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修养之道

孔子的修养之道
孔子的修养之道

傅佩荣

《孔子的修养之道》

一、修养的原则

1.针对血气

在《论语》里面孔子说,君子有三戒。所以我们把君子这个词,要理解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而不要直接说是君子。“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篇》)血气就是指身体的冲动;欲望跟本能而言。人不能离开身体。所以你不管在生命的什么阶段,都要小心都要谨慎。孔子这种说法提醒我们,他并不认为人性本善这样一种可能性。所以我们尽量避免把我们后天的一种想法加在孔子口中。孔子认为人的一生只要活着就要小心。他是很客气,分三个阶段,说三种毛病。事实上很多人头一个阶段就三个毛病一起来了。比如齐宣王,孟子时代有一个齐宣王,齐国是强国。这个宣王有点很令人感动,就是他很诚实,见了孟子,听了几次谈话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坦白说了,寡人有疾,寡人有病,他的病不是生病,生病找大夫。孟子又不是大夫,不是医生,孟子是一位哲学家,他跟他说寡人有疾。孟子当然很关心他什么病?三种严重。好色,好勇,好货(得)三种。

孟子的教学方法从孔子这边得到真传。他不会直接说你错了,他问你好色吗?那让天下人都好色,推己及人,男有分,女有归,大家都可以得到好的归宿。你不要一个人好色,后宫佳丽三千,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很好的观念。先肯定好色是一种本性的需求。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好德若好色者也”(《子罕篇》)。所以像这种本能,你要把他它推出去,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需求的满足。这才是一个当国君应该的做法。

你好勇吗?勇有两种。第一种是匹夫之勇,走在街上,谁瞪我一眼,打一架。这种勇有什么用呢?真正的勇敢是像周文王,周武王,一发怒,天下就安定。那老百姓还怕你不够好勇呢?

那你好货(得)呢?喜欢发财。叫做藏富于民,让天下人都发财。你税收用不完。你自己一个国君发财,老百姓很穷有这样的事吗?你也不敢随便享用。

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说。孔子对于人的理解,一方面很实在。哲学家一定从经验出发,决不唱高调。这孔子提到说,小心,你在生命的三个阶段都要修炼。让自己能够避免这种严重的缺点。这是第一步,需要的原则针对血气,对于身体要注意。

2.自我反省

因为人除了身体之外还有心智,会胡思乱想,这时候就要针对你的心思。经常做自我反

省。孔子有个学生叫做曾参,曾参就说过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指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呢?叫做忠,跟朋友来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叫做信。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好好先做到?叫做传不习乎?

反省就是要从负面来反省自己,看自己有什么错。而不是去反省,谁害我了,谁整我了,谁在背后骂我了。我们的反省是反省别人的错。这样没什么用的,你只有反省自己的错你才会改善。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德行没有好好的修养,学问没有好好的研究,看到该做的事没有好好的去做,有不对的事没有改过,这是我的忧愁啊,孔子的修养就从这里开始。一个人如果说我没问题反而有问题;一个人说自己有问题,反而没问题。当然这是老子也说过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因为他把缺点当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3.言行合礼

社会规范其实很具体,最底下的有法律,往上的有礼仪,都是很好的规范。“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篇》)大家都喜欢“从心所欲”,但是这样就很容易违背规矩。所以孔子能做到从心所欲又符合规矩,代表他的言行表现,从小开始就守礼,守到最后,就内化了,内化了以后就变成我遵守礼仪,不是别人要我做,而是我自己要做,做出来就很自然。人生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等于应该。自然去做的事就是应该去做的事,应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

二、修养的方法

(一)孔子的自我约束方式

1.吃东西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乡党篇》)就是:“割不正,不食。”肉没有割正,他不吃,我们听上去不可思议。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孔子这么挑剔。我自己年过50以后才知道,因为牙齿不好,肉没有割正的话,有筋,咬不烂,吃了也白吃。但是孔子说他有十样东西不吃,这只是一样,另外九样更清楚,叫做这个肉已经有臭味了,当然不吃了;这个颜色都变了当然不吃了;这个蔬菜季节不对怎么吃呢?这个菜没有适当的配料,怎么吃?

