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乳制品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冰淇淋)(精)

典型乳制品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冰淇淋)(精)
典型乳制品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冰淇淋)(精)

番茄冰淇淋配方设计的单因素试验

1.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材料

原料:新鲜番茄(购于淮安农贸市场)鸡蛋(购于淮安农贸市场),奶油、香精、色素(购于淮安乐天玛特超市)、复合稳定乳化剂(上海昊岳实业有限公司),活性炭、白砂糖(购于淮安乐天玛特超市)。

1.1.2设备

HTJY-130-7型打浆机,上海锐派机械有限公司;YJGY-150-30型高压均质机,天津市特斯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SLG-3型电动搅拌机,上海瑞兹机械有限公司;JBL-25型冰淇淋机,广州金佰利电器厂;2-13T/H夹层冷热缸,武汉显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接种箱:南京优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基本配方

在前期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本文番茄牛奶冰淇淋的基本配方为,全脂奶粉8%,番茄汁20%,糖粉13%,植脂末8%,复合乳化稳定剂0.5%,净化水补充至100%。

1.3 制作工艺流程和主要操作要点

1.3.1 番茄汁的制作工艺流程

选料→筛选→去杂→清洗→破碎→浸提→过滤→重复过滤→浸提→打浆

1.3.2工艺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搅拌混合→糊化→杀菌→均质冷却→老化→凝冻→灌装成型→硬化成品冷藏 1.3.3番茄汁的制备

应选择新鲜、成熟度适宜、颜色鲜红、无病无害、无农药污染物、表面光滑、香昧浓郁的蕃茄制浆,用水果洗洁精洗去附着在蕃茄表面的杂质,将清洗修整后的蕃茄果实送入破碎机中挤碎,用打浆机进行双道或三道打浆.然后进入胶体磨细磨.再进行真空脱气处理,以除去在加工过程中混入的空气。真空脱气的条件为真空度0.08MPa。

1.3.4奶粉复原

先将净化水加热,后将称取好的全脂乳粉和乳清粉,奶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6,加入到55~60℃的净化水中,需缓慢加入,同时要不断地搅拌,以防结块,静置,备用。

1.3.5混合老化和凝冻

将以上浆料与牛奶按比例混匀,将杀菌好并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料液倒入冰淇淋机中进行老化,大概30min左右。

1.3.6杀菌与均质

为使杀菌效果更好,同时又降低因加热而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选用高温瞬间杀菌器。在131℃、5s下高温杀菌,然后冷却至65~70℃,在 l5~17 MPa的均质压力下进行均质处理,最后经板式热交换器迅速冷却至4℃左右。

1.3.7分装与硬化

将凝冻出来的冰淇淋分装后迅速迷凡28℃以下的冷库中硬化l0~12 h,在速冻隧中硬化30~60 min,硬化后的冰淇淋产品在销售前应保存在-20℃的低温冷库中。产品中番茄的添加量为冰淇淋料液的0.5%。

1.4研究内容

1.4.1糖粉添加量对番茄冰淇淋感官的影响

在上述各添加物最适添加量确定的基础上,配方的其它取值不变,添加13% ~15%的糖粉。通过产品的感官质量评分,确定糖粉最适添加量。

1.4.2番茄汁加量对番茄冰淇淋感官质量的影响

其它配方取值不变,在上述各添加物最适添加量确定的前提下番茄汁加量控制在5%~20%。根据感官质量评分,确定植脂末最适添加量。

1.4.3植脂末添加量对番茄冰淇淋感官质量的影响

其它配方取值不变,在上述各添加物最适添加量确定的前提下,植脂末添加量控制在7%~9%。根据感官质量评分,确定植脂末最适添加量。

1.4.4全脂乳粉与乳清粉的配比及添加量对番茄冰淇淋感官质量的影响

在2.4.1~2.4.3试验结果确定的基础上,其它配方取值不变,添加6%~10%的全脂乳粉与乳清粉。通过感官质量评分,确定全脂乳粉与乳清粉最适添加量。

1.4.5复合乳化稳定剂的配比及添加量对番茄冰淇淋感官质量的影响

在配方的其它取值不变,上述各添加物最适添加量确定的基础上,复合乳化稳定剂中稳定剂与乳化剂按不同比例进行试验。先确定稳定剂与乳化剂的最佳配比,后控制复配乳化稳定剂添加量在0.45%~0.55%。通过番茄冰淇淋的感官质量评分,确定复合乳化稳定剂最适添加量。

1.5 质量指标评价标准

1.5.1感官指标评价标准

感官评价方法。参考我国冰淇淋的标准并进行适当修改,从色泽(20分)、组织状态(30分)、气味(20分)和滋味(30分)4个方面对番茄冰淇淋进行评分。番茄冰淇淋的感官评定标准见表1。

表1 番茄冰淇淋的感官指标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评分

组织状态形态不完整,黏度不高,变形,软塌,收缩,有蜂眼0~10 形态完整,些许变形,黏度高,无软塌,无收缩,无蜂眼11~20 组织细腻,形态完整,黏度高,无收缩,无软塌,无蜂眼21~30

