状,不欲食,妇人月水不来,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
”唐·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左手上关脉阴虚,足厥阴肝经也。
饮酒会导致肝阴虚还是阳虚呢?
![饮酒会导致肝阴虚还是阳虚呢?](https://img.taocdn.com/s3/m/2a0fb8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5.png)
饮酒会导致肝阴虚还是阳虚呢?
饮酒对肝脏有一定的影响,但具体会导致肝阴虚还是肝阳虚,
取决于饮酒的方式和频率,以及个体的体质和病理状态。
1. 肝阴虚:饮酒过多或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肝脏功能衰退,使肝
脏的阴精流失,造成肝阴虚。
肝阴虚的症状包括面色憔悴、眩晕、
耳鸣、口干、咽干等,同时还可能伴有失眠、健忘、心烦等。
2. 肝阳虚:饮酒过于频繁或过量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肝气化火,使肝阳上亢,从而导致肝阳虚。
肝阳虚的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嗜睡、面色苍白、口苦、口干等,还可能伴有腹部胀闷、便秘等。
需要注意的是,饮酒导致的肝阴虚还是肝阳虚,还需要结合个
体的体质和病理状态来综合判断。
不同的人体质和病理状态对饮酒
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诊断。
饮酒对肝脏的影响是复杂的,过度饮酒可能对肝脏健康造成伤害。
为了保护肝脏健康,建议适量饮酒,并注意饮酒的频率和质量。
如果出现肝脏问题或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请注意,本文介绍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458159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5.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没有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反复腹胀、腹痛、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肝阳虚是其中的一种常见证型。
肝阳虚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治疗中有一定的特点和对应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阐述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肝阳主要负责肝气的运行和藏血的功能,而肝阳虚是指肝阳失盛,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主要包括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劳、情志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
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失调,长期过度劳累导致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导致肝胆失和等都可能是导致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
肝阳虚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失于和的病机,从而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衡,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
二、临床表现1.脘腹胀满:肝阳虚导致了脾胃功能的失调,脾胃不能正常运化,导致脘腹胀满、疼痛的症状。
2.食欲不振:肝阳虚的患者常常有食欲不振、口苦口干的症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下降。
3.大便稀溏:脾胃功能失调导致大肠的水液不能正常吸收,从而引起大便稀溏、脂溢性便秘等症状。
4.舌苔薄白、脉弦细等:肝阳虚的患者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等是常见的舌脉表现。
三、肝阳虚的治疗方法1.和解肝气:肝阳虚导致了肝气的郁结,因此要首先和解肝气。
可以选用柴胡疏肝散结汤加减等方剂进行治疗。
柴胡疏肝散结汤加减中的柴胡、黄芩、木香等具有疏肝理气、和解肝气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
2.温补肝阳:其次需要温补肝阳,中药治疗中可以选用补肝益肾汤等方剂。
补肝益肾汤中的桂枝、附子、熟地黄等具有温补肝肾、祛风止痛的功效,可以起到暖脾胃、温补肝阳的作用。
3.调理脾胃:肝阳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失调,因此也需要调理脾胃。
中药治疗中可以选用理中丸等方剂进行治疗。
理中丸中艾叶、陈皮、厚朴等具有理气健脾、解表化湿的作用,可以缓解脾胃的不适症状。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e20d05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9.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而导致食欲减退、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不适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症,常常与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
在中医看来,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身体元气不足、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而肝阳虚则是引起脾胃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肝阳虚是指肝脏阳气不足、失去调节周身气血的功能,导致人体内分泌、代谢、消化等多种生理过程失衡。
因此,肝阳虚是引起人体多种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肝阳虚的情况下,脾胃受肝的支配失调,导致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和便秘等消化问题。
中医认为,肝阳虚是因为长期吸烟、饮酒、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过热饮食等造成,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中已经包含了这些因素,所以肝阳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中医看来,肝阳虚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中草药来调理体内的气血,并采用饮食疗法和生活方式改善等综合治疗。
以下是对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方法:一、中药治疗1、枸杞肉丸:枸杞肉丸是运用枸杞子、羊肉、当归等中草药制成的,具有强壮脾胃和调节肝气的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泻等症状。
使用方法是将肉末和中药捣成丸,取10克左右,以水送服。
2、苦参丸:苦参丸是以苦参、砂仁、山楂、陈皮等为原料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宽肠利胆、调节脾胃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使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服用10粒左右。
3、芡实养胃汤:芡实养胃汤是以芡实、白术、枳壳、茯苓、甘草等为原料的中药,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和促进食欲,适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使用方法是将芡实、白术等中药加水煮汤,每日3次,每次服用1碗。
二、饮食疗法1、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来说,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面粥、蒸熟的蔬菜、白饭等。
避免吃难消化的食物,如烤肉、油炸、高脂肪的食品等。
2、少食多餐:少量多餐有助于缓解脾胃的负担,减轻消化不良的症状。
建议每日定时吃餐,每餐不要吃太多。
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有哪些?
