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
山西五台方言重叠式名词语法探微
山西五台方言重叠式名词语法探微作者:张秀琴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第10期摘要:五台县东冶以北的北沟地区的五台方言中有7种类型的重叠式名词,即AA式、ABB式、AAB式、AABB式、A圪BB式、间隔重叠、ABBC式,虽然同为名词,但在语法功能方面却有强弱之别。
这种差异既同名词的结构类型有关,也与同名词的结构成分有关。
关键词:方言 ;重叠式名词 ;语音 ;语义 ;认知 ;语法功能一、引言就行政区域而论,五台县属于山西省忻州地区。
就方言而论,五台方言属于晋语的五台片。
侯精一先生把晋语分成八大片①,其中的五台片包括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共三十个市县旗,五台县就是其中之一。
五台方言内部存在区域分歧和地点分歧,以黄土坡为界限分为上五台话和下五台话;同时因受到毗邻方言的影响,存在着建安话、东冶话、白家庄话和台怀镇话等差别。
本文结合作者的方言语感,分析了五台县阳白乡(注:阳白乡话属于五台话中的下五台话)的民间口语语料,并参照同为五台片的忻州地区的方言词典(《忻州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加以整理。
根据调查统计,该方言中的重叠式名词有7种结构类型,即AA式、ABB式、AAB式、AABB式、A圪BB式、间隔重叠、ABBC式。
不同的重叠形式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体现着不同的语法意义二、AA式AA式名词是五台方言中最常见的一种重叠形式的名词,主要是表示“小”和“可爱”的感情色彩;但也有一部分重叠后,语义所指发生了变化。
在五台方言中,这种重叠式是名词语法功能比较完备的重叠形式,它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在作定语的时候,AA式和它所修饰的成分之间通常没有别的中间成分,能和它所修饰的成分组成AAB式的形式,即整体作为一个重叠式的名词性短语存在。
但AA式名词的语法功能及语法意义与其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密切关系。
(一)A为名词性成分、量词性成分和其他非谓成分构成的AA重叠式名词这种重叠式所表示的意义主要有两类:一是表示亲属称谓,二是表示“小巧”和“可爱”的感情色彩。
山西兴方言指人代词的复杂形式.pdf
山西兴县方言指人代词的复杂形式史秀菊山西大学文学院主要内容•1.指示词概说•2.指代人的指示词•3.指人代词与指物代词的关系•4.兼指与叠置现象的成因1. 概说•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与岚县、岢岚接壤,南与临县、方山相连,北与保德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神木县相望,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县,方言隶属晋语吕梁片兴岚小片。
•根据当地人的语感,兴县方言可以分为县川片(包括南川和西川)、贺家会片、蔡家会片和东会片。
其中,东会片和蔡家会片与县川话差异较大,人称代词比较简单,这里主要以县川片为描写对象,分析兴县方言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兼类现象。
•1.1 兴县方言的指示词概说•兴县方言的指示词是三分系统,我们分为“近指——远指——更远指”。
•近指较远指更远指•这1[ʦou³²⁴] 苶=[niɛ³²⁴] 那1[nou⁵³]•这2[tʂei³²⁴] 苶=[niɛ³²⁴] 那2 [nei⁵³]•这3[tʂəʔ55] 苶=[niɛ³²⁴] 兀[uəʔ55]•这4[tiɛ³²⁴] 苶=[niɛ³²⁴]•上列的指示词中,近指有4个读音,较远指1个读音,更远指3个读音。
韵母相同,远近对应的指示词如:•这1——那1这2——那2这3——兀这4——苶=•显然,兴县方言的三分的指示词也是由“这—那”系统和“这—兀”系统叠置而来,具体路径与张维佳(2005)、史秀菊(2010)所述基本一致。
不再赘述。
•这套指示系统中,“这1——苶=——那1”能够独立作论元,也可以限定量词;“这1/那1”有可能是合音形式,因为其韵母与果摄、假设的韵不合,但是与哪个语素合音,从共时平面已经无法判断;•“这2——那2”分别是“这一”和“那一”的合音形式,不能独立作论元,只能限定量词或数量短语;•“这3——兀”是促化形式,不能作论元,只能限定量词、数量短语或与量词性、方位词性语素组合成词。
山西古交方言“X得YY的”结构研究
山西古交方言“X得YY的”结构研究作者:李子辉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8期摘要:“X得YY的”结构在普通话与古交方言中都存在,但在形式和用法上存在一定差异,最显著的差异就是X的词类。
本文在研究“X得YY的”结构时,通过对“Y”词类的分析又牵涉出现代汉语普通话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作补语与状语的条件,以及古交方言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AA式重叠。
此外,在“X得YY的”结构中还出现了连绵词作补语的情况,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X得YY的”结构;重叠;连绵词;程度补语1.普通话中“X得YY的”结构分析“X得YY的”在普通话中是一个常见的结构,表示一种状态,常在句中作谓语。
(1)窗外,风刮得呼呼的。
(2)吃得饱饱的就不怕路上走不动了。
1.1 “X”的词类(1)睡得呼呼的(2)擦得亮亮的(3)绑得紧紧的在普通话中“X得YY的”结构表示一种程度,X只有动词一种词类。
例(1)用拟声词呼呼来表示睡的程度;例(2)用形容词重叠表示擦的程度;例(3)用形容词重叠表示绑的程度。
1.2 “YY”的词类1.2.1 Y为形容词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单音节性质形容词重叠式是AA。
如“矮矮、淡淡、轻轻、慢慢”等,口语里常常儿化,后面可带“的”或“地”,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AA”式重叠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量(或程度)的变化,一是表生动,具有描摹性。
a.量的变化黎锦熙认为“形容词有特定的重叠格式,重叠后可以产生特定的附加意义。
”“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范畴,这种范畴可以用语言手段来表达,而“重叠”这一手段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的词语重叠都与量的变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等的各种各样的性状的,虽然性状各异:有深度、长度、色度、亮度……但是都具有一定的程度性。