色泽色泽呈褐色,色泽极不均匀0~6 色泽偏红色,色泽均匀,有些许不均7~13 色泽呈粉红色,色泽协调,均匀一致14~20

气味番茄香味浓,奶香味不足,有异味0~7 番茄香味浓,奶香味足,有些许不良气味8~14 浓郁的番茄香味,奶香味浓郁,香味纯正,无异味15~20

滋味滑腻感差,有脂肪感,口融性不好0~10滑腻感不足,稍有脂肪感,口融性良好11~20 滑腻感足,无脂肪感,口融性较好21~30

1.5.2理化指标

总固形物,按SB/T 10009-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蛋白质,按SB/T 5009.5-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脂肪,按SB/T 10009-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膨胀率按SB/T 10009-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

1.5.3卫生指标

总砷:按GB/T 5009.11-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铅:按GB/T 5009.12-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铜:按GB/T 5009.13-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

1.5.4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按GB/T 4789.2-2007规定的方法测定;大肠菌群,按GB/T 4789.3-2010规定的方法测定;金葡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分别按GB/T 4789.10-2010,GB/T 4789.4-2010,GB/T 4789.5-201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2.结果与分析

2.1糖粉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糖粉是冰淇淋中甜味的主要来源,糖粉的甜度相比较而言比较高,因此,糖粉的添加量一定要适量,过高会使得冰淇淋甜腻度高,过低又会使得冰淇淋无甜味。在前期试验的

基础上,设定糖粉添加量为13%、14%、15%。糖粉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见

表2。

表2 糖粉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实验号糖粉添加量/% 评分

1 13 89

2 14 83

3 15 79

表2表明,糖粉的添加量在13%时最佳,这时的冰淇淋甜而不腻,风味较好,口感极好;

添加量在14%时,甜度的变化不是太明显;添加量在15%时,产品甜腻度过高,口融性不佳。

2.2番茄汁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表3 番茄汁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实验号番茄汁添加量/% 评分

1 5 82

2 10 87

3 20 90

由表3可看出,当番茄汁添加量在5%~10%时,感官质量评分低;番茄汁添加量在20%

时,产品呈现最佳,这时产品组织黏度高且细腻;色泽呈现均匀一致;具有浓郁的番茄香

味,口感润滑,无脂肪感。

2.3植脂末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植脂末的添加与乳粉搭配可起协同增效作用,使奶质更饱满、更绵长,进一步提高产

品品质,并能有效降低成本。在前期试验的条件下,设置植脂末添加量为7%、8%、9%。

植脂末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植脂末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实验号植脂末添加量/% 评分

1 7 83

2 8 87

3 9 77

由表4可见,植脂末添加量对产品的影响变化较大,当添加量为8%时,番茄冰淇淋不

仅具有浓郁的番茄香味且奶香味足。

2.4全脂乳粉与乳清粉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全脂乳粉与乳清粉的配比及添加量的高低,对冰淇淋的黏度、风味和香味有较大的影

响。乳清粉的添加能提高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但添加量需适宜。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

设定全脂乳粉与乳清粉的配比为4:1,添加量为8%、10%、12%。全脂乳粉与乳清粉添加量

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见表5。

表5 全脂乳粉与乳清粉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全脂乳粉与乳清粉

评分

比例添加量%

3:1

4:1

5:1

8 81

10 85

12 80

表5可看出,全脂乳粉与乳清粉的配比为4:1时,添加量需适宜,如全脂乳粉添加过多,

会造成成本增加。由感官质量评分看出,全脂乳粉与乳清粉添加量为10%时,产品黏度最

好,风味和香气极佳。

2.5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冰淇淋中稳定剂的添加是为了提高冰淇淋浆料的黏度,改善冰淇淋口感、内部结构和

外观状态。乳化剂的添加对冰淇淋的膨胀率、抗融性有明显的提高。在前期试验的基础

上,设置瓜尔豆胶:明胶:单甘脂:蔗糖酯配比为1:1:1:1,稳定剂与乳化剂配比为2:3、3:2、

2:1,添加量为0.45%、0.5%、0.55%。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

见表6。

表6 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复配乳化稳定剂(稳定剂:乳化剂)

评分

比例添加量抗溶性/min 膨胀率/%

2:3

0.4

2 22 74

3:2 5

24

78

2:1 7

26

72

2:3

0.5

8 28 85

3:2 15

30

95

2:1 20

34

86

2:3

0.6

22 36 80

3:2 24

38

75

2:1 27

38

72

由表6可知,当稳定剂与乳化剂的配比为3:2,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为0.5%时,稳定

剂添加量为0.3%,乳化剂添加量为0.2%,此时番茄冰淇淋的口感更好,组织状态更软滑细

腻。添加复合乳化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和乳化性比单一的稳定剂和乳化剂的效果更佳,其