![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99bb01eee06eff9aef80783.png)
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有哪些?
肝肾阳虚会导致我们出现没有精神、容易疲劳、怕冷这几个症状。
患有肝肾阳虚的朋友平时要多吃一些具有补肾效果的食物,同时多注意休息,晚上不要熬夜,尽量减少交际应酬。
经常有朋友分不清楚肝肾阳虚和阴虚,下面是搜罗的一些关于肝肾阳虚和阴虚的区别,让我们去看看吧。
肝肾阴虚证是由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或肝阴不足引起肾阴亏损而成,临床上具有肝肾两脏阴虚之表现。
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所致。
肝肾阴虚证因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胁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肾阳虚肾阳虚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侯。
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
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
肝肾阴虚证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或先天票赋不足,肾阴亏虚而及肝阴不足,形成肝肾阴虚。
本证多发于形体赢瘦,或先天不足者。
是许多疾病发展到后期阶段的证候。
中医治疗肝肾阴虚证以滋补肝肾。
通过上面的资料,相信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不管是肝肾阳虚还是肾阴虚,这对我们的身体都是有极大危害的。
患有肝肾阳虚的的朋友平时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剧烈运动,少吃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咖啡和浓茶也不能喝,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样疾病才不容易找上我们。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af8bba2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7.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阳虚是中医常见的病证之一,也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
肝阳虚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下降,造成食欲不振,肠胃不适,脾胃失调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肝阳虚可有效改善消化功能,恢复身体健康。
中医药治疗肝阳虚的特点是平补肝肾,激活气血循环。
肝肾为先天之本,是机体能量生成的重要器官。
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两者合作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肝肾功能衰退,机体就会出现能量不足、气血凝滞等问题,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常见的肝阳虚证症包括:1. 食欲不振:肝阳虚导致人体阳气不足,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变差,导致进食量减少。
2. 肠胃不适:肝阳虚时,肠胃蠕动减缓,食物消化不良,消化道就会出现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3. 失眠多梦:肝主疏泄,昼夜节律以肝阳为主,肝阳虚导致人体阴阳不调,导致睡眠障碍,失眠多梦等症状出现。
4. 心烦意乱:肝阳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身体能量不足,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容易发生情绪波动,心烦意乱等症状。
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参阿胶汤、六君子汤、加味四君子汤等。
这些药方平补肝肾,调和气血,调理脾胃,增强机体阳气,提高消化功能。
在饮食上,中医也可以提供一些饮食保健建议:多吃海藻类、海鱼、海虾等水产品,富含碘,能够促进人体代谢和身体阳气的产生。
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料,这些食物会加重肝阳虚的症状。
同时,吃得慢、嚼得细,可以缓解肝阳虚的症状,并能保护肠胃健康。
在肝阳虚的治疗中,人们还可以通过中医药有效改善身体,恢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调整饮食结构,提高作息规律,坚持适度的运动等,也对缓解肝阳虚症状有显著效果。
中医药注重调理整体健康,避免消化系统问题的重复出现,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身体健康。
养生系列4--五脏阳虚的特点及保健
![养生系列4--五脏阳虚的特点及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83484b9fcc22bcd126ff0cb7.png)
五脏阳虚的特点及保健
中医将心、肝、脾、肺、肾视为人体五脏,五脏阳虚多由五脏气虚发展而来,多因久病、受寒,过服寒凉或疲劳、营养不良所致。
以下将介绍五脏阳虚的特点及保健方法:
心阳虚特点:稍累则心慌气短、头昏乏力、前胸自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保健方法:用人参3克、上好肉桂3克或人参3克、黄芪3克泡水饮。
或服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口服液。
肝阳虚特点:易疲倦、生机不振、情绪低落、怕冷乏力、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保健方法:可服西洋参类以振奋生机。
或服玫瑰参茶芪(玫瑰花、黄芪、西洋参、枸杞子、红枣各15克,煎水服用)。
脾阳虚特点: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腹部喜温喜按、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保健方法:可服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
肺阳虚特点:动则气喘、气少不足以息、咳嗽乏力、背凉自汗、舌淡苔白。
保健方法:沙参、人参、黄芪水煎服或泡水饮或平时用燕窝、虫草、石斛炖鸡。
