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侧面描 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2、领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3、学习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弹琴的姑娘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不论清早还是夜晚,我在这条长长的胡同里有时往东走,有时往西走,老是听到从斜对面高楼的窗口里,传来一阵好听的琴声。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淅沥沥地下着。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也似乎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在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老是想,这个弹琴的是谁呢?

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上、公园里去乘凉,然而从那明亮的窗口里,却不断地传出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秋天天高气爽。夜里,月牙儿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头,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想逗逗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莺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响着:“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赞美着这个弹琴的人。

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有时飘雪。我深夜回来,走进这条长长的胡同。大伙儿都在生起炉子的温暖的家里。长长的街上,遇不到一个人,可是一阵熟悉的、使人感到愉快的琴声,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感谢着这个弹琴的人。

日子过得飞快,不是几天、几星期、几个月,而是整整的一年了吧,仿佛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一直在耳朵旁边响着,从来没有停过。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又是谁呢?”我非常想知道他,并且想见一见他。

有一天,一位音乐界的朋友,给我送来了一张音乐会的入场券。那晚上,唱歌的,演奏的,都是好手,每次的掌声都如夏季的雷阵雨。到了最后一个节目,是钢琴独奏。一个年纪小小的、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首曲子弹完,谢幕总是欲罢不能地一次又一次。

我疑惑起来,这琴声那样的优美、轻松、快活,有股甜味儿,却又是那么熟悉,“难道就是她?”

事情真凑巧。不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刚从街东口进来,又听到了这熟悉的琴声。就踏着“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节拍,走的真轻快。忽然琴声陡的停

住了,我抬头一看,才发觉快走到家门口了。在对面高楼的楼门口,一个脸蛋儿俊秀的、似乎见过一面的、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正扶着一位头发已经全白的、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走出来。

我一愣:“原来就是她!”

我才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地又响起来了,传进我的耳鼓,灌注到我的心里。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的好姑娘。

练习

一、写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句子在文章的最后出现?

二、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用"_____"画出短文中表示季节的词语,作者写四个季节的变化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2)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雨点、月亮和星星的语句。作者为什么要写雨点、月亮和星星?想一想,这种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

(3)本文赞美的是弹琴的小姑娘,但是作者却一直在说“我”的感受,而且只是说琴声的美妙,一点都没提到小姑娘练琴的场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三、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在文中总共出现了七次,就连结尾也写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这又属于哪种修辞方法呢?有什么作用呢?

五、你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巩固练习

病人

每一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异常耐心。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的照样很多,大概也有十多个,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怎么办,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了7层,其实楼梯口离电梯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说:“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着下电梯的姑娘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合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出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还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也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练习

1、文章中并没有直接对她进行描述,而是精心安排了四个电梯里的场景来刻画她的形象,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并请概括四个场景。

2、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真正的病人是她吗?如果不是,又是哪些人呢?

3、给文章续写结尾,50字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