可以称之为“度量”,指各种各样程度的高低,形容词重叠就属于度量。
b.表生动,具有描摹性单音节形容词在很多情况下前面加程度副词,来表示程度加深,如“可、很、挺”等。
汾西方言形容词重叠AA式的用法探究
笨笨(比较笨的人) 痴痴(行动缓慢的人) 人家兀个孩儿(那个孩)是个好好(那孩是个 好孩子)。 这组重叠式的词为名词,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和 宾语,重叠式语气较为轻,多用于大人哄小孩儿,常 伴有疼爱、疼惜之义。如: ①好好谁也想耐(交往)。(“好好”在句中 作主语) ②来,乖!喝点甜甜。 (“甜甜”在句中作宾语)
③她就眼热(喜欢)瘦瘦的。(宾语) ④兀 (那个) 亲亲的孩儿耍得赖 (脏) 的。 (定语) ⑤慢慢地走, 跑甚呢, 看砍了 (怕摔了) 。 (状语) ⑥前几(出去)把留海剪得齐齐的。(补语) 其次,基式形容词多数能够用否定副词“不” 和程度副词“很”修饰,而这类重叠式形容词却不能 够用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修饰。如:可 以说“他个子很高”“他个子高高的”,说“他个子 很高高的”就不合理了。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这类重叠式作状语 时有时可以用于表示反语。 ①你就好好(地)偷懒吧,看你这回考几分呀! (言外之意是你不能偷懒了) ②你就慢慢(地)悠吧,迟到我不管你啊!(言 外之意是你快点儿走吧,不要慢悠悠的。) 这类里还有很多带贬义色彩的词有其对应的子 式。如斜斜子、歪歪子、秕秕子,此时的子尾式为 名词,一般表示对事物感到厌烦、不满的附加意义, 即所说的“厌称”。如: ①荷来(给我)兀切(那个)歪歪子。 ②把秕秕子齐(都)挑前来(出来)! (二)重叠式为名词 形容词重叠 AA 式的基式是形容词,重叠以后却 变成了名词。如: 好好(好样的人) 憨憨(傻子) 赖赖(坏孩子) 滑滑(精明的人)
·79·
文化视点
WEN HUA SHI DIAN
③憨憨哟,兀圪切(那个)不能吃。(表疼爱)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这类基式为单音节形容 词而重叠后变为名词的词有子尾式,同样子尾式也是 名词。如: 坏坏子(坏的东西) 歪歪子(歪的东西) 反 反子(弄反的东西) 软软子(软的东西) 一般来说,加“子”尾有对事物感到厌烦、不 满的附加意义,即所说的“厌称”。如:“合我荷过 (给我拿个)好点儿的,我不要兀圪切(那个)歪歪 尾名词还有“统称”或“泛指”意义。如:软软子(泛 指一些软的东西)。 (三)重叠式为副词 形容词重叠 AA 式的基式是形容词,重叠以后却 成了副词。如: ①紧紧边里兀圪切(那个)。 ②那件衣服好好漂亮喔! ③他明明拿走了你的文件啊! 这组重叠式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除了修饰 中心语外还可以强调程度的加深。如: ①他新买的鞋子好好看喔!(程度深) ②紧紧里头是我的。(程度深) 二、形容词重叠 AA 式用法 与基式相比,重叠式的功能有较大的突破,但 也有限制。语法上表现为句法能力、组合能力和语序 的突破与限制三方面;语义上则表现为状态和评估意 义的变化。 第一,句法能力的突破主要是指其句法功能的 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形容词重叠式可以突破基式的句法限制, 自由作多种成分。 作谓语:基式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一般含有“比 较或者对照”的意思,往往出现在对举的语境中,而 重叠式可以突破这些限制, 较自由地作谓语。 如: “苹 果红”显然不行,变成“苹果红红的”就可以了。 作定语:有些基式形容词, 尤其是单音节形容词, 由于音节等因素的制约,一般不能和“的”一起修饰 双音节名词, 而只要换成相应的重叠式就可以了。 如:
山西兴县方言的重叠式名词
山西兴县方言的重叠式名词作者:王瑞丰来源:《语文学刊》 2016年第2期王瑞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山西兴县方言中的重叠式名词非常丰富,有AA、ABB、AAB、圪AA、分音词重叠、AABB、ABCC、A圪BB、ABBC、AB圪CC等形式,大部分形式具有表小指爱的语义特征,有些形式还可以表示专指和类称。
从语法功能看,重叠式名词主要作主语和宾语,有的可以作定语。
[关键词]兴县方言;重叠式名词;构成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中图分类号]H1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2-0039-02兴县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脉北部西侧晋西北黄土高原。
东与岢岚、岚县接壤;南和临县、方山毗连;北同保德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行政区划属山西省吕梁市。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兴县方言属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
我们知道,普通话中的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只有少量名词可以重叠但又有语境限制。
与之不同的是,山西101个方言点中都有名词重叠形式,并且重叠形式丰富多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兴县方言也不例外。
根据重叠后的词类性质,本文对兴县方言中的重叠式名词进行分析,试图展现其特点。
一、AA式(一)构成形式兴县方言中的AA式名词,除了表称谓的词以外,还包括大量的其他名词。
根据构成语素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基式A是名词性语素,如:车车(普通车的小称,有时也特指儿童玩具车)果果(红果儿)牛牛(特指小昆虫)床床(小板凳)2.基式A是动词性语素,如:盖盖(盖子)扣扣(纽扣)涂涂(橡皮擦)钩钩(小钩子)3.基式A是形容词性语素,如:尖尖(尖儿)粉粉(脂粉)好好(好人)黄黄(蛋黄)4.基式A是量词性语素,如:尺尺(尺子)本本(小本子)匙匙(小勺子)盅盅(小酒杯)(二)语义特征兴县方言中的AA式名词数量很大,一般都是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
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
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本文以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以量词为基础,主要从“构成形式、语法功能和表意特征”三个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
