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的判断和酸碱失衡的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的判读
举例十:
pH 7.33、 PaCO2 70 mmHg、 HCO3- 36 mmol/L、 K+ 5.1mmol/L Na+ 140mmol/L Cl- 80mmol/L AG=140-(36+80)=24mmol/L
判 断 方 法
PaCO2 70 mmHg > 40mmHg, HCO3- 36 mmol/L > 24mmol/L, pH 7.33 < 7.40,示原发失衡为呼酸。
第三步:判断代偿变化,是单 纯型还是混合型?
根据代偿规律,一旦HCO3-和PCO2呈相 反方向变化,必定为混合性酸碱失衡, 临床上常见有以下三种情况。
(1)PaCO2升高同时伴HCO3-下降,肯定为呼 酸合并代酸 (2)PaCO2下降同时伴HCO3-升高,肯定为呼 碱并代碱 ⑶PaCO2和HCO3-明显异常同时伴pH正常,应 考虑有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
2、潜在HCO3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降低)掩盖HCO3-升 高,潜在HCO3-=实测HCO3-+△AG,即无高AG代酸时
,体内应有的HCO3-值。
意义: 1 )排除并存高 AG 代酸对 HCO3- 掩盖作用,正确反 映高AG代酸时等量的HCO3-下降 2)揭示被高AG代酸掩盖的代碱和三重酸碱失衡中
判 断 方 法
PaCO2 30 mmHg < 40mmHg,可能为呼碱; HCO3- 14 mmol/L < 24mmol/L,可能为代酸;但pH 7.29<7.40,偏酸性,提示:原发失衡为代酸。
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PaCO2=1.5HCO3+8±2预计PaCO2 在27-31mmHg,
判 断 方 法
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失衡的判断-精品文档
氧离 曲 线
2019/2/22
14
3.氧合指数 氧合指数=PaO2/FiO2,又称通气 /灌注指数,正常值为400~500mmHg。 4.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 在正常生理 条件下,吸空气时P(A-a)O2为10mmHg左 右;吸纯氧时P(A-a)O2正常不应超过 60mmHg。 5.肺内分流量(Qs/Qt) 正常人可存在小量解剖 分流,一般不超过3%。
动脉血气分析 及酸碱失衡的判断
2019/2/22
1
2019/2/22
2
一、定义
血气分析系指对血液中的O2、CO2和 pH值的 测定,以及由上述三项所衍生出的有关氧代谢 及酸碱平衡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人体为能正常进行生理活动,必须依靠人体的 调节功能,血液的氢离子浓度维持一定的正常 范围,使体内酸碱达到动态平衡。如果体内酸 或/和碱产生过多或不足,引起血液氢离子浓度 的改变,这就叫酸碱平衡失常,简称酸碱失衡。
2019/2/22 3
二、动脉血气分析作用 血气、酸碱失衡与临床多种疾病有 关,其正确的判断常常是治疗成功的 关键。 可以判断 ●呼吸功能 ●酸碱失衡
2019/2/22 4
(一) 判断呼吸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指标, 可以分为Ⅰ型和Ⅱ型。 1.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 Ⅰ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
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呼吸性碱中毒 (呼碱);代谢性酸中毒 (代酸);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2.混合型酸碱失衡(Mixed Acid Base Disorders) (1)传统认为有四型:呼酸并代酸;呼酸并代碱;呼碱 并代酸;呼碱并代碱 (2)新的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 ●混合性代酸(高AG代酸+高Cl-性代酸) ●代碱并代酸 代碱并高AG代酸;代碱并高Cl-性代酸 ●三重酸碱失衡 (Triple Acid Base Disorders,TABD) 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
㈢计算AG值: AG = Na+ – (HCO3- + cl-) ㈣初步判定有无酸碱失衡,并判定原发因素。 例:PH 7.34、HCO3- 15、PaCO2 28 代谢性酸中毒 ㈤初步判定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例: PaCO2 升高伴 HCO3- 下降,肯定为呼吸并 代酸。 PaCO2 下降伴 HCO3- 升高,肯定为呼吸并代 碱。 ㈥结合临床代偿公式,AG进一步明确判定。
酸碱来源:酸: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 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分两大类: A :挥发酸:机体细胞氧化代谢过程中不断 生CO2,进入血液后与水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 生成H2CO3,在肺部分解成水H2O、CO2,CO2呼 出体外。 B :非挥发酸: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乳 酸、丙酮酸、酮体等,均要通过肾脏排出。 碱:代谢产生的碱较少,主要来自食物,特 别是蔬菜、瓜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如柠檬 酸钾(钠)、乳酸钾(钠)等。
㈥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①PaO2表示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 产生的分压。健康人在海平面大气压下呼 吸时正常值为 80-100mmHg ,但随年龄增长 而递减( PaO2 = 102-0.33×年龄)。反映 机体氧供情况,受大气氧分压,通换气功 能影响。
