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与氢氧化钙溶解度有关的试题
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 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5 g食盐,保持温度不变,这时食盐水的质量将( )A.增加5 g B.为25 g C.为20 g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就叫做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不能继续溶解,因此这时食盐水的质量仍然是20g。
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点评:理解饱和溶液的定义是解答本题关健,饱和溶液在条件不变时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但还能溶解其它溶质。
2.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与的性质有关。
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正是利用的性质。
【答案】溶质和溶剂油脂易溶解在汽油中【解析】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
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性质,又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另外还会受到外界的温度、大气压的影响。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
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中的性质。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点评: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3.用“不变”、“增加”、“减少”填空:溶液有一饱和KNO3后,溶液质量。
(1)在一定温度下,向其中加少量KNO3(2)向其中加水,则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答案】(1)不变(2)不变增加(3)减少减少【解析】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是指温度一定、溶剂量一定的条件下,加入该种溶质不会继续溶解的溶液,所以,加少量溶质后,溶质不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
(2)饱和溶液中加入水,溶剂的质量会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溶液的质量也会增加。
(3)当温度不变时,蒸发饱和溶液,由于水的减少,溶质会有析出,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测试:溶解度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10.2溶解度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 ④→⑤可析出 53.9 g KNO3晶体2.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60 ℃含l00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容器底部无固体)降温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有固体析出B. 溶液变为不饱和C. 溶液仍饱和D.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3.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①溶解时不断搅拌;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③增加水的用量;④溶解时给物质加热;⑤减少水的用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4.(2017•益阳)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降为3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aB.b C. cD. a和b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B. t2℃时25g甲加入50g水中,形成75g溶液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甲、乙两种物质,都可以采用降温方法使接近饱和的额溶液变为饱和溶液6.下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物质B. 碳酸钠的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 降温结晶可除去氯化钠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D. 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7.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C.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升高温度可以将a、b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8.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B.饱和石灰水是纯净物C. 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D. 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9.下列操作不能加快溶解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加溶剂C. 搅拌D. 粉碎固体10.下列操作通常能加速固体的溶解,又能改变其溶解度的是()A. 搅拌B. 振荡C. 加热D. 把固体研碎11.若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而不影响实验效果,则下列方法不适宜的是()A. 不断搅拌B. 加热C. 将固体粉碎D. 加溶剂1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 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 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二、填空题13.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溶解度/gKNO313.3 31.6 63.9 110 169NaCl 35.7 36.0 36.6 37.3 38.4Ca(OH)20.173 0.165 0.121 0.116 0.094(1)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________ .14.小红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________ ,你的预测________;因素②________ ,你的预测______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你要设计探究的因素为________ ,________ .15.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⑴当4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1.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 (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2)20℃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3)20℃时,为判断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和,除采用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题中已有数据和数据来判断.【答案】(1)饱和;加水(2)小于(3)20℃时B物质的溶解度【解析】(1)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50g水和25g固体固体A,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说明20℃时,甲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可知,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加水;故填:饱和;加水;(2)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可知A、B物质在20℃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B;故填:小于;(3)根据20℃时B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判断20℃时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和.故填:20℃时B物质的溶解度.【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溶解度的定义,并能灵活运用溶解度定义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熟悉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2.能证明30℃时的某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的正确方法是()A.向30℃时的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加入硝酸钾固体的不变B.恒温蒸发10g水后,有少量硝酸钾晶体析出C.将温度降至10℃时,有少量硝酸钾晶体析出D.加入10g硝酸钾晶体,仍有少量硝酸钾晶体【答案】A【解析】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06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版)
专题06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网络】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和溶剂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放热,如:NaOH 浓H2SO4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变化不明显,如NaCl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考点梳理】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①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③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①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大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硝酸铵等。
3.正确区分乳化现象和溶解现象(1)乳化是使用乳化剂将植物油(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能聚集。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 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序号下同)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答案】(1)100;(2)C ; (3)B;(4) B >C >A【解析】 根据ABC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1)P 点表示t 2℃时完全溶解30gA 物质至少需100g 水;(2)t 2℃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应该为该温度下溶解度最小的物质C ;(3)现有A 、B 、C 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B ,因为蒸发结晶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C >A ,综合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的溶解度的数值可知答案。
