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配方试验设计

合集下载

第八章 配方试验设计

第八章  配方试验设计
xj aj
j 1
ˆ y 6.5 z1 5.5 z 2 7.5 z3 10 z1 z2 0.8 z1 z3 4.4 z 2 z3 0.833 7.32 x1 6.65 x2 8.33 x3 12.35 x1 x2 0.99 x1 x3 5.43 x2 x3
j 1 k j
m
b1 z1 b2 z 2 b3 z3 b12 z1 z 2 b13 z1 z3 b23 z 2 z3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3
由1#试验得:b1 6.5 由2#试验得:b2 5.5 由3#试验得:b3 7.5 由4#试验得:
b1 b2 b12 8.5 2 2 4 b1 b3 b13 6.8 2 2 4 b2 b3 b23 5.4 2 2 4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1
(4)最优配方的确定 根据回归方程以及有关约束条件,通过Excel中的“规 划求解”工具,可以预测最佳的试验指标值及其对应zj的 最佳取值,将其转换成自然变量,就可得到最优配方。 (5)回归方程的回代 如果各组分xj无约束,则不需要转换,如果各组分xj有下 界约束,需将y与zj的回归方程转换成y与xj的回归方程。 具体例子见书P148~149例9-1。
9
x1
z1
这里只介绍有下界约束的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因为此 时试验范围为原正规单纯形 内的一个规则单纯形(如右 图所示),所以仍可使用单 纯形设计。
a3
a2
z2
x2
a1
z3
x3
在选用单纯形格子点设计前,应将自然变量转化为规 范变量: xj aj zj m 1 a j
j 1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农药配方实验步骤

农药配方实验步骤

农药配方实验步骤农药配方实验步骤: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农药原药;溶剂:二甲苯、甲苯、乙酸乙酯、甲醇、无水乙醇、二甲基甲酰胺、N, N- 二甲基毗咯烷酮、石油瞇等溶剂;乳化剂:11# (壬基酚乙氧基化物)、12# (苯酚衍生物乙氧基丙氧基化物)690# (苯酚衍生物乙氧基化物)、700#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讎)、1600 # (苯酚衍生物乙氧基丙氧基化物)、650#、670#;阴离子型助剂:50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000# (聚讎硫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瞇类:601#、602#、603#、604#;等乳化剂。

壬基酚聚氧乙烯瞇类(NPE): NP-10萬麻油聚氧乙烯瞇类:EL-40、BY-140吐温系列(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TWEEX-20, 40, 60, 80 司盘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20, 40, 60, 80 复配型乳化剂:0201#,0201B#, 0202#, 0203B#, 0204#, 0205#,0206#, 0208#, 0238#, 8209#, 2201#等二、实验方法1.原药溶解度的测定采用《农药剂型加工丛书液体制剂第三版》中所介绍的方法,选用合适的溶剂。

取10个小试管,每个试管中放入仃.2±0. 2)g农药原药,用移液管取10ml溶剂分别放入每个试管中,在室温下轻轻摇动,必要时可微热以加速溶解。

如果不能全部溶解,再加溶剂,再次微热溶解,如果还不能全部溶解再加入,重复上述操作,这样直到加至溶剂还不能完全溶解时, 弃去,选择另一种溶剂试验,如果在某一溶剂完全溶解时,则将其放入0°C 冰箱,后观察有无沉淀结晶或分层,如无沉淀或分层,仍能全部溶解,则可再加入少量油膏观察,如有沉淀或分层时,再加入该溶剂继续试验下去, 直到加至溶剂为止,根据溶解度计算方法记录溶解结果。

根据溶解度大小, 设计多个溶剂组合,再考虑成木因素,筛选岀合适的溶剂.2.乳化剂的选择将农药原药(占总体积的%)溶解于筛选出的溶剂中(占总体积的%),分别加入供选乳化剂,观察乳化分散性和乳液稳定性。

8正交试验设计

8正交试验设计

综合平衡法
• 水份A对各指标的影响:从表看出,对 裂纹度来讲,水份的极差最大,即水份 是影响最大的因素,水份取A2水平最 好,但对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来讲,水 份的极差都是最小的,即是影响最小的 因素。对抗压强度来讲,水份取A2最 好,取A3次之;对落下强度来讲,水 份取A3最好,取A2次之。对3个指标综 合考虑,水份取A2水平为好。
11
正交表及其用法
本例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铁水 温度的影响按大小顺序来说C底焦
高度、A焦比、B风压,最好方案是
C2A3B2即: C2底焦高度,第2水平:1.5 A3焦比,第3水平: 1:14 B2风压,第2水平: 230
12
12.2 多指标的分析方法
• 在实际问题中,需要考虑的指标往 往不止一个,有时是两个、三个, 甚至更多,这都是多指标的问题。 解决多指标试验问题可采用两种方 法:综合平衡法和综合评分法。
2
3 抗压强度
试验号
A BC
Kg/个
1
1
1
1
11.5
2
1
2
2
4.5
3
1
3
3
11.0
4
2
1
2
7.0
5
2
2
3
8.0
6
2
3
1
18.5
7
3
1
3
9.0
8
3
2
1
8.0
9
3
3
2
13.4
K1
11
9
5
K2
5
8
8
裂 K3
6
5
9
k1
纹 k2
3.7 3.0 1.7 1.7 2.7 2.7

配方实验设计

配方实验设计

配方试验设计配方试验设计配方配比问题是工业生产及科学试验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在化工、医药、食品、材料等工业领域,许多产品都是由多种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加工而成,这类产品的质量指标只与各组分的百分比有关,而与混料总量无关。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试验者要通过试验得出各种成分比例与指标的关系,以确定最佳的产品配方。

配方试验设计又称混料试验设计,其目的就是合理地选择少量的试验点,通过一些不同配比的试验,得到试验指标与成分百分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进一步探讨组成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内在规律。

配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单纯形格子点的设计,单纯形重心设计,配方均匀设计。

1 配方试验设计的约束条件在配方试验或混料试验中,如果用y 表示试验指标,X 1,X 2,...,X m 表示配方中m 中组分各占的百分比,显然每个组分的比例必须都是非负的,而且它们的总和必须为1,所以混料约束条件可以表示为()1...,,...,2,1021=+++=≥m j x x x m j x (1-1)如果产品含有三种成分,其比例分别为x 1、x 2、x 3,则试验指标y 与x 1、x 2、x 3之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2333222221113223311321123322110ˆx b x b x b x x b x x b x x b x b x b x b b y +++++++++= (1-2) 由于()()()()21323312223212132100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 b --=--=--=++= 整理可得322331132112332211ˆx x b x x b x x b x b x b x b y+++++= (1-3) 回归方程没有了常数项和二次项,只有一次项和交互项。

又由于 2131x x x --= ,所以上述回归方程还可以表示如下22222111211222110ˆx b x b x x b x b x b b y+++++= (1-4)可见,在配方试验中,试验因素为各组分的百分比,而且是无印次的,这些因素一般是不独立的,所以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前面介绍的用于独立变量的试验设方法。