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使得番茄冰淇淋更加趋于完善。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饲料配方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逻辑性的工作,还包含了许多辨证法的东西。一个配方并不是简单的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不但需要对动物生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要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饲养标准、饲料原料的种类和使用特性、营养成分熟记于胸,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饲养标准。下面就是本人在饲料厂做配方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1 必须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和原料的质量 有些配方师在做饲料配方时,只是机械的把各种饲料原料输入到配方软件中,然后点击"线性规划",只要出来的配方营养成分达到了,就把配方一打印然后交到生产上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虽然配方的营养达到了,但是饲料的"顾客"动物喜不喜欢才是最主要的。因为饲料的适口性很差,动物就会采食很少或者干脆拒食。所以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口性好,新鲜无变质的原料。配方师不应该每天只是做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做配方,每次要做一批饲料前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原料的品质,必要的时候要亲口品尝原料的适口性。还有就是当饲料做出来后要检验一下饲料的色泽、气味是否达到标准。有些饲料厂经常喜欢做一些抗应激的,增加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的特殊的小包料,因为相对来说这种小包料效果比明显,利润比较高。比如有一次本人做一个控制养殖场蚊虫的小包料,这种小料的主要成分叫环丙胺嗪,主要作用是用来杀死蚊蝇的虫卵。做这种小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环丙胺嗪的气味相当难闻,就只是在配方中加了些载体和抗生素。结果客户反映猪拒食加了这种小料的饲料,后来在调整配方的时候加了香味剂和甜味剂,后来这种小料市场反映一直都很好。还有一次类似的事情就是有些客户抱怨我们公司的一种小料(主要成分是黄胺和黄胺增效剂)促生长效果不很好,后来就加大了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两倍,结果跟上个例子一样,动物还是拒食这种小料,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药物添加剂本来味道和适口性就不好,当用量增大的时候必然会加大难闻的味道,于是把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改为原来用量的1.5倍,又添加了一些香味剂,这样一来配方的效果就好多了。 强调一点的必须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比如米糠、麦麸等原料。新鲜的米糠闻起来会有一种清香味道,含在嘴里边很甜,里边有绿色的糠壳一般来说都是新鲜的米糠,这种米糠在鸭料中可以用到50%。但是米糠由于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在南方的夏天很容易酸败(5天左右),所以在猪料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猪的嗅觉很灵敏,能不用尽量不用,可以用木薯来代替。麦麸和次粉这两种原料其实也是一类很容易酸败的原料,但是好多配方师却忽略这一点,所以用麦麸的时候也要注意麦麸的新鲜度,要不动物会出现拒食的现象。鱼粉是一种很好的原料,但鱼粉搀假(尿素、蛋白精)现象是最严重的。有次我公司的乳猪料拉稀很厉害,通过降低蛋白、添加氧化锌、柠檬酸的方法但是总解决不了,

食品配方设计知识

食品配方设计知识 一、食品配方设计概述 所谓配方设计,就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艺条件,通过试验、优化、评价,合理地选用原辅材料,并确定各种原辅材料的用量配比关系。 如何开发一个新产品,如何设计一个新配方,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要设计一个好的食品配方,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技术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二、配方设计需要哪些基本功 1、熟悉原料的性能、用途及相关背景 每种原料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你只有熟悉它,了解它,才能用好它。在不同的配方里,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原料十分重要。 2、熟悉食品添加剂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领域,它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食品工业的灵魂。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各种特性,包括复配性、安全性、稳定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微生物性、抗降解性)、溶解性等,对配方设计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3、熟悉设备和工艺特点 熟悉设备和工艺特点,对配方设计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如此,才能发挥配方的最佳效果,才是一项真正的成熟技术。 比方说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夹层锅熬煮和微电脑控制真空熬煮、三维混合和捏合混合等,不同设备导致不同的工艺和配方。 4、积累工艺经验 不多叙述,重视工艺,重视加工工艺经验的积累。就好比一道好菜,配料固然重要,可厨师的炒菜火候同样重要。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工艺,出来的产品质量相差天壤之别,这需要进行总结、提炼。 5、熟悉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 配方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单因素优选法、多因素变换优选法、平均试验法以及正交试验法。一个合格的配方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实验方法及测试方法,这样才能使他不至于在做完实验后,面对一堆实验数据而无所适从。 6、熟练查阅各种文献资料

PVC配方设计方法

PVC配方设计方法 PVC配方设计知识 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 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 PVC脱HCL反应,纯PVC在120℃时就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鉴于上述两 个方面的缺陷, 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在选择助剂的品种和用量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物理—化学性能、流动性能、成型性能,最终确立理想的配方。另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加工途径,我们也需要对树脂的型号做出选择。不同型号的PVC树脂和各种助剂的配搭组合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VC配方设计了。 那具体怎样进行具体的配方设计呢?下面将通过对各原辅料的选择加以阐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树脂的选择 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值表示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同时,合成工艺不同,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俗称SG树脂,其组织疏松,表面形状不规则,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因此,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悬浮法树脂的主要用途见下表。乳液法树脂宜作PVC糊,生产人造革。 悬浮法PVC树脂型号及主要用途 型号级别主要用途 SG1 一级A 高级电绝缘材料 SG2 一级A 电绝缘材料、薄膜 一级B、二级一般软制品 SG3 一级A 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人造革表面膜

2006-11-295051---配方优化设计方法简介

配方优化设计方法简介 刘莉,辛振祥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42) 摘要:本文综述了配方实验优化设计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并综合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配方优化设计;单因素变量;正交实验法;回归设计;均匀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TQ330.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97X(2004)10-0008-05 作者简介:刘莉(1970-),女,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橡胶配方优化设计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3-06-02 配方优化问题是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获得性能优异、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配方,需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艺条件,通过试验、优化、鉴定,合理地选用原材料,确定各种原材料的用量配比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多目标配方体系,试验方法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对配方优化设计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新的试验方法不断出现,旧的方法不断改进,文献报道较多,但这方面的综述报道却很少。面对如此多的设计方法,如何合理选用已成为配方设计者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近年来各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综合分析,希望有助于配方设计者合理选用试验设计方法及优化方法。 1 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设计是配方设计的基础。理想的试验设计方案应当是以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反映尽可能多的信息,试验点在试验空间中的分布要合理,既有一定的均匀性,又便于试验结果的分析与模型的建立。橡胶配方优化研究中最早使用的实验方法是单因子实验,后来是正交设 计、正交回归设计。它们在优化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实验设计方法,如均匀设计法、信噪比实验设计、物理实验设计、数学实验设计等新型的实验设计方法[3]。 试验设计可分为单因素变量的试验设计和多因素变量的试验设计,根据目标优化选择分为单目标最优化问题和多目标最优化问题。 1.1 单因素变量试验方法 单因素变量法比较简单,特别是用来鉴定新材料,或生产中原材料变动时,只做较少的试验,就可做出判断,见效快,试验数据易于处理,通过图表直观比较即可得出结论。正因为如此,这种方法在配方试验中仍然有一定的价值。实验方法如:黄金分割法、平分法(对分法)、分批试验法(均匀分批试验法、比例分割分批试验法)、分数法(裴波那契法)、爬山法、抛物线法等。 1.2 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 在大多数的配方研究中,需要同时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因子对性能的影响规律,这即是多因素配方试验设计的问题。与单因素配方设计不同的是,在基本配方拟定中选择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组份因素,然后考察这些因素对配方性能的影响规律,这无疑使研究问题变得复杂化,试验次数也将增多。