【考点】溶解度曲线2.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t 2℃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t 2℃,再降温到t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降温至t 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a>b=cC .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一定是a>b=cD .降温至t 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c>b【答案】D【解析】A .由题意可知,将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A 说法正确;B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由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b=c ,故B说法正确; C .由于在t 2℃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 >b=c .所以,分别蒸发等量水恢复至t 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 >b=c .故C 说法正确; D .由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降温时析出晶体,得到t 1℃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由于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t 1℃,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都大于c 在t 2℃时的溶解度,所以,降温至t 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 >b >c ,故D 说法不正确.【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3.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数据。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对“10 %的食盐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C.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2.下列洗涤或去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冰块C.花生油D.蔗糖4.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5.如图,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温度cti tzKN@的溶解度Cg/lDOg水)躺90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6.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工 片七 £3也加入3()g^ 继续加入升温J J ,卢:\固体$ _______ ^。
吕固体%'^ ___ 并蒸发50 g 本 ------------ - -------------------------------- > —■ ------------------ > 二二二二二 €<«-J 匕三三J150再水 ① ② ③甲f 溶解度/gA.固体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 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7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真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真题单选题1、往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下列物质,立即出现浑浊的是A.食盐B.硝酸铵固体C.冰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D分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小,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升高了,因此加入的物质应是溶于水放热的物质。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钙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A不正确;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升低,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B不正确;C、冰溶于水温度升低,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饱和石灰水变混浊,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NaCl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C.Na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D.NaCl溶液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答案:CA、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因此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A选项正确;B、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故B选项正确;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C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蔗糖,蔗糖能继续溶解,故C选项说法错误;D、NaCl溶液的溶剂为水,溶质为氯化钠,该溶液是由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故D选项正确;故该题选C。
3、实验室有一瓶稀盐酸,欲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先加入12.5g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208.1g,再继续加入25g该种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211.2g,则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4.6%B.3.65%C.7.3%D.10.95%答案:C设200g稀盐酸样品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Δm(溶液质量)100734456x(211.2−200)g73 56=x (211.2−200)g x=14.6g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6g200g×100%=7.3%答: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陕西省中考化学题型解读: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89页32题)1.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C 0 20 40 60 80100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 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2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 ”或“B ”)。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填序号)。
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3)20°C 时,将191g 饱和NaOH 溶液蒸发掉10 g 水后,再降温到20°C ,可析出NaOH 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C 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 后得到溶液乙,此时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或“=”)20°C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有60°C 时含Ca(OH)2和NaOH 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 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答案】(1)A (2)D (3)9.1g (4)˂ (5)降温结晶,过滤补充选题1.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1)交点K的含义是 。
(2)t 2℃ 的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到t 1℃时,是( 选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C>A 时的温度范围是℃ 。
(4)在t 3℃ 时,将40g C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t 3℃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补充:t 3℃ 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不饱和 (3)t 2 ~t 3 (4)37.5%2.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 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填写编号) 。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解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 A 、B 是不含结晶水的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温度为 (填“t 1℃”或“t 2℃”)时,A 、B 溶解度相等;(3)t 2℃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A 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4)t 1℃时,用固体A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 溶液的步骤是:计算、 、量取、 、转移装瓶等操作.【答案】(1)B ;(2)t 1℃;(3)16.7%;(4)称量;溶解.【解析】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B ;(2)温度为t 1℃时,A 、B 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3)t 2℃时,A 的溶解度是20g ,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质A 的质量分数为×100%≈16.7%;(4)t 1℃时,用固体A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 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需要的A 和水的质量,然后称量固体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在烧杯中溶解,然后装瓶贴签;【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2.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在t 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 .在t 1℃时,10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答案】A【解析】A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在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在t 2℃时,N 点处在曲线的下方一点,故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正确,D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在t 1℃时,乙的溶解度为25g ,表示的是在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是25g ,而不是100g 的饱和溶液,错误,故选A 【考点】溶解度曲线意义3.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 、N 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单选题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据此由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可以采取:①加入氢氧化钙、⑤蒸发水的方法;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②升高温度的方法.故①②⑤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B、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故B选项正确;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镁、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所以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故C选项正确;D、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所以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5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85g,故D选项错误。
