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成县东溪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内容。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他们大多缺乏父母关爱,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据我们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文成县东溪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以“爱暖童心·关注留守儿童”三下乡活动,在文成县东溪乡进行了为期10天的调研和支教活动。文成县东溪乡是有名的侨乡。在我们调查走访了以后,发现70%以上的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在国外务工,其中90%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主要从事服装、皮鞋行业。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少,家庭教育相对残缺。本调研选取文成县玉壶镇东溪乡八个村的留守儿童为调研对象。

我们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要出发点,收集相关信息,查找资料,设计了一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卷。然后,我们将招生班级中的82名同学和周边的76名留守儿童从心理的不同方面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我们把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方面,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厌学心理、应试心理、情绪稳定性、环境安全感、自信心理、自我意识心理、信任欣赏他人的心理、坚忍心理等心理特征作为出发点。对东溪乡以碧溪村为主的八个村的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状况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并在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和他们做简单的交流,以及对他们的监护人的进行相关的访谈。根据收回的问卷和所做的访谈记录,来分析当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孩子们对自己的父母的想念和担心是人之常情。他们渴望父母能够陪在自己的身边。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忙于家务或农活,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应有的家庭教育,大多数留守儿童只能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给予的多,在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凸现。由于临时监护人不愿管理教育或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造成任意、放纵、随意的性格。留守儿童情感沟通及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现状主要如下

(一)情感沟通

1、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和外出父母之间缺乏真诚的心灵沟通。

留守儿童相对于其他儿童,他们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沟通明显偏少。调查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的时间长,在外务工1年以内的,父亲占35%,母亲占34.78%,在外务工达5年以上的,同意占了很高的比例,父亲占35%,母亲占34.78%,高达56.52%的孩子已经一年多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了,其中34.78%两年以上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着实令人心寒。这种状况造成了留守儿童与务工父母之间日常亲情互动的严重缺失。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据调查的数据统计显示,父母外出打工的时候,留守儿童的年龄都比较小,1-3岁的占26.09%,4-6岁的占39.13%,7-9岁、10-13岁的分别占17.39%、17.39%。父母外出务工的时间,大多数也都在5年以上,占的比例在35%以上,其中也有外出务工1年以内的,且比例相当。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经常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

比例占到60.87%,同时,也有一小部分的留守儿童很少想念或是不想他们的父母。

2、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在于个别小朋友的沟通中,我们得知,他的上一次期末成绩,语文63分、数学只有23分,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如此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3、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都是一年以上回来一次,占52.17%,而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方式主要以电话为主,占65.63%,随后是网络,占21.74%,而且有部分留守儿童说父母出国后,就从来没有和父母联系过,一些年纪小的孩子,连

父母的样子的都不知道,并说,如果父母回来了,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们。当问到这些留守儿童希望多久能和父母联系一次的时候,39.04%的孩子希望每天都能联系,但同时也有28.57%的孩子表示无所谓。

当问及留守儿童有心里话时最想对谁说的时候,54.17%的孩子选择的是母亲,其次是朋友,占25%,然后是父亲,占12.5%,而对选择对他们的监护人说的只占8.33%,基本上没有人会选择对老师或是同学说自己的心理话。他们最想的也是和父母住在一起,比例占73.91%

4、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在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只有少数几位老人是读过书的。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人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辅导留守孩子的家庭作业或解答其学习疑难构成严重障碍。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很多老人说的是当地的方言,听不懂普通话。

另外,我们发现:不少隔代监护人同时须监护多个留守孩子:有的属于多胎问题,有的属于父辈一代兄弟姐妹过多,且都外出务工,其留守子女均委托双亲或单亲老人照料。在我们的实地访谈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个老人带3-4个留守儿童!无论在精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