②A-aDO2 A-aDO2 是换气(摄氧)功能指标,理论上 AaDO2应接近于零,实际上由于气-血屏障、解 剖与生理分流的原因,A-aDO2 15mmHg 为 正 常 ( 年 老 者 A-aDO2 较 大 , 小 于 30mmHg)。 ③SaO2 氧饱和度是实际氧量与氧容量的比值。正常 为95-98%。
各型酸碱失衡判定举例: ① 呼吸性酸中毒: 原发性 PaCO2 升高为呼吸性酸中毒,急性呼 酸时,机体主要通过缓冲系统使 HCO3- 代偿 增加,肾脏几乎不参与,最大代偿能力 HCO3-升高 3-4mmol/L ,因此,急性呼酸病人 HCO3->30mmol/L ,即可诊断为急性呼酸合并 代碱, HCO3-<20mmol/L, 即可诊断急性呼酸 合并代酸。
酸碱失衡与血气分析课件
pH: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
为
7.35~7.45,平均为7.4。
_
[HCO3 ]
方程式:pH = pKa + log ————
[ H2CO3 ] pH >7.45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
➢ 碱中毒常合并低钙血症,可予补钾 ➢ 纠正酸中毒也不宜过速,一般也不要求完全纠正。
㈢.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 特点是CO2蓄积为特征的高碳酸血症 。 ➢ 原因是呼吸道梗阻、限制性肺病及医源
性的全麻或镇静过量。 ➢ 主要表现是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持
续性头痛、突发性心室纤颤(高钾)。 ➢ 治疗是改善通气(原发病、排痰、气管
插管)。
㈣.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
➢ 以 碳原酸发血的症P。CPOC2O减2少<4及.67pkHP降a p低H为>7特.45征的低 ➢ 因换气过度(休克、高热、昏迷、应用人
工呼吸机或麻醉时辅助呼吸 、颅脑损伤 或病变) ➢ 表现:呼吸浅快和短促、叹息样不规则呼 吸 ➢ 应 口增鼻加以吸增入加气呼中 吸道CO死2浓腔度,,减可少用CO纸2袋呼罩出住。
—
产生H2CO3增多,解离的HCO3 与细胞外 —
液Cl 进行交换,缓解细胞外酸中毒。
3 . 肺的调节
肺通过呼吸运动呼出CO2,随着呼吸的 快慢深浅,调节CO2排出速度,以调节碳酸
的浓度。 当血浆pH降低或碳酸增多时,呼吸中枢
兴奋性增高,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2的排 出;反之,减慢CO2的排出。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六步法
N a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A G
HCO3
Cl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六步法
Step 6 - △AG
HA = H+ + A H+ + HCO3- = H2CO3 H2CO3 = H2O + CO2
A-的增加值等于HCO3-的下降值
△AG = △ HCO3-
△AG = 28 – 12 = 16 预计HCO3- = 16 + 6 = 22 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
Step 5 - AG
阴离子间隙( AG ):未测定阴离子( UA )与未测定阳离子( UC )之差
根据电中和定律:阴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 。
Na++UC=CL- +HCO3- + UA
AG = UA-UC = Na+-(CL-+HCO3-)
正常范围:8-16mmol/l
AG = 132 – 82 – 4 = 46
N a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A G
HCO3
Cl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六步法
Step 6 - △AG
HA = H+ + A H+ + HCO3- = H2CO3 H2CO3 = H2O + CO2
A-的增加值等于HCO3-的下降值
△AG = △ HCO3-
△AG = 46 – 12 = 34 预计HCO3- = 34 + 4 = 38 代谢性碱中毒
(二)PaCO2下降同时伴 HCO3-升高,可判断为呼 碱合代碱, 如pH7.57, PaCO2 32mmHg,HCO328mmo1/L为例。
(三)PaCO2 和HCO3- 明显异常同时伴pH异常, 应考虑混合性酸碱失衡可能,宜通过单纯性酸 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进一步确诊。
血气分析讲课课件.ppt
Step6 ∆AG
• HA=H+ +A• H + +HCO3-=H2CO3 • H2CO3=CO2+H2O
AG
• 真正的AG是不能测定的阴离 子-不能测定的阳离子
• 用Na-cl-HCO3代替
• 增加的A- =减少的HCO3• ∆AG= ∆HCO3-
HCO3l
Na
cl
∆AG
• ∆AG=28-12=16 • 假定的HCO3=16+6=22
动脉血气分析作用
• 判断 ●呼吸功能 ●酸碱失衡
判断呼吸功能
•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指标 •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
(一)判断呼吸功能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 1.Ⅰ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 2.Ⅱ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 该病人是单纯的高AG的代酸
平的每下降1g/dl而下降2.5mEq/L
Step 5 AG(阴离子间隙)
• 正常AG=Na-cl-HCO3=12 ±2
• 该病人的AG=128-94-6=28 • 因此该病人是存在高阴离子间隙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Step6 ∆AG
