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中的愁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愁肠千结话李词
) ) ) 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陆立玉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 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 本文剖析了李清照词中的愁情, 并追溯了形成这种愁情的时代、社会原因, 从而对李词的思想、艺术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李清照; 愁; 委婉含蓄
中图分类号: I207123 文献标识码: A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两株奇葩。
而李清照则
是宋词这株奇葩上的一颗异彩纷呈的硕果。
她知识渊博、才
华出众, 一生为后人留下了激情满怀的爱国诗篇数十首, 创作了南宋以来第一部完整的词的专论) ) ) 5词论6 , 还与其夫赵明诚共同撰写了一部5金石录6 , 并为之作了后序等, 而更使她扬名千秋的却是她的5漱玉词6 , 这是她苦难灵魂的绝唱, 更是她颠沛流离一生的写照。
一
5漱玉词6 现存四十九首, 其中抒写愁苦情怀的达百分之
八十, 而于作品中直接点出/ 愁0 字的就有十几首之多。
其他诸如/ 泪0、/ 怨0 、/ 恨0等字在她的词中也屡见不鲜。
可见她有
多少的春愁秋悲了。
这些词, 可以说是李清照的悲剧生涯、悲剧命运、悲剧时代的反映。
词的基本基调是低沉悲恻、妍婉凄清的。
当然也不乏清新明丽之作, 但绝大部分都是愁和泪的
熔铸, / 沉哀入骨0 。
高宅在5味蓼轩诗钞6中说她是/ 狂名近代无人识, 愁绝千秋李易安0。
诚然, 她有太多的愁, 太多的泪, 摆脱不尽, 诉说不完, 挥之不去, 白天/ 没心情0, 夜晚也/ 无
好梦0 。
既有风雨过后, / 绿肥红瘦0 的叹惋, 也有闺房独处, 难
以穷尽的幽怨; 有/ 物是人非0 , / 不似旧家时0 的悲怆情怀, 也
有/ 路长嗟日暮0 , 生不逢时的慨叹; 有/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
醉0 的难以排遣的乡思, 也有辗转流离客居外地的惆怅, ,即
使是咏物词, 也未能摆脱这一缕愁丝。
/ 愁0 贯穿了她作品的始终。
她不仅有/ 幽细凄清0 、/ 深情苦调0 的5醉花荫6 , 更有
/ 雨洗梨花, 泪痕犹在; 风吹柳絮, 愁丝成团0的5凤凰台上忆吹
萧6 ; 有/ 才一斛, 愁千斛0 的5声声慢6 , 更有/ 愁如海0 的5武陵
春6,,真是达到了愁中之极至。
历来写愁之作也不乏其人, 名篇颇多, 但李清照笔下的愁
却独具风采: 她的愁写得有形体, 如/ 愁肠一寸愁千缕0 (5点绛
唇6/ 寂寞深闺0 ) , / 独抱浓愁无好梦0 (5蝶恋花6/ 暖雨晴风初
破冻0 ) ; 有重量, /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0 (5武陵
春6 ) ; 有长度, / 如今更添一段新愁0 (5凤凰台上忆吹箫6 ) ; 有
浓度, / 更谁家横笛, 吹动浓愁0 (5满庭芳6/ 小阁藏春0 ) 等, 将
愁摹写得淋漓尽致, 形象传神, 情致幽深, 韵味十足。
但是, 由于人事的变迁, 生活环境的变化, 她的愁情之作以靖康之难为界, 前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来。
二
南渡前的李清照, 生于宦族嫁于相府, 生活优裕闲适。
但
是由于她所处的那个历史年代, 所出生的士大夫阶级, 以及她对生活的特有的敏感造成了李清照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
因此, 花开花谢, 江水流逝, 良人远行, 重门深闭, 深闺独处,,都给她带来了/ 剪不断, 理还乱0 的千缕愁丝。
不过, 这种愁, 更多的是贵族仕女的富贵闲愁, 是精神空虚与寂寞在笔端的反映; 这种愁, 似袅袅炊烟, 淡而无伤, 忧而不痛, 柔弱
低
回, 婉约细腻。
李清照早期的词, 无论是写景词、闺情词, 还是咏物词, 都与愁的激荡相始终。
美好景物的流逝, 会给她带来无限的哀愁: / 雨疏风骤0