药物配方设计

药物配方设计

药物配方设计在医学领域中,药物配方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药物配方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以药物配方设计为主题,从配方的选择与配方的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配方的选择在进行药物配方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配方。

配方的选择应该基于药物的特性和治疗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方类型:1. 单一成分配方:这种配方只包含一种药物成分,适用于药物独特的治疗效果或高浓度的要求。

2. 复方配方:复方配方由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成分组成,可以达到多种治疗效果。

3. 母液配方:母液配方是指将一定量的药物溶解在溶剂中,便于饮用或外用。

4. 涂剂配方:涂剂配方用于外用的药物,通常以乳剂、软膏或霜剂的形式存在。

5. 注射剂配方:注射剂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的形式,因此在配方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选择配方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和疾病状态等,以确保配方的适应性和个体化。

二、配方的优化药物配方的优化是指调整和改进现有配方,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配方优化方法:1. 药物成分调整: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作用机制,可以调整配方中各药物成分的比例和用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辅料选择:辅料是指用于帮助药物稳定性和溶解性的成分。

通过优化辅料的选择和配比,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口感。

3. 组分研究:对药物配方中的各个组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了解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利用度等因素,优化药物配方的设计。

4. 剂型改进:剂型是指药物的给药形式,如片剂、含片、颗粒、胶囊等。

通过改变剂型,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5. 途径优化:不同的药物途径对于药物吸收和疗效有着不同的影响。

通过优化给药途径,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配方设计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还需要兼顾患者的用药安全和个体化需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方选择和优化,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中草药加工学实验设计

中草药加工学实验设计

原料选择标准
药用部位
根据中草药的药用部位 选择适当的原料,如根 、茎、叶、花、果实等

产地与品种
优先选择道地药材,即 具有特定产地和优良品
种的中草药原料。
采收季节
遵循中草药的生长规律 和采收原则,选择最佳
采收季节的原料。
外观与性状
选取外观完整、色泽鲜 艳、无病虫害、无异味
的原料。
原料处理方法
清洗
01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探讨中草药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
作用机制,评估加工方法的优劣。
问题诊断
02
针对实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优化建议
03
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提出中草药加工工艺的优化方案和改进
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 化碳)对中草药中有效成 分进行高效、选择性的提 取。
微波辅助提取法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加速 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和提取过程。
提取物成分分析方法
色谱法
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 相色谱法等,用于分离和 鉴定中草药提取物中的化 学成分。
质谱法
通过测量离子质荷比来鉴 定化合物结构,常用于中 草药提取物中复杂成分的 分析。
光谱法
如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 光谱法等,用于鉴定中草 药提取物中特定官能团或 结构。
提取物质量标准建立
纯度检测
通过色谱法等方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的纯度 ,确保产品质量。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草药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 安全性评价,确保产品安全使用。
含量测定
采用化学分析法或仪器分析法,准确测定中 草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_配方试验设计

_配方试验设计

第9章配方(混料)试验设计(Formula Experimental Design) 1.教学目标-掌握配方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分 析计算 2.教学重点-单纯形格子点的配方设计 3.教学难点-单纯形的引入,试验配方的确定
9.0 概述(Overview)
所谓混料,是指若干种不同成分按百分比 混在一起。如饮料、巧克力等。 9.0.1配方试验设计(Formula Experimental Design),又称混料试验设 计(Mixture Experimental Design):其目 的是合理地选择少量的试验点,通过一些 不同配比的试验,得到试验指标与成分百 分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进一步探讨组成 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内在规律。




例:当m=3,d=1时
3个试验点(a)
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1,0,0),(0,1,0),(0,0,1)


例:当m=3,d=2时
6个试验点: 图示(b) 表:{ 3,2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表


例:当m=3,d=3时
10个试验点: 图示(c) 表:{ 3,3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表

b13 4 y13 2( y1 y3 ) 4 6.8 2 (6.5 7.5) 0.8 b23 4 y23 2( y2 y3 ) 4 5.4 2 (5.5 7.5) 4.4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表的选用
先将自然变量xj(j=1,2,…,m)进行编码 编码公式:
m
x j a j (1 a j ) z j
j 1

zj
xj aj 1 a j
j 1 m

第八章拉丁方设计

第八章拉丁方设计
例如,设计了3种饲料,比较其对产奶量的影响,由 于牛的产奶量不仅受饲料的影响,而且还受牛场 (血统)和不同产犊时期的影响,因此要在牛场 里找到条件十分相似的母牛会很不容易;且泌乳 量是呈曲线变化的,单纯用交叉设计也不十分理 想
第八章拉丁方设计
因此,可以将饲料作为主要因素 A,牛场或血统作 为因子 B,泌乳阶段作为因子 C,在试验中同时 考虑因子 A即饲料的作用、因子 B即血统的作用、 因子 C即泌乳阶段的作用;这里,由于因子 B和 因子 C的作用无法相互抵消,且它们可能产生系 统误差,因此,有必要将 B和 C的作用在统计分 析中反映出来;但显然,因子 B和因子C的效应 在方差分析中不是主要的,它们仅仅是为了消除 系统误差而设立的
SE 0.5330.42
查q表,得: q0.05,2,2 =6.09
q0.01,2,2 =14.0
则:
LSR0.05,2,2 =2.56
LSR0.01,2,2 =5.88
饲料
0.05 0.01
q0.05,2,3 =8.28 q0.01,2,3 =19.0 LSR0.05,2,3 =3.48 LSR0.01,2,3 =7.98
对A因子各水平进行累加,得:
A1:27.1 A2:20.2 A3:31.7
x 1 = 9.03
x 2 = 6.73 x 3 =10.57
T=79.0
上述数据为试验结束以后每一种饲料在每一个蛋鸡
组、每一试验期的产蛋量及各个和
对这一类数据一般可用三因子(无互作)的方差分 析法进行分析
作无效假设(A、B、C因子各水平其效应相同)
course SS df MS F
饲料间 22.34 2 11.17 21.08** 蛋鸡组 1.70 2 0.85 1.60 产蛋阶段 1.42 2 0.71 1.34 误差项 1.06 2 0.53

食品配方设计7步

食品配方设计7步

食品配方设计7步资料目录:一、图书信息二、内容简介三、第2版前言四、第1版前言五、第一章食品配方设计概述(节选)六、图书目录一、图书信息图书 > 科技内容简介:食品配方设计是生产的前提,在食品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食品配方设计7步》第一版是市面上第一本以宏观的视野、面向整个食品领域介绍食品配方设计方法的图书,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第二版仍旧分7步介绍了主体骨架设计、调色设计、调香设计、调味设计、品质改良设计、防腐保鲜设计和功能性设计,其中包括每一步的设计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常见错误与分析、设计结果评价、设计举例等。

第二版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理念,强化了实例深度。

第二版将给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宏观的配方设计与剖析方法,能够帮助读者建立整体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食品配方设计7步(第2版)》可供食品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第2版前言食品配方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必把这项工作看得很深奥玄妙,只要在实践中多思多想,就会有思想,行动就有保障。

直觉、顿悟,都是建立在知识与经验基础之上的,就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工作就进入佳境了。