肾阳虚特点:肾为五脏之本,所以肾阳虚、阴虚的特点都比其他五脏明显。
其主要特点是:腰冷、腰以下发凉、手足发凉、头晕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阴冷、男子精冷、女子带凉,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保健方法:可用金匮肾气丸。
平时多吃核桃、山药、羊肉等温
补肾阳的食物。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e4ae76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3.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上腹部不适的症状,如饱胀、腹胀、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并不是特异的,因此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
在中医理论中,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阳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从肝阳虚的角度来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
我们来了解一下肝阳虚的概念。
肝阳虚是指肝经虚弱,失去了应有的温煦和活跃作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在中医理论中,肝阳主疏泄,调节气机。
如果肝阳虚弱,则会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引发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就需要从调理肝阳入手。
为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一、药物治疗1.四逆散加减方药组成:干姜、附子、桂枝、甘草。
功效:四逆散加减方对于腹胀、食少、脘区冷痛等肝阳虚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功效。
其中干姜有温阳化湿的作用,可以温阳逐寒,以达到补肝阳的作用;附子能够补益心肾,助阳固脱;桂枝具有暖中固脱的作用,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甘草有和中调胃的作用,可以缓解肝阳虚所致的脘腹胀满等症状。
2.理中丸方药组成:砂仁、茯苓、白术、甘草。
功效:理中丸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消化不良,但对于肝阳虚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疗效。
砂仁有温中行气的作用,可以帮助理气健脾;茯苓能健脾和胃,化湿利水;白术健脾健胃,健脾止泻;甘草和中调胃,缓解肝阳虚引起的胀满不适。
二、饮食调理1. 温补食品肝阳虚的患者适合食用一些温补食品,如姜、葱、韭菜、桂圆、桂皮等,可以帮助温补肝阳,促进气机畅通。
2. 忌冷食肝阳虚的患者应忌冷饮冷食,避免对脾胃产生刺激,加重脾胃的虚弱症状。
同时也要避免生冷性寒的食物,如西瓜、梨子、冷饮等。
三、情志调理肝主情志,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对于脏腑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调节情志,避免情绪激动、不良的情绪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不知道肝阴虚、肝阳虚?已为你详细介绍,可自查
![不知道肝阴虚、肝阳虚?已为你详细介绍,可自查](https://img.taocdn.com/s3/m/1dd545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9.png)
不知道肝阴虚、肝阳虚?已为你详细介绍,可自查肝是脏腑之一,在中医中内脏的健康主要是他们要保持阴阳平衡。
肝脏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肝阴虚是因为肝阳偏盛消耗阴津导致的肝阴虚,因为肝属木,有着生发的作用,常见的是肝阳上亢导致的肝阴虚。
人体五脏是一个五行,其他脏腑也有着互相影响的功效,如果肾阳虚太重,肾阴偏重消耗阳气过多导致肝阳虚这种由其他脏腑导致的肝阳虚。
肝阴虚,肝失濡养,肝不柔,就会表现出刚烈之性,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中医里面将五脏中的肝称呼为“将军”。
在五行中肝属木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运行血液疏布津液,还可以促进脾的运化和情志的调畅。
肝阴虚又称肝阴不足,指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导致的肝之阴液亏虚而内热上扰证候。
可以见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
日久容易引发高血压、甲亢、萎缩性胃炎、失眠等慢性疾病。
肝阳虚的主要是阳气虚弱,常见的症状有,指甲脆弱容易断裂,眼睛发黑,经常有头晕眼黑的情况肝阳虚有着性欲降低,男性有着遗精、阳痿等男性问题,肝阴虚主要的症状有着口苦咽干,眼干目赤,头晕耳鸣,烦躁不安,女性有着月经量多,周期短,月经颜色深以及有乳腺胀痛的症状。
男性有着口苦咽干,经常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
调理的原则是滋阴养肝肝阴虚临床表现: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型,常常是生气或与人争吵后,出现两胁痛,嗳气,吞酸吐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舌红少津,脉弦或细数。
调理方向:滋阴清热,疏肝理气。
肝阳虚临床表现:温热病后,出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蠕动或痿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调理方向:滋阴降火,育阴潜阳。
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
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7c81b0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4.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阳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症,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肝阳虚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机之一,所以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需要重点调理肝阳。
