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初中地理八下《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_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情况。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旨在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但对于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的知识,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概念。
2.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3.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方法与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方法与措施。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政策、资源利用状况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直观展示贵州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贵州省的环境保护政策、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现状。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石漠化等。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有‘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说出贵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贵州的自然灾害和石漠化问题;针对石漠化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3、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贵州自然环境与旅游文化等景观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地理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
在解决地理问题时,学生会迁移运用已有知识,但有时候不够准确。
所以在此利用畅言智慧课堂系统,加大地图、数据等材料的推送和引导使用,深化培养学生读图析文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及临省。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贵州省气候问题。
3.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对河流的影响。
4.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取地理信息,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自主学习,归纳贵州省位置及周围的临省和气候特点以及独特的地形地貌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自主探究归纳贵州省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貌问题产生的原因。
2. 了解贵州独特地形地貌对河流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思考:你知道这句话“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指的哪个省吗?展示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旧址景观图,引导:你知道这些著名的旅游地位于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贵州)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贵州省。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特点,掌握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贵州省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揭示了环境问题和对策。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贵州省的了解相对较少,对当地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情况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省的地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和资源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特点,掌握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环境保护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贵州省的地理特点,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贵州省的地理特点和环境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贵州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省的地理特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特点,分析环境问题。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贵州省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情况,引导学生提出解决对策。
4.案例分析:分析贵州省典型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知识拓展:介绍贵州省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湘教版八下地理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课,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让学生了解到贵州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贵州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知识,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为基础,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掌握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基本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基本措施。
2.教学难点:贵州省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具体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字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选取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贵州省地图、地形地貌图、气候特征图等教学图片。
2.收集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案例资料。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贵州省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材从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现状,认识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了解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基础知识。
但对于贵州省的具体情况,尤其是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贵州省的环境与资源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省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与资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贵州省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贵州省的环境与资源状况。
2.案例分析法:以贵州省的具体环境与资源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贵州省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图片和视频;相关案例资料;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统计数据。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说课稿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贵州省的环境特点,掌握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对于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掌握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贵州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贵州省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贵州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5.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设计说明本节课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四部分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按照“知自然概况”“忧生态环境”“学治理经验”的思路组织本节课,使学生意识到贵州是一片生态环境优美且脆弱的土地。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资源与工具课件、景观图片、地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资料,说明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4.通过分析贵州省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本节课,树立科学发展的环境观和发展观,形成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1.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导入:展示几幅与贵州省有关的图片,你知道这些著名的产品产自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吗?(贵州)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贵州。
学生欣赏图片,回答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本课学习。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过渡:要了解贵州,就必须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首先我们来了解贵州省在哪里?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自主学习:读图8-56、8-57,完成下列问题。
(1)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2)说出贵州大致的经纬度范围。
(3)找出与贵州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学生读图,个人举手回答问题。
归纳:(1)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为内陆省份。
(2)贵州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低纬度地带。
(3)贵州周围与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相邻。
设计意图: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掌握了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因此,此处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2.地形地势(1)读“贵州地形分布”图,说出贵州的地形和地势特征。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学案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材料,说出贵州省地形、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地理概况;2、查阅材料,了解贵州省多发的自然灾害及有效措施;【重点难点】学会运用地图、所给材料,分析区域的发展及环境保护【知识链接】贵州省的地形、气候【预习安排】1、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前置作业】部分;【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前置作业】1.自然地理概况:(1)自然环境①地理位置: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_____,平均海拔______米左右。
②地形地势:地势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地表崎岖。
③气候类型及特征:属___________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④河流:_____、北盘江、赤水河等。
(2)自然资源。
①矿产资源:主要有___、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②水能资源: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
由于_______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2.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1)自然灾害:贵州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基岩出现_______现象;每逢暴雨容易发生_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环境问题:严重的_____或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1)环境保护措施:实施_______综合治理、_________等生态工程。
(2)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_____、生态_____、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
4.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1)水资源的开发:建设了一大批_____________。
(2)煤炭资源的开发:_____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并且优先发展_____,深度开发_____。
(3)旅游资源的开发: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如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业发展迅速。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4.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引入)长江从青海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
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
(板)第三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一、自然地理概况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8-56、8-571.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2.说出贵州大致的经纬度范围?3.找出与贵州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4.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的地势特征是什么?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课堂活动21.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有哪些?2.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造成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课堂活动3指导学生读“贵州的石漠化治理”和图8-60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课堂活动4贵州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贵州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难点
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二次备课
过度放牧、不合理开矿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协调当地人地关系,既要采取措施减少人类不合理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又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课堂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1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形地质及气候等自然原因,使得省内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特别是地表水非常缺乏。