“子之所慎:齐,战,疾。”(《述而篇》)强调“疾”第一个斋戒,第二个战争,第三个疾病,这是孔子最谨慎的三件事。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古时侯,医药不太发达。最好不要生病,生病的话,恐怕就有危险。所以孔子对于这种药理,对于这种吃东西,他非常谨慎,因为病从口入。甚至外面买的酒,外面买的肉干他都不吃。孔子后来生病了,季康子是鲁国执政的卿,送药给他,孔子说,“丘未达,不敢尝。”(《乡党篇》)意思是总理送药给我,我

不懂这个药的药性,我不敢试试看。怎么可以拿自己开玩笑呢?他好意送药给你,你出了问题,你也不会说,这个事请你原谅,来不及了。不要说食物不能乱吃,药也不能乱吃。

伯牛生病了,孔子去看他,从窗户上拉他的手。为什么从窗户上拉手:一个是孔子是老师是长辈,看晚辈不能到病房去,一个是说他的病有传染性,你不能进去,所以孔子从窗外拉他的手,然后说:哎呀,这么好的人,有这么坏的病,我们要失去他了,这是命啊。这就说明孔子是会把脉,一拉手就知道这个脉息已经救不了了。古时侯,念书人,这些都是要懂的,所以孔子对于养生方面,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那等于是他自己收敛。约束自己。现在医学也告诉我们,只要好吃的都不健康,健康的都不好吃。

2.言语需注意

●“子罕言利、命、仁”

第一个,孔子很少谈到“利”。一谈有利的事,每个人都希望有利,这样好处分一点给我,所以你一谈有利的事,大家心就浮动了,老说做什么生意可以发财,去哪里可以发财,谁还愿意安心的工作呢?

第二个,孔子很少谈到“命”。一个人知道了命以后,他还会奋斗吗?事实上孔子自己也会占卦,在《易经》里面也有写,后代也有很多学者在谈这一点。比如,孔子准备做官的时候呢,就占一卦,发现自己只能当装饰品。他就算了,我就教学生吧。他后来觉得我还是想做官,做得也不错。再占一卦,占到旅行的“旅”,就是说你去旅行,他就周游列国。

第三个比较特别,很少谈“仁”。仁义的“仁”字在《论语》里出现104次,但是大多数是别人问,孔子才回答。孔子很少主动说,今天上课的主题是仁,他很少讲,因为“仁”这个字牵涉到人之道,每一个人要因材施教才能谈的。有一个学生叫樊迟,三次问仁,三次答案不一样。

●子不语

“不语,寝不言。”(《乡党篇》)睡觉时不说话,吃饭时不讨论,言代表说话,语代表讨论、对话。

●“子不语怪、力、乱、神。”

第一“怪”,反常的就叫怪,那就是不用谈,因为他反常,代表他时偶尔出现,你也很难找到原因。因为古人对自然界对科学的知识很有限,比如有一次看到六只鸟退着飞过宋朝的首都,“六鶂退飞过宋都”,这个鸟怎么一面拍翅膀,一面向后飞,因为反方向的风速比鸟飞行的速度要大。所以鸟拼命的飞,却是向后飞的。那这种现象,你了解就没什么问题了。反常的事不要谈,你谈的也是猜测而已。

第二个不谈“力”,力就是力量的“力”,当时对于国家的存在,有两个方面:以力服人

和以德服人。一个国家,用德行来让别人接受的话,这样才能称王天下。用力量来征服别人叫做霸。古代叫做王,后面有春秋五霸,就是靠力。“力”代表武力,这孔子不谈。因为靠力来谈的话,就忽略德了。

第三个,孔子不谈乱。“乱”代表造反。悖乱之事不要谈,有造反的事情很热闹。

第四个神,神在这里是指灵异事件,即不能解释的很神秘的事件。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第一个,该说话不说话,叫做隐瞒;第二个不该说话,就说话,叫做急躁;第三个,没看别人脸色就说话,叫做瞎子。所以孔子很直接,说话很困难,要说得好,不容易,说得好不容易。说话需要判断时机,这个时机是不是该说。

3.情绪方面

情绪智商包括喜怒哀乐。所以我们念《论语》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到一个字。叫做“怨”,抱怨的怨。抱怨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我抱怨别人,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别人抱怨我。所以,如果说你想修养的话,先考虑别人为什么要抱怨我。在《论语》里面孔子说了,你做任何事都考虑利益的话,就带来怨恨了。真正聪明的人,他不跟别人去争,不跟别人争就没有什么怨恨的机会。

我们要记得为什么孔子要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我不愿意别人怎么样对我,我就不要怎么样对别人。这是一个最低要求。如果换一下方式说,“己之所欲,加之于人。”那就不一样了,我如果把对自己的要求加在别人身上,别人会说我又不是你,为什么这样要求我呢?这有时候太主观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我们不要去抱怨别人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说想开一点,但是想开一点,有时候就是想不开,你要转移注意力。设法转移注意力,不要老想着这件事情。

(二)孔子的自我调节方式

1.三忘主义

有一位楚国的大官问子路,说你们老师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呢,“子路不对”,指子路没有回答,因为子路怕说错话。这事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就把子路找来,说子路啊,下次有人问你,你们老师是怎么样的,你应该这样说。说这个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篇》)三句话,是孔子的自我描述。第一句话,孔子说发愤忘食,发愤起来就忘记吃饭。比如今天我要把这本书念完,我要好好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忘记吃饭。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伟大,就在这些地方。