以下是关于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文案例分析,详细描述了病症的发生机理、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治疗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胃肠道疾病。
脾胃主管消化吸收、运化水谷,如果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消化不良。
而肝阳虚是一种肝经失调的病机,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中医诊断中,肝阳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疲乏、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口干、舌淡苔白等。
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
所以在中医治疗中,需要重点调理肝阳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肝阳虚的原则是温阳通窍,理气和中。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阳通窍:可以选用当归、熟地黄、肉桂等温补品,来温补肾阳,增强机体的阳气,促进新陈代谢。
2. 理气:可以选用柴胡、香附、青皮等药物,来舒缓肝气郁结,促进肝脾的正常运化。
3. 和中:可以选用白术、炙甘草、陈皮等药物,来调理脾胃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总结一下,肝阳虚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病因之一。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针对肝阳虚的病机,调理肝阳来治疗。
治疗原则是温阳通窍,理气和中,方法包括温补肾阳、舒缓肝气郁结、调理脾胃的功能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需要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肝气肝阳虚鲜见案及体会
![肝气肝阳虚鲜见案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9377649852458fb770b56ee.png)
黄芪30 桂枝10 人参10 当归12 附子10
干姜6 细辛3 川椒6。
连进4月,共服药90剂,各症均除,ACT:27单位。
以上三案,前二案为肝气虚,后一案为肝阳虚,肝阳虚是在肝气虚的基础上更见畏寒肢冷等症。临床既久,所见稍多,遂略微归纳如下:
1 肝虚的临床表现:病者恍惚,妄见,如人将捕之,易怒善弱不起
黄芪30 山茱萸30 川断30 桂枝6 川芎6
龙骨15 牡蛎15
三剂血止,故上方加10倍量为丸,巩固之。
案三:陈某,男,33岁,患慢性肝炎已久,屡用清热利湿之剂,效不显。现全身乏力,怕冷,眩晕,手麻难于握物,大便正常,纳好,寐安,AST:210单位。脉细弱,舌质淡红水滑,此肝阳虚。疏方:
案一:袁某,女,43岁,左臂痛麻3年余,伴疲乏无力,纳好,二便调,寐安,月经正常。脉左部微弱,舌质淡红苔薄白。此肝气虚,遂疏方:
黄芪30 桂枝9 白芍9 山茱萸30 生姜6片
大枣10个
连进14剂而愈。
案二:李某,女,31岁,崩漏43天不止,月经既往尚可,血色淡,淋漓不尽,手麻目眩,纳好寐安,疲乏无力,二便调。前医数与归脾汤摄血剂未效,舌质淡红,苔白,脉左三部不应指,此肝气虚。疏方;
肝气肝阳虚鲜见案及体会
肝阳虚证浅探
![肝阳虚证浅探](https://img.taocdn.com/s3/m/e5a04e0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1.png)
肝阳虚证浅探
杜俊生;刘景超
【期刊名称】《国医论坛》
【年(卷),期】1994(9)3
【摘要】从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论述肝病阳虚证的诊断、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规律,认为肝阳虚的病理实质是动力与热能不足,属应寒证。
其诊断要点有三:①症状为懈怠,不耐劳,忧郁胆怯,四末不温,脉象沉迟弦涩等;
②有全身虚寒症状;③生化检查黄疸指数、谷一丙转氨酶偏高,血浆白蛋白低,球蛋白与白蛋白比例失调。
治疗以甘温益气,辛散酸敛为法。
临床以此指导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较好。
【总页数】2页(P24-25)
【关键词】肝阳虚证;虚证
【作者】杜俊生;刘景超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5
【相关文献】
1.肝阳虚与脾、肾阳虚证治辨异 [J], 史话跃;吴承玉
2.肺阳虚证治浅探 [J], 王淑英;李冰;黄凤菲
3.肝阳虚证治浅探 [J], 高向欣;李冰
4.肝阳虚临床证治辨析及气味配伍理论在肝阳虚治疗中的运用 [J], 张晓晖;刘洋;肖永华
5.阳虚盗汗临证浅探 [J], 谭世洪;陈鹤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51062e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2.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不适感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肝阳虚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病因之一。
肝阳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引发消化不良。
针对肝阳虚的治疗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着重要意义。
肝阳虚是指肝脏阳气不足,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及脾胃功能减弱。
在中医的理论中,肝主疏泄,若肝阳不足,则会导致肝气郁结,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肝阳虚还可以导致脾胃失健,食欲不振,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对肝阳虚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主要从调理肝阳,加强脾胃功能入手。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尚未出现或者病情较轻时,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和调理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情绪稳定,增强体质,增强脾胃功能,防治肝阳虚。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禽肉等,少食用油炸、烧烤、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还应该避免过饱和过饥,保持饮食的规律性,避免暴饮暴食。