标签:量词重叠式构成形式语法功能表意特征一、构成形式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主要有:AA式、XAA式、一XAA式、一A一A式、一A又一A式、一AA一AA式和一AB一AB式。
(一)AA式。
这种重叠式又分为以下几类:⒈基式是量词,重叠后变为名词。
1)重叠式有相对应的“子”尾式。
如:把把——把子本本——本子点点——点子碟碟——碟子盅盅——盅子样样——样子个个——个子块块——块子尺尺——尺子道道——道子2)重叠式没有相应的“子”尾式。
如:匙匙升升根根包包坨坨这组重叠式可以单独拆开使用,如:“根根”可以说成“根”。
2.基式是量词,重叠后表“每一”。
如:年年天天月月顿顿家家回回句句(二)XAA式。
这种重叠式的基式是单音节量词,重叠后必须与数词结合成“XAA”式才能当作量词来使用。
⒈X可以是实指的“一、二、三”或虚指的“几”,且这种重叠式基本上都有相对应的“子”尾式,“一洼洼”除外。
如:一匙匙(一匙子)一勺勺(一勺子)一(一子)一把把(一把子)一捆捆(一捆子)一道道(一道子)一片片(一片子)一坨坨(一坨子)一袋袋(一袋子)一溜溜(一溜子)一串串(一串子)一枝枝(一枝子)一盅盅(一盅子)一捻捻(一捻子)一絮絮(一絮子)一秃秃(一秃子)⒉X只能是数词“一”。
如:一眼眼(一点点)一口口一阵阵一下下一丝丝一点点(三)一XAA式⒈一圪AA式。
如:一圪都都一圪瘩瘩一圪截截一圪齐齐一圪蛋蛋一圪卷卷一圪抓抓一圪台台一圪秃秃一圪揪揪一圪枝枝一圪堆堆一圪袍袍一圪撮撮⒉一不AA式。
如:一不滩滩一不浪浪一不篮篮一不溜溜以上重叠式部分可以说成“一XA式”。
如:一圪都一圪瘩一圪蛋一圪卷一圪堆一圪袍一不滩一不浪可以说成“一XA式”的重叠式大都有相对应的“子尾式”。
此外,还有“一窟篮篮”这样的说法。
山西太原方言重叠式名词研究[权威资料]
山西太原方言重叠式名词研究摘要:重叠词是太原方言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其中,重叠式名词不仅数量庞大,且形式丰富。
本文从语言实际出发,着重对太原方言中的重叠式名词进行研究,并与普通话进行了简单对比,从其构成形式,语义特征,充当的语法成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太原方言名词重叠式异同构成形式语义特征语法成分太原又称并州,是山西省省会,位于山西中部。
太原市中心位于北纬37°54',东经112°33',共辖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六个市辖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三个县及一个县级市:古交市。
现在我们所说的太原话是指当下的太原市区居民所通用的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的一种。
在太原方言中,广泛地运用了重叠这种重要的构词和构型手段,特别是名词的重叠形式,数量繁多,表义丰富。
一.太原方言名词重叠式与普通话重叠式的异同。
太原方言中有一部分名词的重叠形式和普通话相同,大多表现在亲属称谓上,如:普通话中的“妹妹”“弟弟”“哥哥”“姐姐”等,与太原方言中亲属的表示方法相同。
但是,太原方言中还有很多名词的重叠形式与普通话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重叠后词性和表义的变化如“个个”,在普通话中,属于量词重叠,重叠后仍为量词,表示“一个一个”;而在太原方言中,量词“个”重叠后“个个”是名词,指“个头”。
如:1.A.他的徒弟,个个都是神枪手。
B.几年不见,他的个个窜得更猛了。
2.重叠后感情色彩的变化普通话中的一些名词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但在太原方言中,这些名词经过重叠后,则附加上了“喜爱,亲昵”的感情色彩。
如普通话中“鞋”“袄”“车”“篮子”在太原话中分别是“鞋鞋”“袄袄”“车车”“篮篮”。
“鞋”“袄”等名词重叠后,与原先相比,增加了“小巧”的感觉,同时也能表达出说话者对此物喜爱的感情。
二.太原方言名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太原方言的名词重叠形式多样,主要有AA式,ABB 式,AAB式和AABB式四种形式。
偏关方言重叠式探析
偏关方言重叠式探析本文在山西偏关方言的日常积累和系统调查基础上,发现偏关方言中的重叠式语汇比较多,且应用广泛。
本文以偏关方言的重叠式为研究对象,指出偏关方言中重叠式的类型、语义特征,并对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或与普通话有区别的意义的词语进行描述。
标签:偏关方言重叠式结构类型语义指向一、引言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为黄河从内蒙入晋南流的交汇处,北靠“长城”与内蒙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准格尔地区隔河相望。
当地居民与内蒙古有大量的商业贸易往来,所以在山西有非常著名的“走西口”,使得语言方面有很多互通的地方。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使偏关方言中有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词语和意义。
对山西方言重叠式进行论述的专著主要是乔全生先生主编的《晋方言重点研究从书》,但也只是简单介绍。
一些学术论文如:侯精一的《平遥方言重叠式》、吴艳丽《太原方言重叠式》、崔丽珍的《山西五台方言的重叠式研究》、尹国梁《山西方言重叠研究》等。
这些文章详尽地从重叠式的结构形式、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对山西某一地区的方言进行细致的研究。
再如:翟维娟《山西新绛方言的儿化,子尾和叠韵》、双建萍《山西交城方言名词重叠式研究》、谢超迪《夏县方言重叠形容词AA式初探》等文章则侧重于对山西某地方言重叠词中的某一类型进行描述。
目前,对偏关方言的研究仅限于《山西方言调查报告》和《山西方言志》以及在《偏关县志》中对偏关方言作的一些细微描述,尚未发现专门探讨偏关方言中重叠式的论文。
通过对偏关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本文将对偏关方言词语重叠式的结构类型,语义特征作一个全面细致的表述。
二、词语重叠式的类别(一)“AA”式手手锁锁娘娘大大票票姨姨车车本本火火勺勺水水奶奶腿腿舅舅桌桌女女凳凳棍棍草草刀刀碟碟珠珠牛牛面面把把回回顿顿次次天天月月帽帽1.名词重叠式:手手锁锁娘娘大大票票姨姨车车本本火火勺勺水水奶奶腿腿舅舅桌桌女女凳凳棍棍草草刀刀碟碟珠珠牛牛面面2.动词重叠式:把把门门3.量词重叠式:回回顿顿次次天天月月“AA”式中的重叠词中,有的可以将后一重叠语素替换为子尾词。
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
汉语中方言重叠形容词的应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方言重叠词的结构方式方言重叠形容词和现代汉语的重叠形容词一样,构造形式有单音重叠,双音重叠的AABB等形式,还有后缀式的ABB式。