• ∆AG=测定AG-正常AG
• 假定的HCO3= ∆AG +测定HCO3 • 如∆AG <22,AG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 • 如∆AG >26,代谢碱中毒
矫正因 子
±2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HCO3=24+∆PaCO2/10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HCO3=24+∆PaCO2/3
代谢性碱中毒
PaCO2=(10.7×HCO3)+21
血气分析判断
阴离子间隙(AG)
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之 差,即(AG=UA-UC)。 Na++K++UC= Cl-+HCO3-+UA UA-UC= (Na++K+)-(Cl-+HCO3- ) 公 式:AG=(Na++K+)-(Cl-+HCO3-) 可简化为:AG= Na+-(Cl- + HCO3-) 正常值:8~16mmol/L 平均值:10mmol/L
• PaO2可用于判断有无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 • 低氧血症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60~80mmHg
中型:40~60mmHg
重型:﹤40mmHg
Ⅰ型呼衰:低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 Ⅱ型呼衰:低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且
PaCO2 ﹥50mmHg)
乳 酸(Lac)
正常范围: 新生儿:-10~-2mmol/L 婴儿:-7~-1mmol/L 儿童:-4~+2mmol/L 成人:-3~+3mmol/L
SaO2
指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为源自合O2的血红蛋白 量占血红蛋白总量的百分比。
正常值:95%~98% SaO2与SpO2的意义相近,前者测定的是动脉血,后者则是 外周毛细血管血。
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AG在判断三重酸碱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AG ﹥30mmol/L,肯定存在酸中毒 AG 20~30mmol/L,酸中毒可能性很大 AG 17~20mmol/L,只有少数病例(29%)存 在酸中毒。
潜在HCO3-
• 潜在HCO3-指排除并存高AG代谢性酸中毒对HCO3-掩盖作 用之后的HCO3-。
血气分析和酸碱失衡的判断
血气分析和酸碱失衡的判断血气分析报告的判断应当注意实验室与临床的结合,还应结合电解质结果综合考虑。
一、血气分析判断规律1.分清原发和继发(代偿)变化:在分析具体数据前,首先对临床情况应有初步印象。
了解患者的病因病史,按一般规律该病如发生酸碱失衡将是什么性质: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是急性还是慢性;是否有代偿;有无缺氧;并应了解电解质,肾功能和心肺功能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代偿规律,一般地说,单纯性酸碱失衡pH 是由原发失衡所决定的,如pH<7.40,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酸中毒,pH>7.4原发失衡可能为碱中毒,但是pH 正常也同样可能存在酸碱失衡,此点不可忽视。
常见酸碱失衡各指标变化见表6-4-1。
2.分清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失衡:PCO2升高的同时若伴HCO 3-下降,肯定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PCO2下降的同时若伴HCO 3-升高,肯定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PCO2和HCO 3-明显异常的同时若伴pH 正常,应考虑有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进一步确诊可用酸碱失衡诊断图或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分析,见表6-4-3。
表6-4-3常见酸碱失衡各指标变化类 型 pH [HCO 3-]PCO 2 代谢性酸中毒 ↓ ↓↓ ↓ 呼吸性碱中毒 ↑ ↓ ↓↓ 呼吸性酸中毒 ↓ ↑ ↑↑ 代谢性碱中毒 ↑ ↑↑ ↑ 呼酸并代酸 ↓ ↓N ↑ ↓N ↑ 呼碱并代碱 ↑ ↓N ↑ ↓N ↑ 呼酸并代碱 ↑N ↓ ↑ ↑ 呼碱并代酸 ↑N ↓ ↓ ↓注:↑高于正常均值;↓低于正常均值;N 正常值范围内表6-4-2 常用单纯性酸碱失衡的预计代偿公式原发失衡 原发化学变化代偿反应 预计代偿公式代偿时限 代偿极限 代谢性酸中毒 [HCO 3-] ↓PCO 2↓ PCO 2=1.5×[HCO 3-]+8±212~24h 10mmHg 代谢性碱中毒 [HCO 3-]↑ PCO 2↑△PCO 2=0.9×△[HCO 3-]±512~24h 55mmHg 呼吸性酸中毒 PCO 2↑ [HCO 3-]↑ 急性: [HCO 3-] 升高3~4mmol/L几分钟 30mmol/L慢性:△[HCO 3-]=0.35×△PCO 2±5.583~5天 42~45mmol/L 呼吸性碱中毒 PCO 2↓[HCO 3-]↓ 急性: △[HCO 3-]=0.2×△PCO 2±2.5几分钟 18mmol/L慢性: △[HCO 3-]=0.5×△PCO 2±2.53~5天12-15mmol/L注: ①有△者为变化值,无△表示为绝对值②代偿极限,指单纯型酸碱失衡代偿所能达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③代偿时限,指体内达到最大代偿反应所需的时间3.动态观察和综合分析:有时对酸碱失衡的诊断靠一次检测是不够的,必须多次复查或动态观察才能作出可靠诊断,以及发现新的异常。
酸碱失衡与血气分析
目 录
•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 酸碱失衡的类型与原因 • 血气分析在酸碱失衡诊断中的应用 • 酸碱失衡的治疗与预防 • 病例分析