后, / 花落知多少0的海棠, 会令她神情沮丧、忧心如焚, 而心头
满贮一缕淡淡的愁丝; / 红稀香少0, / 莲子已成荷叶老0 的荷花, 也让她忧虑。
/ 梨花欲谢恐难禁0 的无奈, / 晚风庭院落梅初0 的凄清, 也无不增添她的无限哀愁, /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
16
2002 年3 月
第1 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March, 2002
No. 1
y 收稿日期: 2001- 10- 11
梅已过柳叶绵0的已经过半的春事, 使她惺惺相惜; 而/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0 的凄怆, 更使她愁肠难禁。
词人爱花惜花, 为花悲喜, 为花醒醉, 为花柔肠寸碎。
这种淡淡的感伤情绪, 是一种出自于对内心美的珍惜。
寂寞深闺的独处, 也使她闲愁满怀。
在这里, 有因良人远
出, 而/ 二年三度付东君0 的惆怅, 也有因/ 黄昏疏雨湿秋千0,
而余兴未消的怅憾; 有/ 酒意诗情谁与共0 的索然无味, 也有/ 独抱浓愁无好梦0 的千转愁思。
/ 闲窗春色0 垂帘沉影, 使词人寂寞难耐而闲愁丛生, / 催薄暮0 的云霭, / 弄轻阴0 的风雨,
也与她一起伤春含怨。
而欲谢难禁的梨花, 更勾起她芳年流
逝的悲叹, / 倚楼无语理瑶琴0 中产生出一种淡淡的哀怨闲愁。
而她的/ 闲情绝唱05念奴娇6/ 萧条庭院0, 更以精细入微的笔触刻画出了寒食节将近, 自己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词开头即以/ 萧条庭院0 、/ 斜风细雨0 的描写, 烘托自己情感的寂寞, 并
由宠柳娇花勾出内心的烦恼与心事。
而诗成、酒醒和/ 新梦
觉0 后的百无聊赖, 更写出了词人难以排遣的愁绪。
在恬淡闲适的前期生活中, 丈夫赵明诚的经常外出, 使她
静如止水的生活激起了阵阵涟漪, 更使词人愁肠千结。
因此, 难以穷尽的离愁别绪, 笼罩了词人前期的大部分词作, 离愁袅袅, 余丝不觉。
著名的如5凤凰台上忆吹箫6、5一剪梅6 、5醉花阴6 等。
与丈夫离别时作的5凤凰台上忆吹箫6 , 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怀别苦的种种情状: 不直接说为临别销魂而变得面
容憔悴, 却说/ 非关病酒0 , / 不是悲秋0, 婉转曲折, 所道之
隐
秘, 非直露之笔所能及, / 欲说还休0, 含蓄深沉; /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0 , 苦语痛极, 肠断心碎; / 唯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
凝眸0 , 痴情痴语。
全词通过曲曲折折, 藏藏露露的心理刻画, 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情深意笃, 多愁善感, 回肠千结的痴情女子形象。
而/ 从今更添新愁0 , 于离愁之上又添加了思念之愁, 使思妇陷入了深深的愁海之中。
这首词写尽了/ 一腔临别心
神0 , 而5一剪梅6 则/ 颇尽离别之情0 。
荷残留余香, 簟寒生凉
气的秋的凄清, / 独上兰舟0 的孤寂愀然, /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0 的望眼欲穿, 皆因丈夫的远行而致。
而下片则更直接将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心心相印, 不离不弃的深笃爱情, 异地同心, 遥相思念的感人画面, 使这种愁情似茧中抽丝, 丝丝不断, 缠绵悱恻, 萦回盘绕。
同作于与丈夫别后的5醉花阴6, 通过对深秋世界孤独寂寞之感的抒写, 表达了词人独居的痛苦, 及对丈夫的日夜思念而变得面容憔悴, 消瘦不堪, 倾吐了自己相思的苦衷。
在这类词中, 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亲人的真挚的爱, 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厚的怀念。
三
由于北宋朝廷的昏暗与腐败, 导致了金兵的两次南侵, 李
清照也被迫流徙南下, 途中丈夫抱病死于建康。
她只身一人, 寓居江南, 度过了孤独凄凉的晚年。