因为是方言,形容词重叠还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像“A里BC”,“A头A脑”,“A手A脚”等形式。
(一)单音重叠式无论南北方言,单音重叠形容词都比较丰富,并且没有地域之分,像“高高、胖胖、矮矮、黑黑、肥肥”这一类。
但有一些单音重叠形容词有地域性,经过大众传播,才成为南北通用的,像东北方言中的“刚刚的”,形容过硬、了不起的意思,这个词语原先在东北通用。
通过春晚小品的传播,渐渐被大多数人所用。
单音重叠形容词都是在形容词的基础上,进行重叠,这样表达的效果明显强于单音词。
例如“他有一张黑脸”给人的印象,远不及“他有一张黑黑的脸”生动形象。
(二)双音节重叠式双音节重叠式是在形容词AB的基础上,分体重叠为AABB式和整体重叠为ABAB式。
分体重叠式主要有:高兴———高高兴兴欢喜———欢欢喜喜干净———干干净净模糊———模模糊糊安静———安安静静客气———客客气气明白———明明白白整体重叠的有:雪白———雪白雪白漆黑———漆黑漆黑冰凉———冰凉冰凉邦硬———邦硬邦硬碧绿———碧绿碧绿滚圆———滚圆滚圆在皖南方言中,还有“老长———老长老长老粗———老粗老粗”东北方言中的“拔凉———拔凉拔凉”这个重叠形容词也是通过赵本山的小品为全国人所知,并迅速使用的。
(三)扩展型重叠扩展型重叠形容词将形容词从一个字扩展为四个字,三个字来加强形容词的使用效果。
四个字的扩展型重叠形容词大多和人体器官有关,有“A头A脑”“A 手A脚”“A声A气”“A眉A眼”等形式,如“呆头呆脑,笨头笨脑、鬼头鬼脑、憨头憨脑、愣头愣脑”,“大手大脚,碍手碍脚、蹑手蹑脚”,“粗声粗气、细声细气,尖声尖气”,“贼眉贼眼,鼠眉鼠眼,冷眉冷眼”。
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
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作者:张丽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以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以量词为基础,主要从“构成形式、语法功能和表意特征”三个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
关键词:量词重叠式构成形式语法功能表意特征一、构成形式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主要有:AA式、XAA式、一XAA式、一A一A式、一A 又一A式、一AA一AA式和一AB一AB式。
(一)AA式。
这种重叠式又分为以下几类:⒈基式是量词,重叠后变为名词。
1)重叠式有相对应的“子”尾式。
如:把把——把子本本——本子点点——点子碟碟——碟子盅盅——盅子样样——样子个个——个子块块——块子尺尺——尺子道道——道子2)重叠式没有相应的“子”尾式。
如:匙匙升升根根包包坨坨这组重叠式可以单独拆开使用,如:“根根”可以说成“根”。
2.基式是量词,重叠后表“每一”。
如:年年天天月月顿顿家家回回句句(二)XAA式。
这种重叠式的基式是单音节量词,重叠后必须与数词结合成“XAA”式才能当作量词来使用。
⒈X可以是实指的“一、二、三”或虚指的“几”,且这种重叠式基本上都有相对应的“子”尾式,“一洼洼”除外。
如:一匙匙(一匙子)一勺勺(一勺子)一(一子)一把把(一把子)一捆捆(一捆子)一道道(一道子)一片片(一片子)一坨坨(一坨子)一袋袋(一袋子)一溜溜(一溜子)一串串(一串子)一枝枝(一枝子)一盅盅(一盅子)一捻捻(一捻子)一絮絮(一絮子)一秃秃(一秃子)⒉X只能是数词“一”。
如:一眼眼(一点点)一口口一阵阵一下下一丝丝一点点(三)一XAA式⒈一圪AA式。
如:一圪都都一圪瘩瘩一圪截截一圪齐齐一圪蛋蛋一圪卷卷一圪抓抓一圪台台一圪秃秃一圪揪揪一圪枝枝一圪堆堆一圪袍袍一圪撮撮⒉一不AA式。
如:一不滩滩一不浪浪一不篮篮一不溜溜以上重叠式部分可以说成“一XA式”。
如:一圪都一圪瘩一圪蛋一圪卷一圪堆一圪袍一不滩一不浪可以说成“一XA式”的重叠式大都有相对应的“子尾式”。
晋语重叠式研究-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晋语重叠式研究*乔全生0引言0.1 重叠是晋语普遍使用的一种语法手段。
它的种类之多,使用面之广,在汉语方言中少见。
本文拟从语法学角度选取若干代表点对晋语各类重叠现象的构成形式、语法功能和表义特征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共时描写和分析,我们相信,这些重叠现象将从一个侧面为汉语形态学的建立提供富有特色的方言材料。
0.2 晋语重叠式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从构成成分上看,有非词重叠(音节重叠),如:猩猩、款款;语素重叠,如:垫垫、尖尖;词的重叠,如:闻闻、惦量惦量。
从音节上看,有单音节重叠、双音节重叠。
从重叠形式上看,有完全重叠,如:看看;不完全重叠,如:坎肩——坎肩肩;衬音重叠,如:蓝——蓝圪英英。
从词类上看,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重叠。
从形态上看,有构词重叠,如:牛牛——昆虫;构形重叠,如:吃——吃吃儿。
前者重叠前后词类和语义多发生变化,后者词类多不变,只是语法意义发生变化。
为显示其区别,行文中前者叫“重叠式x词”,后者叫“x词重叠式”。
0.3 “重叠式”、“基式”采用朱德熙先生的提法,“扣扣”是由“扣”重叠而成,“扣”是“扣扣”的基式,“扣扣”是“扣”的重叠式。
研究晋语的重叠重点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⒈不同地区重叠式的构成形式和语音表现;⒉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⒊基式和重叠式的表义特征的异同。
0.4 本文字母符号表示如下:A、B分别表示实语素,X、Y表示词缀、词尾或衬音成分。
如:“勺勺”是AA,“酒盅盅”是ABB,“水不灵灵”是AXYY,“生巴巴硬”是AXXB。
1重叠式名词重叠式名词在汉语普通话里的表现极为单纯和有限,仅限于亲属称谓和少数的物名,如:妈妈、爸爸、哥哥、星星、宝宝、猩猩等。
与普通话相比,晋语重叠式名词不仅数量繁丰、格式多样,而且表义复杂、富有特色。
1.1 构成形式名词有:AA式、ABB式、AAB式、AABB式、ABCC式、AXBB式等,前三种形式晋语区很普遍,词条也大致相同,ABB和AAB式,中区和西区比较丰富,东南区、北区和南区也有这两种格式,但词条较少,后两种中区、北区常见*本文曾以《晋语重叠式的构成形式及表义特征》为题在武汉“汉语重叠问题国际研讨会”上宣读。
山西兴县方言的重叠式名词
[作者简介]王瑞丰,男,山西省兴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山西兴县方言的重叠式名词○王瑞丰(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 要] 山西兴县方言中的重叠式名词非常丰富,有AA 、ABB 、AAB 、圪AA 、分音词重叠、AABB 、ABCC 、A圪BB 、ABBC 、AB 圪CC 等形式,大部分形式具有表小指爱的语义特征,有些形式还可以表示专指和类称。