我们参考了大量资料,编写了《食品配方设计7步》,对食品配方设计进行一次全面解读,探讨食品配方设计的本质和规律,为读者增加一个观察食品配方设计的视角。

正如我们在第一版的前言中写道:“当我们编写完毕,面对曾经为此而收集到的大量资料,重读本书时,我们相信:它能为读者推开一扇窗,吹来清新的风。

”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本书成为食品行业的畅销书之一。

本书的设计理念已经超出了食品行业,被其它行业所引用、借鉴。

本书的设计理念、结构、经典句子、段落被反复引用。

典型的是,某高校女研究生王某拿着本书就在某核心刊物上连续“发表”了六篇文章……本书的编写,旨在建立一个框架、一种模块化设计模式。

橡胶配方设计的程序

橡胶配方设计的程序

橡胶配方设计的程序橡胶配方设计是橡胶企业一项经常性的技术活动,在进行橡胶配方设计时,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进行技术调研,收集有关资料在技术调研中,主要了解制品(特别新产品或老产品改造)的使用条件、性能要求及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还要了解同类制品和类似制品的技术状态及其橡胶配方的试验数据;了解各种胶料、配合剂的性能及发展动态;了解新的加工设备及工艺方法并收集其尽可能详尽的资料,以备配方设计(包括试验、试生产和调整配方)时进行参考。

(2)拟定配方,确定试验项目根据制品的性能指标及其他设计要求,初步拟定出几个性能配方,并确定性能试验项目。

拟定配方的步骤如下:1)根据胶料的种类、性能及用途(即主要的性能指标),确定选用生橡胶的品种(单用或是并用)及含胶率。

2)根据选定生橡胶的种类及型号、工艺条件(即硫化工艺和条件等)与制品的性能特点来确定配方中硫化体系的组成与配比。

3)根据胶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及生产成本等要求,确定补强填充剂的品种、用量以及胶料的密度等。

4)根据生橡胶及填料的种类、胶料应具有的物理性能(即硬度、弹性、耐热和耐寒性等)与加工条件来确定软化(增塑)剂的品种及用量。

5)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与条件来确定防老剂的品种与用量。

6)根据制品的特性要求来选用着色剂、发泡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专用配合剂的品种及其用量。

橡胶配方的性能试验项目通常包括硬度、弹性、耐高低温性、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扯断伸长率。

永久变形、平均硫化收缩率、耐天候性能、耐热氧老化、耐臭氧老化、抗疲劳老化等。

从加工性能来看,还有可塑度、焦烧、硫化特性等项目。

此外,如果制品设计要求需要,还可以作耐油、耐化学溶剂;生热性;耐磨耗、附着力及特定的项目试验。

(3)进行必要的试验,从拟定的系列性能配方中选出最佳配方方案这个阶段的试验,一般都是在试验室进行小样试验,按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和修改,初步定出最佳配方。

(4)复试与扩大中试通常所选定的最佳配方,一般都要通过数次复试,如果性能稳定合格,则可进入车间视模的试验,并生产出试制成品。

精细化学品配方设计 第八章 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

精细化学品配方设计 第八章  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
仍以工业洗涤剂粘度试验为例,按照江体乾 《化工数据处理》附录7 “公式的图形及其直线化 方 b cx 法”,可选择下列三种模型式对该曲线进行拟合。


x ③ 2 a bx cx
ax e 2 3 a bx cx dx
用公式①进行拟合
对 =axbecx的直线化方法为,取曲线上相邻两点的比值:
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的优点
1. 实验方案系统科学 2. 能大大减少实验次数 3. 能主动地进行数据处理 4. 节省时间和经费 5. 可求得最优化配方 6. 可预测满足不同要求的配方 配方最优化设计的关键是最优化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计算机在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
1. 对配方中各组分的不同因子水平对函数影响进行分析 计算 2. 对配方中各组分的不同因子水平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 析计算 3. 对实验结果的偏差来源和可信度进行分析计算 4. 根据各个因子对函数影响的大小进行回归排序和筛选 5. 求取目标函数与各影响因子间的数学模型
第八章 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在精细化工、橡胶、塑料、陶瓷、食品、胶黏 剂、材料等行业的新产品开发工作中,经常要进行 混料配方的设计研究。一般来说复配型产品的主 要 原料种类都在5种以上,每个种类中可替代性原料 又具有各自的应用特性,在配方设计和调配试验中 各个组分的用量波动水平又在3个以上。因此,各 个原料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相互抵消或者协同)是 相 当复杂的,对产品性能的构效关系也是千变万化的。 配方的优化设计是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常解常新的
再取对数: 令:
n 1 xn 1 cx e n x n
b
n 1 xn

lgn1 lgn blg xn1 lg xn cxn1 xn lg e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