第二件事,快乐起来就忘记忧愁,人生一定会有忧愁的,但是,他会快乐。他的快乐我

们已经一再强调,真诚引发力量,内在产生快乐。快乐起来就忘记忧愁,他也会自得其乐。今天如果不哭,他就可能唱歌。自己演奏音乐,也可以弹弹琴,快乐起来忘记了忧愁。

第三句话“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一点是孔子做到的,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

2.读《诗经》

诗经里面就提到兴观群怨,尤其是“怨”这个字,特别值得注意,因为人常常会抱怨。你念《诗经》,念多了以后,情感很真诚,其实抱怨是很自然的事情。《诗经》里面有很多地方,你念的时候,就觉得怨气就消散了。读《诗经》就会发现好多人都好杰出,一辈子都很委屈。你看了之后就没什么好抱怨了。或者说是你看了别人难过的情绪,你跟着念一念,你会发现说,我以前以为自己最可怜,什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来发现旁边站了一排人,多得很,你就不必一个人再伤感了。

3.音乐

说到喜欢音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唱歌,一种是演奏。演奏都是演奏固定的曲子,唱歌的时候当然唱固定的曲子。但是你自己唱的时候,情绪的发泄就不一样。所以现在很多人喜欢唱卡啦ok,唱卡啦ok跟听别人唱歌不一样。听别人唱歌,别人唱得再好,你只能欣赏。但是,唱卡啦ok你的情绪,就在演唱的过程中得到抒解,情绪是需要抒解的,是不能够把它压制的。

孔子演奏音乐的时候,水平特别高,演奏起来可以抒发他的心声。“磬”就是一块一块的石头,有各种形状,敲的时候声音也不一样。孔子在卫国曾经击磬,让别人经过的人,荷蒉者听出了他内心的声音。几块石头做成的磬,你能在敲击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声表现出来,代表你对人间很多感叹。你觉得人生很遗憾的,没有人了解你。孔子藉这个机会表达出这样的心声,被人听出来了,就说没有人了解你就算了。你要在这个时代要发展的话,两个选择,深则厉,浅则揭。他就提醒孔子,就说你在事业上有理想,就好像过河一样,河水很深,你就穿着衣服过去,反正衣服怎么样都会湿,河水很浅就把衣服撩起来,走过去。你不要在那边想过去,又犹豫不决。

那些隐士看到孔子也觉得孔子也很辛苦,有点犹豫不决。因为孔子本身当然希望过一个快乐的生活。他也有这个能力。但是他又不忍心,舍不得,老百姓受苦。所以他在那边考虑,到底要怎么样?我去做一个官,如果说,在这个乱世里面,有时候你要保持自己的清白不容易。那你不做的话,你又不忍心百姓受苦。所以,念书人的志向,在这个时候会有一点犹豫不决。所以孔子他的修养,透过音乐,让情感中和,然后他又透过对前面的《诗经》的研究,用《诗经》来化解他的愁怨。

4.幽默

孔子其实很幽默的,他怎么幽默呢?他的学生在武城当县长,居然教老百姓唱《诗》,《诗经》在古代是高尚的学问,是做官的人才学的。他的学生学会了之后,也去教老百姓。孔子带学生经过武城听到里面弦歌之声,他居然笑出来。就说割鸡焉用牛刀,我这个《诗经》是要教你治国的,你居然治理一个小县城就让老百姓来唱诗经,好像你杀一只鸡用杀牛的刀,小题大做了吧。讲完毕之后,他的学生跑出来说,老师,你以前教我们“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做官的人学道,就要爱护百姓,老百姓学道就容易听你使唤,老师这样教我的。孔子一听就不好意思了。说各位同学,我前面跟他开玩笑的。前言戏之耳,孔子很幽默。

不但他很幽默,我们常常提到颜渊,会觉得颜渊好像比较严肃。也不一定,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有一次颜渊不见了。因为逃难的时候,兵荒马乱,这一批人赶快跑,下一批人下班车没赶上,结果清点人数,颜渊不见了。颜渊不见了,那还得了。别人不见,那还可以考虑,颜渊不见是一件大事,大家就很紧张,就再等一等,再等一天吧。第二天颜渊才赶来,为什么呢?因为他没吃饱,跑得比较慢。颜渊赶到之后,孔子心情非常好。就说:颜渊啊,昨天没看到你,以为你死掉了。老师跟学生这样讲话。颜渊怎么说呢?颜渊说:老师,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这是很自然的一种情感的表现。这些都是他们长期的一种情绪的调节。