从语法功能看,重叠式名词主要作主语和宾语,有的可以作定语。
[关键词] 兴县方言; 重叠式名词; 构成形式; 语义特征; 语法功能[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2-0039-02 兴县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脉北部西侧晋西北黄土高原。
东与岢岚、岚县接壤;南和临县、方山毗连;北同保德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行政区划属山西省吕梁市。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兴县方言属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
我们知道,普通话中的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只有少量名词可以重叠但又有语境限制。
与之不同的是,山西101个方言点中都有名词重叠形式,并且重叠形式丰富多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兴县方言也不例外。
根据重叠后的词类性质,本文对兴县方言中的重叠式名词进行分析,试图展现其特点。
一、AA 式(一)构成形式兴县方言中的AA 式名词,除了表称谓的词以外,还包括大量的其他名词。
根据构成语素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基式A 是名词性语素,如:车车(普通车的小称,有时也特指儿童玩具车)果果(红果儿)牛牛(特指小昆虫)床床(小板凳)2.基式A 是动词性语素,如:盖盖(盖子)扣扣(纽扣)涂涂(橡皮擦)钩钩(小钩子)3.基式A 是形容词性语素,如:尖尖(尖儿)粉粉(脂粉)好好(好人)黄黄(蛋黄)4.基式A 是量词性语素,如:尺尺(尺子)本本(小本子)匙匙(小勺子)盅盅(小酒杯)(二)语义特征兴县方言中的AA 式名词数量很大,一般都是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
四川话 山西话 叠词
四川话山西话叠词一般在普通话中只要涉及到叠词就未免有点撒娇的味道比如:兔兔~星星~肉肉~但,四川话中的叠词绝对跟撒娇沾不到点点边儿!趴露露=很软凉瓦瓦=很亮惊爪爪=大惊小怪疯扯扯=疯疯癫癫烦造造=非常脏光胴胴=没穿上衣光檫檫=没穿衣服肥东东=很胖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火瞟瞟=灼伤般的疼吃嘎嘎=吃肉咔咔各各=角落哪个当当=哪个地方洗甲甲=洗身上的污垢索索板儿=滑梯丁丁儿=很少串串儿=中间商冷飕飕=天气冷掰掰儿=脚有问题的人矿西西=糊涂瓜兮兮=很傻哈绰绰=很傻飞叉叉=很野分分儿钟=很快梭边边=溜走雀雀儿=小鸟筐歪歪=哄孩子入睡喝开开=喝水搭巴巴车=坐便车那些呆萌可爱的叠音词让山西方言亲死个人沟沟、水池池、泥猴猴、土狗狗……山西方言中有大量的叠音词存在。
叠音词在汉语中主要作用是表示事物个体小、数量少,表达喜爱的感情,正是词语“萌”的体现。
山西方言具有“萌”特点的除了叠音词外,还有分音词和合音词。
山西方言被誉为古代语言的“活化石”,而晋语系形成的时代,是人类发展的婴幼儿时期,那时的语言也算是人类的“萌”语。
“耐咬咬”和它的伙伴们“耐咬咬”,听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为何物。
其实,这是祁县的一种烧饼。
耐咬是因为烧饼为死面饼,热着吃很香,凉了,当真是“耐咬”,堪比磨牙棒。
于是,当地人用当地土语,把形容词“耐咬”读成叠音词“耐咬咬”,瞬间形容词换成了一个萌哒哒的名词。
“耐咬咬”的小伙伴在山西的面食世界中还有很多,皆是根据制作工艺或是外形特点,将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转换成叠音词,若是连在一起读出来,颇有节奏和韵律感,有点读儿歌的感觉。
山西叠音词“耐咬咬”(一种烧饼名称)不信,给您报个菜名,最好用山西方言来读,您来听听。
山西面食天下第一,来友造访,必请一尝。
拉面、剔尖、猫耳朵、刀削面这四大面食已名声在外,大多吃过了,咱来点稀罕的。
握溜溜、斜旗旗、圪搓搓、切板板、溜溜尖、圪团团、铲片片、圪瘩瘩、蘸角角(jue)、高粱面鱼鱼、荞面窝窝、莜面角角、红面糊糊、土豆擦擦、莜面栲栳栳……任君挑选。
汉语方言量词重叠AAA式的韵律特征及焦点凸显
汉语方言量词重叠AAA式的韵律特征及焦点凸显耿丽君【摘要】作为一种构形重叠,量词AAA式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及其紧邻的吴方言,呈明显的地域类型学特征.这类重叠式是独立的载调单元,属于节奏型变调,受语流中的节奏、语调等韵律因素影响,是句法、形态与语用互动的结果.AAA式重叠是由超音步构成的韵律词,受不同韵律规则制约,形成韵律特征各异的韵律模块.从音高和时长的凸显实验出发,探讨这类AAA式韵律词作为焦点重音的韵律实现,分析其韵律边界特征;发现其主要是由音域扩展、等时控制和(边界后)韵母段延长的方式,来实现其内部节奏和外部停延的韵律特征,音高落差和音域变化是主要边界信号.【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22)005【总页数】7页(P175-181)【关键词】汉语方言;量词AAA式重叠;节奏变调;韵律单位;边界信号;焦点凸显【作者】耿丽君【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7量词重叠是汉藏语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目前已有多部论著讨论汉语量词重叠的相关问题。
其中关于量词重叠蕴含“多”“逐一”“周遍”等语义特征的观点比较一致。
一般认为,这些重叠形式表达说话人对主观量的推测,包含夸张等评价性感情色彩。
近年来,还有从生成语法、心理认知和构式互动等角度来研究量词重叠的形成机制,更有将触角深入到重叠式的历时演变和层次研究,成果颇丰。
汉语方言的量词重叠现象更是纷繁复杂。
现有研究多从结构类型、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及连读变调等角度,对某方言点重叠现象进行描写,提供丰富的方言材料。
从类型上来看,汉语方言中常见的量词重叠形式包括AA式和AXA式,而AAA式和AAAA式重叠比较少见,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少数地区,受关注程度也不高。
笔者发现,方言中量词重叠AAA式或AAAA式的个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语义、句法和语音上,韵律特征也是其重要表现。
武乡方言中的重叠式构词探讨
武乡⽅⾔中的重叠式构词探讨武乡⽅⾔中的重叠式构词探讨武乡县位于⼭西省东南部,境内⼭河交错,沟壑纵横,总⾯积为1610平⽅公⾥,约20万⼈⼝。
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杰地灵。
⼀⽅⽔⼟⼀⽅⼈,⼀⽅⼈共⼀乡⾳。
其武乡⽅⾔属于北⽅汉语之晋语分区东南⽚,是我国语⾔宝库中的⼀⽀奇葩。
其瑰丽丰富的词汇和语法,为⽅⾔⼤观园⾥增添了⼀抹亮彩。