01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酸碱的定义
酸
具有游离氢离子(H+)的物质, 能够提供氢离子。
碱
能够接受氢离子的物质,具有结 合氢离子的能力。
酸碱平衡的生理意义
01
02
03
维持内环境稳态
酸碱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稳 态的重要因素,对维持生 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保证酶活性
适宜的酸碱度是保证酶活 性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 有利于生物化学反应的正 常进行。
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酸碱平衡有助于维持细胞 膜电位、细胞信号转导等 正常功能。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肾脏调节
肾脏通过排泄酸性或碱性 物质来维持酸碱平衡。
评估病情
血气分析结果可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预测预后
血气分析结果异常的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增加,因此及时 纠正酸碱失衡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4 酸碱失衡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纠正酸碱失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使用适当的药物 或治疗手段,调整机体酸碱平衡。
酸性物质消耗过多。
高PaCO₂
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可 能是由于通气不足或 CO₂潴留。
低PaCO₂
表示呼吸性碱中毒,可 能是由于过度通气。
血气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诊断酸碱失衡
通过血气分析可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失衡以及失衡的类型。
指导治疗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调整呼吸机 参数、给予碱性药物等。
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酸碱失衡指标及具体方法分析
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酸碱失衡指标及具体方法分析血气分析是指通过测定人体血液pH 值和溶解在血液中气体评估机体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是抢救危重病人和术中监护重要指标之一。
判断呼吸衰竭(一)氧合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压力,正常值为90-100 mmHg。
PaO2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根据年龄计算公式为PaO2=100mmHg-(年龄*0.33)+/-5mmHg。
80岁老年人正常氧分压可低至69 mmHg。
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
正常人动脉SaO2为95%-98%,如低于90%可确定有低氧血症存在。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二氧化碳指标(PaCO2)。
物理溶解在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压力可作为肺泡通气量指标,正常值为35-45 mmHg,平均值为 40 mmHg。
Note:静脉血PaCO2较动脉血高5-7mmHg,可用来判断动脉血气分析是否错误采集静脉血。
根据PaO2、SaO2 和PaCO2水平判断有无呼吸衰竭。
aO2低于60mmHg定义为呼吸衰竭,SaO2低于94%则提示缺氧。
若同时PaCO2正常或下降表明肺换气功能障碍,为Ⅰ型呼吸衰竭;若PaCO2大于 50 mmHg即存在二氧化碳潴留表明肺通气功能障碍,为Ⅱ型呼吸衰竭。
判断酸碱失衡酸碱度(pH 值)pH 值:正常 pH 在7.35-7.45之间可反映体液总酸碱度,能判断机体处于酸中毒还是碱中毒。
Note:机体强大代偿能力,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同时pH 受呼吸和代谢因素共同影响。
(二)碳酸氢根(HCO3ˉ)碳酸氢根(HCO3ˉ)包括标准碳酸氢根(SB)和实际碳酸氢根(AB)。
SB 是指在37℃,血红蛋白完全饱和,经 PaCO2 为40 mmHg 的气体平衡后的标准状态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ˉ浓度,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可反映体内的HCO3ˉ贮存量,代谢性酸中毒时SB降低,代谢性碱中毒时SB升高。
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失衡判断
酸碱失衡对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酸碱失衡会影响动脉血气的pH值,导致血气分 析结果不准确。
酸碱失衡会影响动脉血气的电解质浓度,如钠、 钾、钙等,导致血气分析结果不准确。
酸碱失衡会影响动脉血气的二氧化碳分压,导致 血气分析结果不准确。
酸碱失衡会影响动脉血气的氧分压,导致血气分 析结果不准确。
动脉血气分析在酸碱失衡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酸碱失衡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血气分析、电 解质分析、尿液分析等
A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 食调整、呼吸机辅助等
C
B