三、修养带来的成果

第一个,成为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到彬彬,你只要知道斑马线,一白一黑,都分配得刚好,就好像恰到好处,搭配得不错。事实上孔子希望我们,应该表现文就文,表现文的时候要有真诚的心。应该质就质,表现质的时候,要配合文化和礼仪的修养,这样一来,就叫君子。这修养的结果出来之后,是很精彩的。到任何地方跟别人说活,互动来往都恰到好处。你就感觉到什么是文明大国、文化大国;因为他的百姓,都有君子的修养。

第二个,要能够自得其乐。就像孔子跟颜渊一样。尤其是孔子,自得其乐,在任何地方都能快乐。很多人都认为他周游列国的时候是很辛苦的,没有错,是很辛苦,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才可以看得出他的修养。

【故事】

子畏于匡

孔子有两次差点被杀,一次就在匡这个地方,一次,就在宋国边界。我们就谈匡这一次。匡这个地方的百姓,有一次看到孔子来了,就把他围起来。因为他们弄错了。他们以为孔子是阳货。实在太过分了,这两个人差那么远,居然会弄错。弄错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是说,替孔子驾马车的学生,以前替阳货驾过马车。所以,主人坐在马车里,外面看不到,别人只看到说,这个人驾马车,里面的人可能是阳货。为什么阳货不好呢,阳货

曾经镇压匡地的百姓。对匡地的百姓,有些问题,阳货来镇压,杀了很多人。他们就想要报仇,说这个坏蛋来的话,我们要报仇。同一个人驾车,不知道里面的人不一样。第二个可能是孔子长得跟阳货很像。这怎么可能,这毫无可能的。所以我赞成第一个,替孔子驾车的学生,曾经替阳货驾过车。

当他们进了一个旅馆的房间,匡人就包围起来了。正好是傍晚,拿着火炬,拿着刀枪的一大堆人包围起来,学生都吓坏了,说老师怎么办呢?这群暴民冲进来的话,肯定没命。这就是月黑风高,谁管你是谁啊?你长得越高得越被看到。这时候孔子说,你不要急。他们恐怕是误会了。拿出琴来,开始弹琴。琴声传到屋外,那些人说,这个人有问题,不是阳货吧。阳货怎么可能弹琴呢?不可能弹那么好啊。你看这琴声多么的优雅,很安详,完全没有什么害怕啊,恐惧啊。因为琴声反映出来人的心态。他们就打听里面是谁啊?原来是孔丘,就有一个人带头的,就进来道歉。这段是《庄子》里面描写的。那个还带着刀,进来说弄错人了。很抱歉。你们可以走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孔子本身,他的修养的一种表现,但是只有修养也是不够的。

孔子有种信心,认为自己承继着中华文化传统。后来就是孟子,孟子也说了类似的话,他说天还不要平治天下,天如果要把天下治好,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是孟子的话。有些人看到孔孟这样的话,就觉得儒家有点自大,就说把这些责任都放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有使命感。但是这种使命感不是我要享福,不是我要当大官,而是我要来传文化,这有什么不对呢?

孔子也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担心的是道,他不会考虑说有没有吃饱了,会不会穷苦。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要用一个人的力量让天下老人都得到安养,作朋友的都互相信赖,青少年,都得到照顾。这是孔子,他的道就在这个地方。

四、总结

从儒家里面一系列,谈了很多孔子的思想,从他做人处事,各方面的表现,学到了许多我们值得去学习的教训,学习孔子可以说是学不完的,我们要取法乎上,才能得乎其中。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信心,知道孔子期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奋斗。

怎样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怎样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是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修养是确立 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我们所提倡的修养,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武装头脑,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不断完善人格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脱离 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 何谓“真、善、美”? 真者,真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我们要到达“真、善、美”统一的崇高境界,首先要确立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要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斗争,首先要进行思想修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深入了解国情民情,认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真理,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善者,是有利于人民和社会进步的道德行为。我们要到达“真、善、美”统一的崇高境界,就要加强道德修养。我们所提倡的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修养,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核心是集体主义,先公后私的精神。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科技骨干和栋梁,应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 美者,是能引起人们的愉悦和喜爱的事物和行为。社会美是美的核心,我们确立的审美观,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审美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人民和社会进步的行为就是美,反之则是丑。因此,我们要确立的审美观,必须以“真、善”的和谐统一为尺度。 要到达“真、善、美”统一的崇高境界,就要做到知行一致,严于律己,见贤思齐,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希望大家都能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向先进人物学习,增强修养,朝着“真、善、美”统一的崇高境界迈进。 除此之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也是必要的。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惊醒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上。高度的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要努力按以下求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应有惊醒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其次应积极主动地惊醒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惊醒道德修养;最后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道德修养。其一,血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行;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即时抑制克服;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实质巩固强化,已逐渐结成优良的品德;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己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水球。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活、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应在信息社会中加强道德修养。 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今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这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的征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信息社会背景中。人是自然之人,有人的自然属性,更是社会之人,有人的社会属性。人生的价值就是要从个人所得和社会贡献这个辩证的关系中去把握,并以社会贡献为主要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个

