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主奴理论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观察・2009年12月中旬刊
黑格尔主奴理论探析
□孙国志 刘光顺
(1.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2.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黑格尔的主奴理论揭示了一个人类心理困境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至今对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都产生着影响。在今天,对于黑格尔的主奴理论进行再认识,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黑格尔 自意识 主奴理论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被誉为他的第一步成熟的著作,以其内容丰富,立意深远,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融通诸种概念关联,通过严格的概念演进,构筑了一个自我分化,自我表现,自我识别,最后自我归一的哲学体系,奠定了以后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基础。这其中不乏许多精辟论述,至今仍引发学者的多方评论。其中有关主奴理论的论述甚至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当今社会主义产生重要影响。
一、黑格尔的主奴理论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精神的发展历经了“一时”。“自我意识”。“理性”三大部分,其中理性又可分为“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分别相当于“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有关主奴理论的论述是承接精神发展的意识阶段以后而发展而来的,意识变成自我意识,也即达到自我确定性的认识,认识到一个人是自己。意识通过与外物的接触,先是发现感官获得的并不具有确定性,实在性,通过知觉知性的思考验证,发现外在的具体个体是会发生变化的,用来限制,固化个体的“这一”,“那一”也是可变的。不变的只是事物的共性。它具有优越性,实在性,因而就成为个体所追逐的对象。个体就通过“自意识”,朝着这个方向以求达到它。这个“自意识”就是人的欲望,他不可能从自己内部的调整来获得满足,它促使人做着努力去调整自己适应共相。
自己是否符合共相并不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要获得其他人的认可或迫使其他人都如这样。正如一个人说自己是国王就会被认为是疯子,只有大家都认可,说他是国王他才认为自己是国王。由于每个具体个体所生活的条件,环境等各不相同,展示出来的特征必然存在着差异,因而一个自我意识要想确立自己的共相或标准的地位,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消灭对方,但如果只有自己单个的意识存在,自己也将失去参比的对象,失去排列归类的可能,正如单单的一点不可能说它到底是直线,曲线或圆中哪一个的组成部分。所以另一种的选择方式就是与虽还与另外的意识为敌,但却迫使它们服从自己,按自己的样式去做,通过这种压迫得来的归一,趋同,证实了特别的自己作为属的一分子的存在。其他的为保住自己的自然的样式不被消灭,不得不接受这种奴役的条件:一切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做。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压制别人的主人和受人役使的奴隶。
但在黑格尔看来,主人和奴隶的地位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奴隶在被迫劳动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各种事物,对事物进行着陶冶,使自身不断得到提高,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再看到主人由于接受自己的服务而对自己产生依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奴隶从对死的惧怕中走出来,二自主的去进行选择,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一试去追求自由时,因其思想已经自由,不再受主人意识所束缚,其实质与主人已没什么差别,变为主人。而主人由于过度的依赖奴隶的服务,自身的行为受到限制失去独立性而成为奴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冶曾提到类似的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转化的观点:人生而自由,然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许多人相信他自己是其他人的主人,然而他比别人是更大的奴隶。①
二、现实的对应
在黑格尔看来,欲望是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互动的源泉,它只有在他人对自己的承认中才得到最终的满足。每个人都想要压迫对方,超越对方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自己高于对方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企图通过牺牲对方来满足自己的意愿。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当今的社会现实:为了塑造自己是某某职位最佳候选人的形象,人们往往对自己进行多分,过多,夸大的宣传,企图让其他候选人都相形见拙,无地自容,早早消失。个体之间的对立竞争很容易转变成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
主人通过死亡的威胁来求取对方的承认,这里就有两种可能结果:第一种,主人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奴隶为维护自己的形象,自尊等不愿低头,而冒死反抗。两者之间就会爆发激烈的冲突,即使消灭了对方,这种以消灭对方身体为代价而获得承认,它仍不是真正的承认,你想获得对方的承认,而对方宁愿死也不愿承认。所以第二种选择就摆在人大 面前,就是主人和奴隶。由于没有身体的死亡,肉体能继续保持,就显的和缓一些。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我们看到在一个民族被另一个
民族所占领时,被占领民族的人民要么被杀,要么被奴役,后者被采用的往往要多一些。
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虽然是一不对等的尊卑关系,但由于其消除了对肉体的杀戮,减低了奴隶随时可死的风险,因而两者实际上可以在一起和平共处,共同获益。如工人为资本家做工,在资本家看来,是自己为工人提供了工作的场所,因而就应通过工人的工作而获利,在工人看来,是自己为资本家工作赢取利润,因而自己理应获得收入以养家糊口。两者变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工人在做工过程中耳濡目染,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运营,经销管理的知识,自主性就会增强,从而自己具备投资办厂的能力意识,把自己变成主人。资本家由于技术分工越来越细,环节越来越多,自己对生产越来越陌生,从而越来越依赖工人,从而变成了工人的奴隶。
三、对黑格尔主奴理论的评价
但从另一角度而言,仅从理论推演出奴隶会向主人转化,主人会向奴隶转化术站不住脚的。因为从古代历史情况来看,奴隶擦吧与劳动并不能陶冶提高自己。首先,奴隶从事的通常是粗糙繁重,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个人能力难以提高,相反却会因为繁重而拖垮身体,使人失去兴趣;其次,在黑格尔看来,任何个体如果离开了社会的整体就不可谈论,不具有意义和实在性,因而一个人是主人或奴隶仅仅靠干煸自身是不够的,社会识别所附加的出身,门第,血统等式不可改变的。所以努力自身很难通过劳动的熏陶而提高,即使有所提高,其他方面的限制仍然使之不可能变为主人。
同样,主人因接受奴隶的劳动而受制于奴隶,失去独立性而变成奴隶的说法同样是令人生疑的。原因在于主人接受奴隶的劳动如做饭,挑水等,就使自己节省了时间,精力,从而可去从事更有价值的事情。其次,并非所有的主人都只会做完全依附于奴隶服侍的寄生虫,他们大都被严格训练,多重教养,被寄予厚望,时刻抱着比奴隶更高的人生追求。当今出现的穷人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只能出去给老板打工,老板指着民工教训孩子说,不努力上好大学,找不到工作,你就是他的现象似乎映射出奴隶比主人更绝望,主人却更主动。
黑格尔主奴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当对立的双方共处一个社会中时,他们之间为获得社会的最大认可,掌握社会的主导权时,通常有两种的解决方式。马克思由于看到主奴之间的尖锐对立,从而将其群体化,提出了每个社会都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必定垂死挣扎,无不用其极,被统治阶级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只能进行武装革命斗争。马克思阶级斗争的理论似乎能看到黑格尔主奴理论的影子。第二种解决方式,选择不以肉体消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