材料2黔中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长江流域乌江干流六枝三岔河平寨河段。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3亿元,工程建成后,可解决贵阳市2020年城市供水需要和贵州省六枝北部等7个县、42个乡镇51.17万亩农田灌溉,解决5个县城和28个乡镇供水,解决农村35万人和31.5万头牲畜饮水安全问题。黔中是贵州中部地区,核心区包括贵阳市、安顺市在内的区域,是贵州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用水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审批人
审批意见
课题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方Hale Waihona Puke 与方法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程,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同时阐述了贵州省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旨在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现状,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贵州省的地域特色和环境保护措施,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掌握贵州省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贵州省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措施及成效。
2.难点: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贵州省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措施等。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贵州省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贵州省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让学生思考。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情况。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贵州省的生态环境特点、环境保护措施以及资源利用现状。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贵州省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贵州省的地域特色和环境保护措施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贵州省的生态环境特点,掌握贵州省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贵州省的生态环境特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措施及成效。
2.难点: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贵州省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措施及成效。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总结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案例资料。
3.制作好PPT,准备好板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特点,引发学生对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展示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现状,让学生了解贵州省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贵州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改进建议。
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

第四节某某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某某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2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长江从某某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
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某某省。
(板)第三节某某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一、自然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8-56、8-57。
①某某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
②说出某某大致的经纬度X围?
③找出与某某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④某某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某某的地势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课堂活动2
①某某主要的生态环境有哪些?
②某某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③造成某某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课堂活动3
指导学生读“某某的石漠化治理”和图8-60 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课堂活动4
某某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某某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教学后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材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贵州省的具体情况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掌握贵州省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利用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利用状况。
2.教学难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贵州省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选取贵州省的具体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回答、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贵州省地图、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贵州省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贵州省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贵州省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征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湘教版八下地理 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案设计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介绍贵州省的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首先回顾贵州省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介绍贵州省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最后重点介绍贵州发展经济成功的经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贵州治理环境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
(2)了解贵州丰富的资源以及地方文化特色,掌握贵州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全面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难点】贵州石漠化现象严重,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地理课本以及相关视频【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贵州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归纳:沙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严重过渡: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措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贵州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及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二、讲授新课板书:(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1)生态环境恢复措施课件展示: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2)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课件展示:进一步实施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以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阅读:贵州的石漠化治理贵州针对石漠化山区普遍存在的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繁、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是通过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稳步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
二是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业,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的收入。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情况;2.了解贵州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3.了解贵州省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1.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情况;2.贵州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3.贵州省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1.贵州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2.贵州省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情况贵州省地处于中国南方的内陆边缘,是一个山地省份,其地势和气候非常复杂,这也为其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地图、使用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同时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植被资源等。
2. 贵州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贵州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和情境教学方法来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等,同时介绍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 贵州省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贵州省没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因此需要寻找其他替代性的资源来支持其经济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教学方法来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来保护资源和环境。
五、教学评价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阶段性测评的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课堂活动和作业评价等。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
六、教学反思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贵州省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相对复杂的省份,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不容忽视。
湘教版地理八下8.4《贵州省得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8.4《贵州省得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贵州省得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是湘教版地理八下8.4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贵州省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措施。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特点,掌握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贵州省作为一个山区省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特点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其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贵州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2.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法的具体实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贵州省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2.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法。
3.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贵州省的地图、图片和相关资料。
2.准备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案例。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思考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贵州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省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贵州省的地理环境对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有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贵州省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高原、山区、水资源丰富等,并分析这些特点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以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利用为例,如水电、矿产、农业等,让学生了解贵州省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和挑战。
然后,讨论贵州省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如退耕还林、污染防治等,让学生了解贵州省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4、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时间:2
教学步骤
(引入)长江从青海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
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
(板)第三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一、自然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856、857、857
①,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
②说出贵州大致的经纬度范围?
③找出与贵州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④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的地势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课堂活动2
①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有哪些?
②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③造成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课堂活动3
指导学生读“贵州的石漠化治理”和图860 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课堂活动4
贵州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贵州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