李如龙先⽣在《汉语⽅⾔学》⼀书中说:“重叠构词法主要指的是名词的重叠构词。
普通话采⽤重叠形式构成的名词只限于部分亲属称谓和少数物名,例如‘妈妈、哥哥、姐姐、爷爷’等,范围⽐较⼩,能产性不强。
但在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以及晋语的许多地⽅,采⽤重叠形式构成的名词很多,⽽且也不限于AA 这种形式。
”在武乡⽅⾔中的重叠式构词不仅仅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都存在这种重叠现象。
其范围⼴泛,数量众多,形式多样,计有AA式、AAB式、ABB式、圪AA式、AABB 式、ABAB式、ABBB式,ABCC式、AAA式、AAAA式等⼗余种。
在此,本⼈就武乡⽅⾔中的重叠式词汇进⾏了⼀些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展现武乡⽅⾔的瑰丽特⾊,同时也为语⾔⼯作者提供⼀些语⾔材料,以作引⽟。
名词⼀、重叠式⼀、重叠式名词武乡⽅⾔常常以名词语素与名词语素进⾏重叠,从⽽构成名词,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动词、拟声词等重叠构成名词的现象。
其词与普通话名词功能基本相同。
重叠式名词有以下⼏种⽅式:1. AA式多为单⾳节名词进⾏重叠,构成并列词。
也有⽤单⾳节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重叠构成名词。
这种重叠式的名词有⼏种情况:⑴⽤于特定亲属称谓,有表亲昵意。
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叔叔姑姑姨姨舅舅⑵重叠之后产⽣⼀种新的含义,多表⽰物体微⼩或少量。
如:床床(⼩板凳)腰腰(背⼼)⾯⾯(粉末)⾓⾓(⾖⾓)桌桌(⼩桌⼦)包包(包⼉)盒盒(⼩盒⼦)纸纸(⼩纸⽚)颗颗(⼩颗粒)空空(⼩空隙或短暂的空闲时间)⑶表⽰对⼉童说话或⼉童语,带“⼩称”或“爱称”的意味。
兴县方言语法全新
第四章语法第一节副词兴县方言的副词与普通话有同有异,本节主要描写不同的部分,分别注音并举例,指出其使用环境和搭配功能。
相同部分只列举不分析。
本节将兴县方言的副词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情状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和否定副词。
一程度副词兴县方言程度副词与普通话相同的有:最、过于、实在、分外、越、可;与普通话不同的主要是:合哩、合则、分把外、旋、生硬、一门终、决发、确利、怪、兀苶、稍微、些微、些须、有一点点、有一眼眼等。
具体如下(同音替代下加“”,合音下加“”):1.1表程度很高可[k‘əʔ55]:与普通话用法基本相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义为“很、非常”。
一般修饰形容词,句末语气词为“嘞1”。
例如:(1)这西瓜可甜嘞。
(2)疼得可伤嘞。
合哩[xəʔ312li³²⁴] /合则[xəʔ312ʦəʔ55 ]:陈述句中义为“太”,疑问句中义为“(有)那么……”,表示超出了一般的限度,修饰形容词,句末语气词为“嘞”。
例如:(3)你走得合哩/合则慢嘞。
(4)你说人家不好,你合哩/合则好嘞?(5)疼得合哩/合则伤嘞?分外[xuəŋ⁵³ uei⁵³] /分把外[xuəŋ⁵³pᴀ³²⁴uei⁵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分外”,老人多说“分把外”,中青年人多说“分外”;句末语气词为“着嘞”。
例如:(6)这西瓜分外/分把外好吃着嘞。
(7)分外/分把外你不日样不一样,含有贬义。
(8)你走得分外/分把外慢着嘞。
(9)你这分外/分把外唤和人不一样。
旋[ɕy ẽn⁵³]:义为“特别”,只能与“甜”搭配,无句末语气词。
如:(10)这西瓜旋甜。
1“嘞”在兴县方言中读作入声[ 0],因为处于句末,经常舒化为“啦[ 0]”,即急读为“嘞”,缓读为“啦”。
为行文方便,文中一律记作“嘞”。
在选择问句中,“嘞”连接两个选项时,应是“嘞啊”的合音形式,急读音“啦”,缓读音“嘞啊”,文中记作“嘞啊”,如“我是听你的嘞啊lᴀ55听那他的嘞?”、“那家爹的他爸爸当校长着嘞啊lᴀ⁰不咧?”生硬[ʂ³²⁴niəŋ⁵³]:指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很高,义为“生生地”。
夏县方言重叠形容词AA式初探
夏县方言重叠形容词AA式初探摘要:山西夏县方言的重叠式形容词AA式,其构成形式多样,语义较为丰富,语用上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标签:夏县方言重叠形容词山西夏县方言中,重叠式形容词AA式构成形式多样,基式不仅有单音节形容词,还有名词;重叠后词性可以是形容词,还可以是名词性的以及动词性的;重叠式形容词AA式语义丰富,可以表示程度、特指、生动等;语用上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一、重叠形容词AA式的构成形式A.美美长长断断温温凉凉高高新新照照直直弯弯亮亮低低B.甜甜红红好好假假空空憨憨肥肥瘦瘦C.面面沙沙肉肉水水D.紧紧松松熟熟重重E.臭臭倒倒怪怪坏坏旧旧烂烂歪歪脏脏A基式是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仍是形容词性的。
B基式是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是名词性的。
C名词重叠后,词性转化为形容词,多是表感知。
D形容词重叠后词性转为动词性的。
E表贬义的形容词,在夏县方言中也可重叠。
二、重叠形容词AA式的语义特点(一)表示程度的变化形容词可用来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等的各种各样的性状,如表示色度、深度、长度、亮度、硬度、速度等性状,这些性状都具有一定的程度性,而这些程度性在词本身的外在形式上,没有任何量的标记,是隐性的,如“白、慢、大”等;重叠后的形容词可表示这种度量,即重叠后表示程度的高低,表现为一种显性的量,如“白白的、大大的”等,实现了使隐性量向显性量的转变,从而表达量或程度的变化。
有时“AA”式表示“程度加深”,还指形容词本身属性表现的感觉、知觉的鲜明或生动的程度的加深,加深的程度是恰到好处。
比如颜色类的形容词,“黑黑”比“黑”带有了适中的意义;有些则在适中上有所加强,比如表示性质的形容词,“远远”比“远”的意义就有所加强。
(二)表示特指意义朱德熙指出,重叠式表示“爱抚”“亲热”的感情色彩,因此“坏字眼”很少重叠,所以,像“累、疼、脏、破、老、野”这类词由于表示消极的属性,在普通话中很少重叠为AA式,如“老老”“脏脏”“坏坏”“烂烂”等,但在夏县方言中这类词却有重叠,重叠后特指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
山西榆社方言的名词重叠现象