单因素实验设计报告

单因素实验设计报告 :因素实验报告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举例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案篇一:实验报告单因素方差分析 5.1、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2个变量:PWK和DCGJSL,分别表示排污口和大肠杆菌数量。 2. 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弹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在对话 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DCGJSL”进入“因变量”列表框,选择变量“PWK”进入“因子”列表框。 3(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解读: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观测变量大肠杆菌数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460.438;如果仅考虑“排污口”单个因素的影响,则大肠杆菌数量总变差中,排污口可解释的变差为308.188,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152.250,它们的方差(平均变差)分别为102.729和12.6 88,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8.097,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3。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的排污口对大肠杆菌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它对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效应不全为0。 因此,可判断各个排污口的大肠杆菌数量是有差别的。 5.2、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2个变量:Branch和Turnover,分别表示分店和日营业额。将Branch的值定义为1=第一分店,2=第二分店,3=第三分店,4=第四分店,5=第五分店。

2. 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弹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在对话 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Turnover”进入“因变量”列表框,选择变量“Branch”进入“因子”列表框。 3(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解读: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到,观测变量日营业额的总离差平方和为1187668.733;如果仅考虑“分店”单个因素的影响,则日营业额总变差中,分店可解释的变差为366120.900,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821547.833,它们的方差(平均变差)分别为91530.225和14937.233,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128,对应的概率P 值近似为0。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的分店对日营业额产生了显著影响,它对日营业额的影响效应不全为0。 因此,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五个分店的日营业额相同”这一假设不成立。 5.3、实验步骤: 1(建立数据文件。 定义3个变量:weight和method,分别表示幼苗干重(mg)和处理方式。将method的值定义为1=HCI,2=丙酸,3=丁酸,4=对照。 2. 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弹出“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在对话 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method”进入“因变量”列表框,选择变量“weight”进入“因子”列表框。在“两两比较”选项中选择LSD、Bonferroni和Scheffe方法。 3(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范本)

设计性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的生产 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了《水产食品加工学》这门课程之后,将其课堂上学习的水产品加工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的一个设计性试验。该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通过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掌握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将有利于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所属课程名称:水产食品加工学 计划学时:1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冷冻鱼糜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技术;抗冻剂防治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作用;鱼肉蛋白质变性的特征变化。 2、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弹性的因素。 3、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生产技术。 4、掌握鱼糜凝胶化和凝胶劣化的性质。 5、学习鱼糜制品弹性感观检验方法。 二、设计指标 设计的鱼糜制品(鱼丸)主要考虑如下质量指标: 1、鱼丸的凝胶强度 2、鱼丸的风味 3、鱼丸的香气 4、鱼丸的产品成数 5、鱼丸的白度 6、鱼丸的水分 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首先查资料,搞清楚不同鱼种在制作冷冻鱼糜时形成凝胶的特性,熟悉冷冻鱼糜的制作工艺过程,了解其相关的机械设备。 2、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按5人为一实验小组,学生自己拆装、调试设备。各实验小组自己根据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各组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用各实验小