有关为人的名人名言

有关为人的名人名言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有关为人的名人名言你知道哪些呢?下面为你分享的是有关为人的名人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1) 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罗曼;罗兰 2)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3) 可怕的还不是孤独和寂寞,而是你不得不同你不愿意交往的人打交道。;;何怀宏 4) 浪费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剧。;;曼杰 5) 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6)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假神。 7)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8) 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歌德 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论语;阳货》 10) 不能用温情征服对方的人,用殴打也征服不了对方。 11) 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2) 谄媚讨好别人,其实是缺乏自信。 13)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 14) 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15) 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她教我们重新做人。;;莫里哀 有关为人的名人名言精选1)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晏婴《晏子春秋》 2) 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 3) 显示出对别人的欢乐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是侮辱了别人。 4) 赚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个正人君子为社会效劳。 5)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6) 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7) 一步登不上高山,但一步不慎,却能从悬崖上掉下来。 8) 睁着双眼,不等于正视现实。 9) 保住你所拥有的,争取你所得到的。;;布尔沃;利顿 10) 紧急的时候得到帮助昌宝贵的,然而并不是人人都会给予及时的帮助;但愿老天爷让我们别交上愚蠢的朋友,因为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克雷洛夫寓言》 11) 不要过分的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寓言》 12) 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德谟克里特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孔子的为官之道》

傅佩荣 《孔子的为官之道》 在古代,做官和念书几乎是很难分开的。古代大学的入学资格是限制在世袭封建贵族的子弟以及民间杰出人士的青年。所以孔子小时候,也没有念大学的机会,他靠自学,所以其它念书人经过大学的训练,就是要出来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够实现他们读书人的抱负。而另一方面,做官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有问题的话,社会就很难上轨道.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 1.孔子在季氏的工作经历 根据历史资料,他小时候很穷,需要做各种家务。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成年了,真的需要有固定的收入,他就去做小公务员。古代的官和吏是分开的。他只能作吏,等于是基层的公务员。他在季氏手下做过两件事。 孔子的第一个职位: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吏) 孔子的第二个职位:乘田(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 鲁国国内四天天下:鲁国国君、孟氏、叔氏和季氏。季氏之家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组织和产业,孔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季氏的家。起先孔子负责仓库里面的账跟货,能不能平衡,有点类似会计,他说我只要把进出货都掌握清楚就好了。一年下来,成效斐然。接着,季氏派他去担任乘田,就是负责管理像牧场这样的地方。一年下来,牛羊长得非常茁壮,并且繁殖得特别多。孔子好像是很有办法,事实上他只是尽忠职守。 2.孔子没有收束脩 一个人要生存不容易,尤其孔子二十岁的时候要结婚,有孩子了。他要养家活口啊。他会怎么做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收束脩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孔子他是不收学费的。经过研究发现,东汉郑玄他说的很有道理,束脩仅仅指的是十五岁。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意思是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十五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他后来自己要回馈社会。古人很喜欢用一种礼来代表年龄,譬如说,在春秋时代,你见到一位姑娘,你不能问她今年几岁了,因为古代人的年、月、日计算不像现在这样的精确,所以你问一个人今年几岁,他说比去年多一岁,那他去年呢?他答比前年多一岁。讲不清楚。通常他用一种礼来代表生命的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 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

道德修养的方法

道德修养的方法 道德包括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认识道德规范、提升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行为的过程,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既包括“学”,也包括“思”和“行”。这些方法对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同样具有意义。 “学”是学习道德知识,认识道德规范和要求。道德知识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因此,学习道德知识,了解道德要求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我国古代儒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联在一起,强调“格物致知”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了解道德知识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书本学习、在接受教育中学习,二是观察和借鉴他人的道德行为,向榜样学习。 “思”的作用一是接受和认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变外在规范为内在要求;二是反省,思考道德言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可能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思”要求我们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诱惑的侵蚀,保持经济健康的精神追求。 “思”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对于反省的内容和方式,孟子主张“三反”:“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他的意思是: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做人名言名句大全