中考《溶解度》的经典例题及解析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液;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2.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相转化的。
(2)其次,要明确“某一溶质的”饱和还能溶解KNO 3,此时的溶液是NaCl 的饱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1)一般规律:此转化条件适合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液(2)特殊情况(如氢氧化钙):极少数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溶液时,要升高温度;若把饱和溶液转化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地,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未溶解的溶质二、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 溶剂里度。
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2.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的四个要(1)条件: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溶液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理解一定量的溶剂”。
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时,饱和溶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的饱和溶液,对KNO 3来说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
化条件 的溶液,因为大多数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此类物质转化成不饱和溶液,要降低温度。
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该溶不饱和溶液。
或者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的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固态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四个要点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互不能再溶解NaCl 的溶液,可能液了。
因此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直打版)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溶解度专题复习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为该溶质 不饱和溶液.(3)注:①Ca (OH )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 4NO 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 溶解、浓H 2SO 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 )2例:(4)溶解度曲线(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80g (2)P 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 和C 的溶解度相同 )N 点为 t 3℃时A 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 〉B 〉A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溶解度 同步测试(含解析)
9.2溶解度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B.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等其他溶质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含有氯化钠36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B.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g食盐溶液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3.某温度下,将饱和NaCl溶液取出10g和15g,分别装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然后往甲试管中加入5g NaCl固体,充分振荡,则此时甲、乙两支试管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A.1:2B.2:1C.2:3D.无法确定4.有一杯t℃时的硝酸钾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27克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有11克没有溶解;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克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50 克B.28 克C.36克D.40克5.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0.180.160.140.110.0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微溶B.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gC.40℃时,降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D.60℃时,向50g水中加入0.05g氢氧化钙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6.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B.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物质C.将t2℃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一定会变饱和D.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7.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例谈与氢氧化钙溶解度有关的试题解读
例谈与氢氧化钙溶解度有关的试题万安县棉津中学温余汉中考出题常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中心,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
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从历次考试情况来分析,同学们往往在这方面失分较多。
现从近几年试卷中精选出一些有关氢氧化钙溶解度方面的题目来进行分析,点评这些题目的错误原因,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复习。
1、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有三种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这题考查的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学生常犯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填了升高温度这种方法,二是还有一空不会填。
(解释)通常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加溶剂、升高温度。
但对于氢氧化钙来说,升高温度,溶解度反而降低,导致有晶体析出,所以只能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①加水②降低温度③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固体溶质高温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浓B、同种固体溶质低温下不饱和溶液可能比高温下饱和溶液浓C、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质量会增加D、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其它物质,溶液质量都不会增加(错解)错选A或D(解释)饱和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
所以高温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低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浓。
(答案)选B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升高温度可以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错解)错选A或D(解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中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而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没有晶体析出)。
考查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和溶解度解读
一、考查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和溶解度例1.已知金属钠与金属钙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钙排在钠前面,但实事上钙与水反应远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试从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钠与水反应生成的“相应的碱”应是氢氧化钠,钙与水生成的“相应的碱应”应是氢氧化钙,二者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有很多,逐一分析会发现,与本题有关的是溶解性上的差异。
答案: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金属钙的表面,使反应速率减慢。
例2.小华同学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是: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用饱和石灰水。
请你对小华同学的结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石灰水和NaOH溶液均易与CO2反应,但有两点区别:(1)常温下NaOH的溶解度大,而Ca(OH)2的溶解度小,浓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远远大于饱和C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浓NaOH溶液吸收CO2的量多。
(2)石灰水与CO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浑浊,而NaOH溶液与CO2反应无明显现象。
因此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而用NaOH溶液吸收CO2。
答案:虽然等质量的Ca(OH)2和NaOH相比,Ca(OH)2吸收CO2的质量大于NaOH,但常温下NaOH的溶解度远远大于Ca(OH)2的溶解度,故通常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二、考查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例3.已知澄清石灰水中存在水分子、钙离子、氢氧根离子。
某同学对澄清石灰水进行探究,想知道哪种粒子能使指酸碱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及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CaCl2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解析:我们知道澄清石灰水中的OH-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排除水分子和Ca2+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可能,从而得出OH-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结论。
最新溶液 溶解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1
最新溶液溶解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1一、溶液选择题1.向饱和澄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C.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但由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生成氢氧化钙不会再溶解。
且由于水的减少(溶剂减少),原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会析出一部分。
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会减少。
AB项错误。
