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黛琳教授的报告“准确定位,特色发展——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互动性, 学习能力,行动导向,仿真教学环境;
反映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针对性、实 用性,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
高质量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双 师型”教师、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具有示范性的课程:
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改革导向、 影响力大、资源共享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贯穿专业学习的全过程: 语言基础实践:知识+技能 应用能力 专业技能实践:语言+专业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实践:
语言+专业+ 岗位 职业能力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实训是基础: 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互动性、协作学习); 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要(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 学习指南等)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 教学模式: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项目 导向等); 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 拟现实技术,建立仿真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并能 有效共享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实训平台仿真模拟: 传统语言实验室网络化 (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专业模拟实训室 (虚拟、实物、情景、软件;协作学习、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 “会展英语”:主办方与参展方两个不同 角色的岗位按展前、展中、展后的工作 流程序化教学内容,将不同岗位所需的 知识、技能以实训项目体现。 “涉外模拟导游”:导游职业素养、涉外 导游接待、景点英语讲解三个模块分解 为若干任务。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学模式的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结合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岗位工作 过程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校内、校外实训的有机结合:实训与实 际工作的一致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 业素养的养成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 性转变;
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 新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快速扩展到提高高技能性 人才培养质量;
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 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 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目的是打造一批高质量优秀课程,通过 现代化教育信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 全部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 共享,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 养质量。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变化: 07年、08年有了单独的评审指标体系; 增加了“课程设置”(10分): 课程定位: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 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践教学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促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准确定位,特色发展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
杭州• 2008 年 7月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截至2007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8所; (英语类专业招生院校1144所)
招生数、在校生数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07年—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化评估体系: 重视过程:形成性+终结性; 重视实践:结合实训方式
(项目、任务); 重视能力:企业绩效考核方式; 重视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导向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师队伍的水平与结构
主讲教师: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 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 成效显著;
教师队伍结构:“双师”素质教师,由企 业经历教师,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比例,兼职教师承担适当比例的实践教 学任务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23%毛入学率); 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就业率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目标: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功能定位:服务经济社会,主动适应区域、
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
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处的历史新阶段
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促进职 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 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充分体现职业 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
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教学相关资料齐全,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
实践条件(10分): 校内实训条件:强调“能够满足仿真实 训的需要,利用率高”,去掉“装备水 平高…;高水平…”
教学效果(10分):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社会认可度; 课堂录像改为15分钟,不单列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综合评审所占比重提高: 综合评审:90% (+) 特色及政策支持:10% (-)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实战性”实训基地: 英语村、国际文化村、学生创业园、校 园导游、模拟广交会、主题单元教学
第二课堂:外语实训的延伸、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外综合实训多种途径: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 需求紧密结合。 校企结合:顶岗实习; 订单培养:零距离方式进入,实现无缝 链接; 区域经济:“教、学、做”一体
反映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针对性、实 用性,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
高质量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双 师型”教师、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具有示范性的课程:
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改革导向、 影响力大、资源共享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贯穿专业学习的全过程: 语言基础实践:知识+技能 应用能力 专业技能实践:语言+专业 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实践:
语言+专业+ 岗位 职业能力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实训是基础: 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互动性、协作学习); 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要(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 学习指南等)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 教学模式: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项目 导向等); 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 拟现实技术,建立仿真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并能 有效共享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实训平台仿真模拟: 传统语言实验室网络化 (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专业模拟实训室 (虚拟、实物、情景、软件;协作学习、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 “会展英语”:主办方与参展方两个不同 角色的岗位按展前、展中、展后的工作 流程序化教学内容,将不同岗位所需的 知识、技能以实训项目体现。 “涉外模拟导游”:导游职业素养、涉外 导游接待、景点英语讲解三个模块分解 为若干任务。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学模式的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结合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岗位工作 过程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校内、校外实训的有机结合:实训与实 际工作的一致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 业素养的养成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 性转变;
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 新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快速扩展到提高高技能性 人才培养质量;
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 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 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目的是打造一批高质量优秀课程,通过 现代化教育信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 全部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 共享,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 养质量。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变化: 07年、08年有了单独的评审指标体系; 增加了“课程设置”(10分): 课程定位: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 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践教学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促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准确定位,特色发展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
杭州• 2008 年 7月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截至2007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8所; (英语类专业招生院校1144所)
招生数、在校生数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07年—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化评估体系: 重视过程:形成性+终结性; 重视实践:结合实训方式
(项目、任务); 重视能力:企业绩效考核方式; 重视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导向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师队伍的水平与结构
主讲教师: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 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 成效显著;
教师队伍结构:“双师”素质教师,由企 业经历教师,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比例,兼职教师承担适当比例的实践教 学任务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23%毛入学率); 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就业率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目标: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功能定位:服务经济社会,主动适应区域、
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定位
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处的历史新阶段
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促进职 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 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充分体现职业 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
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教学相关资料齐全,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
实践条件(10分): 校内实训条件:强调“能够满足仿真实 训的需要,利用率高”,去掉“装备水 平高…;高水平…”
教学效果(10分):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社会认可度; 课堂录像改为15分钟,不单列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综合评审所占比重提高: 综合评审:90% (+) 特色及政策支持:10% (-)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实战性”实训基地: 英语村、国际文化村、学生创业园、校 园导游、模拟广交会、主题单元教学
第二课堂:外语实训的延伸、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外综合实训多种途径: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 需求紧密结合。 校企结合:顶岗实习; 订单培养:零距离方式进入,实现无缝 链接; 区域经济:“教、学、做”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