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 共29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为“分类”,但如何分类尚没有权 威的定义,这是职称制度改革操作 层面的“软肋”。包括专业分类、 领域分类、单位分类、人群分类、 层级分类等等。职业、职位分类大 典的制定成为艰巨的任务。
第四,职称工作的生命力将落在
“评价”上,公正的评价机制和制度建设, 将成为职称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专业技 术职务聘任制、职业资格证书制的核心都 是对人才的评价。这种评价将包括聘后管 理的内容,致力于打破专业技术人员职务 终身制。
执行过三种体制——任命(有“职” 无“称”、评定(有“称”无 “职”)、聘任(有“职”有 “称”);
形成两条主线——职务聘任制+职 业资格制(职、称、资三位一体)
一、职称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 二、职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职称制度改革的战略定位
(一)形势——十大发展趋势:
第三阶段——改革阶段 技术职务聘任制
1986年——1994年
存在三大特点:评价、使用、待遇三位一体。 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工资待遇明确。
存在三大弱点:专业范围窄、待遇挂钩紧、 管理方式死。
第三阶段建立了29个职称系列
第四阶段——调整阶段 职务聘任与职业资格制 双轨运行机制
2019——今
两个相同点:—评价对象基本相 同; 专业领域基本重复,是对29个系列的发 展和延伸。
五个不同点:——一是评价效用不同, 前者低,后者高;二是评价标准不同, 前者为基础准入性标准,后者为提升发 展性标准;三是取得方式不同,前者为 多元化取得方式,后者为凡进必考;四 是管理方式不同,前者是部门联合、考 试取得、注册管理,后者是人事统筹、 考评结合、自主管理;五是层次设置不 同,前者注重从业和上岗的资格层面, 后者注重职位和晋升的发展层面。
1、各项改革进入战略转折期和矛盾凸 显 期;
2、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成为长期任务 ;
3、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长期的改革重 点;
4、收入差距短期内难以缩小 ;
(一)形势——十大发展趋势:
5、新生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 ; 6、社会矛盾“交叉感染”的危机程度增加 ; 7、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长期主题 ; 8、“三农”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9、促进主体人群心理和谐是长期、艰巨的 重点
第一阶段——沿袭阶段 专业人士职务任命制
解放初期——上世纪60年代初叶
第二阶段——创建阶段 技术职称评定制 属于中国独创
1978年——1983年
技术职称评定制度的五大特征
评委会评审,政府人事部门授予 不受岗位数量限制 取得职称不担负职责,只标志学术、技术
水平20mngangban 与工资待遇不挂钩 终身制
任务 ; 10、教育和医疗的公平性、均衡性、可及性问题仍
然是重点。
(二)任务——六大基本问题
1、传统的职称系列划分已经过时 ; 2、职业资格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并行中的衔接问题
(两个相同点与五个不同点); 3、评审条件的量化和细化任务艰巨 ; 4、评审方法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 5、聘后管理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 6、岗位设置与职称制度的平稳对接是一次严峻考验
第五,制度体系的特征或本质 要求是科学、动态。科学的要求目前 没有硬性标准,属于相对科学;但是 动态的要求相当高,必须有相当精确 的信息控制系统做支撑,以宏观上放 开职称系列为前提。
第六,职称工作也必须走国际化 的道路。但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 人才观、价值观的差异,职称和职业 资格的贯通是渐进的过程。当前职称 工作国际化面临“交流、交融、交锋” 三大考验,但最大障碍是自身素质问 题,西方观念和制度的输入成分过大, 而我国输出能力不足。
返回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第二章小节
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矛盾凸显、 维权意识增强、发展方式转变、强调分配公 平、阶层向上流动、危机交叉感染、强调环 境保护、突出保护“三农”、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服务均衡。20mngangban
任务——科学划分系列、两种体系对接、评 审条件量化、评审方式变革、加强聘后管理 、岗位设置对接。
调整阶段的四项措施: 1、建立与职务聘任制并行的职业资格制度 ;2、 对企业放开职称指标和结构比例限制; 3、修正职 称工作的基本内涵;4、建立人才评价体系。
分为两类 资格准入类 (44个) 水平评价类
(10个)
第四阶段陆续出台了 54个职业资格系列
第一章小结
职称改革经历四个阶段——沿袭、 创建、改革、调整;
职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北京市人事局
张祖德
一、职称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 二、职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职称制度改革的战略定位
我国的职称制度经过了近60年 的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 同的形式和特点,发挥了不同的作 用。到目前,我国已有4100多万专 业技术人才。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 伍也已经发展到68万。
需要把握的六个重点:
改革速度的把握 导向要素的确定 分类标准的确定 评价体系的建立 管理平台的建设 国际交往的拓展
第一,改革的速度必然加快,但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二,职称工作的导向 要素是能力和业绩,德、 知、能、绩、廉为基本要 素。学历、身份和资历退 居次要地位。
重点是调整结构、提高素质、盘活存量、扩 大内涵、“进门”从紧、“上楼”从严。
一、职称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 二、职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职称制度改革的战略定位
国家人事部对职称制度改革的战略定位: ——核心:专业技术人才评价; ——导向:能力和业绩; ——基础:科学、分类、动态管理; ——手段:新的职称制度框架; 新的职称评价标准; 新的职称评价方法。
第三章小结
改革全面提速;
能力和业绩的评价要素提高了难度,也提高了职称的含金 量;
会出现先分类,后归类的局面; 评价与考核并重,名誉与待遇并重;
宏观管外延(专业划分、结构比例),微观管内涵(使用、 考核);
双向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谢汇谢报大完家Baidu Nhomakorabea毕
职业资格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