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与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与治疗进展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我国较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出现自身抗体和多系统组织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病,发病原因不明。本文从遗传背景,药物,感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异常等方面综合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并对现阶段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本病有更深入、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15-01

sle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种族、性别和年龄中患病率不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sle在欧洲发源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2-64/10万人口,在非欧洲裔人群如美国黑人和亚洲人中发病率更高。据统计,sle的患病率在我国约为70/10万。女性的患病率接近1/1000,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已超过100万,为全球之最[1]。sle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10%~12%的先证者有一位或一位以上的一级亲属发病;同卵双生子的发病一致率(25%~70%)明显高于异卵孪生(2%~9%)[2],提示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主导地位。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病因不明,研究证实本病现是以各种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的疾病,造成免疫障碍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1)遗传背景家系调查显示sle患者的、级亲属中约 %~ %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有的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和t 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等。hla分型显示sle患者与hla-b8、-dr2、-dr3相关,有些患者可合并补体c2 c4的缺损,甚至tnfa的多态性明显相关。除了hla系统外,fcγr基因、ifn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受体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ctla-4基因、ptpn22基因等都证实与sle 发病相关。

(2)药物有报告在1193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

占 %~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第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盐酸肼酞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使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hla分型示dr 阳性率显著增高,被认作为药源性sle遗传素质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红斑性狼疮的区别为:①累及肾、皮肤和神经系统少;

②发病年龄较大;③病程较短和轻;④血中补体不减少;⑤血清单链dna抗体阳性。

(3)感染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3]。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病毒滴度增高,尤其对麻疹病毒、副流感

病毒ⅰⅱ型、eb病毒、风疹病毒和粘病毒等。另外,患者血清内有dsrna、ds-dna和rna-dna抗体存在。近有人提出sle的发病与c 型rna病毒有密切关系。亦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有关。

(4)物理因素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约/sle患者对日光过敏,正常人皮肤的双链dna不具有免疫原性,经紫外线照射发生聚化后,即dna

解聚的胸腺嘧啶聚体转变成较强的免疫原性分子,le患者证实有修复聚化dna的缺陷。最近研究还发现紫外线可诱导人类皮肤角质细胞凋亡,在凋亡细胞表面形成簇状或泡状物,其中含有细胞核和胞浆抗原[4],这为自身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促进自身免疫反应提出供了依据。

(5)内分泌因素鉴于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妊娠时sle病情的变化与性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此后由于孕酮水平迅速增高,孕酮/雌醇比值相应增高,病情相对平稳,产后孕激素水平降低,故病毒可能再度加重。近发现sle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泌乳素值,导致性激素的继发性变化,有待进步研究。

(6)免疫异常近研究发现sle患者有细胞因子分泌异常,il-1乃由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它可使sle的b细胞增殖、介导b细胞自发的产生igg,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mrl/1pr小鼠肾巨噬细胞中含有较多il-1mrna,体外培养可产生大量il-,il-可

诱导il-、il-、tnf等炎症因子产生,与狼疮肾炎发生有关,il-1活性与光敏感有关。约 %患者血清中il-2含量增高,几乎所有sle 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il-r,且活动期比缓解期高。此外sle患者血清il-水平升高,在活动期更明显,在sle患者出现中枢神经sel 活动期,il- 水平升高,igg生成增多,较多证据提示il-10在b 细胞异常活化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网络动态平衡失调引起异常的免疫应答,同时参与局部的致病性作用。

2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进展

(1)对轻型病例仅有皮疹低热或关节症状者只需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水杨酸类等。

(2)重型病例

①皮质类固醇:是目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中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能抑制其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各种酶的释放,具有抗增殖及免疫抑制作用,对淋巴细胞有直接细胞毒作用,使nk细胞的数量以及il-和il-水平皆降低,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②免疫抑制药:如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前者主要利用烃基与dna结合,最明显的是减少抗dna抗体,血中dna-抗dna复合物及其在肾脏中的沉积减少。硫唑嘌呤能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替了dna的嘌呤基质,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其他有苯丁酸氮芥,巯基嘌呤,氨甲喋呤等。

③免疫增强剂:企图使低下的细胞免疫恢复正常,如左旋咪唑、胸腺素、转移因子等。

④血浆交换疗法:其原理是企图除去特异性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以及参与组织损伤非特异性炎症介质如补体、c-反应性蛋白、纤维蛋白原,并能改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般在多脏器损害,激素效果不著、器质性脑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及活动性肾炎等重症病例进行。因作用短暂,仍需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文献中已报导有余例采用长期间隙性血浆交换疗法合并免疫抑制疗法,获得病情缓解。

⑤透析疗法与肾移植:晚期肾损害病例伴肾功能衰竭如般情况尚好,可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除去血中尿素氮及其他有害物质。以改善氮质血症等情况。肾移植需在肾外损害静止时进行,用亲属肾作移植年存活率据统计为60%-65%,用尸体肾移植为40%-45%。

参考文献

[1]陈盛,陈顺乐,顾越英,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8年随访.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 4(1):27-30

[2]arnett fc, reveille jd. genetic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1992, 18(4):865-92

[3]李慧。eb病毒和hhv 6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免疫学

[4]bellgm. gordon ach. lee pet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and exposure to organic solvents. nephron, 1985, 40: 161-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