山西榆社方言的名词重叠现象王一帆【摘要】在山西方言中存在许多名词重叠形式.名词的重叠形式在普通话中数量较少且用法单一.但在晋语并州片区名词重叠的现象非常普遍.本文以晋语并州片区榆社方言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了该种方言中名词可以重叠的条件;基式与重叠式意义关系;与现代汉语相比,两者重叠现象的意义有何区别.【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山西方言;名词;重叠现象;榆社【作者】王一帆【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2朱德熙曾指出:在普通话中,重叠式动词居多名词较少,重叠式名词主要是亲属称谓,在亲属称谓之外的重叠时名词仅有少数几个,如“星星、娃娃”等。
但是,在晋语并州片区名词重叠现象非常普遍,且与普通话相比此类重叠词语义多样。
李婷(2013)从AA式、ABB式、AAB式和圪AA式四个形式对榆社重叠式名词进行分类。
程毅(2013)采用了同样的分类方式并且增加了儿语专指重叠式和人名中的重叠式,经过分析得出重叠式名词与其基式在意义上有不同,一些基式重叠之后在词性和意义上发生根本变化,同时重叠式名词的引申义更为常用。
除此之外,贾海霞(2010)重点说明了名词重叠式的语义,其包括:①表示“小”;②位置的极端;③零碎、杂乱;④周遍性四点。
但是,上述文章仅从收集的材料出发,以名词重叠式的形式为分类标准,重点分析了该类词汇意义与普通话的区别。
文中未涉及①哪种基式可以重叠;②在普通话和方言两个语境中,基式与名词重叠式意义是否都存在区别;③其语义除了以上四点外是否存在其他语义这三个问题。
榆社县地处山西中南部,属晋中市管辖。
根据《山西方言地图》榆社属于晋语区,晋语区包括山西及其相邻地区有入声的语言地区。
根据入声是否分阴阳,又分为晋阳小片入声(分阴阳)和平辽小片入声(不分阴阳)。
山西交城方言名词重叠式研究
山西交城方言名词重叠式研究山西交城方言的名词重叠式较多,这些名词重叠数量繁多,形式多样。
本文着重对交城方言中名词的重叠形式、语音特点、表义特征及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力图为山西方言词汇研究提供富有特色的方言依据。
标签:交城方言名词重叠重叠法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在普通话里,名词重叠式数量较少,仅限于部分亲属称谓和少数物名。
如“爷爷、爸爸、哥哥、奶奶、妈妈、姨姨、舅舅、棒棒糖、跳跳虎”等。
而交城话的名词重叠式不仅数量繁多、形式多样,而且表义复杂,富有地方特色。
一、山西交城方言名词重叠的构成形式山西交城方言名词重叠有AA式、AAB式、ABB式、AABB式等。
(一)AA式依据基式A词性的不同,AA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基式是名词性语素,重叠式是名词面面粉末状东西缸缸水杯巷巷胡同包包包儿口口小眼儿、小窟窿牛牛小昆虫铺铺小商店床床小板凳瓶瓶小瓶儿嘴嘴器皿的嘴儿腿腿桌椅等的腿儿人人插图中的人物索索皮圈儿鱼鱼粗粮做的鱼状面食袄袄点点衣服等物上的污渍腰背心儿牌牌围嘴儿角角豆角棒棒玉米棒娘娘祖母外外外祖母以上词例多为专指,用法相对固定。
有些AA式有相应的“子”尾,但在表义上有明显区别。
一般来说,“子”尾名词多为统称或者泛指,AA式多用来表达“小、细”等意义。
如:刀子——刀刀小刀子勺子——勺勺小勺子板子——板板小木板棍子——棍棍小棍子盘子——盘盘碟子——碟碟瓶子——瓶瓶小瓶瓶口子——口口小口子辫子——辫辫儿语有少数AA式可以与A儿式并存,儿化后意义不发生变化。
如:猫猫——猫儿狗狗——狗儿兔兔——兔儿树树——树儿瓢瓢——瓢儿2.基式是动词性语素,重叠式是名词扣扣扣子钉钉钉子擦擦橡皮戳戳印章盖盖盖子夹夹夹子垫垫垫子束束用来扎头发等的环状皮筋刷刷刷子淋淋[liə24]漏斗吃吃好吃的以上AA式在交城话里基本没有相应的“子尾”,用法相对比较固定。
这类重叠式大多可以在前面加一个相同的动词来构成述宾结构,即动词A 加重叠式名词AA,常见于口语中。
山西夏县方言重叠名词AA式的语义分析
山西夏县方言重叠名词AA式的语义分析山西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AA式,其构成形式多样,它是一些语素重叠后具有了名词的性质,这些语素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数词。
夏县方言的重叠名词AA式的语义也很丰富,有自己独特的语义表达,可以表示程度、特指、生动等语义。
标签:夏县方言重叠名词山西夏县方言中,重叠名词AA式构成形式多样,基式不仅有单音节形容词,还有名词;重叠之后词性可以是形容词,还可以是名词性的以及动词性的;重叠式形容词AA式语义丰富,可以表示程度、特指、生动等。
本文主要介绍重叠式名词AA式的语义特征。
一、语义不同程度的变化夏县方言中,有些重叠式名词AA与基式在语义上并无多大变化,所指对象完全一致,如“爸爸=爸”“花花=花”“盆盆=盆”等,它们只是在使用环境、适应对象、语体色彩或音节节奏上有些不同。
有的重叠式名词AA的语义在基式上附加有“细小、繁多、琐碎”等义。
如:(1)面合头多少虫虫。
(面里生了好多虫子。
)(2)兀合头哪里都是蛾蛾。
(屋子里到处飞的都是蛾子。
)(3)喔毛衣叫虫打呀,上头多少眼眼。
(毛衣让虫子蛀了,上面有好多小窟窿。
)以上三例,“虫虫”指米面中生的小白虫,“蛾蛾”指米面中的小飞蛾,“眼眼”指小窟窿,它们都在原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称”的义,而且有“量多”义。
有的基式是名词或名词性语素的AA式名词,重叠后词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后表示特指,如“面面”特指粉末,“水水”特指菜汤。
有的重叠形式完全相同,但作为儿语所指和成人语词所指不同。
如儿语中,“牛牛”指牛,只是音节有了变化,词义不变。
成人说“牛牛”则指麦、豆类粮食作物受潮后生出的小黑虫,这些小黑虫可将麦粒蛀空。
儿语“菜菜”指菜(蔬菜),成人说“菜菜”则指用野菜拌面之后蒸熟的食物,属于转义重叠。
有的单音节名词与重叠式则表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名物,可称为别义。
并且,名词重叠后大多从指称大类事物转为指称下位的小类事物或类似事物。
例如:“人”指一般人,“人人”指炭燃烧时形成的人状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
本文以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以量词为基础,主要从“构成形式、语法功能和表意特征”三个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
标签:量词重叠式构成形式语法功能表意特征
一、构成形式
山西兴县方言的量词重叠式主要有:AA式、XAA式、一XAA式、一A一A式、一A又一A式、一AA一AA式和一AB一AB式。
(一)AA式。
这种重叠式又分为以下几类:
⒈基式是量词,重叠后变为名词。
1)重叠式有相对应的“子”尾式。
如:
把把——把子本本——本子点点——点子碟碟——碟子盅盅——盅子
样样——样子个个——个子块块——块子尺尺——尺子道道——道子
2)重叠式没有相应的“子”尾式。
如:
匙匙升升根根包包坨坨
这组重叠式可以单独拆开使用,如:“根根”可以说成“根”。
2.基式是量词,重叠后表“每一”。
如:
年年天天月月顿顿家家回回句句
