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与超功利_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坐标_刘亚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等教育自 1999 年以来实行扩招,导致学生就业 压力增大。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在人才培养目 标上必然要走功利化之路,即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 力,尤其要通过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高等教育改革贯彻新功利观不仅表现在创新人才的培 养上,还体现在高校作为知识创新高地承担着与社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应用研究上。应用研究能否出成效、出多 大的成效与科研管理的好坏直接相关。当前科研管理中出现 了学科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少、科研考核单纯追求 论文发表数量、重项目申请轻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等问题,[5](p128)影响了高校知识创新的水平和质量,势必影响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63·
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功利性都不是唯一的 价值追求。人在劳动实践中,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形成自 己的日益发展和丰富的本质,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精神属性三种本质属性;社会发展则是物质、制度、精神的多 维发展。社会的发展有时候不得不以倾斜的方式、以牺牲某 些价值为代价运行一段时间,但社会的进步趋向必定会在未 来的时间弥补以往的缺憾,高等教育改革的超功利性导向就 是对一度遗落的宝贵价值进行恢复和提升。
作者简介:刘亚红(1977- ),女,江苏科技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理工类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项目编号:2007SK122J
·162·
Fra Baidu bibliotek
标上,高等教育功利观的新旧更替也就体现在从为单纯的经 济增长培养人才转向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培养人 才。西方的高等教育功利观已经告别了单一的经济主义,我 国的高等教育功利观由于特有的国情还没有完成新旧之间 的更替,加快推动这一过程就成为改革的关键点之一。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才会有希望; 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关注天空”也就是 追求超越,超越世俗的功利眼光,展现人的尊严和高贵。虽然 追求超越对民族的未来意义重大,在结果上不排除功利,但 根本动机还是在于人对真和善的无限追求。
高等教育的超功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承文 明、追求真理、发展学术,另一方面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的旨 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 养人文精神。”[6]前者为求真,后者为求善,都是永无止境的智 力和精神探索活动。追求真理意味着对高深学问无止境的探 索,是迎接挑战、追求卓越的体现人类伟力的智力活动,即使 不能带来实利,也有不为他者而存在的目的价值。此外,追求 真理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大学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要与 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本身的确应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才,但不能媚俗,不能缺少长远眼光,而且不同类型的大学在 功利性和超功利性两种价值导向间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侧重。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趋向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偏差就 是大学密切依附于市场,有企业化倾向。既然功利追求成为 大学的重心,而基础研究、理论研究较之技术开发代价大、见 效慢甚至“没有用”,那么应用研究和培养技术人才就成为高 等教育的首选,人文精神的养育也就无所依托。高等教育功 利性色彩过于明显导致求真活动的弱化,无论是对国家民族 的长远发展还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都是短视之举。在求善活 动上,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轻文、人文教育欠缺的弱点也很明 显。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的突飞猛进催生了 “科技万能论”,重理轻文观念弥漫。另一方面,当西方国家认 识到忽视人文教育的危害、着手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我国 却学习苏联模式在大学里实行严格的文理分科,文科的比重 小、地位低、发展空间小,理工类院校则成为高校主力军,甚 至文理分科还从大学延伸到高中,“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被 人为剥离,严重违背了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向高度综 合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6]学科分割危害的不仅仅是国家民 族整体的创造力,更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失去了人之为人 的丰富性,沦为“单面人”、“半个人”,这是任何经济成就都弥 补不了的损失,是人的主体价值的遗失。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针对的是以往过于偏重功利性 的价值导向,但却不能没有功利性考量,只是这前后两种功利 性的内涵有着显著区别。这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功利观与各 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一种功利观与无节制地征服自 然、利润至上,个人、社会、自然都付出惨痛代价的时代背景相 关联,另一种功利观与追求个人、自然、社会之间均衡发展的 新的时代走向相关联。在经济至上时代,尽管也有注重学术发 展的研究型大学,但毕竟是少数,况且还有不少研究型大学也 注重为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大多数大学都确立了服务 本国经济的功利导向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工业发展所需的专 业人才确立为培养目标。多数大学事实上认同的教育理念在 现在看来都属于高等教育的旧功利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和内容上都指向于培养劳动熟练工,发明创造多属于少数天 才游离于教育体制之外的个人行为,而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熟 练掌握操作技能才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顺从、忠诚、 勤勉、克制等职业操守也在潜移默化中植入了学生的心理结 构。从根本上看,这种高等教育观唯经济是瞻,罔顾人性的丰 富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培养的学生都是为最高效率攫取 利润服务的工具性人才。与此相对,高等教育的新功利观在教 育理念和模式上的定位则是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发掘人 的潜能、培养人的独立思维,培养的学生不只是满足社会需要 的工具,也能充分体现人本身的目的性价值。高等教育的新功 利观与旧功利观都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理念的产物,差 别体现在如何服务上:新功利观关注的是社会的长远利益和 全面利益,避免唯经济主义导致的人的异化、社会不公和环境 恶化等恶果。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以新功利观为价值牵引,在观 念和能力上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用的、既有 专业素养又有人文关怀的人,并且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服务 社会的时候也是实现自己个人价值的时候,更多地体验到效 能感、成就感,而不是工具感。这种新功利观立足于现实的、全 面的功利,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我国高等教 育改革应该坚持的现实价值。
要寻找更为合理的价值坐标。在兼顾现实使命与理想追求的前提下,应建立由功利和超功利组成的二维价值
坐标,并据此进行具体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教育改革;旧功利观;新功利观;超功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8477(2010)10- 0162- 03
