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创意人才状况及培养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缺乏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2. 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3. 培养具有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4.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三、培养内容1. 课程设置(1)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理论与实践、行业特点等方面的知识;(2)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与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了解创新与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与管理:学习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和管理技巧,包括市场调研、项目策划、资源整合等内容;(4)文化与传媒:了解文化与传媒的关系,学习传媒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熟悉各类传媒工具的应用;(5)文化创意产业法律法规:熟悉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知识产权保护和合同管理等内容。
2. 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提升技能和工作经验;(2)企业合作项目: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提高综合素质;四、培养方式1. 多元化教学方法(1)讲座与报告:邀请业界专家和成功企业家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考;(2)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3)实践操作与实验:开设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团队合作与项目实施: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实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2. 导师制辅导为每位学生分配专业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并提供实用建议和指引。
五、评价与认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术成绩、实践表现、项目成果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河南文创产品市场调研总结
河南文创产品市场调研总结1.博物馆文创模式一以河南博物院为例1.1当前发展状况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以下简称豫博文创"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
其有专业化的文创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豫博文创自运营以来,以兼容并包的胸怀与认真实干的精神,坚持以“突出原创"为开发原则,如今已累计设计出品500余款文创产品。
同时,豫博文创对文创产品进行了分类,如精品高仿、家居生活、文具玩具服饰配饰、文化创意食品五大板块,并且在每类文创产品中又进行了低中高档产品的划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目前豫博文创已打造出博物雅堂”等品牌,并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创文创人才培训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文创与科研的深度结合,加快推进文创人才的培养,之后也将汲取更多的社会力量,以全民参与、全民传承的态势更加有效地推动文创的发展。
1.2文创思路模式归纳河南博物院的文创模式比较完善,不仅借鉴了其他博物馆的相关经验,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理解。
通过我们深入的探访与总结,河南博物院的文创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结合日常生活,推出多元化产品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多来自于馆内展出的历史文物,但售卖的文创产品并非是对文物的简单复制,而是巧妙地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其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
例如杜岭方鼎玻璃方杯、明星文物系列手机壳、武则天金简公交卡等等。
在产品类型上,河南博物院设计的文创产品已不再是单一-的伴手礼,而是既具有作为纪念品、礼物的观赏价值,亦可当作日常用品进行使用。
同时,河南博物院也推出了妇好鶚尊扇形灯、纸质手表、桌面吸尘器等集新奇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文创产品, 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形式多元、美观新颖的需求,另-方面也结合现代科技,让文创变得鲜活了起来。
②推出系列产品,进行多角度营销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多以系列的形式进行售卖,有利于增强用户黏性。
例如近期热度很高的考古盲盒系列文创产品、明星文物系列手机壳、甲骨文十二生肖系列小罐茶等等。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河南地域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国际上对 于 文化创 意 产业 的称谓 略有 不 同 , 美 国称 之 为 “ 版权产业 ” 或“ 知 识产 权产 业 ” , 英 国和韩 国称 之 为“ 创 意 产 业” , 在欧洲部分 国家则称 之为 “ 文化产业 ” , 在我 国, 一般将 文 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统称 为“ 文 化创意产 业” , 并 经常 提出“ 文化 事业” 和“ 文化产业 ” 的协 同发展。从辩 证角度来看 , 文化创 意 产业 的说法利弊并存 , 好处是强调 了文 化属 性和市场属性 的联 系性 , 而缺点是模糊了两者之 间的差异之处 , 容易忽略产业的文 化属性 , 而过度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得。河南文化资源种类繁 多, 内容丰富, 体现 了各地域特定历史时期 的科技水平 、 生活状态和 审美情趣 。对于不同属性和价值的文化资源 , 必须加以区分 , 灵 活对待 , 忽视文 化 自身的发展 规律 , 过于注重 短期市 场经 济效 益, 将对文化资源造成无法挽救 的伤害。总之 , 3 C 化创意产业具 有以文化人 的精神价值 , 对于传承 中原优 秀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 即产业的文化属性 ;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会带来经济效益 , 推动区 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 即文化 的产业属性 。
需 要 设计 创 新 人 才 的智 力技 术 支 撑 , 理应 得 到 更 过关 注 。 2 河 南地 域 文 化创 意 产 业 的人 才 发展 现 状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的核心要 素, 创意人才处于产业 价 值链的前端 , 是文化创意产业 高附加价值 的直接创造者 , 所以创 意人才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 , 河南文化创意人才在 总量 、
1 . 2 河 南 文化 创 意 产 业 业 的发展需求 , 与 国内文化创 意产业发达地区比较 ,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 创意人才的 培养观念意识 、 培养机制都不够成熟 , 创意 人才极度 匮乏 , 阻碍 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目前 ,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 的人 才发展
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探析河南省是中国文化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资源。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实现了经济转型和升级。
本文主要探析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河南省特色文化资源河南省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资源。
其中,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等城市被誉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孟津、焦作、商丘、漯河等地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河南省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黄河文明、商周文明、汉唐文化、宋代文化等,其中,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岳阳楼等文化景点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景点。