夫死家散, 辗转逃亡的生活, 故土难归的惆怅,,使她后期的词作充满了/ 泪0 和/ 愁0 , / 不无危苦之词, 唯以悲哀为主0 , 沉郁凄婉, 痛彻肺腑, 非前期
所能比及。
/ 靖康之乱0 , 李清照被迫/ 飘零遂与流人伍0 , 但毕竟有情深弥笃的丈夫与她相为唇齿, 这多少减轻了她的一丝愁苦。
不幸的是南渡后不久, 丈夫即遽折, 这更令她肝肠欲裂。
对亡夫的思念, 就成了她漂泊不定的生活中一枚咀嚼不尽的苦果了。
/ 魂梦不堪幽怨0 的魂不守舍, / 更一声鹧鸪0 的肠断心碎,
都让人想象得出她的无限悲怆。
初绽的梅蕊, 令心情异常凄
苦的词人睹物思人, 提笔写下了5孤雁儿6 : /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0 的寡居之苦, / 沉香烟断玉炉寒0 的凄冷环境与
痛苦心境, / 晓风疏雨0/ 催下千行泪0 的悲痛欲绝, 所为者何?
皆因/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0 词人不能抑制的心灵直白, 倾尽了一腔悼亡之情。
/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0 , 则写尽了寻寻觅觅之情, 怅然若失之感。
而/ 伤心落泪夜不能寐0 的5南歌子6 , 则述尽了夫妻死别之悲怆: / 天上星河转, 人间
帘
幕垂0, 人天远隔, 沉哀欲诉而不得; / 凉生枕簟泪痕滋0更是以
孤苦之情移于物象; 末句连用三个/ 旧时0 , 反反复复, 字字悲
咽。
夫死的悲怆, 是她后期诉不尽的愁源。
如果说, 丈夫的死亡是李清照后期痛苦的渊薮之一, 那么
她的另一个剧痛则来自于故国之兴亡。
山河的破碎, 失地的
不复收回, 使满怀爱国热忱的李清照痛苦、忧郁, 心头终日愁云笼罩, 国愁家恨, 浸透词作。
/ 春归秣陵树, 人客建康城0 的愁苦郁闷, / 谁怜憔悴更凋零0 的飘零之感, 使得词人/ 试灯无
意思, 踏雪没心情0 。
百无聊赖之中, 含有多少今昔悲欢的辛酸! 令刘辰翁诵后为之涕下的5永遇乐6 , 更以对比的手法, 展现了词人的痛楚, 从今日元夕的淡淡哀怨, 到回忆中州盛日的欢乐生活, 再回到眼前的憔悴, 凄怆之情, 令人悲绝。
而在词中, 词人又将个人今昔遭遇之异, 与伤时忧国之感交织于一起, 情辞凄婉, 感伤哀绝, 字字血, 声声泪, 表现了对故国和旧
日生活的怀念。
其它诸如5蝶恋花6/ 永夜恹恹0 ,5满庭芳6/ 芳草池塘0等作品, 也皆满贮家国之愁苦。
南渡后的李清照, 尝尽了人生的苦辣: 旧都倾陷、丈夫遽
折、家产荡失、病躯呻吟、无人慰侍、辗转千里、依侍弱弟,, 使她沉于愁海, 难展笑颜, 就是咏物词, 也深染愁苦之音, 如: 5诉衷情6/ 夜来沉醉0 、5忆秦娥6/ 临高阁0 等词中所流露出的亡国之痛。
而晚年愁作中更为凄绝的是5武陵春6 、5声声慢6 。
5武陵春6 作于避难金华之际, 是其晚年生活的总括。
其中/ 物是人非事事休0 , 非常凝练的概括了她晚年的各种痛苦: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亡国之痛。
感情之沉痛, 凄婉劲真, 句句皆肺腑之言。
5声声慢6 则通过一系列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的创
17
造, 渲染了寂寞、空虚、凄苦、悲惨的心境。
其中一个/ 愁0 字, 隐括了其颠沛流离的一生。
梁启超言: / 这首词是写从早到晚的一天的实感, 那种茕独凄怆的景况, 非本人不能领略; 所以一字一泪, 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0
四
纵观李清照的写愁之作, 不论是前期的淡淡的哀愁, 还是
后期的沉郁悲痛之情, 多写得压抑迂回, 委婉曲达, / 作长短句, 能曲尽人意0 。
也只有含蓄, 才能产生/ 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0 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其前期的蕴藉含蓄是中国古代
女性文学所固有的特色, 那么, 后期的曲折深隐, 便不无时代之因素: 奸人横暴、文网极密、文士厄塞当途的南宋, 使其身危心苦, 因此, 不得不以比兴深微曲折含蓄的笔法, 来寄托她的故国之思。
前期的词作, 如5凤凰台上忆吹萧6 , 词开头先写自己的懒
散心情, 大写/ 慵0 字, 但目的仍在写/ 愁0 。