(二)XAA式。
这种重叠式的基式是单音节量词,重叠后必须与数词结合成“XAA”式才能当作量词来使用。
⒈X可以是实指的“一、二、三”或虚指的“几”,且这种重叠式基本上都有相对应的“子”尾式,“一洼洼”除外。
如:
一匙匙(一匙子)一勺勺(一勺子)一(一子)一把把(一把子)一捆捆(一捆子)一道道(一道子)一片片(一片子)一坨坨(一坨子)一袋袋(一袋子)一溜溜(一溜子)一串串(一串子)一枝枝(一枝子)一盅盅(一盅子)一捻捻(一捻子)一絮絮(一絮子)一秃秃(一秃子)
⒉X只能是数词“一”。
如:
一眼眼(一点点)一口口一阵阵一下下一丝丝一点点
(三)一XAA式
⒈一圪AA式。
如:
一圪都都一圪瘩瘩一圪截截一圪齐齐一圪蛋蛋一圪卷卷一圪抓抓
一圪台台一圪秃秃一圪揪揪一圪枝枝一圪堆堆一圪袍袍一圪撮撮
⒉一不AA式。
如:
一不滩滩一不浪浪一不篮篮一不溜溜
以上重叠式部分可以说成“一XA式”。
如:
一圪都一圪瘩一圪蛋一圪卷一圪堆一圪袍一不滩一不浪
可以说成“一XA式”的重叠式大都有相对应的“子尾式”。
此外,还有“一窟篮篮”这样的说法。
(四)一A一A式。
如:
一个一个一股一股一溜一溜一口一口一捻一捻一絮一絮一洼一洼
一堆一堆一摞一摞一行一行一牙一牙一家一家一沓一沓
一回一回一趟一趟一场一场一步一步一遍一遍一声一声一圈一圈
一碗一碗一句一句一张一张一道一道一下一下一瓣一瓣一颗一颗
一根一根一把一把一群一群一桶一桶一扇一扇一挂一挂一亩一亩
一斤一斤一苗一苗一茬一茬一棱一棱一秃一秃
这种重叠式中的“一”有时可以换成别的数字。
(五)一A又一A式。
如: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家又一家一碗又一碗一回又一回一趟又一趟一遍又一遍一篇又一篇
(六)一AA一AA式。
这种重叠式多由“一AA”式转化而来。
如:
一匙匙一匙匙一勺勺一勺勺一一一把把一把把
一捆捆一捆捆一道道一道道一片片一片片一袋袋一袋袋
一壕壕一壕壕一盅盅一盅盅一捻捻一捻捻一絮絮一絮絮
(七)一AB一AB式
⒈AB成词且为临时量词。
如:
一麻袋一麻袋一汽车一汽车一书包一书包一大碗一大碗一柜子一柜子一盆子一盆子一盒子一盒子
⒉AB为“圪”字头或“不”字头。
如:
一不滩一不滩一圪蛋一圪蛋一圪卷一圪卷一圪堆一圪堆一不溜一不溜一圪揪一圪揪一圪瘩一圪瘩
二、语法功能
(一)AA式。
AA重叠式可以在句中作主语、状语和宾语。
如:
(1)碟碟里放得兀来花生了,快吃吧!(主语)
(2)苶奈咪年年种山药,顿顿吃山药。
(状语)
(3)耨谷孩了就醒得在本子上画道道。
(宾语)
(二)XAA式。
这种重叠式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
(4)夜日晌午,人家爹的汤也是喝了一勺勺,酒也是喝了一盅盅。
(宾语)(5)山畔畔上开得一秃秃花。
(定语)
(6)一袋袋三块钱。
(主语)
(7)等给一下下,奈就来也。
(补语)
(8)就苶嘀一丝丝一点点地吃,今辈子吧么能吃饱啦!(状语)
例(8)中的“一丝丝一点点”必须放在一起使用,意思是“很少”。
一般情况下,它们是可以单独使用的,如:“今晌午就吃了一点点,根本没吃饱”。
(三)一XAA式。
这种重叠式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
(9)我才头到药房了买得一圪袍袍药。
(定语)
(10)夜日割得耨瘩肉了,给上咪叔叔一圪瘩瘩。
(宾语)
(11)洗衣裳的时候,你一不滩滩一不滩滩地洗。
(状语)
(12)耨个侯孩孩尿给炕上一不滩滩。
(补语)
(13)一不篮篮不够,得两不篮篮。
(主语)
作状语时,如例(11),这种重叠式需要再次重叠方可使用。
(四)一A一A 式。
这种重叠式可以在句中作主语、谓语、状语和补语。
如:
(14)看人家苶孩了咪,一个一个都考上大学咧。
(主语)
(15)山上耨羊一群一群地。
(谓语)
(16)不要着急,一口一口地吃,没人换你抢。
(状语)
(17)牡丹花开得一秃一秃地,可好看了。
(补语)
这种重叠式使用时,大多数情况都要加上“地”。
(五)一A又一A式,这种重叠式一般在句子中作补语。
如:
(18)咪婆婆可麻烦了,耨个事说了一遍又一遍。
(补语)
(19)苶家荷耨说媳妇子的,跑了一回又一回。
(补语)
(六)一AA一AA式,这种重叠式一般在句子中做状语和补语。
如:
(20)你一匙匙一匙匙地吃。
(状语)
(21)苶孩了耨本子上画得一道道一道道地。
(补语)
作补语时,这种重叠式可以换成“一A一A式”,如:例②可说成“苶孩了耨本子上画得一道一道地”。
(七)一AB一AB式。
这种重叠式一般在句子中作状语、补语、定语和谓语,基式为临时量词AB时只能作状语。
如:
(22)院了耨水倒得一不滩一不滩地。
(补语)
(23)苶嘀一堆石头啦,你就一圪瘩一圪瘩搬吧。
(状语)
(24)看人家地了一圪抓一圪抓地的耨葡萄,真羡人了。
(定语)
(25)蜂了在树上垒得耨窝一圪蛋一圪蛋地。
(谓语)
(26)你荷上麻袋一麻袋一麻袋地装就行咧。
(状语)
三、表义特征
(一)AA式
⒈表示“短小、可爱”之义,有时含有喜欢或讨厌的感情色彩。
如:
“把把”指短而小的把儿;“碟碟”指小巧而样式可爱的碟子,且说话人带有喜欢的感情色彩;“样样”指样子,可以说“看你苶个样样吧”,一般说话人带有讨厌的感情色彩。
⒉表示“每一”。
AA式可以单独使用,如:“年年、天天、顿顿”等。
(二)“XAA”式和“一XAA”式
表示“短时、少量”之义,且说话人的语气较为缓和。
如:
“我喝了一盅盅酒”与“我喝了一盅子酒”,前者的语气较后者要缓和一些;“等了一阵阵”,这儿的“一阵阵”指一小会儿;“给了一眼眼”,“一眼眼”表数量少。
“还有一圪瘩瘩面”指还有一小块面;“还有一圪齐齐了”,这儿的“一圪齐齐”或者指一小节木头,或者指一小段路程。
(三)“一A一A”式、“一A又一A”式和“一AA一AA”式
表示“逐个、连续不断、有序、整齐”之义。
如:
“人家耨几个孩了,一个一个都考上大学咧”,这儿的“一个一个”指“逐个、连续不断”;“咪姥姥种的耨黄瓜长得一行一行地”,这儿的“一行一行”指“有序、整齐”。
“过了一天又一天”“吃了一碗又一碗”中的“一天又一天”和“一碗又一碗”均指
连续不断。
“不要着急么,你一匙匙一匙匙地吃,没人换你抢”,“一匙匙一匙匙”表示“逐个、连续不断”之义。
(四)“一AB一AB”式
表示“量多、个大、连续不断”之义。
如:
“人家一麻袋一麻袋地把耨东西都装的各咧”中的“一麻袋一麻袋”指量多、连续不断;“河槽了耨石块子一圪瘩一圪瘩地”指河里的石块数量多、个头大。
总之,兴县方言量词的重叠式构成形式丰富多样,语法功能相对稳定,重叠后不仅具有“短小、可爱、每一、逐个、连续不断、有序、整齐”之义,而且还表示“量多、个大”之义。
与基式相比,表义功能扩大了,有些情况下还会有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以此表现说话者对所述事物的喜欢或讨厌之情。
参考文献:
[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乔全生.晋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史秀菊.河津方言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侯精一.平遥方言的重叠式[J].语文研究,1988,(4).
(张丽太原山西大学文学院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