第一章概论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习题某地100例30~40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ol·L-1测定结果如下: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答案=,s=,CV=%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10个果穗长度cm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24号:19,21,20,20,18,19,22,21,21,19;金皇后:16,21,24,15,26,18,20,19,22,19;答案1=20,s1=,CV1=%;2=20,s2=,CV2=%;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50绳测其毛重kg,结果分别如下:单养50绳重量数据:45,45,33,53,36,45,42,43,29,25,47,50,43,49,36,30,39,44,35,38,46,51,42,38 ,51,45,41,51,50,47,44,43,46,55,42,27,42,35,46,53,32,41,48,50,51,46,41,3 4,44,46;混养50绳重量数据:51,48,58,42,55,48,48,54,39,58,50,54,53,44,45,50,51,57,43,67,48,44,58,57 ,46,57,50,48,41,62,51,58,48,53,47,57,51,53,48,64,52,59,55,57,48,69,52,5 4,53,50;试从平均数、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几个指标来评估单养与混养的效果,并给出分析结论;答案1=,R=30,s1=,CV1=%;2=,R=30,s2=,CV2=%;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解释下列概念: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独立事件、频率、概率频率如何转化为概率什么是正态分布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有什么特点μ和σ对正态分布曲线有何影响已知u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试查表计算下列各小题的概率值:1P<u≤;2P-1<u≤1;3P-2<u≤2;4P<u≤;5P<u≤;答案1;2;3;4;5;设x服从正态分布N4,16,试通过标准化变换后查表计算下列各题的概率值:1P-3<x≤4;2Px<;3Px>;4Px≥-1;答案1;2;3;4;水稻糯和非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糯稻纯合体为ww,非糯纯合体为WW,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其F1为非糯杂合体Ww;1现以F1回交于糯稻亲本,在后代200株中试问预期有多少株为糯稻,多少株为非糯稻试列出糯稻和非糯稻的概率;2当F1代自交,F2代性状分离,其中3/4为非糯,1/4为糯稻;假定F2代播种了2000株,试问糯稻株有多少非糯株有多少答案1糯稻100株,非糯100株,概率均为;2糯稻500株,非糯1500株;大麦的矮生抗锈基因和抗叶锈基因连锁,以矮生基因与正常感锈基因杂交,在F2代出现纯合正常抗锈植株的概率仅;试计算:1在F2代种植200株时,正常抗锈植株的概率;2若希望有的概率保证获得1株以上纯合正常抗锈植株,则F2代至少应种植多少株答案1P0=,P1=;P2=,P3=,P4=,P5=,P6=;21279;设以同性别、同月龄的小白鼠接种某种病菌,假定接种后经过一段时间生存的概率为,若5只一组进行随机抽样,试问其中“四生一死”的概率有多大答案;有一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16,方差为4,试计算:1落于10到20之间的数据的百分数;2小于12或大于20的数据的百分数;答案1%;2%;查表计算:1df=5时,Pt≤= Pt>=2df=2时,P2≤= P2>= P<2<==3df1=3,df2=10时,PF>= PF>=答案1Pt≤=,Pt>=;2P2≤=,P2>=,P<2<==;3PF>=,PF>=;第四章统计推断什么是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有哪两种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它在假设检验中有何作用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什么如何才能少犯两类错误什么叫区间估计什么叫点估计置信度与区间估计有什么关系某养殖场以往都用鲜活饵料喂养对虾,经多年的观测资料得知,成虾平均体重为21g,标准差为1.2g;现改用鲜活与人工配合饵料各半喂养对虾,随机抽取成虾100尾,测得平均体重为20g,试问改变饵料后,对虾体重有无显着变化,并估计对虾体重的95%置信区间;答案u=-,否定H0:=0=21g,接受HA:≠0;95%置信区间:,;核桃树枝条的常规含氮量为%,现对一桃树新品种枝条的含氮量进行了10次测定,其结果为:%、%、%、%、%、%、%、%、%、%,试问该测定结果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有无差别;答案t=-,接受H0:=0=%;检查三化螟各世代每卵块的卵数,检查第一代128个卵块,其平均数为粒,标准差为粒;检查第二代69个卵块,其平均数为粒,标准差为粒;试检验两代每卵块的卵数有无显着差异;答案u=,否定H0:1=2,接受HA:1≠2;假说:“北方动物比南方动物具有较短的附肢;”为验证这一假说,调查了如下鸟翅长mm资料:北方的:120,113,125,118,116,114,119;南方的:116,117,121,114,116,118,123,120;试检验这一假说;答案t=-,接受H0:1=2;用中草药青木香治疗高血压,记录了13个病例,所测定的舒张压mmHg数据如下: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治疗前110 115 133 133 126 108 110 110 140 104 160 120 120治疗后90 116 101 103 110 88 92 104 126 86 114 88 112试检验该药是否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答案t=,否定H0:1=2,接受HA:1≠2;为测定A、B两种病毒对烟草的致病力,取8株烟草,每一株皆半叶接种A病毒,另半叶接种B病毒,以叶面出现枯斑病的多少作为致病力强弱的指标,得结果如下:序号 1 2 3 4 5 6 7 8病毒A 9 17 31 18 7 8 20 10病毒B 10 11 18 14 6 7 17 5试检验两种病毒的致病能力是否有显着差异;答案t=,否定H0:1=2,接受HA:1≠2;有一批棉花种子,规定发芽率p≥80%为合格,现随机抽取100粒进行发芽试验,有77粒发芽,试估计:1该批棉花种子是否合格2该批棉花种子发芽率所属总体的95%置信区间;答案1u=,接受H0:p≤p0;295%置信区间:,;习题调查了甲、乙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5年的生存情况,甲医院共有755例,生存数为485人,乙医院共有383例,生存数为257人,问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5年的生存率有无显着差别;答案u=-,接受H0:p1=p2;用三种不同的饵料喂养同一品种鱼,一段时间后,测得每小池鱼的体重增加量g如下:A饵料:,,;B饵料:,,,;C饵料:,,,;试检验各饵料间方差的同质性;答案2=,接受H0:==;工艺上要求棉纤维的断裂强度为5.5g,现对一新品系的断裂强度测定8次,得结果为:,,,,,,,g;问此新品系的断裂强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试用符号检验法进行检验;答案Pn+≠4=,接受H0:Md=5.5g;测定两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各5次,得A品种为:,,,,;B品种为:,,,,;试用秩和检验法检验两品种淀粉含量的差异显着性;答案T=17,T<T1=19,否定H0,接受HA:两品种淀粉含量有显着差异;第五章检验2检验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某林场狩猎得到143只野兔,其中雄性57只,雌性86只,试检验该种野兔的性别比例是否符合1∶1答案2=,否定H0,接受HA:野兔性别比例不符合1∶1;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答案2=,接受H0:符合9∶3∶4的理论比率;某乡10岁以下的747名儿童中有421名男孩,用95%的置信水平,估计这群儿童的性别比例是否合理答案2=,否定H0,接受HA:性别比例不合理;某仓库调查不同品种苹果的耐贮情况,随机抽取“国光”苹果200个,腐烂14个,“红星”苹果178个,腐烂16个,试测试这两种苹果耐贮差异是否显着答案2=,接受H0:两种苹果耐性没有差异;调查5个小麦品种感染赤霉病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不同品种是否与赤霉病的发生有关;品种 A B C D E 总和健株数442 460 478 376 494 2250病株数78 39 35 298 50 500总计520 499 513 674 544 2750答案2=,否定H0,接受HA:品种与赤霉病的发生有极显着的关系;用A、B、C三种浓度药物治疗219尾病鱼,试验结果如下表:浓度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和A 67 9 10 5 91B 32 23 20 4 79C 10 11 23 5 49总计109 43 53 14 219试检验三种浓度下药物治疗效果;答案2=,否定H0,接受HA:不同浓度的治疗效果有极其显着差异;第六章方差分析什么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进行方差分析一般有哪些步骤方差分析有哪些基本假定为什么有些数据需经过转换后才能进行方差分析测定4种密度〔万株·hm2-1〕下“金皇后”玉米的千粒重g各4次,得下表结果.