此外,河南省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豫剧、豫灯、豫菜、豫绣等。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加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投资和开发,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文化旅游开发。
河南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优势,打造了众多的文化旅游品牌,如河南古都之旅、河南武林之旅等。
通过引进、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企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
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日益成熟,特别是在设计、广告、影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19年,河南省共有55家文化创意企业列入国家文化创意示范基地,成为全国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河南省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互联网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和挖掘,培育了一大批文化人才。
同时,通过建立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措施,打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拓展了文化教育的渠道和方式。
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未来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必将面临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文化人才专项实施群众的问题和不足
文化人才专项实施群众的问题和不足
文化人才专项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群众参与: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调查和了解群众需求的机制,导致项目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符。
缺乏群众的参与,可能使得项目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 项目定位不清: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项目的定位不够明确,无法准确把握人才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人才浪费。
3. 培养模式单一:当前文化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文化院校和艺术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现实工作要求。
4. 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目前的文化人才选拔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知识的记忆和学术成果,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这样的选拔机制难以选拔出真正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人才。
5. 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国家在文化人才专项实施上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文化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资金不足限制了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效果,限制了文化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应加强群众参与,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群众需求,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项目;同时,加强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文化人才;在人才选拔上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察,建立全面科学的选拔机制;同时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提升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文化与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文化与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与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
在这个领域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文化与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培养这一领域的人才。
一、文化与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文化与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形态。
它将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艺术等领域有机结合,具有创新性、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等显著效果。
文化与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推动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与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挑战在文化与创意产业中,需要具备创造力、设计、艺术、商业智慧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的人才。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课程设置不合理。
许多高校的教学计划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训练,不能满足实际岗位需求。
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培养文化与创意产业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来指导学生,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师队伍中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
最后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文化与创意产业是实践性强的产业,需要学生有实习机会,并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
然而,目前学校的产学研结合程度不高,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
三、有效培养文化与创意产业人才的方法为了有效培养文化与创意产业的人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和创意能力的培养。
增加实践环节,开设实践项目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并完成实际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强化教师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使他们与时俱进。
3. 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与文化与创意产业企业的合作,与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提供实习机会,开展产学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与市场需求接轨。
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
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文化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他们的素质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成就。
因此,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要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首先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