单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设计是指只有一个因素(或仅考查一个因素)对试验指标构成影响的试验。单因素试验设计要求对试验水平进行布局和优化,是一种水平试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可分为两类:同时试验设计和序贯试验设计。同时试验设计就是一次给出全部试验水平,一次完成全部试验并得到最佳试验结果,如穷举试验设计。序贯试验设计要求分批进行试验,后批试验需根据前批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后序贯进行,直到获取最佳试验结果,如平分试验设计、黄金分割试验设计。 一、试验范围与试验精度 (一)试验范围 试验范围指试验水平的范围。试验设计时需预先确定试验范围,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经验估计。可凭经验估计试验范围,并在试验过程中作调整。○2预先试验。要求在较大范围 内进行探索,通过试验逐步缩小范围。 (二)试验间隔与试验精度 试验间隔是指试验水平的间距,试验精度是指试验结果逼近最佳水平的程度。显然,试验间隔与试验精度是一对矛盾,试验间隔越大,试验精度越低。在保证试验精度的条件下,试验水平变化而引起的试验结果变动必须显著地超过试验误差。 (三)试验顺序 在确定试验顺序时,往往习惯于按照试验水平高低依次做试验。这样,随着试验的进行,有些因素会发生缓慢变化甚至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采用随机化方法来确定试验顺序。在试验工作量较少或者试验准确度要求较低时,也可以采用按水平高低或者选取中间试验点的方法来进行试验排序。 需强调指出,以上不仅对单因素试验设计,而且对所有试验设计方法都适用。 二、单因素试验设计 (一)平分试验设计 平分试验设计就是平分试验范围,把其中间点作为新试验点,然后不断缩小试 验范围直到找到最佳条件。当试验结果呈单向变化时,也就是说最佳试验点只可能在试验中间点的一侧,可采用平分试验设计。该方法简便易行,但要注意单向性特征。 (二)穷举试验设计与均分试验设计 穷举试验设计是将所有可能的试验点在一批试验中全部进行试验。均分试验设 计是根据试验精度要求,均分整个试验范围以获得所有试验点。显然,均分试验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穷举试验设计的思想,而且也明确了具体试验设计方法。 如试验起始点为a ,终点为b ,试验点的间隔区间为L ,则均分试验设计的试 验点数n 为 1L a b n +-= (1-1) 该试验设计的特点是对所试验的范围进行“普查”,试验点数量较多,宜用于 对目标函数性质没有掌握或很少掌握的情况。 (三)黄金分割试验设计 黄金分割试验设计就是在预定试验范围内采用0.618黄金分割原理安排新试验 点,直到找到最佳试验结果为止,因而又称0.618试验设计。黄金分割就是在特定范围内寻求黄金分割点(k )及对称点(1-k )。在0~1的试验范围内,黄金分割点(k )为0.618,其对称点(1-k )为0.382。 黄金分割点试验设计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已知试验范围内的黄金分割点的寻 求,二是新试验范围的确定与进一步寻优。如图1-1所示,首先在试验范围(a ,b )内,按照0.618黄金分割原理安排两个试验点x 1、x 2;然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进一

配方设计

饲料配方设计 第一部分配合饲料的分类 一、全价饲料 1、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幼龄动物等 2、质量保证、但成本高 二、浓缩饲料 1、适合于农村和小型养殖场 2、合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3、成本较低 三、预混料 1、有利于微量的原料均匀分散于大量的配合饲料中 2、适合于农村和小型养殖场 3、合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 4、成本较低 第二部分配方设计 一、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 5、逐级预混原则 二、设计必备的资料 1. 动物营养需要资料 2. 饲料营养价值资料 3. 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基本知识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目标 1、基本或完全能预防营养缺乏症 2、营养需要标准选择适宜 3、配方饲料组合适宜 4、饲料配方成本和动物生产成本适宜 5、配方产品让用户考虑的补充成分适宜 四、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 (一)配方设计的5个基本步骤 1、明确目标 (1) 单位面积收益最大; (2) 每头上市动物收益最大; (3) 使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4) 使整个集团收益最大; (5)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6) 生产特定品质的畜产品。 2、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1) 饲养标准可作为营养需要量的基本参考。 参考示例: ①本地土种 我国肉脂兼用型标准;

②国内育成品种和二元杂交种→我国瘦肉型标准; ③土三元杂交种→台湾和美国(1988)标准; ④引进纯种和洋三元杂交种→美国(1998)标准。 (2)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3) 确定动物采食量。 3、选择饲料原料 (1) 选择可利用的原料并确定其养分含量和对动物的利用率。 (2) 原料的选择应是适合动物的习性并考虑其生物学效价(或有效率)。 4、饲料配方 (1) 将以上三步所获取的信息综合处理,形成配方配制饲粮, (2) 可以用手工计算,或计算机优化配方软件。 5、配方质量评定 (1) 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预期值对比。 (2) 动物试验:实际饲养效果和畜产品品质是配方质量的最终评价手段。 (二)配合饲料产品设计的方法 1、手工计算法:交叉法、方程组法、试差法; 2、计算机规划法:根据有关数学模型(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模糊规划、概率模型等)编制专门程序软件进行饲料配方的优化设计。 (1) 试差法 例:用GB2级玉米、麸皮、豆粕、菜籽粕、棉籽饼、磷酸氢钙、石粉、食盐、1%预混料、及赖氨酸、蛋氨酸等原料,用试差法配制一体重60-90kg阶段生长肥育猪的日粮。 设计思路: 1) 先考虑能量、蛋白质两种养分的平衡,因而先确定能量原料和蛋白质原料的比例。 但要将其他的原料比例给以预留。一般矿物质饲料及添加剂预混料占全价配合饲料的2%-4%。第一步:查饲养标准。 选择关键营养指标:猪:DE,Lys,M+C,Thr,Try,Ca,aP,Cp; 60-90阶段生长肥育猪的营养需要量如下表所示: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编 2012年5月