做人名言名句大全 1、不知道学习的人永远不会明白事理。 2、学习不能松懈,知识在于积累。 3、只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就能成杰出的人。 4、不羡慕过去,不拘泥于今天,随时时势的发展而变易,随着风气的改变而轮化。 5、学习和思考,两者缺一不可才能获得知识。 6、聪明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才越变越聪明。 7、每个人都应当洁身自有这,抗拒一切腐蚀。 8、以自己的力量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这才是乐在其中。 9、世界是世界的强者,只有强者,才能排除万难,改造世界,驾驭世界。10、手艺相同的人,相互之间会揭短。同样有技巧的人,相互之间会竞争。 11、一旦富贵就忘记从前贫贱的人,他的富贵不会长久。12、把自己内心的计谋泄露给别人的人,必然招致失败。从别人那里搜刮得多而向外施舍却很少的人,一定会面临衰败。13、既然坐了别人的车子,就得与人家共患难,既穿了别人提供的衣服,就得为人家分忧解难、既然吃了别人提供的饭食,就得为人家拼死效劳。14、那些办事顾小节而失去大体的人,一定会带来损失,办事犹豫不决的人,一定要后悔的。15、人的常情是,在各种利益之中总是却争

取利益大的东西,而在各种危害中总是去争取危害最小的东西。 16、人的一生应当赤诚无私,不谋私利。17、人应该工作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学习攀高于自己的人,不攀低于自己的人。18、以自己的辛勤的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19、人的一生,应当把事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20、为了千万劳动大众的生命,有时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21、人的一生应做新生活的创造者,迎接明天,创造未来。22、人生是百年征途,一路多崎岖深谷的山路,洪涛汹涌的水路,而绝少坦途。唯以奋斗架起的桥梁方可渡过。23、即使有美味佳肴,不亲自尝一口,则不知道其味之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则不了解其道之善。24、多问,多思是求得学问的根本途径。25、好书是医治愚昧无知的良药。26、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善于提出疑问的,就能成为有才学的人。27、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刚升起的太阳,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中午的太阳,老年时爱好学习,就像晚年点的蜡烛的光芒。学习要珍惜青壮年的大好时光。28、不忘记以前的事情,就可以成为以后办事的老师。29、一个人头脑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思考,思考才能有所进步,不动脑筋则什么也不得不到。30、学习不可进信书本,应当有继承、有批评、有发展。31、做学问,我们要

孔子修身之道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启示[1]

孔子修身之道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启示 陈晓雷1,鲁 敏2,郑建强1 (1,3.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2.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通过对孔子修身之道主要内容的诠释,重新发掘孔子伦理道德修养论的精华,并结合 现实环境的新特点,对正处在社会转型、社会观念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错综复杂时期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加以客观分析,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知识的认知、道德行为的规范以及道德实践的实施等各方面能够得到更大的启迪。 关键词:孔子;修身;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启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6)04-0094-04 收稿日期:2006-06-27 作者简介:陈晓雷(1972-),男,河北邢台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公民。”[1] 纲要的提出,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 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大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他们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目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滑坡”的现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本文拟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修身之道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孔子修身之道的主要内容诠释 何谓“修身”?《说文解字》中指出:“修者,饰也” ,引申有“整治、学习”等;“身”,本意指“躯干”,引申为“自身”、“亲自”,也指自我的品德、行为和才能等。顾名思义,“修身”,就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和完善,成为一个 素质优良、精神高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众所周知,“修身”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他从“为仁由己”这一道德修养理念出发,第一次对道德修养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阐释。他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和育人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合乎规律的修身方法,为儒家的道德修养观甚至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思想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修身之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好学、 慎思与践行好学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或者说,修身必始于好学。《论语》开篇即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1孔子一生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66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2]71以至“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2]82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达到“仁”这种最高境界,从而树立起行“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孔子认为学和思要结合起来,二者不能偏废, 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8“视思明, 听思聪,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 得思义。”[2]177以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200这些紧密联系自身的思想、行为进行 第8卷第4期2006年12月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henyangCollegeofEducationVol.8No.4Dec.2006 94--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是我国圣贤的典范,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影响深远,本文从君子之道、孝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君子孝道交友修养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一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二是道德高尚的人。了解君子内涵,对于我们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子曰:“仁者,爱人。”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对人有爱心,能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不过,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

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正确的义利价值观,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尊重他人,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就会带来危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那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二孝道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一书中“孝”字出现了19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尊敬师长,百善孝为先,学习文化知识要从做人开始。 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孝顺上。《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治国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礼治最重要的就是“正名”,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德治强调进行道德教化,正己 正人。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排斥 “法治”,他认为法治不过只是为了避免人们获罪的一种手段,并不 能培养百姓的羞耻心,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仍在,而“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的治国方法却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化百姓,安定社会之功。 一、为国以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权,统治秩序日渐混乱,这种情况令孔子感到十分气愤,更坚定了他推行“以礼治国”的决心,他认为只有礼治才能使社会恢复到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的状态。孔子认为以“礼”作为基本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政权长久。“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治自古就有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礼 治的国家可以沿袭百代。 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措施是“正名”。孔子在于弟子讨论为政的首要问题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