由于溶液的温度没变,即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应选C项。
考点:饱和溶液、溶解度2.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KC1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40℃时,5gKCl中加10g水可得33.3%溶液D.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KNO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正确;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40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14g ×100%=28.6%,C错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即该温度下45.8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16g,即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D正确。
故选C。
考点:溶解度3.将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100g B.200g C.300g D.400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5%,解得x=300g,故选C.4.如图是KNO3、Mg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与氢氧化钙溶解度有关的试题万安县棉津中学温余汉中考出题常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中心,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
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从历次考试情况来分析,同学们往往在这方面失分较多。
现从近几年试卷中精选出一些有关氢氧化钙溶解度方面的题目来进行分析,点评这些题目的错误原因,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复习。
1、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有三种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这题考查的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学生常犯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填了升高温度这种方法,二是还有一空不会填。
(解释)通常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加溶剂、升高温度。
但对于氢氧化钙来说,升高温度,溶解度反而降低,导致有晶体析出,所以只能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①加水②降低温度③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固体溶质高温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浓B、同种固体溶质低温下不饱和溶液可能比高温下饱和溶液浓C、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质量会增加D、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其它物质,溶液质量都不会增加(错解)错选A或D(解释)饱和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
所以高温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低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浓。
(答案)选B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升高温度可以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错解)错选A或D(解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中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而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没有晶体析出)。
升温不能使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答案)选B4、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错解)错选D(解释)这是一道图像样题。
对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大小比较、溶液饱和性转化、结晶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考查。
同学们需要从图象中分析得出有效信息。
从图象分析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中40g;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所以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用升温的方法。
(答案)选C5、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
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B.乙(状态1)>甲(状态3)C.甲(状态1)=乙(状态2)D.乙(状态3)>丙(状态3)(错解)①20℃≤t≤30℃;③a;④A、B、D(解释)此题把实验过程与图象结合起来,对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进行综合考查。
从图2上可知,20℃溶解度b>a=c;30℃时溶解度a=b>c;40℃时溶解度a>b>c;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从图1实验过程可知:从状态1到状态2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液的各项数据都不变。
从状态2到状态3溶液温度升高了,甲烧杯中固体物质增多,乙烧杯中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丙烧杯中固体物质部分溶解,整个变化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综合以上信息可知:烧杯甲中是c物质的溶液,烧杯乙中是a物质的溶液,烧杯丙中是b物质的溶液。
(答案)①20℃<t<30℃;② c、a③ b (从20℃到40℃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在20℃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由于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其溶剂的质量最小。
)④ c (20℃时溶解度b>a=c,所以状态1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加入等质量的固体溶质后的状态2中,由于温度不变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仍为丙>甲=乙;升温到40℃的状态3后,烧杯甲中有溶质析出,烧杯丙中仍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所以质量分数乙>甲、丙>甲。
由于乙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全部溶解后溶液是否饱和还不可知道,所以乙、丙两物质间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
)6、如图3所示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图3A. 浓硫酸B. 氢氧化钠C. 氧化钙D. 氯化钠(错解)错选B(解析)此题把实验与图象结合起来,对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考查,从图象上知,甲中的固体硝酸钾减少,乙中的氢氧化钙固体增加,影响因素应是温度升高,向烧杯中加入物质后应放出热量,则所加物质A、B、C皆可。
(答案)D。
7、30℃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水。
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A、等于5.6gB、大于5.6gC、等于1.6gD、小于5.6g(错解)错选A、B(解析)5.6g加入水中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是氢氧化钙,因为30℃时1000g 水中最多溶解氢氧化钙1.6g,所以不可能选A;也不可能选B;虽然反应消耗掉1.8g水,998.2g 水中溶解氢氧化钙的质量仍近似的等于1.6g。
(答案)选C。
8、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再恢复到25℃,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减少C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E .溶液的质量不变F .溶液的质量增大(错解)错选D 、E(解析)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后,氧化钙与水反应导致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会减少,因此溶解的溶质也会相应的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
而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选B9、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30℃的不饱和溶液B 、30℃的饱和溶液C 、90℃的不饱和溶液D 、90℃的饱和溶液(错解)选D(解析)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所以A 、C 选项错误。
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所以低温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高温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要大。
(答案)选B10、t ℃时,向一支盛有0.1g 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B 、溶液是t ℃时的饱和溶液C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错解)错选C(解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
所以升高温度只会使溶液中溶质继续析出,此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答案)选 B11、 下图甲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溶解度g 温度C 12镁条的饱和溶液甲乙(1)甲图中,t 2℃时,A 、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P 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 ℃时,将B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 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 可能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错解)⑶错选A(解析)此题把实验与图象结合起来,对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等知识加以综合考查。
从实验可知,烧杯中出现浑浊,说明有固体物质析出;又知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
所以表现为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反而降低。
则X 应为C 。
(答案):⑴A 。
t 1℃时B 、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⑵增加溶质、降温、恒温蒸发溶剂⑶C1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⑴P点的含义是。
⑵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⑶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
⑷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D.b>a>c(错解)⑷错选A或C(解析)t1℃时溶解度b>a=c,所以t1℃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 >a=c;当温度升高时c物质的溶解度降低,也就是说c有晶体物质析出,导致c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少;而a、b两物质溶液将变为不饱和溶液,由于没有再加入固体物质a、b,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答案)⑴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⑵不能⑶a>b>c⑷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