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课 我的感官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我的感官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官的作用。

科学态度

1、能对用感官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朮、社会与环境(STSE)

了解人的感官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二、材料准备

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橘子(或当地新鲜水果)、盒子、闹钟、黄瓜、铃铛、玩具小熊、皮球等物体。(也可自主准备其他物体)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I、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指认五官游戏:

教师说出眼、耳、鼻、舌、手(皮肤)等感官的名字,学生用手

指快速指出位置,比一比谁指认得最快。

猜谜语(打一人体器官):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关于感官的谜语,从中筛选出合适的出示给学生,猜猜是人体的哪个器官,比一比谁猜得快。例如:上边草,下边草,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耳朵);白门楼,红围墙,里面住个红姑娘,酸甜苦辣她都尝(舌头)……

2、本环节的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入探究问题,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对感官的观察兴趣,切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感官的作用,学生会在后面的两个探究活动中通过亲自观察去体验。

3、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说一说“感觉器官能帮我们做什么”,这样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过去经验梳理、归纳的过程,如有的学生可能想到:我用手摸热水被烫过,所以我觉得手可以帮我们辨认物体冷热。这样全班同学的交流、补充就会让信息更全面。“感官到底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以此为契机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中。(二)探究与发现

1、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用其他物体代替橘子。盒子里面的物体教师也可以自主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学生感兴趣的、安全的、常见的、易得的、便于完成教学目标的。

2、“观察橘子”是本课最重要的探究活动,教师要精心谋划。

制订计划:在观察橘子前,教师可与学生讨论交流:“你想用什么感官观察?怎么观察橘子?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让学生在

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比如观察物体的一般顺序是“一看、二闻、三尝”,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注意安全、卫生等。

搜集证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始利用感官观察橘子。要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处理信息:在观察过程中,提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观察橘子用到哪些感官,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上,让学生从小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表达交流:要让学生有序表达,比如“你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你发现橘子有什么特点?”或者“用眼睛看,你发现了什么?”等等。此时要注意让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要及时补充并评价,要让学生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如:眼睛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耳朵能听清声音的大小、高低等;鼻子能闻出物体的气味;舌头能尝出物体的味道;皮肤(手、脸等)能分辨物体的软硬、冷热、大小、形状、表面粗糙程度等。学生交流到什么程度,教师可灵活掌握。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出各种感官的作用。

3、“盒子里面有什么”活动最好分组实验,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体验感官的作用,不要仅仅是教师同个别同学在讲台上演示。要将辨别物体用到哪些感官记录在盆子里面。

(三)应用与拓展

1、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先跟本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适时启发。

3、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书上两幅图只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眼、耳、鼻、舌、皮肤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如:正确使用眼睛的方法:时间不要太长,要休息,不要总看近处物体。耳朵的方法:不要长时间用耳机,打电话时左右耳轮换,遇到大的声响要捂住耳朵。鼻子的方法: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闻,远离刺激性物体;舌头的方法: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尝,太热或太冷的东西不要尝。手的方法:不要用手摸太热或太冷的物体。

五、板书

探究活动:

1、观察橘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2、盒子里面有什么?各种感官眼、耳、鼻、舌、手的作用

3、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