1. 课程简介 1.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1.2.学时/学分:16/1 1.3.开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1.4.选用教材:《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校编 2. 课程任务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食品生产的工艺过程。学会熟练地使用有关的食品机械设备。掌握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生产的工艺与设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饼干、面包和糕点的制作,掌握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及工艺过程,学会使用有关的食品机械设备。 4. 安全注意事项 4.1.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4.2.卫生。地面、桌面干净无水,防止滑倒。 4.3.电源插座周围无水,不能用潮湿的手插电源。 4.4.带帽子,特别是女同学。 4.5.注意运动部件的安全。 4.6.使用刀具注意安全。 4.7.防止烫伤。 4.8.添加剂的使用量要准确,混合方法要正确。 5. 实验内容 5.1果蔬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5.2乳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5.3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5.4焙烤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果蔬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 实验一苹果酱的制作 1. 实验目的: 通过苹果酱的制作,加深对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工艺过程理解;了解苹果酱的配方;掌握主料、辅料的作用;理解加工原理和生产工艺;掌握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生产设备。 2. 实验内容: 原理:原果胶在原果胶酶或酸作用下分解成果胶,果胶加适量的糖和酸形成凝胶。配方:3kg苹果肉; 3kg白砂糖; 1kg水;柠檬酸8g。 3. 实验材料、仪器和设备: 3.1.原料(原料):苹果;(辅料):白砂糖;柠檬酸;盐 3.2.仪器:天平;不锈钢盆;削皮刀; 3.3.设备:常压浓缩设备(不锈钢锅;电热炉);绞碎机;压膜机; 4. 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1-2%盐水护色)--加热软化(100度)--绞碎 --加热,配方,浓缩(100度)--装罐密封(85度)——杀菌和冷却 5. 制作过程: 挑选优质苹果,洗净,去皮,切半去核,然后放置在1-2%的食盐水中护色;然后连同用纱布包好的果皮一起放入沸水中软化至果肉变软;再用绞碎机把软化后的果肉绞碎;放入锅中同时加入辅料液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5%左右;迅速装罐,在温度降到85度时候密封;杀菌和冷却至38度。 6. 质量评定: 6.1.感观评定 6.2.微生物评定 7. 分析试验结果: 8. 注意事项: 8.1.在去皮,用电时注意安全; 8.2.要及时护色; 8.3.注意辅料溶解后要过滤。 8.4.加热浓缩是要搅拌,防止粘胶

单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中只有一个研究因素,即研究者只分析一个因素对效应指标的作用,但单因素实验设计并不是意味着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因素与效应指标有关联。单因素实验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如何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等。 一、完全随机设计 1.概念与特点 又称单因素设计或成组设计,是医学科研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设计方法,它是将同质的受试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进行实验观察,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该设计适用面广,不受组数的限制,且各组的样本含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在总体样本量不变的情况下,各组样本量相同时的设计效率最高。 例如:为了研究煤矿粉尘作业环境对尘肺的影响,将18只大鼠随机分到甲、乙、丙3组,每组6只,分别在地面办公楼、煤炭仓库和矿井下染尘,12周后测量大鼠全肺湿重(g),通过评价不同环境下大鼠全肺平均湿重推断煤矿粉尘对作用尘肺的影响,具体的随机分组可以如下实施: 第一步:将18只大鼠编号:1,2,3, (18) 第二步:可任意设置种子数,但应作为实验档案记录保存(本例设置spss11.0软件的种子数为200); 第三步:用计算机软件一次产生18个随机数,每个随意数对应一只老鼠(本例用spss11.0软件采用均匀分布最大值为18时产成的18个随机数); 第四步:最小的6个随机数对应编号的大鼠为甲组,排序后的第7个至第12个随机数随因编号为乙组,最大的6个随机数对应编号的大鼠为丙组(结果见表1)。 表1 分配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3.75 8.75 16.29 11.12 5.49 3.98 13.64 16.71 1.69 随机 数 组别甲乙丙乙乙甲丙丙甲 编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62 16.36 2.12 4.74 11.54 3.98 0.13 17.35 16.38 随机 数 组别丙丙甲乙乙甲甲丙丙 2.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1)随机数字表:如附表13(马斌荣,医学统计学,第4版),这是一个由0~9十个数字组成60行25列的数字表。说这些数字是随机的,是因为十个数字出现的频率近似相同,且出现的次序也没有规律。欲获得随机数,则事先根据研究性质确定随机数的位数,然后任意指定行和列,按事先确定的方向和方法读取随机数。如:将符合实验要求的20只动物随

第八章实验设计

第八章实验设计 一﹑最佳选择题 1.某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还是实验性研究,是根据确定的。 A.研究者的工作属性B.在现场工作,还是在实验室工作 C.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D.是否给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 E.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 2.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外,要求其他条件必须齐同。 A.系统误差B.处理因素C.年龄人口构成比 D.个体因素E.抽样误差 3.为避免医生以及病人对实验效应观察的主观偏性,可采用法。 A.随机化B.单盲C.双盲D.对照E.多中心研究 4.下列不能用作标准对照的是 A.现有的标准方法B.现用的常用方法 C.患者接受处理后的实验效应D.现有的参考值E.现有的标准值 5.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A.能消除系统误差B.能消除测量误差 C.能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D.能减小样本偏性 E.能消除抽样误差 6.某医生用海桂愈疡胶囊随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例,共观察到7例有效,有效率为70%,认为该新药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该分析。 A.正确B.不正确,未贯彻随机化原则C.不正确,未设立对照 D.不正确,未采用盲法E.不正确,未设立对照,同时样本例数少 7.为研究某新法接生对新生儿窒息是否有作用,选择市级医院作为试验组,使用新法接生;县级医院为对照组,用普通接生法,该方案。 A.可行B.不可行,未使用盲法观察C.不可行,样本含量太小 D.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E.不可行,未设立对照 8.临床试验中采用安慰剂对照可。 A.用于两种外表相似的治疗药物的比较B.保证非随机试验具有可比性 C.防止出现治疗本身所产生的效应D.进行主动接受治疗与未治疗的比较E.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心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9.为研究新药“胃痛颗粒”治疗胃病疗效,在某医院选择50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 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10.实验设计时,受试对象如何分组,可使得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A.多分几组B.将条件接近的分入同一组 C.将条件接近的分入不同组D.将体质弱的分入对照组,强的分入实验组E.各组的例数相等 11.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A.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研究以人为对象 C.实验研究可随机分组D.实验研究只有临床研究才用 E.调查研究要进行随机抽样 12.双盲试验中。