对于一些易引起胃肠道不适的食物,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如生冷、甜食、油腻等。
在情绪调节方面,情绪的不稳定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化。
患者应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反应,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患者还应该加强体质,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加强肝脏的功能,增强抵抗力。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从而有益于脾胃功能的改善。
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的一些养生方法,如穴位按摩、气功调理等来增强体质,改善肝阳虚的症状。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在于加强脾胃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功能的健康对于整个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首先要加强脾胃功能。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160a0a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7.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阳虚是中医学中对肝脏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常出现在工作紧张、精神过度紧张、
饮食不规律等情况下。
肝阳虚导致肝经失和,脾胃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症状。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首先需要调理肝阳,改善肝经失和的情况。
具体的治疗
方法如下:
1. 调理饮食:饮食是调理肝阳的重要方面。
建议患者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姜、山药、木耳、黑豆等具有温阳作用的食物。
避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生冷水果、冰淇淋等,以免伤害脾胃。
2. 调节情绪:肝阳虚与情绪有关系,过度的情绪波动将进一步损伤肝阳。
患者应该
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轻松。
3.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功能。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
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4. 中药治疗:中医药对肝阳虚的治疗效果显著。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生姜、肉桂等,具有温热肝脏、祛寒化湿的作用。
患者可以咨询中医师,根据自己的具体症状配制适合自
己的中药方剂。
5.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肝阳虚有很好的疗效。
可以选择
在足三里、肝俞、胃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以调理肝阳,并改善消化功能。
肝阳虚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需要调理肝阳,通过调节饮食、情绪、运动、中药和针灸等手段来改善肝阳虚的情况,进而恢复肝脏
和脾胃的正常功能。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多与专业中医师
进行交流咨询。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0001c42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7.png)
从肝阳虚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阳虚是指肝经气血不足,肝阴偏盛,导致肝阳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病理状态。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无器质性改变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胀、腹泻、便秘等,常常与压力、饮食不合理、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
下面将从肝阳虚的病理生理特征出发,探讨如何用中医药理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肝阳虚的病理生理特征肝阳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1. 肝经气血不足:肝阳虚时,肝脏失去了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气血,导致营养代谢异常,进而引起一系列生命活动紊乱,例如肌肉无力、疲乏、精神不振等。
2. 肝阴偏盛:肝阳虚时,常伴有肝阴偏盛的病理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肝是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液运行的重要器官,肝阳虚导致血液不足,肝阴就会过度积聚,导致血液或营养不能顺畅运行,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肝胆湿热、黄疸、眩晕等。
3. 肝阳不足:肝阳虚可以导致肝阳不足的病理表现。
肝阳不足主要表现为气虚、阳虚、寒湿病理表现,例如肢体冰冷、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
二、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是,通过调整肝经气血的病理生理状态,从而调节消化功能,缓解胃肠症状。