治疗原则:纠正酸碱失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
D
预后:及时诊断和治疗, 预后良好
动脉血气分析与酸 碱失衡的关系
3
动脉血气分析在酸碱失衡诊断中的作用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0 4 HCO3-:反映酸碱平衡,正常 范围为22-26mmol/L
0 5 BE:反映酸碱失衡程度,正常范 围为-3至+3mmol/L
0 6 Lactate:反映乳酸水平,正常 范围为0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 绞痛、心肌梗死、心力 衰竭等
动脉血气分析可 以提供酸碱失衡 的诊断依据
动脉血气分析可 以帮助医生确定 酸碱失衡的类型 和程度
动脉血气分析可 以指导医生制定 酸碱失衡的治疗 方案
动脉血气分析可 以监测酸碱失衡 治疗的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 提供血液中酸碱度、 二氧化碳分压、氧 分压等重要指标, 帮助医生判断酸碱 失衡的类型和程度。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 帮助医生了解患者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 统的功能状态,为 治疗提供依据。
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失调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诊断呼吸衰竭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判断患者是 否存在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从而诊断呼吸衰竭。
诊断酸碱平衡失调
血气分析可以检测出酸碱平衡 失调的类型和程度,如代谢性 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等。
评估机械通气效果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血气分 析可以监测通气效果和调整呼
吸机参数。
评估病情和预后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失调的相互影响
血气分析的结果可以反映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监测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治疗酸碱平衡失调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调整血气分析指标,如机械 通气、使用呼吸兴奋剂等。
04
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
病因治疗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针对引起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进行治 疗,如控制感染、解除呼吸道梗阻、 治疗肾功能不全等。
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补充电解质 溶液,调整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药物治疗
碱性药物
当pH值低于7.2时,可适当使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以 中和酸中毒。
酸性药物
当pH值高于7.45时,可适当使用酸性药物,如精氨酸,以中 和碱中毒。
血气分析在酸碱平衡失调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检测血液pH 值、PaCO2、PaO2、HCO3-等 指标,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
衡失调。
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酸碱平衡失 调的类型,如呼吸性酸碱平衡失
调、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等。
血气分析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呼
吸机参数、使用碱性药物等。
体内碱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液pH值升 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等症 状。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水平PaO2时,低流量吸O2即可明显改善缺O2 (COPD的氧疗依据)
.
氧合指数( OI )
定 义:动脉氧分压与氧浓度比值,PaO2/FiO2 (FiO2=0.21+0.04*氧流量)
.
二氧化碳总量(TCO2)
定 义:血浆中一切形式存在的CO2总量;包括结合形式HCO3- 、
物理溶解CO2、少量RNH2COO- 参考值:24-32mmol/L,平均28mmol/L 意 义:1)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
意义同HCO32)升高:代碱(主要)或呼酸
降低:代酸(主要)或呼碱
肾调节:作用更慢,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达高峰 通过泌H+、重吸收HCO3-、排NH4+ 调节
细胞内液调节:作用较强,3-4h起效,有限 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如H+-K+,CL--HCO3-
.
酸碱平衡的概念
➢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酸碱度,即pH或H+经常维持在很狭小 的范围内,即动脉血pH稳定在7.35~7.45(平均7.4)或[H+]35~ 45nmol/L(平均40nmol/L)之间,此种稳定即为酸碱平衡
.