直到/ 生怕离怀别
苦0 , 才点明题旨。
次写自己有许多心事要诉说, 可是又无法诉说, / 多少事欲说还休0 , 欲言又止, 委婉曲折地显示了闺妇既想对将别之人诉诉衷肠, 一吐为快, 又怕由此引得自己和丈夫更加伤怀的复杂感情。
- 新来瘦0 三语, 以反说正, 不直接道出是离情别恨使之新瘦, 而是说/ 非关病酒, 不是悲秋0, 婉转曲折, 煞是绝妙。
笔致绝佳, 余韵尤胜。
下片中的/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0 , 明明是为今后没有人能了解自己伤别和盼归的深情而肠断心碎, 却委婉地说只有楼前流水最了
解自己, 是自己/ 终日凝眸0 的见证人。
全词曲曲折折, 新瘦新愁, 她都没有说明, 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领悟。
再如5醉花
阴6中, 从字面看, 词人并未写到独居的痛苦和相思之情, 但是/ 人比黄花瘦0 一句, 以黄花来比人的瘦, 形象地说明了独居的
相思之苦, 非常婉转含蓄。
后期词作如5菩萨蛮6/ 风柔日薄0 , 不直接说愁, 说思乡, 而说酒, 说熏香, 在曲折逶迤之中, 道出
了词人眷念故国的深情。
5诉衷情6/ 夜来沉醉0, 对故国难归
愁绪的抒发也婉曲含蓄。
残梅清冽的芳香, 惊醒了词人返回
北国故乡的好梦, 激起了词人的万千愁绪。
/ 人悄悄, 月依
依0, 词人再也不能入睡, 于是在翠帘低垂的卧室里, 不断地手捻残蕊。
这一连续而又单调的动作, 将词人孤栖无眠, 愁结难解的心境, 婉曲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另外如5如梦令6/ 昨夜雨疏风骤0 、5清贫乐6 、5声声慢6 、5南歌子6 等皆各尽婉曲之能
事。
总的说来, 李清照前期词的愁闷情绪, 更多的为个人的身
世之感。
其艺术上的成就, 远远的超过了思想上的成就。
南
渡之后, 种种不幸的遭遇, 使她走出了闺阁绣楼的小天地, 更多地呼吸到了时代的气息, 将家愁、国恨结而为一, 不仅咏叹了个人的深愁惨痛, 也曲折的反映了她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 思想内涵, 非前期所能比及。
参考文献:
[ 1] 李清照. 漱玉词[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 2] 钟嵘. 诗品[M] . 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89.
[ 3] 王灼. 碧鸡漫志[M] . 成都: 巴蜀书社, 2000.
[ 4] 刘克庄. 后村词话[M]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 5] 徐士俊. 古今词统[M] .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陆立玉( 1972- ) , 女,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部助教, 主要从事小教语文教学与研究。
Melancholy and Gloom Reflected in Poems of Li Qingzhao ) ) ) Analysis of Melancholy and Gloom in Poems of Li
Qingzhao
LU Li- yu
(The Depart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Lianyungang 222006, China)
Abstract:The writer has written the article to analyse the feelings of worries and distress expressed in Li Qingzhao. s poems
and also looks into the t imes and society causing these feeling in order to give her thought and art an object ive appraisal.
Key words: Li Qingzhao; melancholy and gloom
18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