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中的交友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论语》中的交友智慧

【摘要】《论语》,以谈话录的方式,辑录了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是吞吐人生智慧的汪洋大海。《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有着包罗万象的价值体系,“孔颜”人格,自古以来有着独特的感召力,其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始终激励人们不要碌碌无为。孔子的思想,历久弥坚,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文将从交友之道这个方面探寻《论语》中所蕴含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交友之道;现实意义

《论语》这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无形之魂,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论语》这部看似只言片语的华夏“圣经”,其文、史、哲、人生、为政、教育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反映孔子“仁”、“礼”的核心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土壤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论语》,虽不能像北宋政治家赵普所说的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但但通过《论语》的阅读,可以明白做人、处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道理,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中,顺其自然,适应环境,立身处世,不至于陷于不仁不义之中。

一、交友之道在《论语》中的体现

一个人有什么样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师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论语》里面给出了答案。

(一)、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同善于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同善于装出和颜悦色骗人的人交朋友,同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

了。”[1]

此章孔子教育弟子交友应当谨慎。在人与人相处的环境中,交友是有好处的,多交正直、诚信、有学问的朋友,自己是能“跟好人学好,跟叫花子学讨”有所提高。[2]但实际交友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你能辨别哪一类是好朋友、哪一类是坏朋友吗?有其如此难交朋友,不如以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周围所有的人,使之变得正直、诚信、有学问、不虚伪,成为你成就事业的私友和公友,像古代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鸡鸣狗盗者来依附也不拒,在关键时刻用其所长,有何不可?用哲学观点看,人无好坏,多赞美别人的优点激发原动力,少批评别人的缺点,不磨杀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即使表现不好的人也会变好的。

(二)、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桩事要考虑:眼要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了;用耳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要考虑面色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端庄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怎样向别人请教;发怒的时候,要考虑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看到财利,要考虑取之是否符合道义。”[1]

此章孔子教诲弟子要认真为人处事,随时严格要求自己。[2]孔子提倡的修身养性,要在平时人与人交往时,从细微处着手做好。观察仔细了,才会了解事物全貌;听清楚了,才能了解对方的真意;态度温和、容貌谦恭,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和好感;言语诚恳才能获得对方认可;办事严谨,才会是委托者放心;质疑,才会避免误会;克制愤怒,才会避免恶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而才会心安理得。综上所述,皆人事之要,日用之长,施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世哲学。是君子,为人处事都注意此上九个方面。

(三)、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说:“侍奉君子说话容易出现三种过失;君子的话还没有出来自己就先说了,这叫做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了该自己说话而不说,这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面部表情,不管该说不该说,就高谈阔论妄说一通,这就叫做瞎子。”[1]此章孔子教导弟子为人处事要慎言。[2]君子德盛位尊,你与之相处,要察言观色,不可徒凭己意随心为言,要不躁不隐。听君子讲话,要尽量虚心恭敬,保持缄默。如贸然进言,有失检点,你就无审时识机之智也。

二、交友之道的现实意义

有人曾说过:“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为名为利的奋斗历程就是与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可见朋友之举足轻重。我国历来重视交友,“朋友”被列为古代“五伦”之一。尽管“五伦”之中有些关系已经有了变化,然“朋友”在现代社会更有重要作用。孔子把朋友划分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告诫我们要慎于择友,这无疑是现代人更为需要的生存智慧。

《论语》上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已成世世代代相传的交友之道。俞平伯在《诤友》一文中曾对“三益”的排序做了探讨:“直谅之友胜于多闻之友,而辅仁之谊较如切如磋为更难;所以《论语》上这‘三益’的次序,一直,二谅,三多闻,乃黄金浇铸,悬诸国门,一字不可易的。”谢觉哉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也阐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帮助,自己就随着好了,所谓‘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蚀,自己就随着坏了,所谓‘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以我们要知道择友;要交益友,不交‘损友’。”爱因斯坦同样指出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这些“益友”之说如出一辙,交友之道,古今中外皆同矣。

当然,要想结交芝兰之友首先自己必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清代学者申居勋说:“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3]意思是说,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就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

一般来说,交朋友分为四个层次,最下一层叫做“酒肉之交”,大家一起吃饭、喝酒、享受;往上叫做“利害之交”,一起做生意、合作,合则两利,离则两害;在往上叫做“道义之交”,譬如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公、张飞三人就是道义之交;最高一层叫做“生死之交”,一般称作知己。

[4]我国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知己是朋友的最高境界。

然而无论是结交哪一层次的朋友,都应该先考虑一下对方是否符合“谅”的标准。因为如果对方没有诚信,那么他很可能会欺骗你、诋毁你,甚至背叛你,结果很可能会让我们的真诚与信任变成对方谋取私利所利用的工具,甚至我们自身也很有可能被拉下水。所以,在结交朋友时我们一定要把对方是否诚实摆在第一位。

在成功者的人生道路上,往往离不开益友的指点帮助。反之,有的人误入歧途,陷进泥潭,究其原因,往往就是从交友不慎,与“损友为伍”开始的。美国伍尔本博士在《黄金阶梯》一书中有感而发:“在工作与个人方面,我都需要自我完善,而我是何等幸运能有朋友把它指正出来。每当我走偏时,他总在身旁提醒我该怎么做。”

每个人都渴望真挚的友情。真挚的朋友,大多有心灵相通之感应,悠悠心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