概念3:常见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
原发失衡 原发化学变化 代偿反应 预计代偿公式
代酸
HCO3- ↓
PaCO2 ↓ PaCO2 =1.5×HCO3- + 8±2
代碱 呼酸
HCO3- ↑ PaCO2 ↑
PaCO2 ↑ PaCO2 =40+0.9×△HCO3- ±5
HCO3- ↑ 急性:代偿引起HCO3- 升高3-4mmHg
血气分析结果临床判断
血气分析结果临床判断血气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通过分析患者动脉血样本中的气体和酸碱平衡情况,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临床判断依据。
下面将从血气分析结果的参数解读和临床判断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血气分析结果的参数解读1. pH值:pH值是衡量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为7.35-7.45。
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根据pH值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酸碱紊乱类型。
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反映了肺泡通气情况,正常范围为35-45mmHg。
高于正常范围表示呼吸性酸中毒,低于正常范围表示呼吸性碱中毒。
3. 氧分压(PaO2):PaO2反映了肺气体交换情况,正常范围为80-100mmHg。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呼吸功能障碍或低氧血症。
4. 标准碳酸氢盐(HCO3-):HCO3-反映了血液中碱性物质的含量,正常范围为22-28mmol/L。
高于正常范围表示代谢性碱中毒,低于正常范围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5. 氧饱和度(SaO2):SaO2反映了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程度,正常范围为95-100%。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组织缺氧。
二、临床判断1.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中的pH值、PaCO2和HCO3-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例如,pH值低于7.35,PaCO2增高,HCO3-正常或稍高,可判断为呼吸性酸中毒;pH值高于7.45,PaCO2降低,HCO3-正常或稍低,可判断为呼吸性碱中毒。
而pH值与HCO3-均异常,PaCO2正常或基本正常,可判断为代谢性酸碱紊乱。
2. 呼吸功能障碍的判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中的PaO2和SaO2等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受损。
例如,PaO2低于80mmHg,SaO2低于95%,可能意味着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或低氧血症,需要进一步评估诊治。
3. 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分析:在准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失调判断
1、pH改变方向 2、HCO3-与PaCO2的变化方向或变化百分率 3、患者病史
四、有AG↑型代酸时,需要作碱补偿
1、缓冲前AB=AB+△AG=AB+(AG-12) 2、有AG↑型代酸时,一定要用缓冲前的AB值来
进行判断。 3、碱补偿后是否有代碱的判断有两个标准:
(1)有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以代偿范围为标准。 (2)非或无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以AB正常值为标 准。
五、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
未测定阳离子浓度↑(高K+,Ca2+、Mg2+、多发 性骨髓瘤)
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原因
H+ 排泄受损
肾功能衰竭\高钾饮食(排 K+抑制排H+)
H+ 丢失
呕吐
H+ 产生过多
酸
碱
(高热、感染、惊厥 糖尿病酮酸血症、酒精中毒)
中 毒
中 毒
HCO3- 丢失
