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是一种重要的 学习成果 构建综合的学习任务 是学习行动成功的关键 姜大源,2003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不同的翻译: 活动导向、行动导向、实践导向,行为导 向、行为引导型 不同的理解: 教学方法、教学方案、教学方式、教学法 教学体系
它到底是什么
?
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本质
行为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 以学习掌握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与指导 思想,或者为培养具有某种行为能力--职业能 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与指导思想. 我们把它定义为: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 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主 要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
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特点
采用跨学科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实 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 整的行动模式”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形式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以传统的主角、教学 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
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
传授知识
把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 教学阶段
先提出引导问题,借此学习 知识
对复杂的课题进行全面理解 帮助使用多种参考资料 分组学习/信息交流 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
可以替代多数专业书籍
要求独立学习 师道尊严
赵志群
学科体系
专业教室; 教学简约; 内容传授
分为“接受任务”、“有产出的独立工作”、“展示成
果”和“总结谈话”等4个必须经历的“学习情境”。
赵志群
行动导向的教学
在理论上,“行动导向”与“知识导向”的 学习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行动导向的 学习并没有专门对应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 法的综合运用。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行之 有效,如探究式学习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等。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尝试新的行动方 式的实践空间。
指导与 建构 融合
情境整合存在
实操区
涡轮传动装置
铣 床 车 床 车 床
一体化专业教室示意图(机械)
小 小 组 组 1 2 小 小 组 组 4 5
资 料 柜
小组3
小 小 组 组 6 7
齿轮传动装置
计 划 区
小组8
资 料 柜
制 动 电 机
钻床
砂轮
齿轮传动装置
实验区
物 品 柜
(透明)
理论区
姜大源,2003
学习过程与知识、能力、态度建构
知识不是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对世界的
一种不断发展的解释或假设,具有个人性、情景性 和相对性。只有在情景下,再创造才有意义。 学习是学生在个人与团组活动中,积极建构新的知 识、能力及态度的过程。积极并有选择地获取新信 息,通过新旧知识的冲突,与已有认知结构建立有 效联系,矫正已有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结构,重建 新结构。 学生终身学习,不同年龄人的学习能力不同;每个 人各有特质,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能力和态度,建立学习领 域和学习情景,使作为主体的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方法:教师中心
行动体系
职业情境; 教学反思; 学习管理
教学方法:学生中心
教师讲述;师生对话;考试考核
小组学习;自我调节;咨询建议
归纳、演绎 分析、综合
项目、案例 仿真、角色
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教学比较
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比较
学科体系
系统、有序 地传授抽象而非 应用的知识,与 职业知识和常用 知识脱节: 惰性知识 描述性 他激性 封闭性
认为人是主动、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 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省,学习不再是一个外部控制的“黑箱” 过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是一个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过程。
赵志群
行动导向的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来引
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的学习方式(玛雅,1989) 这里的行动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活动或 劳动,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 为,其基本特征是: • 学生可以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
• 学生在行动前能对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预测,通过
有计划的行动,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后果。
赵志群
完整的工作过程
• 行动绝非单指某一技术或技艺,而是某 种产品或服务产出的全过程,包括接受 定单、确定任务、资料检索、制订计划、 服务加工、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是 学生即将从事的某一职业可能发生的一 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赵志群
行动导向的教学
按照复杂程度,行动导向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实验导向性学习。主要过程为制订实验计划、进行实 验和检验评价结果,目的是解决实际技术问题,适合 实现较为单一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如传授技能)。 • 问题导向性学习。主要过程为理清问题实质、解决问 题和实际应用结果,目是培养技术思维能力,典型的 如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和案例分析法等。 • 项目导向性学习。按照完整的行动模式,全面培养技 术、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创新精神 的发展,典型的如项目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 (Leittext)等。其中,项目教学既是一种课程模式, 又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
专业能力
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 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 的能力 (强调应用性、针对 性)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内 涵
从事职业活动所 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 需要的工作方法、学 的社会行为能力 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 (强调合理性、逻辑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性、创新性) 交往与合作能力、塑 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 控制能力、反省能力、适 应变化的能力、抗挫折能 力、推销自我的能力、谈 判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 的能力、竞争能力等
