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及其教学的再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历史及其教学的再理解

何为历史、为何学历史、如何学历史”,这三个问题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应有新的解析。每个历史教师都有责任对这三个问题应有基本理解。如果不从宏观上把握三问的基本态势,必然导致我们在教学中“浮云遮望眼”。

“何为历史?”大家们有如下解释: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过去和现在无休止的对话。”

孔子作《春秋》,“寓褒贬,别善恶。”使乱臣贼子惧。

司马迁:“观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梁启超:“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以上的种种解释都是某一大家在历史研究中的一种心得体会,均具有思想价值。但如何让初中生初步懂得这个概念,这些解释恐怕不会让学生有烙印。历史包含的因素应有如下几点:一是过去的客观存有,具有真实性;二是历史是人们对过去有选择性的记录或解读,具有可解释性;三是历史是人类精神的传承,任何一段历史记录都是记录者道德判断的结果,具有道德价值观;四是历史的落脚点永远在现在与未来,具有现实性与未来性。正是历史具有后两点属性,历史教育才成为人类教育的永恒主题之一。因而,历史素养与历史精神成为人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一个人的品味如何,一个人的素质高不高?其中包含着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历史素质。

综合以上分析,我给历史的定义为:“历史是过去有意义的往事和经验及其作用于人类理解的过程。”因而,历史既有静态的一面,又更具有动态的一面;历史既展示过去,又更服务于现在和未来。

“为何学历史”有人将历史学习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一是经世致用;二是精神需求;三是自我认知。

关于经世致用:最需要的历史上的政治家们,面对复杂的社会局面,他们最需要汲取前人的政治智慧。所以,后朝修前朝历史成为惯例。二十四史本身带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痕迹。“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唐太宗“以史为鉴,能够知兴替”,还亲自为晋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写了四篇史论,成为史书中特有的“御撰”。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等等。作为普通人或学生,当然需要从中受益。

关于精神需求:带有功利目的去学历史,显然不是历史学习的全部。历史中的玄奥与神秘、曲折的历史过程、古人独到见解等等都可激发后人的探求欲望,获得精神慰籍。“人生不满百,可与古人游!”

关于自我认知:换句话说,就是“我是谁?我们是谁?”虽然有时候历史对个人来说也许可有可无,一个丝毫不懂历史的人,可能照样过日子。但对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来说,历史则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群体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基点,是爱国主义的基石,也是维系一个国家存有的重要纽带。一个群体要保持必要的凝聚力,必须基于他们共同的经历而形成某种认同感,一个民族要存有和延续,必须保持共同的历史记忆,一旦丧失了这个记忆,这个民族就离消亡不远了。可能就是历史的这个功能,历史课在中国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还没被挤出国家课程的原因。

“如何学历史?”

认同历史,是学习历史的第一步。现在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好了也没多

大作用,也对升学、找工作没有什么直接的协助。更可悲的是,可能我们很多历史教师也抱有这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传播到学生中,学生对历史根本没有认同感,没有认同感,就只能抱着消极的态度去应付历史学习。我认为,要让学生认同历史,首先我们教师自身要认同历史。要在言谈举止中显露对历史的强烈认同感与兴趣。要有强烈的历史探求欲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真正跨进历史学习的大门。

学会解释,是学习历史的第二步。历史事件与现象是“死”的,便后人(学生)一解释就“活”了。因为学生思维的参与,作用到了学生的头脑,史料就“灵动起来了”。如果我们只要求学生去记忆、去过关,去抄教师准备好的历史答案,历史教学恐怕真的“死得不能再死了”。

学会使用,是学习历史的第三步。如果学生能用历史中的某项智慧去解决了生活中或学习中某个难题,恐怕这个学生就和历史结缘了。

学会从历史中寻找精神慰籍,是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当我们或学生把从历史中寻找精神慰籍当成一种常态的精神需求的话,就不需要去刻意地实行历史学习了,就会成为我们的终身行为了。

历史:1、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2、过去的事实;3、过去事实的记载;4、指历史学科。学史以明志,知古而鉴今。

读史使人明志——弗朗西斯•培根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名著《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读史就是人类思考自己过去的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人类在经历重大历史事变之后,总要考察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思考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在历史中找出评价的尺度,对过去的人和事作出客观评价。历史的评价是无情的,也是客观的。真假、善恶、美丑,不但有现实的评说,更有历史的评判。能评判的历史当然是人类的真实历史。真实的历史,是包含着无数相互联系的事件、人物、思想和人类活动的历程。写史的人,可能把历史写成动人的故事,或是搞成某种前提和意图下的推论,或者任意编造。但是,历史自有其客观的不容否认和歪曲的事实。历史之所以能够评判,就在于它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和普遍性原则,因而拥有评判一切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来自创造历史的人民。人民不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历史中的一切人和事作出最后评判的力量。有历史学家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史应以现在的眼光、根据现在的问题来看过去。过去是现在的根据,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理想的将来产生于充实的现在,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因而,读史既需要解读往事,又要放眼将来,这样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历史洞察力。历史更替,世事归真,亦归正。读史就要借历史事实以求其是,一求其真,二求其正。历史之中有哲学,要从哲学的角度去读历史,即从历史发展的思想和逻辑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的兴衰进退。要把历史当作人类活动的事实去看,更要把历史当作哲学去读。历史过程不是单纯的事件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有其思想的内涵,读史所要求索的正是这个内在的思想和逻辑。读史使人明智,哲学则使人沉思。只有把历史当作哲学去读,通过纷乱的事件去把握人类活动的思想和精神,才能真正做到读史以明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