重度腹泻\肠吸引术\大面积烧伤(失K+、Na同时 失HCO3-)妊娠有厌食、恶心、呕吐时
、贫血。等,补充HCO3-是不适宜的,应
纠正这种碱储不足。
阴离子间隙AG
血Na+浓度减去血Cl-和HCO3-的浓度,等于血浆中未测定 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 正常范围10~14mmol/L
AG↑ :代酸、脱水、低K+,Ca2+、Mg2+ AG↓ :未测定阴离子浓度↓(细胞外液稀释、低蛋白 血症)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失调判断
1 酸碱平衡系统
酸的来源
碱的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四: pH7.45, HCO3- 32mmol/L, PaCO2 48mmol/L。 分析: PaCO2 48>40mmHg,可能为呼酸; HCO3-
32>24 mmol/L,可能为代碱。但pH7.45>7.40偏碱,故原发 变化为碱中毒。 结论:代碱。 HCO3- 为原发变化, PaCO2下降为继发 (代偿)变化。以代碱的代偿公式计算:PaCO2 = 40+0.9×△ HCO3- ± 5=40+0.9 ×(32-24) ±5=42.2—52.2 mmHg。病人PaCO2实测值48mmHg在代偿范围内, PaCO2升高是对代碱的代偿反应,不存在呼酸
混合性酸碱失衡判断举例(双重)
例一、肺心病心衰、呼衰,用利尿剂3天后。pH7.40, PaO2 46mmHg, PaCO2 67mmHg, HCO3- 40 mmol/L 。 判断:1、Ⅱ型呼衰。2、pH7.40虽在正常范围内,但 HCO3- 和 PaCO2均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呼酸和代碱。 3、用慢性呼酸的代偿公式. HCO3- =24+0.35×△ PaCO2 ±5.58=24+0.35×(67-40) ±5.58=27.87—
AG: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U A)与未测定阳离子量(UC)的差值。AG=Na +-Cl--HCO - ,正常范围为10-14mmol/L。 3 AG是反映血浆中固定酸含量的指标,当HPO42- 和SO42-及有机酸阴离子增加时,AG增大,因而 AG可帮助区分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和诊断混合型 酸碱平衡紊乱。血浆白蛋白在未测定阴离子中占很 大比例,故当血浆白蛋白浓度发生明显变化时,如 多发性骨髓瘤或低蛋白血症时会引起AG变化。
mmol/L。
病人实测值HCO3- 32mmol/L>代偿上限,提示合并代碱。 结论:呼碱并代碱失代偿Fra bibliotek
例二、慢性肺心病,呼衰加重期,尚未治疗。pH7.191, PaO2 41mmHg, PaCO2 73.4mmHg, HCO3- 28.8 mmol/L 。 判断:1、Ⅱ型呼衰。2、pH7.191<7.35,肯定有酸中毒, PaCO2 >50mmHg,提示有呼酸,慢性呼酸时, HCO3-代 偿性上升,但此例HCO3-升高不明显,提示合并代酸。 3、用慢性呼酸的代偿公式. HCO3- =24+0.35×△ PaCO2 ±5.58=24+0.35×(73.4-40)
例二、急性肾炎、全身水肿,近日曾用双氢克脲噻、速尿等 利尿药,pH7.49, PaO2 75mmHg, PaCO2 48mmHg, HCO3- 36 mmol/L 。 判断:1、无呼衰。2、pH7.49>7.45,肯定为碱中毒, HCO3 - 36>24 mmol/L可能为代碱; PaCO 稍有增高,无呼酸和呼 2 碱,;但pH>7.40,偏碱,原发性变化为碱中毒 3、用代碱的的代偿公式. PaCO2 =40+0.9×△ HCO3- ± 5=40+0.9 ×(36-24) ±5=45.8—55.8mmHg。病人PaCO2实 测值48mmHg在代偿范围内, PaCO2升高是对代碱的代偿 反应,不存在呼酸 结论:代碱失代偿
32>24 mmol/L,可能为代碱,但pH7.35 < 7.40偏酸,故原 发变化为酸中毒。 结论:呼酸。 HCO3-升高为原发变化, PaCO2 升高为继 发(代偿)变化。以慢性呼酸的代偿公式计算:HCO3- = 24+0.35×△ PaCO2 ±5.58=24+0.35×(60-40)
±5.58=25.45—36.58 mmol/L。 病人HCO3- 32mmol/L在代偿范围内,也证明HCO3- 升高
±2.5=11.5—16.5 mmol/L。 病人HCO3- 14mmol/L在代偿范围内,也证明HCO3- 下降
是对呼碱的代偿反应,不存在代酸。
例 三: pH7.35, HCO3- 32mmol/L, PaCO2 60mmol/L。 分析: PaCO2 60>35mmHg,可能为呼酸; HCO3-
2、有无呼吸衰竭?
主要看PaO2
和PaCO2 两个指标。 如PaO2 <60mmHg, PaCO2正常或稍偏低,可 判为Ⅰ型呼衰。 如PaO2 <60mmHg, PaCO2 >50mmHg,可判 为Ⅱ型呼衰.
3、有无酸碱失衡?
