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教学策略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教学策略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么会玉王鹏唐树良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年第02期
目前,尽管英语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依然存在大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困难的现象。对于这部分学生,教者很难提高要求,教学策略不能有效应用,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行为策略,搞好英语教学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的课题。
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加强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效应用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开展课堂教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一、课堂组织策略
课堂组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的成功离不开组织策略的有效使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还要有控制课堂的能力,即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师应做到: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吸引学生;教学环节安排最好松弛有致,动静结合。简言之,课堂教学要有规律有节奏。而其中,教学方法是实施课堂组织策略,落实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
1、选择性精讲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见什么讲什么,既浪费时间,又导致学生学习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可以给学生一定时间浏览全文并找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解答。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找出问题,锻炼基本的自学能力。这是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的基础,而这种能力的掌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培养。
2、创设情境编对话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课堂上尽量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题材的话题让学生操练。适时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题材相互间进行会话,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积极利用Internet、多媒体教室等先进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
二、激励策略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然而,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总体较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信心不足,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方法也不合理。所以,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合适的教学的度和量来增强学生信心,培养学习兴趣,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
1、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生互动是架设在师生间的一座桥梁,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关键。课堂上,老师应及时做好教学中心的转移,认真组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地把“课堂主角”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学习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2、善用人性化管理课堂,挖掘教材情感内涵
情感投入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会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有重大影响。英语学习者如拥有积极的情感(喜欢、愉快、满意、高兴等),他就会积极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进步快;反之,如拥有消极的情感(烦躁、讨厌、焦虑等),就会抑制学习者学习热情,甚至会使他拒绝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反应,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因素,教师的各种教育手段就不能起作用。然而,要想把情感性运用自如还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如果教师不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那么学生势必处于一种封闭压抑的状态,将教师大量的教学信息过滤掉,这样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师深挖教材,不断向学生发送诚恳的教学信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尽可能联系国情、时事、传统道德和现代意识,精心设计授课,以情动人,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获得真、善、美的思想教育。
三、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最常用且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策略性。作为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既为学生的语言输入提供了重要的来源,促进了师生互动;又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在语言输入和输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习得目的语。因此,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相结合
展示性问题又被称为YES或NO问题。通常这类问题答案惟一,提问者已知答案,若回答者能解答,即可用“YES或NO”回答;参考性问题也被称为WH问题,提问者一般不知道答案。展示性问题的提问是为了考察回答者是否知道这类信息。参考性问题考察学生根据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的课堂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够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各有特点和侧重。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若要使学生有较高的参与率,达到预期的交流目的,教师就需要随时调整提问方式,在教学中交互使用这两种提问方式,发挥其各自特点,促进学生参与,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比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对于具有较高语言交流水平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提问应以参考性问题为主,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语言交流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应设计一定比例的展示性问题,只要能起到复习、巩固原有信息的作用即可。
2、分析并设计提问对象
选择提问对象是把握课堂交流活动成功的关键。在选择提问对象时,要优先考虑主动积极参与的学生,不能忽视已经举手的学生,更不能忽视那些从未主动举手回答,而此次跃跃欲试的学生。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但是问题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
3、灵活把握提问后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