(完整word版)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

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一、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的基本特点 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中,组内变异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实验中测量误差引起的变异和未控制的无关变量带来变异,其中订是被试个体差异带来的变异。减少误差变异的一个方法是控制个体差异引起的无关变量,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是使用随机区组设计,而控制个体差异的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也叫被试内设计。 在一个非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或被试间设计中,例如我们在前面介绍的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实验中每个被试仅接受一个处理水平,被试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变异混杂在误差变异中。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实验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水平。这种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利用被试自己做控制,使被试各方面特点在所有的处理中保持恒定,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由被试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变异。 使用重复测量设计的前提是研究者必须事先假设,当若干处理水平连续实施给同一被试时,被试接受前面的处理对接受后面的处理没有长期影响。重复测量设计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合适的,当处理的实施对被试有长期影响时,如学习、记忆效应,不能使用重复测设计。例如,在一个教学研究中,要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我们不可能使用同一班学生先后接受两种教学方法,然后比较它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为前一种教法的教学不可避免地对学生接受后一种教法的教学产生影响。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许多实验处理会对被试产生学习、记忆效应,因此使用重复测量设计要特别谨慎。 另外,顺序效应也是重复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被度连续接受处理时,练习、疲劳等效应是难免的,因此重复测量设计中需要考虑平衡顺序效应的问题。 与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设计非常不同的是,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使用少量的被试,它们的图解比较如下: (a (b (c 图2-4-1 单因素完全随机、随机区组、复重 测量实验设计中分配被试的比较 从三个图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4个水平的实验中,完全随机设计使用16个随机选择的被试,随机区组设计使用4组、每组4个同质被试,因此也是16个被试,而重复测量设计仅用4个被试,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二、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与计算举例 (一)研究的问题与实验设计 我们继续以4种文章的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的研究为例。为了更好地控制被试变量,研究者仅用8名被试,每个被试阅读4篇生字密度不同的文章,并测他们各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数。选择使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是由于研究者假设,当实验安排合适时,被试阅读一篇文章举对阅读另一篇文章产生影响。但是,在这种实验设计中,疲劳效应和顺序效应是必须考虑的。为了减少疲劳效应,研究者决定将4篇文章在下午分4次施测。平衡顺序效应的方式有两种:以随机顺序实施4种生字密度的文章,或以拉丁方实施4 区组区组区组区组被试1 被试2 被试3 被试4

焊条制造与配方设计方法.

( 二 〇 一 五 年 十 一 月 本科科研训练论文 题 目:焊条制造与配方设计方法综述 学生姓名:MR.CHEN 学 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系 别: 材料成型及控制 专 业:材料成型及控制 班 级:材12-3 指导教师:姚青虎 讲师

摘要 在电焊条制造中,焊条的成份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成份和质量。原材料主要由焊芯和粉料组成,而粉料成份的变化范围要比焊芯大得多,所以如何选择控制粉料成份和正确决定配方是制造电焊条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多种以计算为主、试验调整为辅的先进焊条配方设计方法,从而改变以往以经验为主、反复试验调整配方费工、费时的传统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焊条配方设计;优化设计方法;

Abstract In the manufacture of welding electrodes, the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of the electrode depends on the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Raw materials mainly by the cores and powder composition, and range of powder ingredients to much larger than the cores, so how to choose the control powder composi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correct formula is key to making electrod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 variety of calculation, test and adjustment, supplemented by the advanced welding strip formula design method, thus changing the previous based on experience and trial adjustment formula and labor and time-consuming traditional approach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effects. Key words: electrode formula design;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

食品工艺学实验 目录 实验1 果酱罐头的制作 (2) 实验2 奶油冰淇淋的制作 (4) 实验3 面包的制作 (6) 实验4香肠的制作 (9) 实验5 果蔬干制(苹果/甘蓝) (11)

实验一果酱罐头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果酱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利用高糖溶液的高糖渗透压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 2.熟悉果酱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酱加工技术。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番茄/苹果、柠檬酸、白砂糖、食盐、果胶、四旋瓶等。 2、设备 手持糖量计、打浆机、不锈钢锅、电炉、过滤筛、不锈钢刀、不锈钢锅、台秤、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 (一)苹果酱 1、配料

苹果 2000g 水 600g 白砂糖 2080—2600g 柠檬酸 5g 果胶5g 2、工艺流程 原料→去皮→切半去心→预煮→打浆→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 3、操作要点 (1)原料选用新鲜饱满、成熟度适中,风味良好,无虫、无病的果实,罐头加工中的碎果块也可使用。 (2)去皮、切半、去心用不锈钢刀手工去皮,切半,挖净果心.果实去皮后用 1%食盐水护色。 (3)预煮在不锈钢锅内加适量水,加热软化 15-20 分钟,以便于打浆为准。 (4)打浆用筛板孔径 0.70-1.0mm的打浆机打浆。 (5)浓缩果泥和白砂糖比例为1∶0.8-1(重量),并添加 0.1%左右的柠檬酸。先将白砂糖配成 75%的浓糖浆煮沸过滤备用。按配方将果泥、白砂糖置于锅内,迅速加热浓缩。在浓缩过程中不断搅拌,当浓缩至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60~65%时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柠檬酸,搅匀。 (6)装瓶以 250 克容量的四旋瓶作容器,瓶应预先清洗干净并消毒。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并注意果酱污沾染瓶口。 (7)封口装瓶后及时手工拧紧瓶盖。瓶盖、胶圈均经清洗、消毒。封口后应逐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 (8)杀菌、冷却采用水杀菌,升温时间 5 分,沸腾下(100℃)保温 15 分之后,产品分别在65℃、45℃和凉水中逐步冷却到37℃以下。 4、产品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酱红色或琥珀色。