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文化创意比赛、文化创新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加强文化人才引进文化人才的引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就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引进。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有文化创意背景的人才来到文化产业领域发展。
在引进过程中,要为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他们留在文化产业领域。
三、加强文化人才激励文化人才的激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就要加强文化人才的激励。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奖励力度,鼓励他们在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造。
企业应该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鼓励他们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评价体系,为文化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加强文化人才交流文化人才的交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就要加强文化人才的交流。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人才交流的支持力度,鼓励文化人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行业领域中交流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
同时,要建立文化人才交流平台,为文化人才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好的机会。
五、加强文化人才保障文化人才的保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文化人才提案工作,就要加强文化人才的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人才的保障力度,建立健全文化人才保障制度,为文化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文化创意人才缺失问题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但现实中文化创意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业内的普遍问题。
绝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在人才招聘、培养、留用等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解决对策:1.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大学生、研究生和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培养,培养出更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2. 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院校开展紧密合作,形成产学研用联盟,加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
3. 加强对技术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二、融资难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之处,在于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由于缺乏强大的资本支持,一直处于融资难的状态。
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支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更多资本和资源。
2.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融资渠道,建立一些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投资和企业合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应用新的融资方式,如众筹、股票期权、债权融资等,拓宽融资渠道。
三、版权保护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版权是核心问题之一。
版权保护不力会导致知识产权侵权、盗版等问题,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1. 政府应加强版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奖励制度,促进创意和文化产品的优秀作品的保护。
2. 涉及版权问题的企业,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采用技术和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3. 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和维权机制,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障版权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大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解决人才、资金、版权等方面的难题,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的问题、归因及对策
应 通过加 强培养 、 注重引智、 瞄准本土 、
优化服务 、 保 护产权等四位一体 的发展 策 略, 提 高我 国文化创 意人 才队伍服务经济
社 会 发 展 的 能 力。
意 产业诚 实 , 其 文化 创 意产业 人 才从 业
比例 也不足 1 %。产业人 才 的供 给短缺 ,
00 2 6-0 4
才 主要 集 中在产业 链 的下游 。 具 体表 现 在 三 个方 面 , 一 是 从学 历层 次 来 看 , 我
国文 化创 意产 业 人 才 中 研 究 生 学 历 占 2 1 . 3 6 %, 本科 学历 占到1 7 . 1 %, 大专及 以 下学历 占5 2 . 1 7 %, 从 表 面上 看 这一 比例 分 配呈 现出人 才梯 队的 “ 金字塔 ” 模 型,
严重 制约了文化创意产 业 的健康 可持 续
发 展。
( 二) 文 化 创 意 产业 人 才层 次 较 低 。
金 斯在其代 表作 《 创 意经济 》中指 出, 全 业 的贡献 , 并 以5 %的年增 长率持 续 向上
攀 升。 而在一 些欧美 发达 国家 , 这一增长 速 度 更 为强 劲 , 美 国文化创 意产业 年增
长值 达 到1 4 %, 英 国为1 2 %。由此可见 , 文 化创意产业在 世界 各 国经济发展 中起着
越 来越 重要的 “ 增长极” 作用。
随 着知 识经 济 的发 展 , 文化创意 产 业在 世界范 围内逐渐成 为各 国竞相 比拼
的 战略 产业 , 引起 广 泛关 注。这 主 要 肇
因而 , 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 、 知识和技 术 互动关 联 的结合 体 , 其生 产方 式 的特 殊
河南文化创意人才状况及培养对策
高房 地产价值 、 吸引高端 人才等 ; 化创意产业 与其 他产业 文 的结 合 , 可 以提高产 品的 附加价 值 , 升产 品利 润 , 进 还 提 促
区域竞 争力 。 代表 韩 国文化 的 “ 流”对周边 以至东南亚 等 韩
维普资讯
20 0 8年 7月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 S0CI AL SCI ENCES
J ], 0 8 u.2 0
V0. 6 11 No. 4
第 l 6卷
第 4期
河南文化创意人才状况及培养对策
王 庆 斌
( 河南工业 大学 设计 艺术 学院 ,河南 郑 州
包 括美 化与 活化 区域 环境 、 供就 业 、 引居 民与 观光 、 提 吸 提
资源 , 商文化 、 如夏 汉唐文 化 、 文化等等 。 宋 还有一些历史 传 统深 厚 的特 色产业 , 洛 阳的唐 三彩 、 如 禹州 的钧瓷 、 朱仙 镇
的年 画 、 阳的玉雕等 。另一方 面 , 南 河南省 自然资 源并不 丰 富, 与 劳动力投 入来保持 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 , 将难 以为继 。 但河 南 省作 为全 国的人 口大省 、 人才 大省与历史 文化 资源大省 , 发
・
资源 品牌 , 以前仅 限于表演 , 但 产业 链条 十分有 限 。据说 经
、
河 南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状 况
( ) 南文 化 创 意 产 业 的 资源 一 河
在这个创 意经 济的时代 , 南必须抓 住时 机 , 河 大力发 展
文化创意 产业 ,实 现 由文 化资源 大省 向文化 产业 大省 的转
摘
4 00 ) 50 1
文化发展对策的实施及人才培育
文化发展对策的实施及人才培育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日益发展,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并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而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发展对策,同时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成为了当前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先,针对文化发展对策的实施,我们需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二是加强文化创意的培育及产出;三是构建文化服务体系。