主要看pH,
HCO3- , PaCO2三个指标
HCO3-:在血中所测的HCO3-浓度。正常值为22 -27mmol/L,平均值为24mmol/L.受代谢和呼吸 因素的双重影响。 ℃ BE:剩余碱:指在38℃,血红蛋白完全氧合, PaCO2为5.32kPa的条件下,将1L全血或血浆滴定到 pH7.40所需的酸或碱的毫克分子量,正常值为0± 3mmol/L。代谢性酸中毒时,BE以负值来表示。 代碱时以正值来表示。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 毒时,BE亦可出现代偿性升高或降低。
几分钟 3-5天
30mmol/L 42-45mmol/L
18mmol/L 12-15mmol/L
注:1、有△者为变化值,无△者为绝对值。2、 代偿极限:指代偿所能达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3、 代偿时限:指体内达到最大代偿反应所需时间。
(二)、辨别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 1、一般来说,单纯性酸碱失衡的pH是由原发失衡 决定的。 pH<7.40,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酸中毒, pH>7.40,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碱中毒。 2、根据代偿公式计算代偿预计值范围,实测 PaCO2值或实测HCO3-值如落在代偿范围内,则为 单纯性失衡;落在代偿范围外,则为混合性失衡。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动 脉血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正常范围为3545mmHg,均值为40mmHg。 PaCO2原发性增多表示有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 中毒; PaCO2原发性降低表示肺通气过度,见于呼 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碱平衡障碍时PaCO2可以代 偿性下降或上升,但其值一般不会低于15mmHg或 高于60mmHg。超过该范围,常提示有原发呼吸性 酸碱平衡障碍的存在。
呼酸
呼碱
PaCO2 ↑
PaCO2↓
HCO3- ↑
HCO3-↓
急性:代偿引起HCO3- ↑3—4mmol/L 慢性: HCO3- =24+0.35×△ PaCO2 ±5.58
急性: HCO3- =24-0.2×△ PaCO2 ±2.5 慢性: HCO3- =24-0.5×△ PaCO2 ±2.5
几分钟 3-5天
第二种方法:ph>7.40时,
{H+}= 40×0.8(nmol/L);ph<7.40时, {H+}= 40×1.25 nmol/L
例一:ph7.40, HCO3- 36mmol/L, PaCO2 40mmHg, 判断{H+}=40nmol/L,代入Henderson公 式,40=24×(40/24),等式成立,表明结果正确。 例二: ph7.35, HCO3- 36mmol/L, PaCO2 60mmHg, pH7.35比7.40低0.05,故{H+}应比 40nmol/L上升5nmol/L,即{H+}=40+5=45nmol/L。 代入公式,45=24 ×(60/36),等式不成立,表明 结果有误差。
血气分析的判断与酸碱失衡的 处理
一、基本概念和正常值及意义
血pH:溶液的酸碱度取决于所含的H+浓度。由
于血液H+浓度很低,约40nmol/L,故采用H+ 浓度的负对数pH表示。正常人动脉血pH为 7.35-7.45,平均值为7.40。 pH的变化反映了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和程度, pH降低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pH升高为失代 偿性碱中毒。
例二: pH7.47, HCO3- 14mmol/L, PaCO2 20 mmol/L。 分析: PaCO2 20<35mmHg,可能为呼碱; HCO3- 14
<24 mmol/L,可能为代酸,但pH7.47>7.40偏碱,故原发 变化为碱中毒。 结论:呼碱。 PaCO2 下降为原发变化, HCO3-下降为继 发(代偿)变化。以慢性呼喊的代偿公式计算:HCO3- = 24-0.5×△ PaCO2 ±2.5=24-0.5×(40-20)
三、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一)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
原发失 衡
代酸 代碱
原发变化
HCO3-↓ HCO3- ↑
代偿变化
PaCO2↓ PaCO2 ↑
代偿公式
PaCO2 =1.5× HCO3- +8±2 PaCO2 =40 +0.9×△ HCO3- ±5
代偿时限
12—24h 12—24h
代偿极限
10mmHg 55mmHg
39.03 mmol/L。 病人实测值HCO3- 40mmol/L>代偿上限,故 HCO3-升
高除对呼酸代偿外,还合并代碱。 结论:呼酸并代碱
例三 pH7.65, PaO2 80mmHg, PaCO2 30mmHg, HCO3- 32 mmol/L 。 判断:1、无呼衰。2、pH7.65>7.45,肯定有碱中毒, PaCO2 <35mmHg,提示有呼碱,单纯呼碱时, HCO3-代偿 性降低,但此例HCO3-升高,提示还合并代碱。 3、用慢性呼碱的代偿公式. HCO3- =24-0. 5×△ PaCO2 ±2.5=24-0. 5×(40-30) ±2.5=16.5—21.5
四、单纯性酸碱失衡判断举例
例一:慢性肾炎,尿毒症。pH7.271, PaO2 90.5mmHg, PaCO2 27.1mmHg, HCO3- 12.2 mmol/L 。 判断:1、无呼衰。2、pH7.271,肯定为酸中毒, HCO3- 12. 2<24 mmol/L,可能为代酸; PaO2 27.1mmHg<35,可能为呼碱; 但pH7.27<7.40,偏酸,原发性变化为酸中毒 3、用代酸的的代偿公式. PaCO2 =1.5× HCO3- +8±2= 1.5 ×12.2+8 ±2=24.3—28.3mmHg。病人PaCO2实测值 27.1mmHg在代偿范围内, PaCO2下降是对代酸的代偿反应, 不存在呼碱。 结论:代酸失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