1. 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方案主要是调整肝阳虚的病理状态。
根据症状的不同,中药师会选用不同的药物、制剂和用量,例如龙胆泻肝丸、柴胡加芍药汤、大黄降压胶囊等。
2. 食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饮食需遵循“数量适度,多变”、“清淡易消化”、“禁忌辛辣刺激、生冷、火热腥膻”的原则。
此外,中医药学认为食物有药性,对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一定帮助。
例如,吃姜可以帮助胃肠功能消化。
3. 药膳药膳是将中药熬制成饮食,并配合适宜的食物,让中药的营养成分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药膳可以针对患者的病理特征,选用适宜的中药材和食物,达到降低肝阳虚的目的。
例如,荷包蒸鸡是一种金针菇、枸杞子、鸡肉等中药食材炖制而成,对于调整肝气不足有明显功效。
“肝阳虚”证候分析及证治方药(中医诊断)
![“肝阳虚”证候分析及证治方药(中医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b5cf6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7.png)
“肝阳虚”证候分析及证治方药(中医诊断)◆肝阳的理论认识肝阳与肝阴相对,是肝主升发、疏泄、养筋、温煦、藏魂、藏血等的动力,它在气的升发、气机的调畅、情志活动的正常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诚如宋鹭冰所言:“肝主疏泄,亦有赖阳气之温煦。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则言:“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
”“体”指肝体、肝血、肝阴;“用”指肝的生理活动,即肝阳。
肝内寄相火,主疏泄,主升,主动,皆赖乎阳气,故肝以阳气为本。
元代朱丹溪谓相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生有”,唯此阳气,方能调畅气机,以输津血,唯此阳气方能司其所司,疏泄藏血。
说明了肝阳在肝主疏泄中的重要性。
肝阳虚证,其主要表现为升发不足,是导致人情绪抑郁的重要病机之一。
阳气主动,是温煦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而郁证临床上总体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主动性下降等“不动”表现为主,因此阳气不足与郁证发病关系密切,是郁证的基础病机。
倘若肝阳充盛,肝木条达,则气贯五行,神机畅达,五脏安和。
肝阳亏虚,可导致疏泄失调,气滞不畅,血疲不行,进而导致情志抑郁。
《实用内科学》认为肝阳虚即是肝脏的“升发不及”,还认为“升发不及,主要是生理性的肝气、肝阳不足,从而使肝脏机能减退”。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篇说:“正常的肝气和肝阳是使肝脏升发和条畅的一种能力,故称做'用’⋯⋯或表现为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便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
”这表明了肝阳在肝主疏泄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了懈怠忧郁等症状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
(REF:安忠秋,王海军.浅论肝阳虚是郁证发作的基本病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445-3447.)◆肝阳虚证候分析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病若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水不利,腰酸痛,名曰肝虚寒也。
”又如《太平圣惠方·卷三》的记载:“夫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情不自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头疼,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细滑者,此是肝虚之候也。
肝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肝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80de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1.png)
肝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肝寒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症,通常是由于肝脏受寒引起的。
肝寒的症状包括身体乏力、头晕目眩、情绪低落、手脚发凉、肢体酸痛等。
肝寒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治疗肝寒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肝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肝寒的症状。
肝寒的主要症状包括:1. 身体乏力,患者感到整个身体无力,缺乏精力和活力。
2. 头晕目眩,患者常常感到头晕目眩,出现眼花缭乱的感觉。
3. 情绪低落,肝寒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易怒、抑郁等情绪问题。
4. 手脚发凉,患者的手脚常常感到发凉,甚至出现发紫的情况。
5. 肢体酸痛,肝寒还会导致患者肢体酸痛,影响正常的活动和工作。
以上就是肝寒的一些常见症状,如果您出现了以上症状,可能是肝寒所致,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肝寒的治疗方法。
治疗肝寒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理疗、食疗和生活调理等方面。
首先,中药治疗是治疗肝寒的常见方法。
中医药认为肝主疏泄,肝寒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因此中药治疗的重点是温肝散寒,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当归、川穹、红枣等,具有温肝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其次,针灸理疗也是治疗肝寒的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调节肝脏的功能,缓解肝寒引起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太冲、大敦、太冲等,通过针灸可以温经散寒,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肝寒的症状。