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于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针对性政策来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提供财政扶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等。
而对于文化企业或项目而言,资金上的扶持同样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
其次,加强文化创意的培育及产出,是实施文化发展对策的另一个方面。
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因此创意人才的培育十分重要。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意人才培训机构,为创意人才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创意园区、开展专业课程、举办创意比赛等活动,积极培育和引导文化创意的产生和发展。
此外,文化创意的产出也需要得到重视。
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创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时引导文化创意产品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最后,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也是实施文化发展对策的一个重要步骤。
文化服务的提供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为群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此外,文化产业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服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于人才培育方面,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实践锻炼的机会;三是社会环境的营造。
专业培训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也不例外。
政府可以建设标准规范的人才培训体系,提供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和教育资源。
解决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对策
解决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文化产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并实施有效的对策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一、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首先,应优化高等教育中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
目前,部分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迅速适应实际工作。
因此,高校应密切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培训。
职业院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培养出具有特定技能的文化产业人才,如文化创意设计、文化营销、文化项目管理等。
此外,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研发,实现互利共赢。
二、提高文化产业人才待遇和福利人才的流动往往受到待遇和福利的影响。
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福利。
企业方面,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根据人才的能力和贡献给予相应的薪酬待遇。
同时,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如五险一金、带薪年假、定期体检等,让人才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尊重。
社会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文化产业人才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如住房补贴、创业扶持资金等。
此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一方面,积极引进海外优秀文化产业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产业交流日益频繁。
引进海外人才可以带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等方式,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
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工程方案
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工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人才培育计划,以满足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发展。
二、人才需求分析1.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产为原材料,以创意为动力,以商品和服务为产品,以文化消费为导向的经济活动领域。
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过去几年迅猛发展,产值不断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各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文化产业人才支撑。
2.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创意人才:包括艺术家、编剧、文化策划师等;(2)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包括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等;(3)文化科技研发人才:包括文化科技研究人员、文化产品设计人员等;(4)文化服务人才:包括文化活动策划人员、导游、文化传播人员等。
3.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培养内容与需求不匹配:现有的培养课程与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2)培养方式不灵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3)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资源不均衡。
三、工程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构建全面、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工程,实现以下目标:(1)建立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2)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产业人才;(3)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4)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人才素质和竞争力。
四、工程构想1.构建人才培养体系(1)规划课程体系: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课程,包括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内容;(2)建立实践基地:与文化产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3)开展学术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提升综合素质。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Viewpoint观点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本文重点分析了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区位优势明显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郑州市中牟县核心区域,规划总面积132平方千米,是“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核心。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周边拥有全方位、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