主 要 能 力
运用某种职业必备 分析与综合能 专业知识、技能的能 力、决策与迁移能 力,适应职业岗位变换 力、信息接受和处理 的能力,将环保、能源、 能力、自学能力、提 质量、安全、经济、法 出 合 理 化 建 议 的 能 律、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力、审美和创造美的 运用于实际的能力等 能力、创新能力等
目标:社会能力
论证的客观性
情感方面,道 德规范的 学习
目标: 个性能 力
艺术美学能力
目标:专业能力 目标: 方法能力
技术知识 独立地获取信息
生态学知识
经济学知识
富有成效的信息处 理
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发和集成能力
倾听 说服
政治社会能力
自信 自我批评 反思能力 成熟
系统知识
宏观计划的方法
评价能力 工作/时间计划 反馈方法 解决冲突
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 结果与过程
模拟与现场
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姜大源,2006
基础不是事先完全打好的 基础的形成是个生成的过程
基础不是终身一成不变的 基础的形成是个发展的过程
职业行动知识的掌握作为构建基础的核心 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作为扩展基础的重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于建筑学的基础观
基于生物学的基础观
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制定计划
过程调控
大脑风暴+卡片展示
模拟+角色+案例
总结评估
组织实施
展示技术+共同评估
成果展示
构建行动 学习情境
完成教师 角色转变
行动导向 姜大源, 2003 的教学的 五个条件
开发过程 导向课程
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 意义的“境” 基于行动、 生成和建构 意义的“学” 学生主动存 在 基于支持、 激励和咨询 意义的“教” 教师反应存 在
建构
情境真实存在
指导优先
基于主动、自调和建构以及 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 “学” 学生在主动存在与受动存在 之间转换
基于项目、案例和问题 意义的“境”
建构优先
基于激励、支持和咨询以及 指示、描述、解释性意义的 “教” 教师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 之间转换
指导与建构
情境整合存在
指导与建构融合
一体化专业教室
一体化实验室
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
姜大源,2006
结果性与过程性
显性与隐性
终结性与发展性
同一性与特质性
技能与知识 笔试与口试
学业成绩与能力评价
能力本位 考试考核
建构优先的教学原则
基于整体、过程和 实践意义的“境” 基于行动、生 成和建构意义 的“学” 学生主动存在 情境真实存在
建构
基于支持、激 励和咨询意义 的“教” 教师反应存在
姜大源,2005
指导优先原则与建构优先原则的融合
基于项目、案例和 问题意义的“境” 基于主动、自调、 建构以及情境、 引导、社会化意 义的“学” 学生在主动与受 动之间转换 基于激励、支持、 咨询以及指示、 描述、解释性意 义的“教” 教师在反应与主 动之间转换
职业能力 方法能力
学会学习 学会工作 基本发展能力
专业能力
掌握技能 掌握知识 基本生存能力
社会能力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 基本发展能力
关键能力
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 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定位能力
能力—动能 重在内化与运用 过程是其物化的情境 素质—势能
行动导向教学的行动回路
1. 报告(资讯)
5. 评价
2. 计划
行动导向教学的
行动回路
4. 检查 3. 实施
行动导向的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的根本特征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 (即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制定工作和学习计划、实施
计划并进行评价)替代按照外部规定完成给定任务的
“部分行动”模式。教师通过合适的学习任务和多种辅 助手段(如引导课文)帮助学生独立获得必需的知识并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阿诺尔德(R. Anold)将行动导向的学习过程划
姜大源,2006
行为 目标预置 刺激反射
活动 目标随机 活动过程
行动 目标导向 自我建构
哲学层面 行动即学习
资讯
目标层面 为了行动而学习
评估
计划
过程层面 通过行动来学习
控制 (反思)
检查 实施 决策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姜大源,2006
基于系统、目标和知识 意义的“境” 基于指导、 基于复制、 描述和解释 再现和接受 意义的“教” 意义的“学” 指导 教师主动存 学生被动存 在 在 情境模糊存在
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
主讲人:王晓勇
行动导向的教学的历史
行动导向学习起源于德国“改革教育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 罗马16世纪圣路卡艺术与建筑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 的“项目教学”(意大利语progetti)和德国20世纪初以著名教 育家凯兴斯泰纳和高迪希为代表的“劳动学校”运动(与“词语 学校”和“书本学校”对立,致力于通过教学中的手工实践操作 及脑力劳动来促进学生独立性的认知和行动能力的发展。 行动导向学习与认知学习理论有紧密的联系,它们都是探讨 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间的关系。不同的是,行动导向以人为本,
行动体系
整体、自我 地获取经验且构 建应用知识,与 职业情景和生活 情景结合: 行动能力 实践性 自激性 开放性
行动体系
隐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经验形成
策略构建
学科体系
升华
显性
显性
隐性
显性
事实概 念再现
原理论 证掌握
升华
建立在隐性知识管理与显性知识管理基础上的教学路径
姜大源,2004
姜大源,2005
职业能力的构成
学科理论知识还是工作过程知识?
赵志群
行动导向教学的常用方法
大脑风暴教学法 卡片展示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畅想落实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
引导课文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结构要素
教师行为 教学方法 项目引导+文本引导
(任务书→行为目标)
学生行为
行为引导
姜大源,2006
行动-有意识、有目标、有反馈的活动
工作 行动 学习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学习
学生 思维过程 工作过程 不再只是 (指导行动) (完成行动) 教学的受体 完整性 完整性 更重要的是
学习是一种重要的 个体行动 获取完整的过程知识 是学习行动成功的目标 尝试与挫折是一种 重要的学习行动
学习的主体
心理准备、心理条件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重在存储与积淀 条件是其物化的前提
姜大源,2006
言语、语言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 自知、自省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
多元智能 基本结构
交流、交往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动觉智能
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
抽象思维
发现人的价值 发掘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
形象思维
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采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 评估
行动导向教学的原则
促进独立思考与操作 提出问题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允许提出多种建议 鼓励合作 允许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成果、控制工作过程
鼓励与赞扬
整体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内容上,专业 的学习 方法上,解决问 题的学习 社会方面,交 往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