PVC配方设计方法

PVC配方设计方法? PVC配方设计知识 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PVC脱H CL反应,纯PVC在120℃时就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缺陷, 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在选择助剂的品种和用量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物理—化学性能、流动性 能、成型性能,最终确立理想的配方。另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加工途径,我们也需要对树脂的型号 做出选择。不同型号的和各种助剂的配搭组合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VC配方设计了。那具体怎样 进行具体的配方设计呢?下面将通过对各原辅料的选择加以阐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树脂的选择 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值表示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同时,合成工艺不同,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俗称SG树脂,其组织疏松,表面形状不规则,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因此,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悬浮法树脂的主要用途见下表。乳液法树脂宜作PVC糊,生产人造革。 悬浮法型号及主要用途 型号级别主要用途

SG1 一级A 高级电绝缘材料 SG2 一级A 电绝缘材料、薄膜 一级B、二级一般软制品 SG3 一级A 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人造革表面膜 一级B、二级全塑凉鞋 SG4 一级A 工业和民用薄膜 一级B、二级软管、人造革、高强度管材 SG5 一级A 透明制品 一级B、二级硬管、硬片、单丝、导管、型材 SG6 一级A 唱片、透明片 一级B、二级硬板、焊条、纤维 SGG7 一级A 瓶子、透明片 一级B、二级硬质注塑管件、过氯乙烯树脂 二、增塑剂体系

配方实验设计

配方试验设计

配方试验设计 配方配比问题是工业生产及科学试验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在化工、医药、食品、材料等工业领域,许多产品都是由多种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加工而成,这类产品的质量指标只与各组分的百分比有关,而与混料总量无关。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试验者要通过试验得出各种成分比例与指标的关系,以确定最佳的产品配方。 配方试验设计又称混料试验设计,其目的就是合理地选择少量的试验点,通过一些不同配比的试验,得到试验指标与成分百分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进一步探讨组成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内在规律。配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单纯形格子点的设计,单纯形重心设计,配方均匀设计。 1 配方试验设计的约束条件 在配方试验或混料试验中,如果用y 表示试验指标,X 1,X 2,...,X m 表示配方中m 中组分各占的百分比,显然每个组分的比例必须都是非负的,而且它们的总和必须为1,所以混料约束条件可以表示为 ()1...,,...,2,1021=+++=≥m j x x x m j x (1-1) 如果产品含有三种成分,其比例分别为x 1、x 2、x 3,则试验指标y 与x 1、x 2、x 3之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 2333222221113223311321123322110?x b x b x b x x b x x b x x b x b x b x b b y +++++++++= (1-2) 由于 ()()()()2132 331222 3212132100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 b --=--=--=++= 整理可得 322331132112332211?x x b x x b x x b x b x b x b y +++++= (1-3) 回归方程没有了常数项和二次项,只有一次项和交互项。 又由于 2131x x x --= ,所以上述回归方程还可以表示如下 22222111211222110?x b x b x x b x b x b b y +++++= (1-4)

物理学院_材料类专业_材料综合设计实验指导书 (1)

材料类专业 《材料综合设计与技能训练》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1037011023 撰写人:喻更生黄勇力马颖钟向丽审核人:陈尚达 湘潭大学 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二○○七年十一月十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材料综合设计与技能训练是继专业实验后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经过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培训准备后开设本课程,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并验证巩固课堂专业理论教学内容,掌握专业理论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使用专业实验设备、测试和整理实验数据资料以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初步掌握材料制备、性能检测等基本技术;使学生对专业实研设备在教学、科研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二、适用专业年级 四年级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三、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 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五、实验总体要求 1.学习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材料制备技术,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掌握计算机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应用技术。 2.学习各种材料性能检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预习,培养学生查阅文献,阅读资料,选择、拟定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对实验结果的综合等,提高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4.通过学习某些前沿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使用新设备,新仪器及采用新技术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实事求是、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

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十大要点 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价格的配方也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积多年的配方设计经验提供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供参考。 1、树脂的选择 (1)树脂品种的选择 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2)树脂牌号的选择 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我们要选用本身耐热140℃的PP牌号,具体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 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小粘度梯度。如PA6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为过渡料,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由此将塑料分成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高流动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低流动性塑料——PC、MPPO、PPS等。不流动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动性不同,所以牌号分为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加工方法与熔体流动指数的关系 加工方法熔体流动指数(g/10min) 压制、挤出、压延 0.2~8 流延、吹塑 0.3~15 涂覆、滚塑 1~8 注塑1~60 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填充目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 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PC不能用三氧化锑,这些都可导致解聚。同时,助剂的酸碱性,应与树脂的酸碱性要一致,否则会起两者的反应。 2、助剂的选择 (1)按要达到的目的选用助剂 按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助剂品种,所加入助剂应能充分发挥其预计功效,并达到规定指标。规定指标一般为产品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客户提出的性能要求。 助剂的具体选择范围如下: 增韧——选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和刚性增韧材料。 增强——选玻璃纤维、碳纤维、晶须和有机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