国道和省道贯穿南北,高速、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发达。
西侧毗邻郑州中心城区,北侧经济带依次为郑东新区、中牟白沙,南侧经济带依次为郑州经济开发区、国际物流园区。
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形成了显著的区位优势。
产业发展良好经过多年的建设,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魅力。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着重打造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以主题乐园旅游和购物休闲旅游为主的时尚体验型旅游业;以影视制作、广告策划、经纪、文化演艺、工艺美术品等表演和艺术创作为主的文化艺术产业;以商务办公、商务会展、会议培训为主的高端商务服务产业。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自成立以来,大型主题公园、专业产业基地、休闲购物商业综合体、会议会展中心、高端酒店、歌剧院、书画院等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中落户。
大型主题乐园不断入驻。
近年来,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优化布局大型主题乐园,带动园区产业整体升级,引领产业链向纵深发展。
方特旅游度假区、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只有河南主题乐园、海姿冰雪世界、绿博园等十大主题乐园签约入驻。
园区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以满足郑州、开封及周边区域大众购物、休闲需求,郑州杉杉·奥特莱斯、海宁皮革城、爱琴海购物中心、中原国际宝石博览园等8个大型休闲商业综合体集中落户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集中规划布局多元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兼容并蓄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载体。
人才培养引进及使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人才培养引进及使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某某区现有各级各类人才3479人,其中中共党员832人;研究生学历的27人,大学本科学历的456人,大学专科学历的1204人,中专或高中学历的1762人;高级职称的42人,中级职称的481人,初级职称的1570人。
我区的的人才队伍在为推动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我区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人才匮乏,以及传统观念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一、个别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人才的合理使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选拔管理方面,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由于财力有限,人才工作、生活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科研经费、住房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四、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的选拔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步子还不够快。
五、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尚未形成浓厚的社会气氛,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还不够得力。
甚至还有不少干部群众心存疑虑,对引进人才工作持有偏见。
六、在人才开发方面,统一规划还不够细致,统一管理方面也缺少过硬的措施。
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还不够好,引进和挖掘当地潜力脱节、项目和人才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查看脱节、项目和技术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有人才,但缺少载体,找不准载体,有些人才利用不好,造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一些急需的人才非常缺乏,引进非常难,同时,又过分依赖引进,忽视了对“土状元”的使用。
八、人才和技术开发的深度还不够,仅仅停留在与高校有联系,与专家有联系,与某某人才有联系,到底怎样立足本地区情,充分发挥引智优势,闯出自己的路子来,缺少深层次的研究,缺少过硬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着重采取以下对策:一、牢固树立符合人才发展的新观念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才是事业之本,发展之基。
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当今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比重显著上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国际和地域之间人才争夺战更趋激烈。
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23
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23前言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底蕴,对于推动河南国际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河南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河南文化资源概述1.1 历史文化遗产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洛阳龙门石窟、郑州嵩山少林寺、安阳殷墟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推动了河南旅游业的繁荣。
1.2 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还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河南豫剧、魏北忆、舞蹈扇子、安阳彩剪纸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河南特色文化,还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河南文化发展现状2.1 文化产业的发展河南文化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发展。
该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品牌。
例如,河南豫剧院成为国内知名的豫剧表演团体,郑州动漫游戏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动漫游戏企业的入驻。
2.2 文化旅游的兴起文化旅游已成为河南的亮点之一。
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河南旅游的繁荣发展。
尤其是洛阳的龙门石窟和郑州的嵩山少林寺,成为国内外游客必去之地。
2.3 教育文化的发展河南的教育文化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和推广。
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不断发展为该省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同时,各类培训机构和文化艺术学校也不断增多,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河南文化发展的挑战3.1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河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重要任务。
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让河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是需要面对的挑战。
3.2 缺乏创新和差异化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晚,创新和差异化不足。
为了进一步提升河南文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需要加大创新和差异化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河南文化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尤其是交通和信息通信设施的建设需要加强,以提升河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能力。
文化行业文化人才培养方案