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注重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当然,在孔子看来,为了避免诸侯僭权,严格的君臣关系也是以礼治国的重要方面。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效忠君王便是臣子最大的“礼”,任何僭越君主的行为都是有损“礼治”的。孔子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为了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从而达到政治环境的安定有序。 孔子礼治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项关系,确定 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 规范和行为准则,依据这些规范和准则,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 言行,履行义务。这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下是十分必要的。 二、为政以德 孔子在为政中同样主张“以德治国”。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即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其他行星自然而然地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归顺。要用道德教化感化百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 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 克己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有些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有些 学校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之才应负有重要的职责。下面是OK给大家搜集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文章内容。 第一,加强课堂中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工作。在学校理论课的学习中,应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第一位,从最基础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深入展开,让思想修养深入每一位学生心中。在实践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结合社会中的实例,比如“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甘孜州菊美多吉等这些正面例子,给予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而如药家鑫案件和复旦大学投毒案,则折射了道德思想缺失的事例,也必须从负面的例子来教育学生。 第二,重视校园课余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墙上设立道德教育专栏,用每周的海报对学生思想素质进行渗透,教导他们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学校经常开设学术讲座,与著名大师进行互动,不仅对自身道德素质有全方位的提高,而且从中体会道德修养在未来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

第三,乐于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的意思是看见贤人,我们要向他看齐;如果看不见贤人,我们要检查自身。我们做事要按照道德规范的标准,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多为他人着想。 第四,在生活中锻炼自我。道德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把道德教育提升至新的高度,在同学朋友中互相勉励,互相监督,促使共同进步。 第一,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甚是重要。“美丽中国――五位一体”发展,社会进程也关乎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政治方面,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经济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文化方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生态文明方面,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建设城市湿地保护区等;社会建设方面,要多考虑民生工程,加强市政建设,为百姓和谐安定的生活不断努力。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精神文明建设中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校园举办的活动中,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不断教会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从优秀传统观念中学到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努力学习,磨炼自己的意志,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才是我们教育最终的归宿点。

为人处世名言300句

为人处世名言300句 1、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2、所谓大难不死,就是有了灾祸之后,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莫名其妙的祝贺。 3、你要欣赏自我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4、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应对“山重水复”之关卡,光有坚强的毅志不行,硬闯也不行。解决难题靠的是脑袋,脑袋产生思考,让思考发威,在出人意料之处简便解决问题。 5、动之以情,待之以礼,立身以德,施众以义。为人以诚,律己以严,处事以恒,助人以爱。做人须懂得:心易服于德,而难服于力! 6、在敌人面前,谁先镇定下来,谁就离胜利不远了。 7、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讲演的时候,如果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也要用心地继续下去,即使没有人喝采也要演,因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摇篮,你不要看他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8、当你想丢点什么的时候请想想,千万别丢脸。――成都垃圾箱,果皮箱上语。 9、做人牢记三点: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我;理解表扬要低下头来,理解批评要抬起头来;不要把善良看

成愚蠢,不要把谦虚看成懦弱! 10、所谓百依百顺,就是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未完成前,所表现的不一样寻常的耐心。 11、看财物应象流水,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做金钱奴隶;做人应象称杆,追求正直,超越平庸,凭良心处世! 1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13、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 14、友谊往往是由一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仅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 15、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16、看别人骄傲,其实是自我自卑。 17、做明理的智能人,做欢喜的欢乐人,做奉献的爱心人,做有力的忍耐人,做融和的大度人,做共生的地球人! 18、人的一生应当为自我而活,应当学着喜欢自我,应当不要太在意别人怎样看我,或者别人怎样想我。其实,别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我如何衡量你自我!——席慕蓉 1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做人骄气不可长,傲骨不可无,贪欲不可有,爱心不可少。仅有尊重别人,才会庄严自我! 2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

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孔子为人之道

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孔子为人之道 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孔子为人之道 孔子为人之道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为人之道文言文练习题 1.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观仲尼庙堂②景行行止 A.①参观,看②大B.①道教的庙宇②景仰 C.①景象②同“影D.①观察②景致,景色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山仰止③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②景行行止④可谓至圣矣 A.两个“止”字意思相同,两个“至”字意思也相同 B.两个“止”字意思不同,两个“至”字意思也不同 C.两个“止”字意思相同,两个“至”字意思不同 D.两个“止”字意思不同,两个“至”字意思相同 3.对“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一句中的“折中”一词解释正确的一

项是 A.调节过与不及,使适中,即调和。 B.“折中”犹言判断,“折中于夫子”即以孔子的理论作为检验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C.“折中”即折衷主义,指孔子把错误和正确的调和起来。 D.“折中”犹言“决断”,“折中于夫子”即对孔子的学说做出决断。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时则荣②学者宗之 A.①当时就光荣②读书人以他为头领 B.①在世时十分荣耀②读书人都尊崇他 C.①当时就光荣②读书人都尊崇他 D.①在世时十分荣耀②读书人以他为头领