试作方差分析,并以SSR法作多重比较;3万株·hm2-1 6万株·hm2-1 9万株·hm2-1 12万株·hm2-1247 238 214 210258 244 227 204256 246 221 200251 236 218 210答案F=,s=;为研究氟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分别用0 g·g-1对照、10 g·g-1、50g·g-1、100 g·g-14种浓度的氟化钠溶液处理种子浸种,每浓度处理的种子用培养皿进行发芽试验每盆50粒,每处理重复三次,测得芽长资料如下表;试作方差分析,并用LSD法、SSR法和q法分别进行多重比较;处理 1 2 30 g·g-1对照10 g·g-150 g·g-1100 g·g-1答案F=,s1-2=,s=;用同一公猪对三头母猪进行配种试验,所产各头仔猪断奶时的体重kg资料如下::,,,,,,,;:,,,,,,;:,,,,,,,,;试分析母猪对仔猪体重效应的差异显着性;答案F=,s1-2=;测定了小麦4个新品系A1、A2、A3和A4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如下:A1:,108,,,,;A2:,,,,;A3:,,,,,,,;A4:,,,,;试检验其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显着性;答案F=,s1-2=;分析A、B、C、D、E等5个杂优水稻品种稻米中的含氮量mg,有甲、乙、丙、丁四个学生,每学生对每一样品各分析一次,得下表结果;试作方差分析,并以SSR进行多重比较;品种学生甲乙丙丁ABCDE答案品种间F=,学生间F=,s=;对A、B、C、D、E等5个杂优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测定,每次每品种随机取两个样点,结果如下表;试作方差分析;品种样点干物质重量g·株-1A ⅠⅡB ⅠⅡC ⅠⅡD ⅠⅡE ⅠⅡ答案样点间AF=,品种间BF=,A×B的F=,s1-2=08314;个品种的家兔,每一种用兔7只,测定其不同室温下血糖值,以每100mg血中含萄糖的mg数表示,问各种家兔正常血糖值间有无差异室温对家兔的血糖值有无影响试验资料见下表;品种室温35 ℃30 ℃25 ℃20 ℃15 ℃10 ℃ 5 ℃ⅠⅡⅢⅣ140 120 110 82 82 110 130 160 140 100 83 110 130 120 160 120 120 110 100 140 150 130 110 100 82 74 100 120答案品种间F=,室温间F=;为了从三种不同原料和三种不同发酵温度中选出最适宜的条件,设计了一个二因素试验,并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对该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原料A 温度BB130 ℃B235 ℃B340 ℃A1 41 49 23 25 11 13 25 24 6 22 26 18A2 47 59 50 40 43 38 33 36 8 22 18 14A3 43 35 53 50 55 38 47 44 30 33 26 19答案原料间AF=,温度间BF=,A×B的F=;药物处理大豆种子试验中,使用了大、中、小粒三种类型种子,分别用五种浓度、两种处理时间进行试验处理,播种后45d对每种处理各取两个样本,每个样本取10株测定其干物重g,求其平均数,结果如下表;试进行方差分析;处理时间种子类型C浓度BB10g·g-1B210g·g-1B320g·g-1B430g·g-1B540g·g-1A112hC1小粒C2中粒C3大粒A224h C1小粒C2中粒C3大粒答案时间间AF=,浓度间BF=,籽粒类型间CF=,A×B的F=,A×C的F=,B×C的F=,A×B×C的F=;第七章抽样原理与方法抽样调查有哪些基本方法试比较其优缺点及适用对象;某地区进行仔猪断奶体重的调查,所得=8.78kg,s=3.3kg,试问对这样一个性状制订抽样调查方案,它的样本容量以多少头为宜95%的允许误差L不超0.5kg答案n=174头;研究某地区鸡的球虫感染率,预测感病率为15%,希望调查的感染率与该地区普查的感染率相差不超过3%,且置信概率为95%,问应调查多少只鸡才能达到目的答案n=567只;某单位进行增加人工光照提高母鸡产蛋量试验;根据以往试验知道,差数标准差sd 为枚;希望本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差数在3枚以内,能有95%的可靠度测出差异显着性,问需要多少对试验鸡答案n=8对;比较两种饲料配方对鲤鱼增重的影响;根据以往试验增重的s2为4kg2,要求有95%的把握使两组增重差值在1.5kg内能测出差异显着性,问每组试验需要多少尾鱼答案n=15尾;从一批平菇中随机抽出10株,其单株鲜重=464.8g,s=46.59g,试在95%的置信概率下估计出这批平菇平均单株鲜重的置信区间;答案95%置信区间:,;第八章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一何为试验设计生物学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简述试验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途径;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是什么下表为某一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果kg,小区面积为100m2,采用对比法设计,试作统计分析;品种CK A B CK C D CK E F CKⅠⅡⅢ答案A、B、C、D、E、F各品种对邻近CK的比值分别为:%,%,%,%,%,%;表为某养殖场使用四种不同饲料喂猪的增重结果kg;试作统计分析,比较饲料间的增重效果;窝组 A B C D TrⅠ14 14 16 15 59Ⅱ16 15 14 12 57Ⅲ16 12 15 12 55Ⅳ15 13 14 13 55Ⅴ15 14 15 13 57Tt 76 68 74 65 283T答案窝组间F=,饲料间F=,s1-2=kg;为了研究湿度和温度对黏虫卵发育历期的影响,用3种湿度4种温度处理黏虫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结果如下表,试进行方差分析;答案窝组间F=,相对湿度间AF=,温度间BF=,A×B的F=;第九章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二用5×5拉丁方设计安排5个不同激素处理的黄瓜盆栽试验,得到以下干重g结果;试比较5种激素处理所得干重差异是否显着;答案品种s2=,F=;行间s2=,列间s2=,误差s2e=;以提取方法为A因素、提取浓度为B因素进行细胞转化试验,所得结果如下表;试作统计分析;答案区组s2=;提取方法s2=,F=;主区误差s2ea=;提取浓度s2=,F=;提取方法×浓度s2=,F=;误差s2eb=;某校在研究利用木霉酶解稻草粉的优良工艺条件时,发现曲种比例、水量多少、pH 值大小等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对稻草粉糖化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作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获得如下表资料;试用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因素试验号A曲比B水量CpH值指标酶解得糖率%1 13∶717 142 13∶729 23 13∶735 354 25∶517 25 25∶529 356 25∶535 147 37∶317 358 37∶329 149 37∶335 2答案曲比F=,水量F=,pH值F=,各项变异均不显着;第十章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何谓回归分析回归截距和回归系数的统计意义是什么何谓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各具有什么意义下表是某地区4月下旬平均气温与5月上旬50株棉苗蚜虫头数的资料;年份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x,4月下旬平均气温℃y,5月上旬50株棉蚜虫数86 197 8 29 28 29 23 12 14 64 50 11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3该地区4月下旬均温18 ℃时,5月上旬50株棉苗蚜虫预期为多少头若该地某年4月下旬均温为18 ℃时呢答案1=-+;2sy/x=,F=;3y/x的95%置信区间:,,单个y的95%置信区间:-,;研究某种有机氯的用量x,kg·hm-2和施用于小麦后在籽粒中的残留量y,mg·kg-1的关系,每一用量测定三个样本,其结果列于下表;xkg·hm-2 15 30ymg·kg-11由15对x,y求解直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2由5对x,y求解直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答案1=+,r=;2=.41+,r=;在研究代乳粉营养价值时,用大白鼠作实验,得大白鼠进食量x,g和体重增加量y,g 数据如下表;鼠号 1 2 3 4 5 6 7 8进食量g 800 780 720 867 690 787 934 750增重量g 185 158 130 180 134 167 186 1331试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其关系;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求其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绘制直线回归图形并图示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3试估计进食量为900g时,大白鼠的体重平均增加多少,计算其95%置信区间,并说明含义;4求进食时为900g时,单个y的95%预测区间,并解释其意义;答案1=+;2b的95%置信区间:,;3y/x的95%置信区间:,;4单个y的95%置信区间:,;用白菜16棵,将每棵纵剖两半,一半受冻,一半未受冻,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单位:mg·g-1结果如下表;试计算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检验相关显着性,并计算相关系数95%置信区间;未受冻受冻未受冻受冻答案r=,r2=,r的95%置信区间:,;第十一章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曲线进行直线化时,常用的转换方法有哪两种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测定不同浓度鱼滕酮x,mg·L-1对菊蚜死亡率y,%影响的资料如下表;试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显着性检验;xy 12 25 33 43 53 68 84 90答案=-+,F=;根据下表原始数据,求某市4周岁至未满11岁女孩的年龄与平均身高的回归方程;x,年龄岁y,身高cm答案=;下表列出了甘薯薯块在生长过程中的鲜重x,g和呼吸强度〔y,CO2mg·100g-1FW·h-1〕的数据资料;试作回归分析;x 10 38 80 125 200 310 445 480y 92 32 21 12 10 7 7 6答案=-,F=;江苏省东台县测定了1972年越冬棉铃虫的化蛹进度,其结果列于下表;试以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描述之;日期月/日6/5 6/1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x以5 月 31日为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y%,化蛹进度答案=,ry'x=-;。