文化行业文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一章文化人才概述 (2)1.1 文化人才的概念与分类 (2)1.2 文化人才的作用与价值 (3)第二章文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2.1 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3)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第三章文化人才培养目标与原则 (4)3.1 文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4)3.1.1 提升文化素养 (4)3.1.2 培养创新能力 (4)3.1.3 增强国际竞争力 (5)3.1.4 优化人才结构 (5)3.2 文化人才培养的原则 (5)3.2.1 坚持以人为本 (5)3.2.2 坚持全面发展 (5)3.2.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3.2.4 坚持开放办学 (5)3.2.5 坚持可持续发展 (5)第四章文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6)4.1 文化人才培养体系框架 (6)4.1.1 政策法规层面 (6)4.1.2 教育培训层面 (6)4.1.3 实践锻炼层面 (6)4.1.4 评价激励层面 (6)4.2 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内容 (6)4.2.1 学历教育 (6)4.2.2 职业培训 (6)4.2.3 继续教育 (7)4.2.4 实践锻炼 (7)4.2.5 评价激励 (7)第五章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7)5.1 培养模式的创新理念 (7)5.2 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摸索 (8)第六章文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8)6.1 课程体系的构建 (8)6.2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9)6.2.1 课程内容 (9)6.2.2 教学方法 (9)第七章文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10)7.1 实践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10)7.2 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式 (10)第八章文化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11)8.1 评价体系构建 (11)8.1.1 评价指标设定 (11)8.1.2 评价方法与程序 (11)8.1.3 评价周期与反馈 (11)8.2 激励机制设计 (12)8.2.1 物质激励 (12)8.2.2 精神激励 (12)8.2.3 情感激励 (12)第九章文化人才国际化培养 (12)9.1 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 (12)9.2 国际化培养的模式与路径 (13)第十章文化人才培养政策与措施 (14)10.1 政策支持与保障 (14)10.1.1 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政策体系 (14)10.1.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4)10.1.3 优化文化人才培养环境 (14)10.2 实施措施与建议 (14)10.2.1 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14)10.2.2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 (15)10.2.3 拓展文化人才培养渠道 (15)10.2.4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 (15)第一章文化人才概述1.1 文化人才的概念与分类文化人才,是指在文化领域中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文化创作、传播、管理和经营等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
河南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河南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作者:刘琪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1期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是实现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文化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
文化产业领域智力密集、专业性强,亟需学有专攻、业有专长的文化人才。
发展河南文化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提出新时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方向新要求,对进一步推动河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河南在文化强省的建设过程中,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缺乏一批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由于文化产业的投资巨大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者既要具备文化和艺术素质,还要精通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更要具有敏锐的市场营销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而河南缺乏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善于跨文化沟通、善于创新的经营管理者,尤其是具有战略思维、熟悉现代文化产业经营、国际资本运营和把握市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极其稀少。
(二)缺乏一批文化创意人才高校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但是河南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面数量少、层次低,多数为本科以下的专业和职业学院,培养的文化类硕士和博士与其他学科相比数量严重不足。
(三)文化产业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的竞争从本质上看就是人才的竞争,在文化人才竞争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日渐成熟,拥有大量的文化企业,基于高薪引力或创业活力,对河南文化产业人才的虹吸效应一直存在。
地处中部地区的河南,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对于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专项投入相对偏少,必然导致有限的高端文化人才严重外流。
河南文化管理创新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08决策探索2021.10下决策观察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河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衡快速发展,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文化相关部门的合并,河南城市的文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文化管理逐步规范化;各市创新文化管理模式,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努力建设特色文化城市。
但与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差距。
一、河南文化管理创新中的问题分析(一)文化管理理念亟待更新,缺乏重大文化创新举措河南各城市针对文化发展出台了不少规划和政策,主要是紧跟在国家和全省步伐之后的,缺乏融入地域特色的理念和创新,尤其缺乏具体的政策举措和实施方案。
与上海、深圳等有明确文化发展路线图的城市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如上海市聚焦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三个体系建设,着力实施文化政策法规、文化科技融合、文化资本杠杆、文化人才高地等10项创新工程,增强了城市文化创造活力,孵化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创新成果。
再如深圳出台了《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该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配套有《目标责任书》和《重点任务分工表》,细化分解列出130多项具体任务,是一张详细的深圳文化发展“施工图”。
与之相比,河南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更多的是一种方向性规划,缺乏硬性的约束和发展路径。
(二)体制机制不健全,各市均存在高层次人才不足且流失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河南各城市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获得不少奖项,连续多年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但这些作品获奖后很少被继续演出和推广。
