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上市了第二个棘白菌素类药物magfungin。
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前的近三十年来,尽管两性 霉素B的神经毒性比较大,但由于没有更好的治 疗药物而一直作为控制临床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研究开发了咪唑 类和三唑系(triazoles)抗真菌药物,使在临床 上能够有效地控制局部和系统性真菌感染疾病。 特别是三唑系的氟康唑,由于其安全有效和低毒, 在问世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仅在美国就已经治疗 了1600多万真菌感染病人,包括30多万AIDS病人。
但是,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性真菌出 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从而鞭策人们不断地去开发 征服抗耐药性真菌的新一代药物。
N
O
N
N
H3C
N O
O
O
H Cl
Cl
酮康唑
但随着这类药物的使用,不断有出现耐药性真菌 的报道。
与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比较,对真菌耐药性的研究 还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节 真菌耐药性与细菌耐药性的异同点
主要不同点
一是真菌的细胞结构和生活史与细菌的具有较大 的差别,如大多数真菌具有二倍体性质和其生活 周期较长;
二是药物的作用靶位不同,如大多数抗细菌药物 的作用靶位是抑制细菌细胞壁重要组分肽聚糖的 合成,而大多数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是抑制真 菌细胞膜重要组分麦角甾醇的合成或抑制其功能 的发挥。
但是,两性霉素B与5FC的协同作用与上面的机制 有所不同,细菌细胞壁抑制剂ß-内酰胺类抗生素 和蛋白质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是 相继发挥的而不是同时发挥的。
耐药机制的不同点
到目前为止,细菌通过改变抗菌药物的分子结构, 以使药物难以到达作用靶位并与之结合而发挥抗 菌作用的耐药性机制(这是细菌对ß-内酰胺类抗 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糖肽类抗生素等药物 产生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以及改变抗菌药 物作用靶位的作用机制等,对于真菌耐药性来说, 还没有被确证。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发展简介
第一个发现并被用于临床的为上世纪30年代 末,从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灰 黄霉素;
1944年报道了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
1949年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制霉 菌素;1956年报道了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活性;
1958年灰黄霉素被用于临床;同年,上市了 第一个唑类抗真菌药物;1960年两性霉素B被 用于临床;
不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
单独使用抗细菌药物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 平时无抗真菌活性,但当与两性霉素B合并用 药时,对多种真菌具有活性。
产生这一协同作用的原因是由于两性霉素B对 真菌细胞膜的作用而增加了细胞对利福霉素 的吸收。
不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
合并使用两性霉素B和核苷类抗真菌药物5-氟 胞嘧啶(5FC)于念珠菌感染的老鼠模型,同 样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而对真菌耐药性的研究,目前只发现是由于广泛 与药物接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生的选择压力所致。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真菌耐药性
机制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集中在细胞表面:干扰细 胞膜的合成如唑类药物氟糠唑等和多烯大环内酯 类如两性霉素B等;
干扰细胞壁中几丁质的合成如日光霉素和多氧霉 素等;
1987年开始研究开发多烯类药物的脂质体制剂;
1988年开始试验第一个棘白菌素类 (echinocandins)药物;
1990~1992年氟康唑和依曲康唑开始在美国使用; 1993~1995年报道了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1995~1996年通过了第二个烯丙胺类药物特比萘芬 (terbinafine),以及通过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 剂;1997年通过了依曲康唑口服溶液制剂;2001 年上市了第一个棘白菌素类药物caspofungin;
干扰细胞壁中1,3-β-葡聚糖的合成如卡帕芬净等; 干扰细胞表面甘露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如
pradimicin等 .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的抗真菌抗生素 和合成药物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这类抗真菌药物有 三种结构类型:
唑类;
多烯类;
烯丙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allylaminethiocarbamates)。
尽管有一篇报道皮肤寄生的真菌能够降解制霉菌 素,但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这是造成真菌耐药性 的主要原因。
耐药机制的不同点
而已有的研究表明: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的改 变,降低药物与作用靶位的接触是真菌产生耐药 性的主要机制。
再则,从基因水平的研究来看,细菌产生高度耐 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带有耐药性基因的载体 的相互传递所致,如质粒、转座子和噬菌体等;
这类药物的作用靶位为真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 —麦角甾醇。
不同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甾醇合成 的抗真菌合成药物
1、唑类抗真菌药物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这类药物包括有:咪康唑、依 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依曲康唑、奥昔康唑 (oxiconazole)、特康唑(terconazole)、噻康 唑(tioconazole)等,特别是氟康唑,由于其具 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因而被广泛地使用。
产生这一协同效应的原因推测为由于两性霉 素B与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交互作用导致细胞 膜结构的改变,从而促进了5FC的吸收。
不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
合并使用细菌细胞壁抑制剂ß-内酰胺类抗生素和 蛋白质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肠球菌也能 够产生作用机制相似的协同作用如,体外合并使 用青霉素和链霉素于粪肠球菌时,在胞内测得的 链霉素的浓度比单独使用链霉素时的要高。
1962年报道了氟胞嘧啶(flucytosine)的抗 真菌活性;
1969年咪康唑和克霉唑(clotrimazole,局部)被 用于临床;1974年依康唑被用于临床;
1978年描述了阿莫罗芬(amorolfine);1979年 咪康唑parenreral制剂在英国上市;
1981年酮康唑口服制剂在美国得到批准上市;同 年第一个烯丙胺类药物萘替芬(naftifine)进入 临床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