第9章-配方实验设计

第9章-配方实验设计

15
9.3 配方均匀设计
——试验点在正规单纯形上均匀分布
与单纯形配方试验设计的方法基本相同, 区别:试验点设计表不同——配方均匀设计表 (一)配方均匀设计表 UMn(n m) 式中,UM──配方均匀设计表的符号; n ──试验次数; m ── 组分数。 注意:配方均匀设计表是由均匀设计表变换出来的,所 以它也有带“*”的表, 见附录11 (P.229~239)
7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表————附录9(P.228)
组分数m
阶数d
试验点数n
8
(三)有约束单纯形格子点设计 除了xj≥0 (j=1,2,…,m), x1+x2+…+xm=1约束 条件之外,还有其他约束条件,如: aj≤xj≤bj,j = l,2,…,m 这种配方称为有约束的配方。 X 1=1 (0.2≤x1≤0.6)
j 1 j 1 3
3
j 1 3
11
(2)选择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表,进行试验设计 ※ 根据组分数m和阶数d,选择相应的{m,d}单纯形 格子点设计表。 ※ 注意:设计表中的数值为规范变量zj 本例中 m=3,取d=2,故选择{3,2}单纯形格子点设计 表,用编码公式计算出自然变量xj 的取值,试验方案和 试验结果见表9-4。
一次式(d = 1):
bx y j j
j 1
m
m
回归系数: 有m个 m(m+1)/2 个
y 二次式(d = 2): b j x j bkj xk x j
j 1 k j m
bx b x x 不完全三次式(d = 3): y j j kj k j
j 1 k j
2
9. 2 单纯形配方设计
9.2.1 单纯形的概念

橡胶的配方设计

橡胶的配方设计

橡胶的配方设计(小结)橡胶的配方设计一、基本要求:性能:满足产品使用的性能要求,综合考虑。

工艺:满足实际生产工艺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率,指导生产(配炼工艺)。

成本:应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指标。

材料:应有可靠材料来源。

二、步骤:拟订性能指标:调查研究:使用条件、工厂设备条件。

选择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胶种→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填充补强体系→软化体系。

拟定实验配方方案:选择材料含量、加入的顺序、加入的方法。

一、二个基本配方,再提出数个(或n+1个)平行方案,试采用正交实验。

实验配方试验:制样品、性能测试、选定最佳一个或几个。

小批量生产性试验。

修订配方、重做试验、最终确定佯证配方的可靠性。

三、表示方法:1. 重量分数:以橡胶的重量份数为100份。

2. 重量百分数:3. 体积百分数:4. 生产配方(重量):四、配方设计举例:加料顺序:生胶→固体软化剂→促进剂、活化剂、防老剂→填充补强剂→液体软化剂→硫化剂、超促进剂。

1. 配方1:(绝缘)phr 护套绝缘天然橡胶 50 70 促进剂TMTD丁苯橡胶 50 30 硫磺氧化锌 10 5 活化剂硬脂酸 0.5 1.2 助促进剂(硬脂酸用于TMTD硫化中,容易使铜线发黑)二硫化氨基甲基酸促进剂ZDC 1.5噻唑类促进剂M 0.5 1.0 促进剂、一般与+ZnO+硬脂酸对它增强活性含S、N化合物,苯并咪唑胺类防老剂MB 2.5 O2、气候、中性防老胺类防老剂DNP 0.5 热、气候、有害金属Cu、Mn。

防老剂D 2.0 热、氧、屈挠龟裂、对有害金属有抑制作用,通用型石蜡 10 5 软化剂滑石粉 50 填充化学碳酸钙 106.5 25 填充陶土 30 填充高耐磨碳黑 20 填充配方2:材料配比/phrCR232 100 氯丁橡胶氧化镁(特级) 4 硫化剂FEF碳黑 25 快压出炉黑SRF碳黑 15 半补强炉黑陶土 50 填充剂氢氧化铝 30 阻然剂氧化锌 5 硫化剂NA—22 1.2 硫脲类促进剂DM 0.5 硫化延迟剂、促进剂DM石蜡 3 软化剂硬脂酸 0.5 软化剂DOP 10 增塑剂、临苯二甲酸二辛脂防老剂ODA 4 防老剂OD、胺类防老剂、P396手册。

第八章 配方试验设计

第八章  配方试验设计
x j 0( j 1,2,, m),x1 x2 xm 1
如果产品含有三种成分,其比例分别为x1、x2、x3,则 试验指标y与x1、x2、x3之间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可以表 示为:
2
第八章 配方试验设计
yˆ b0 b1x1 b2 x2 b3x3 b12 x1x2 b13x1x3 b23x2 x3 b11x12 b22 x22 b33x32
1
第八章 配方试验设计
配方试验设计又称混料试验设计,其目的是合理地选 择少量试验点,通过一些不同配比的试验,得到指标与 成分百分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进一步探讨组成与指标 之间的内在规律,方法主要有:单纯形格子点设计、单 纯形重心设计、配方均匀设计。
8.1 配方试验设计约束条件
混料约束条件可以表示为:
8.2.3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
1.单纯形格子点的表示
{m,d}表示正规单纯形顶点数为m(也就是组分数为 m),阶数为d(即每边的等分数)的格子点集。
比如三顶点正规单纯形的四阶格子点集记为{3,4}。
6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m,d}
格子点集中共有
(m d 1)! (m 1)!d!
个点,正好与

归方程中待估计的回归系数的个数相等,所以单纯形格
例如组分数m=3的配方试验,各组分百分比xj(j=1,2,3) 只能取在二维正规单纯形——等边三角形上:
A(1,0,0) x1
B(0,1,0) x2
C′
F
A′
B′ C(0,0,1) x3
4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等边三角形的高为1,三角形内任一点F到三边的距离 之和为1。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单一组分的混料,三条边上 的点表示对应两顶点纯组分的二元混合物,FA′代表F点 的x1,FB′和FC′分别代表F点的x2、x3。

配方设计实验指导

配方设计实验指导

饲料配方设计实验指导Feed Formulation Design in Spection郭爱伟编著(动物科学专业用)西南林学院动物教研室目录实验一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实验二饲料原料的显微镜检测实验三鱼粉掺假鉴别实验四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实验五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实验六复合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实验七全价饲料配方的设计实验八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配方设计实验九特种经济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实验十验证饲料配方的试验设计实验一常见饲料原料的识别一、实验原理感官检定主要通过人的五官检查饲料的外观性状(颗粒大小、色泽、杂质、异物、虫害、霉变和结块等)、气味(酸败、焦化、腐臭)和质地(软硬程度、松散程度、水分含量等)。