主要原因是项目主创人员多是外聘,编剧、导演、主演、舞美甚至服装道具都是外请外借,河南花费几百万元排出的剧目多数没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只好获奖后就束之高阁。
这一方面说明当地缺乏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对本土的创作人才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郑州文化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郑州文化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郑州作为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作为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郑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庞大的人口基础。
本文将对郑州文化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郑州文化业的现状可谓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郑州的文化市场逐渐兴盛起来。
文艺演出、展览、剧院等文化场所在郑州城市中心和各大商业圈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也不断在郑州举办,如郑州国际动漫节、郑州亚洲文化嘉年华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
此外,郑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蓬勃发展,包括影视制作、文化设计、艺术品交易等。
然而,郑州文化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郑州的文化业还相对薄弱。
文化场馆设施不够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郑州的文化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竞争激烈,文化企业面临着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的艰巨任务。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进程,郑州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并满足人们对新形态、新内容的追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未来,郑州文化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郑州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城市,将会吸引更多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郑州文化业的国际化进程。
其次,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郑州的文化产业链也会不断延伸,包括文化旅游、文化金融和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个性化、多样化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郑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实现文化业的可持续发展,郑州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在规划城市发展时应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和创造。
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为文化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此外,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技术创新,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营销渠道和创意产业孵化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文化创意人才状况及培养对策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
由于不重视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并受到原有机制的制约,河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强省的建设。
应重视高等设计艺术教育,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和培养对策,为河南培养更多更强的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
标签:文化创意;设计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是对文化产业部分外延的扩展,它包括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它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包括美化与活化区域环境、提供就业、吸引居民与观光、提高房地产价值、吸引高端人才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产品利润,促进区域竞争力。
代表韩国文化的“韩流”对周边以至东南亚等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都已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和地区,也已经开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初步研究和实践,且在一些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基础。
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从其强劲的发展势头看,它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
一、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状况(一)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在这个创意经济的时代,河南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一方面,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
包括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7种文化。
另外许多地区文化资源也极其丰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
如夏商文化、汉唐文化、宋文化等等。
还有一些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产业,如洛阳的唐三彩、禹州的钧瓷、朱仙镇的年画、南阳的玉雕等。
另一方面,河南省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突出,单纯依靠增强资源与劳动力投入来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将难以为继。
但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人才大省与历史文化资源大省。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十分巨大,依靠创新型的文化建设来带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无疑是一个扬长避短的明智选择。
(二)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河南省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在思想认识、体制、政策、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和规划。
对高等院校和文化团体的发展缺乏支持力度,对著名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缺乏引导和扶持,等等。
例如,中国武术品牌的少林功夫是河南省独有的文化资源品牌,但以前仅限于表演,产业链条十分有限。
据说经过英国一家媒体公司包装后,河南武术的某个项目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不仅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各类媒体反复播放,而且制作的音像制品畅销全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真乃可喜,但也可忧!可喜的是我们的一些文化品牌已经意识到重视自身的包装设计,可忧的是我们的文化品牌如果只能求助省外、国外的创意设计公司进行包装设计,就很可能出现由外省公司、外国公司引领、控制甚至垄断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局面。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缺乏本土的文化创意人才,现有产业的从业人员存在明显不足。