一、引言 自 1862 年京师同文馆创立以来,在列强威胁和民族自 强的双重力量作用下,在教育现代化的旗帜下,中国的高等教 育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从盲从到自主,从单一的价值 取向到博采众长,终于在 21 世纪的今天,确立了遵循高等教 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主体思路。另一方面, 国人在社会发展观上逐渐摆脱了经济至上主义的梦魇开始走 向反思,开始追求均衡和综合发展,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中 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应该积极寻求更加完满的发展之路。 后发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必定处于先发国家既有教 育模式的影响之下,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整合始终是不得不面 对的难题。尽管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实施路径存在着国别和地 区的差异,但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发展理念还是相通的,那 就是为社会和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撑。在这 一理念的映照下,20 世纪以来工业主义的全球性扩张导致 的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过于偏重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 缺点也就凸显出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点也在于此, 换句话说,就是要找到更为合理的价值坐标系。19 世纪以 来,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经历了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两大流 派的激烈交锋,前者坚称大学应致力于探索精深学问并与社 会保持距离,后者倡导大学必须聚焦社会需要以提供适切服 务,[1](p29)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的发展,到了 20 世纪中 叶,两大流派开始走向融合。西方大学的发展路径启示我们, 寻找中国教育改革的价值坐标,也需要告别单面思维。从根 本上看,就是把功利与超功利这两个维度确定为我国高等教 育改革的价值坐标,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摆脱作为经济发展工
三、超功利性:高等教育改革的理想价值 高等教育在现代之前,主要偏于人文学术探讨,功利色 彩不强。现代社会到来之际,高等教育又被工业化的狂飙卷 向了经济主义一边,功利性占主导。当西方高等教育通过反 思现代性已经开始并举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旗帜的时 候,我国由于后发国家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摆脱高等教育实用 主义的定位,但随着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主流共识,高等教 育的超功利性得以复归的契机也已到来,并且还应该实现更 高层次上的复归。
具的定位,让大学真正成为发展学术、服务社会的高尚领地, 并为达成这一目标进行教育以及其他相关层面的具体改革。
二、新功利观: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价值 高等教育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中国古代社会 的教育系统主要由官学和私学构成,两者都有高等教育活 动,主要为国家培养预备官僚以及加强读书人的学识和修 养,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研习内容,偏重于人文学科的教学和 研究。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则与古代高等教育隔断,基本是 西方影响下的产物。西方的高等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欧洲社会的复兴和教会的发展急需医学、法律、神学等方面 的专业人才,大学应运而生,以职业训练为主,也倡导学术自 由,与西方的近代大学有很深的源流关系。总体看来,中西方 在近代以前的高等教育,还是仅属于少数精英的智力活动, 远谈不上普及化,更谈不上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只是到了近 现代,工业化的强劲势头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技术和人力 支持,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大众化,而且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 的紧密结合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服务于经 济增长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得以凸显,其人文学术色彩则趋于 淡化。正如澳大利亚著名教育家康乃尔所认为的,现代教育 觉醒的关键标志在于注重社会功效,为社会、为生产发展服 务。[2](p22)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功利的内涵也在发展,从单纯 的经济利益、短期的物质利益逐步转变为长远的,包含经济、 政治、文化各项利益在内的综合的利益,相应地,功利的性质 从单一的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方向转 变,而高等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必定要受到功利内涵发展 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

湖北社会科学 2010 年第10 期
教育论丛
功利与超功利: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坐标
刘亚红
(江苏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外在威胁和内在自强的合力作用下一直进行着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探
索。在东西方的交流更为广泛深入、思想观念的综合趋势更为明显的 21 世纪,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需
的均衡发展,都需要高等教育能够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培养 拥有创造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也就是说创新教育成为新功 利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创新教育是当前教 育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 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4]
创新教育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人才属于创造性人才。已 经有不少对成功人士进行的共性研究,大多认定成功人士属 于创造性人才,他们的创造性大致体现在这些方面:有个性、 有独立探索精神、有创新意识、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以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中 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纪律性、标准性、权威性和 分数导向,导致学生个性发展遭到抑制、思维被固定化、批判 意识欠缺、潜能开发不足,与创新教育的理念差距较大,亟待 进行改革。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必须在创 新教育上积极探索,有所作为。
21 世纪以来,知识经济风生水起,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 核心资源。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认为的,人力资 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教育投资则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 心。曾任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的 John Bond 爵士在 40 多年 的企业经历中深切感受到:拥有最佳人才的公司将成为这个 新世界的赢家,同样地,拥有最佳政府和最佳教育体系的国 家亦将成为赢家。不管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还是 正在探索中的终身教育,都为社会发展输送着一定数量和质 量的人才。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大学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充 分说明“高校是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 发展的孵化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3]高等教育 的水平和走向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国际地位,战后美国 的高等教育与国家强大之间的相关效应早已是有目共睹。总 之,无论是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需求还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创新教育必须确立知识、能力、素质 并重的育人思路,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触类旁通、全面发 展。在教学内容上,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要引导学生在打下 良好的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博览群书,建立专业、交叉、宽广、 文理互补的知识结构,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建立广阔的关联、 想象的知识空间。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抛弃填鸭式,教师的作 用偏于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互动性和 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使学生 得以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把制度化管理 和尊重学生个性相结合,给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同时 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活跃、民主、宽容的校园氛围。在研究 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高职院校等各类高校 都可以实施不同程度的创新教育,推行与学校性质相匹配的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而教育部 985 重点大学则可以成为创新 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专门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