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短语翻译(共10个英语短语译成汉语,每个1分,共10分)或改译(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Example: New Zealand had no knowledge of this and had not been consulted on those reported plans.

新西兰没有这件事的知识,也没有被人商量过这些传闻的计划,

改译为:新西兰不知此事,也没有人同它商讨过这些传闻的计划。

三、句子翻译(共10个句子,每个4分,共40分)(本题可根据考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四、篇章翻译(共2篇短文,每篇20分,共40分,只须翻译划线部分)(本题可根据考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一篇是文学翻译,一篇是考研翻译真题(1998年-2010年)

填空复习

1.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 根据翻译的语言进行分类,翻译可分为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

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像国外介绍的中国人是玄奘, 在理论方面,他所提出的“既需求真又需喻俗”的翻译标准至今仍然有指导意义。

4. 鲁迅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当然其义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并提出了忠实与通顺的翻译标准。

5. 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中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为明确的翻译标准即:信达雅。

6. 明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7. 翻译人才在中国古代被称作象寄之才/象胥/舌人。

8. 东晋时期的道安提出“按本而传”的翻译思想,被人们称为直译的鼻祖。

9. 六朝时期鸠摩罗什主张“依实出华。”被人们称为意译的鼻祖。

10.《春秋谷梁传》中记载了孔子的“名从主人,物从中国”的翻译思想,而该译论比古罗马哲人西塞罗提出的“不要逐字翻译”早四五百年。

11. 三国时期的支谦所作《法句经序》被看作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

12. 中国译论中不同时期的翻译标准可大致描述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忠实,通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13. 按翻译题材,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政论翻译、应用文翻译和科技翻译。

14.20世纪50年代初,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了“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的重要观点;60年代初,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的翻译标准。15. Translations are like women—when they are faithful they are not beautiful, when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are not faithful.此比喻与我国老子的一个说法不谋而合。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6. 20世纪90年代,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提出了抵抗式翻译/反翻译resistance translation翻译理论,该理论对于提高译者的地位很有帮助,但还不足以构成新的范式。

17. 1987年,刘英凯发表一篇题为《归化——翻译的歧途》的论文,用许多译例说明归化译法“抹杀”了原作的“民族特点”,将异国情调“同化于归属语言”,“必然是对原文的歪曲”。因此他坚决反对归化译法。他的这篇论文开创了异化译法的新时代。

18. 斯内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在其2006年的新著《翻译研究的多重转向》中介绍: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90年代出现实证论转向和全球化转向;

而进入新世纪,翻译研究又回到了语言学时代,出现了“U字形转向”(U-turn)。

19. 1964年, 奈达博士在《翻译科学初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将译文读者引入翻译标准,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Functional Equivalence)(请用中英文填写)的翻译原则。

20. 辜正坤在全国首届翻译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在该理论体系中,提出了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这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抽象标准,真正有意义的是一大群具体标准。

21. 英汉两种语言在主述位结构上有差别。英语属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请用中英文填写)语言,汉语属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语言(请用中英文填写)。

22.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谱系(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请用中英文填写),该语系包括12个语族和百余种语言。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请用中英文填写)该语系包括400余种语言和方言。

23.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类型(type):英语属综合分析型,而汉语属分析黏着型。

24. 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中特别强调平衡美,所以汉语中除了极为频繁使用对仗这一修辞格,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在英汉互译中要时刻考虑汉语这一特点。

25. 英语句子以动词为核心,形成一个复杂严谨的空间型构造,而关系词/连接词是粘合这种空间型构造的水泥。汉语多流水句,一小句接一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相对而言,汉语显得有些结构松弛。

26. 翻译的过程可分为: 理解、表达和校核。

27. 翻译活动中主要涉及的因素有:作者(author)、原文(source text)、原文读者(source-text readers)、译者(translator)、译文(target text /translated version)、译文读者(target-text readers)(请用中英文填写)等。

28. 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

29.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中词语翻译的方法技巧有: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和正反互译法等。

30. 翻译按源出语和目的语,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请用中英文填写)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二.短语翻译或改译

1 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 but I expect to meet an older man.

[原译] 我读过你的文章,我料想会见到一个年纪更大的人。

[改译] 我读过你的文章,但没料想你会这样年轻。

2. He was not displeased with her honesty…it took a certain amount of experience in life, an courage, to want to do it quite that way.

[译文1] 他倒是喜欢她这么直来直去……有点生活经验、又有点胆量的人才敢这么做。

[译文2] 他对于她的直率没有感到不快……有点生活经验、又有点胆量的人才敢这么做。

3 She was vexed by the persistent ringing of the phone.

[译文1] 她被执著的电话铃声搞得心烦意乱。

[译文2] 她被没完没了的电话铃声搞得心烦意乱。

All the inventors have a restless mind.

[译文1] 所有的发明家都生性好动。

[译文2] 所有的发明家都有一个思想活跃的头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