又如著名瓷都禹州神垦,钧瓷企业的产品一般都是以传统器型为主,严重缺乏创新器型,只能以加工韩美林先生的几件作品自豪;另外一些生产炻瓷产品的企业,完全没有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只能进行来样加工,一件出口欧洲的炻瓷餐盘产品价格只有2元钱,只有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同类产品的1/7。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没有自己的陶瓷产品设计人才。
随着安阳殷墟申遗成功,其配套的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应该立即提上日程,不能让游客乘兴而来,空囊而回,不要让游客在殷墟只能看到同全国各地一样的旅游纪念品,殷墟应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品。
只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和自然地域文化修养,了解旅游消费心理,懂得现代旅游产品材料与工艺的设计创意人才的积极参与,才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但河南省文化创意人才极其缺乏,很难开发出和包装各类文化产品。
二、河南文化创意人才状况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内容的提供者,既包括设计师,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动漫设计、游戏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家,也包括艺术家,如画家限画家、作家、编剧、词曲作家、乐队指挥,以及演员、演奏、摄影、摄像、动画、魔术等艺术创作人员。
文化创意人才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
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做产业链的一环。
近年来,文化创意人才作为创意产业链最上游环节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
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是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擅长创意的设计者的极端匮乏是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学科,从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高等院校是教育与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中坚力量。
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大批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河南未来文化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
笔者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来看,重视设计艺术教育是培养河南文化创意人才的关键。
(一)设计艺术的概念和内容设计艺术,是指设计领域的艺术性取向及其体系的创造活动,强调和表现某种创意的艺术性价值,要求创作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不断递增的需求,是科学、经济、艺术的“三位一体”,是一个战略整体或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具体的设计艺术活动中,从确定设计理念,凝练设计创意到付诸设计表现的整合设计程序运作,以及为达到综合价值实现而贯穿始终的设计管理因素,构成了设计艺术学科自身独特的实践应用理论。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内容涉及设计学、创造学、艺术学、市场学、传播学、企业管理学、技术美学、艺术哲学、营销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等,具体包括工业产品造型开发与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动漫创作与设计、展览展示设计、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包装设计与印刷、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等领域,这些内容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点。
当河南省由农业向工业、由“制造”向“创造”经济转化,及发展以中原文化品牌为突破口的“文化创意产业”之际,这个学科便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
20世纪,东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都高度重视设计艺术的发展,各国政府积极组建相应的设计组织,促进设计艺术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各国文化产业和经济的腾飞。
英国、德国、北欧四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韩国,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设计走在世界的前列,它们从不同的方面领导或影响着全球的设计发展,设计也给其人民带来无限的福利,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因此比较发达。
(二)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高等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主体有计划地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
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其中敏锐性是指设计师对事物的发现具有独特的观察能力,能用专业眼光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独创性是指设计者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新颖的、首创的观念与成就;批判性是指设计者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质疑,去追寻未知的知识领域。
这种思维活动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设计变不可能为可能,以便去改善已有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三)河南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受到原有高等设计艺术教育机制的制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河南没有一个独立的设计(艺术)学院(大学)。
设计(艺术)院校是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地方。
目前,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载体,河南省有普通高等院校47所,高等职业学校38所,各类普通高校加起来只有111所,和人口大省的地位远不相配,且没有一所设计(艺术)学院(大学)。
而和我们毗邻的陕西、湖北、山东几个省都有自己的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或者美术学院、音乐学院。
2河南省各高校的设计艺术学科普遍缺乏高水平的设计教育工作者,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重偏低,一般都是本科学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几乎都是从纯美术专业转行过来的,大多没有经过现代设计艺术的教育和创意思维能力的训练。
3各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计划缺乏创新,招生、教学培养各个环节还沉迷于传统的美术专业模式,完全不适合培养具有现代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文化创意人才,也很难会培养出现代创意人才。
4各高校设计艺术专业一般都不重视对中国文化、河南文化等知识的教学。
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研究不够,一味追随西方现代设计文化和潮流。
这种设计艺术教育机制完全不能适应河南省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变革,创造新的培育机制,培养大批量创意人才,推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高速可持续发展。
三、河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对策文化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要素,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创意人才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创意产业的各个门类,包括创意产业领域所需的艺术、技术、经营、管理等职业素质人才,本文所指的文化创意人才主要是指设计创意策划人才和艺术设计人才。
河南的文化创意人才在总量、结构、素质上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省市相比,河南省的创意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当前激烈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创意人才严重匮乏,这极大地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