二、所需设备分样筛(10目、20目、30目、40目)、探针、镊子、表面皿、滤纸、烧杯、试管。

市场上常见的各种饲料原料各500g,分别盛放在编号的表面皿中(准备4组样品)。

三、实验步骤饲料原料的检定包括感官检定、物理学检测、化学分析和动物试验四个方面。

因为化学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和动物试验(消化、代谢、饲养试验和毒物测定试验等)。

在其它实验中已有安排,所以这里不再重复,本实验只介绍感观检定和物理学检测。

一、感官检定感官检定主要通过人的五官检查饲料的外观性状(颗粒大小、色泽、杂质、异物、虫害、霉变和结块等)、气味(酸败、焦化、腐臭)和质地(软硬程度、松散程度、水分含量等)。

检定时应根据国家颁布的饲料原料标准中的规定内容进行检查。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饲料感官检定的内容:(一)玉米形状:因玉米品种不同,其籽粒大小,形状,软硬各有不同,但同一品种要求籽粒整齐,均匀一致。

无异物,虫蛀,鼠类污染等。

玉米粉碎后应注意掺杂的检查。

颜色:除黄玉米呈淡黄色至金黄色外,其他玉米呈白色至浅黄色,通常凹形玉米比硬玉米的色泽较浅。

味道:具玉米特有之甜味,粉碎时有生谷味道,但无发酵酸味,霉味,结块及异臭。

(二)小麦麸形状:呈粗细不等的片状,疏松,不应有虫蛀,发热,结块现象。

五苓散试验设计方案

五苓散试验设计方案

五苓散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试验设计书08中药本1班组长:张议丹0811*******副组长:郑军0811*******组员:穆珍子0811*******组员:杨海龙0811*******设计方案基本资料设计题目五苓散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组员资料姓名性别承担工作手机张议丹女总结整理151******** 郑军女试验设计135******** 穆珍子女试验136******** 杨海龙男试验152******** 所需仪器药品清单仪器:多功能粉碎机、研钵、显微镜、电子秤、称量纸、称量勺、6号筛药品: 茯苓6g泽泻10g猪苓6g肉桂4g白术(炒)6g试剂:水合氯醛实验设计书一、研究摘要通过学习与实践自己设计实验制得五苓散,并进行质量检查。

学习自己设计并进行综合实验。

五苓散为散剂,巩固散剂制备的能力,并进行粉末入药类药物的显微检查,重复熟悉重点药物的主要显微结构。

二、关键词五苓散三、前言中药学是一门培养具备中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学科。

中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独自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性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试验更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试验原理1、散记的制备工艺流程:药材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2、五苓散是由多种药物经粉碎、混合均匀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

供内服。

功能与主治: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3、内服散剂的粉末细度应通过5~6号筛(80~100目)4、混合散剂:混合方法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

第八组橡胶配方设计

第八组橡胶配方设计

橡胶配方设计综合实验实验成员:王亮、祝一青、刘晓峰、任晓宇、康涛、郭素青、张霄、程丽君、慕宏翔 实验目的1、 加深对丁腈橡胶的配方、各组分的作用原理及加工方法的认识。

2、 进一步领会橡胶的塑炼、混炼的意义和原理。

3、 进一步了解橡胶的硫化模压成型的基本方法,掌握塑炼混炼、压制硫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安全措施。

4、 掌握炭黑的含量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5、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实验原理丁腈橡胶制品的生产,首先有一个配料问题,即在丁腈橡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化剂、补强剂、增塑剂、防老剂等其他助剂,使之形成多组分体系。

本实验固定其他组分的含量,改变炭黑的用量,研究炭黑的含量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下,首先塑炼丁腈橡胶,再将配好的实验原料进行混炼使各种助剂实现良好的分散,通过辊压成片,剪成一定形状的胶料,放入试样模具中,经过硫化成型成为所需的试样。

通过不同规格的裁刀,冲裁成性能测试的样品。

然后测试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硬度。

找出炭黑含量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实验原料丁腈橡胶、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硫磺、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氧化锌、硬脂酸、高耐磨炭黑、N-芳基-N-烷基对苯二胺 实验仪器设备1、 开放式炼塑机(SK —160B )辊筒工作直径=160mm ,辊筒工作长度=320mm ,前辊转速=24.0r.p.m ,后辊转速=17.8r.p.m ,最大辊间距=4.5mm ,最小压片厚度=0.2mm 。