孔子的为官之道

《孔子的为官之道》 在古代,做官和念书几乎是很难分开的。古代大学的入学资格是限制在世袭封建贵族的子弟以及民间杰出人士的青年。所以孔子小时候,也没有念大学的机会,他靠自学,所以其它念书人经过大学的训练,就是要出来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够实现他们读书人的抱负。而另一方面,做官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有问题的话,社会就很难上轨道.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 1.孔子在季氏的工作经历 根据历史资料,他小时候很穷,需要做各种家务。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成年了,真的需要有固定的收入,他就去做小公务员。古代的官和吏是分开的。他只能作吏,等于是基层的公务员。他在季氏手下做过两件事。 孔子的第一个职位: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吏) 孔子的第二个职位:乘田(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 鲁国国内四天天下:鲁国国君、孟氏、叔氏和季氏。季氏之家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组织和产业,孔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季氏的家。起先孔子负责仓库里面的账跟货,能不能平衡,有点类似会计,他说我只要把进出货都掌握清楚就好了。一年下来,成效斐然。接着,季氏派他去担任乘田,就是负责管理像牧场这样的地方。一年下来,牛羊长得非常茁壮,并且繁殖得特别多。孔子好像是很有办法,事实上他只是尽忠职守。 2.孔子没有收束脩 一个人要生存不容易,尤其孔子二十岁的时候要结婚,有孩子了。他要养家活口啊。他会怎么做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收束脩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孔子他是不收学费的。经过研究发现,东汉郑玄他说的很有道理,束脩仅仅指的是十五岁。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意思是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十五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他后来自己要回馈社会。古人很喜欢用一种礼来代表年龄,譬如说,在春秋时代,你见到一位姑娘,你不能问她今年几岁了,因为古代人的年、月、日计算不像现在这样的精确,所以你问一个人今年几岁,他说比去年多一岁,那他去年呢?他答比前年多一岁。讲不清楚。通常他用一种礼来代表生命的一个阶段。所以见到一个女孩,要问她及笄了没有,及笄就是女子十六岁,把头发束好,代表成年了;见到男子,要问加冠了没有,加冠代表二十岁。你只要过了一定的礼的年龄,就

个人道德修养包含哪些内容

个人道德修养包含哪些内容 个人道德修养是一种内外合一的境界。个人道德修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个人道德修养的包含内容1.政治修养 政治修养是道德修养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曾把政治上的坚定性叫做真正的政治道德。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这也为我们每个人提出了政治修养的要求,加强政治修养是有具体的要求的,一个人不仅要加强理论信念的修养,还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坚定的理想信仰。 2.人格修养 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基础之上的。人格修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尊自重。自尊自重是形成崇高人格的内助力。这就要求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名誉,都要固守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家园,不论处于何时何地,始终能够做到荣辱经纬分明,廉耻界限清楚。另一个是良好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品格养成不是一蹴而就,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的。周恩来同志是联合国为其降半旗致哀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全心

为民的人格修养。 3.心境修养 心境实质上就是一种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豁达的心智模式,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之一。胸襟决定心境,心境决定心态,心态影响状态。古人认为心境是一个人的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也应从这方面着眼。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磨炼与自我觉悟,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甚至磨难之后,就会胸襟超然,这就是一种心境。每个人都有个人抱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所建业。但如果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就会因小失大。还是常讲的那句话,一戒骄,二戒傲,三戒躁,自以为了不起是骄,看不起别人是傲,对自己的境遇不满是躁。不要以短跑心态去跑长跑,要修炼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气度,经受住正反两个方面的考验。 4.生活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从时间和空间上看,主要由工作和生活两部分组成。而且这两部分紧密相连,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日常生活是容易失守的地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具有无孔不入的劣根性,无不利用日常生活这个领域侵蚀人们的灵魂;日常生活是道德修养容易自我放松的领域。不健康的思想道德影响,多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毒化社会风气和人的思想。加上一些人缺乏防微杜渐的高度自觉性,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这样,日久年深,就难免由失态发展到失足,由小恶积成大恶。

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1、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 2、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3、信用出黄金,因为黄金比信用易得——英国 4、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6、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7、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8、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9、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夏尔丹 10、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毛泽东 11、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2、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1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4、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5、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爱默森 16、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基 17、当信用消失的时候,**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9、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爱迪生 20、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21、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23、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富兰克林 2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2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6、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27、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28、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29、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英国 30、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 31、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3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33、做人要大方、大气,不放弃!——俞敏洪 3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35、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36、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37、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38、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3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41、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42、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43、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

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