此外,食疗和生活调理也是治疗肝寒的重要方法。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葱、羊肉等,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如西瓜、冰淇淋等,有助于温暖肝脏。
此外,患者还应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缓解肝寒的症状。
总之,肝寒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患者出现了身体乏力、头晕目眩、情绪低落、手脚发凉、肢体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针灸理疗、食疗和生活调理是治疗肝寒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肝气肾气不足相关症状-肝气不足症状有哪些
![肝气肾气不足相关症状-肝气不足症状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c72cb37844769eae009edd8.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肝气肾气不足相关症状:肝气不足症状有哪些一旦出现肝气肾气不足,很快就会显现在我们的脸上,反映在我们的身体上,那肝气肾气不足又有哪些症状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肝气肾气不足的症状1、爱吃味道浓的东西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 ,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
这在中医上怎么解释呢?这主要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要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此时说明肾气已经不足。
2、每天17~19点发低烧有些人认为发高烧不好,实际上发高烧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小孩子动不动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因为小孩子的气血特别足。
人到成年之后,发高烧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甚至经常出现低烧的状况,特别在下午17~19点的时候,很容易发低烧,这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表示肾气已经大伤了。
3、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现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刚刚三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了,只想多赚钱维持生计,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表现。
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志气就特别高远。
而人到老年,很多人会说,我活着就行了,什么也不求了,这其实就表明他的肾气不足了。
4、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有些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毛病,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其实这也说明了这个人的肾精不足。
5、春天手脚冰凉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在冬天精气养得不足造成的。
我们知道,如果冬天肾精藏得不够的话,供给身体生发的力量就少了,精气到不了四肢,所以就出现四肢冰冷的症状。
这时候,就需要补肾了。
6、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肝气虚与脾气虚两者均可见乏力、舌淡、脉弱等气虚证候。
7、有纳呆、呕吐、泄泻、腹胀、食后胀甚等脾虚不运之证。
8、神思不得伸展及筋失所养之症状,如悒悒不乐、表情淡漠、犹豫不决、腿困等。
肝气肾气食谱肝气肾气不足可以吃以上三种粥来调理:1、芝麻粥芝麻50克,白米100克,蜜糖50克,清水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阳虚的症状
肝之阳气不足,疏泄与藏血功能低下,并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
肝阳虚证典型症状:
面带青色,趾指甲枯淡,胁下坚胀,或筋寒挛缩,不能固握。
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形寒肢冷,胁下作痛,下肢不温,头身麻木。
忧郁善恐,怏怏不乐。
性欲缺乏,阳萎不举或举而不坚,睾冷囊湿,无梦滑精,女子少腹寒痛,月经后期或淋漓不断,带下清冷,宫寒不孕。
舌淡苔白,脉沉细弦迟。
根据形寒怯冷,指甲淡白,睾冷囊湿,阳萎不举,举而不坚,旋即阳萎,腹满能食,面青目昏,耳聋,善恐,经迟,崩漏,带下清冷,宫寒不孕等,即可辨为肝阳虚证。
肝阳虚证多由寒邪直中脏腑,折损阳气,或阴(精)血不足,阴损及阳,或肝阳虚损,无以升发,阴寒之气充斥脏腑而发病。
其病位在肝,累及于肾。
肝阳虚证常见于惊恐、阳萎、虚损等疾病中。
肝阳虚证多由惊恐过甚或久居逆境,阳气消沉,或直中寒邪,日久失治,消磨阳气而来。
肝阳虚证是指肝气虚进一步发展到阳虚生寒,肝之作用减弱以致功能全面衰退的病机及其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概称。
附子亦温肺阳及肝阳,中医术语中习惯上不称肺阳虚、肝阳虚,实际上肺气虚而有寒象者即为肺阳虚(如咳喘、咯痰清稀、背冷、形寒);肝为刚脏,内寄相火,肝阴肝血为本,肝阳肝气为用,肝阴肝血虽多不足之证,肝阳、肝气亦有用怯之时。
其证疲惫乏力,悒悒不乐,巅顶冷痛,胁肋、少腹隐痛,阴器冷感。
脉弦缓。
肺阳虚可用附子合干姜、炙甘草;肝阳虚可用附子合桂枝、黄芪。
肝阳虚怎么办?
1. 肝阳虚是肝脏的阳气虚损,而导致肝脏功能低下或衰退的病理变化,肝气虚为病之始,肝阳虚为病之渐,所以肝气虚必然会导致肝阳虚,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因果。
2.肝阳虚是肝的功能减退,对于阴柔滋腻之品,收敛固涩之味,如熟地、菟丝子、鹿角胶等,宜少用,且记肝喜条达,宜少佐1-2味调气之品,药量宜轻,以舒其郁滞之气,枳壳、香附、木香、青皮。
同时可用附子温肝阳,黄芪补肝气,柴胡升举肝阳,三者合用助其生发之机,使肾气蒸腾以行气化,肝木条达以主疏泄,脾气旺盛气血生化有源,气顺血和,脏腑功能协调,病当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