一次加料量=100~200g ,辊筒最高加热温度小于等于200度。

2、 平板硫化机(XQLB —25D )额定表压=145kg/cm2,油缸活塞直径=160mm ,电热板面积=360×360mm ,模板最大加热温度小于等于2000C3、 密炼机混炼设备(HL —200型)4、 橡胶硬度计5、 万能拉伸测试仪 实验配方 配方一(g ) 配方二(g )配方三(g )配方四(g )配方五(g )丁腈橡胶200 200 200 200 200 DOP 10 10 10 105 10 S 4 4 4 4 4 TMTD 1 1 1 1 1 ZnO 2 10 10 10 10 10 硬脂酸 2 2 2 2 2 炭黑 10 20 30 40 50 4010A 44444配 方组 分实验工艺条件1、材料配方的确定:以上面表格中配方为准2、塑炼工艺条件的确定:塑炼温度:800C塑炼时间:5min 密炼机主机转速:60 r/min3、混炼工艺条件的确定加料顺序:硬脂酸、活化剂、碳酸钙、炭黑、液体软化剂、促进剂、硫化剂混炼温度:85 0C混炼时间:5min4、硫化工艺条件的确定硫化温度:1600C 硫化压力:110mpa 硫化时间:6min实验步骤1、称量:按实验配方称取各组分物料,分别放在盛料容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 配方均匀设计
18
配方及对应的指标值。 注意:利用回归分析法分析配方均匀设计结果,在选择配 方均匀设计表时,试验次数应多于回归方程系数的个数。 具体例子见书P153例9-3。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x1 0.817 0.684 0.592 0.517 0.452 0.394 0.342 0.293 x2 0.055 0.179 0.340 0.048 0.201 0.384 0.592 0.118 y 8.508 9.464 9.935 9.400 10.680 9.748 9.698 10.238 试验号 9 10 11 12 13 14 15 x1 0.247 0.204 0.163 0.124 0.087 0.051 0.017 x2 0.326 0.557 0.809 0.204 0.456 0.727 0.033 y 9.809 9.732 8.933 9.971 9.881 8.892 10.139
通过Excel规划求解可知z1=0.55,z2=0.45,z3=0时y取得 最大值8.525,即x1=0.495,x2=0.405,x3=0.1时y取得最大 值8.525。
8.2.4 单纯形重心设计
1、单纯形重心设计试验方案的确定 单纯形重心设计就是将试验点安排在单纯形的重心上。
15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8.2.2 单纯形配方设计的回归模型
m种组分的d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如下: ①一次式(d=1) A(1,0,0) x1
C′ F B′ A′
m
ˆ y bj x j
j 1
B(0,1,0) x2
C(0,0,1) x3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5
②二次式(d=2)
ˆ y b j x j bkj xk x j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7
8.3 配方均匀设计
单纯形配方设计虽然简单,但是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的 分布并不十分均匀,而且试验边界上的试验点过多,为了 克服上述缺点,可以运用配方均匀设计。 配方均匀设计表可参考书P229~239附录11。 配方均匀设计表规定了每号试验中每种组分的百分比, 这些试验点均匀地分散在试验范围内,用配方均匀设计表 安排好试验后,获得试验指标yi的值。 由于配方均匀设计的试验点分布比较均匀,所以试验结 果的分析可用直观分析法直接选用其中最好的试验点作为 最优配方。 也可利用“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章节的知识建立回归 方程,然后利用Excel“规划求解”工具由回归方程确定最 优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1
(4)最优配方的确定 根据回归方程以及有关约束条件,通过Excel中的“规 划求解”工具,可以预测最佳的试验指标值及其对应zj的 最佳取值,将其转换成自然变量,就可得到最优配方。 (5)回归方程的回代 如果各组分xj无约束,则不需要转换,如果各组分xj有下 界约束,需将y与zj的回归方程转换成y与xj的回归方程。 具体例子见书P148~149例9-1。
xj aj
j 1
ˆ y 6.5 z1 5.5 z 2 7.5 z3 10 z1 z2 0.8 z1 z3 4.4 z 2 z3 0.833 7.32 x1 6.65 x2 8.33 x3 12.35 x1 x2 0.99 x1 x3 5.43 x2 x3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2
P148~149例9-1{3,2}单纯形格子点设计方案及试验结果:
试验号
1 2 3 4 5 6
z1
1 0 0 1/2 1/2 0
z2
0 1 0 1/2 0 1/2
z3
0 0 1 0 1/2 1/2
评分y
6.5 5.5 7.5 8.5 6.8 5.4
ˆ y b j z j bkj z k z j
{m,d} 格子点集中共有 2.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试验方案的确定
(1)无约束单纯形格子点设计 无约束配方设计中,每种组分xj可以在0~1范围内变化, 其取值与阶数d有关,为1/d的倍数,即:
1 2 d 1 x j 0, , ,, ,1 d d d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7
无约束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自然变量与规范变量相等,即 xj=zj,不必区分规范变量与自然变量。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表可参考书P228附录9。 (2)有约束单纯形格子点设计 混料组分除了受下式约束外:
9
x1
z1
这里只介绍有下界约束的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因为此 时试验范围为原正规单纯形 内的一个规则单纯形(如右 图所示),所以仍可使用单 纯形设计。
a3
a2
z2
x2
a1
z3
x3
在选用单纯形格子点设计前,应将自然变量转化为规 范变量: xj aj zj m 1 a j
j 1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j 1 k j
m
8.2.3 单纯形格子点设计
1.单纯形格子点的表示 {m,d}表示正规单纯形顶点数为m(也就是组分数为 m),阶数为d(即每边的等分数)的格子点集。 比如三顶点正规单纯形的四阶格子点集记为{3,4}。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6
(m d 1)! 个点,正好与 回 (m 1)!d ! 归方程中待估计的回归系数的个数相等,所以单纯形格 子点设计是饱和设计。常用单纯形格子点设计的试验次 数与m、d之间的关系见书P146表9-1。
将上表中的15个试验数据代入上式即可得到相应的偏 回归系数,从而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ˆ y 1.8 x1 25 .4 x2 28 .6 x3 38 .5 x4 34 .8 x1 x2 48 .4 x1 x3 14 .2 x1 x4 94 .4 x2 x3 21 .8 x2 x4 91 .4 x3 x4 624 .6 x1 x2 x3 530 .1x1 x2 x4 175 .8 x1 x3 x4 40 .8 x2 x3 x4 1614 .0 x1 x2 x3 x4
m维的单纯形重心设计共有2m-1个重心,即试验点数为 2m-1个。 单纯形重心设计方案的确定可以直接参考单纯形重心设 计表(见书P228~229附录10)。 具体例子见书P150~151例9-2。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x1 1 0 0 0 0.5 0.5 0.5 0 x2 0 1 0 0 0.5 0 0 0.5 x3 0 0 1 0 0 0.5 0 0.5 x4 0 0 0 1 0 0 0.5 0 y 1.8 25.4 28.6 38.5 4.9 3.1 23.7 3.4 试验号 9 10 11 12 13 14 15 x1 0 0 0.33 0.33 0.33 0 0.25 x2 0.5 0 0.33 0.33 0 0.33 0.25 x3 0 0.5 0.33 0 0.33 0.33 0.25 x4 0.5 0.5 0 0.33 0.33 0.33 0.25 y 37.4 10.7 22.0 2.4 2.5 11.1 0.8
C′
F B′
B(0,1,0) x2
A′
C(0,0,1) x3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4
等边三角形的高为1,三角形内任一点F到三边的距离 之和为1。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单一组分的混料,三条边上 的点表示对应两顶点纯组分的二元混合物,FA′代表F点 的x1,FB′和FC′分别代表F点的x2、x3。
x j 0( j 1,2,, m),x1 x2 xm 1
还受其他约束条件限制:
a j x j b j , j 1,2,, m
有上下界约束的配方试验其试验空间是正规单纯形 内的一个凸几何体,如m=3的有上下界约束的混料试 验区间如下: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8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j 1 k j
m
b1 z1 b2 z 2 b3 z3 b12 z1 z 2 b13 z1 z3 b23 z 2 z3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3
由1#试验得:b1 6.5 由2#试验得:b2 5.5 由3#试验得:b3 7.5 由4#试验得:
b1 b2 b12 8.5 2 2 4 b1 b3 b13 6.8 2 2 4 b2 b3 b23 5.4 2 2 4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6
ˆ y b j x j bkj xk x j
j 1 k j
m
l k j
b
lkj
xl xk x j b1234 x1 x2 x3 x4
b1 x1 b2 x2 b3 x3 b4 x4 b12 x1 x2 b13 x1 x3 b14 x1 x4 b23 x2 x3 b24 x2 x4 b34 x3 x4 b123 x1 x2 x3 b124 x1 x2 x4 b134 x1 x3 x4 b234 x2 x3 x4 b1234 x1 x2 x3 x4
回归方程没有了常数项和二次项,只有一次项和交互项。 又由于x3 1 x1 x2,所以上述回归方程还可以表示如下:
2 ˆ y b0 b1 x1 b2 x2 b12 x1 x2 b11 x12 b22 x2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8.2.
b12 10 b12 0.8
b23 4.4
由5#试验得:
由6#试验得:
ˆ y 6.5 z1 5.5 z2 7.5 z3 10 z1 z2 0.8 z1 z3 4.4 z2 z3
8.2 单纯形配方设计
14
x3 0.1 x1 x2 由z j ,可得: z1 ,z2 ,z3 m 0.9 0.9 0.9 1 a j
8.3 配方均匀设计
10
xj aj
aj为各自然变量对应的最小值(下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