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汉小学《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2007年7月份,我们学校申报了武汉市“十一五”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本课题得到了市教院,黄陂区教科规划办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并被列为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之一。

一、课题研究背景。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这给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又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任务,而且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不同基础层面的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是我校老师的一致追求,这几年随着我街学校布局的调整拆校合并到我校的学生不少,由于路途的遥远,生活的不便,加之在原村小形成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给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全校大多数是农村子女,且留守生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弱化,单靠以前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师感到很不轻松,且教育效果不佳。

3、学生对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盲目而又盲然。但是,在各年级各班总有一小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很多学习行为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下,在他们身上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只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需要老师加以有意培养,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准备工作概况

(一)开题前期研究概况

1、开展前期调查,定准课题。

我校是一所街级中心小学,教师们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家访、开家长会、与学生的访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中调查了解到我校学生中留守生多,家中由老人带孩子,老人的溺爱、文化层面的低下、家校的路途遥远、老师的困惑等情况,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学校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武汉市“十一.五”

教育规划课题进行了认真的选题,决定选择《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为我校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2、申报立项签合同。

课题确定后,我们认真填写了申报表,向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申请报批,于二00七年九月得到批准,并于11月份,与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签订了“研究合同”。

3、成立课题组。

根据上级的有关意见,由钟校长牵头,胡捷主抓,我们教科室迅速成立了九人的课题组,确定人员时,考虑了年龄结构、研究能力、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问题,主要成员由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市、区、校教学骨干老师组成。

4、聘请专家,制订方案

为了避免闭门造车,为了使研究具有命力,我们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指导,因此,由学校特邀、下聘书,聘请了区教科室陈主任和区教研室陈老师为我校课题研究指导专家。

经学校课题组成员讨论,结合各级领导、专家意见和建议,由教科室执笔,制订了研究方案。

5、加强了学习和调查研究。

做课题研究,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教育学”、“心理学”要重温。因此,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阅读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一些书,上网查找前人对该课题的研究资料为,观察、访谈学生,了解学习习惯,思考存在哪些好习惯及成因。

(二)开题论证过程概况

做好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后,我校于2007年11月23日,在本校多功能室隆重开题,开题方式采取的是研讨交流的方式,参加会议的领导有武汉市教科所张处长、陈敏利教授,区教育局肖局长、黄科长、陈主任、王新华老师,另外,全街中小学教科室、教导处主任都受邀参加了会议,加上我校领导、课题组全体成员,人数达数十人,会议由校长钟运来同志主持。

会上,专家和课题组成员经过充分讨论后,专家肯定了我校课题组前期做的大量细致的工作,每个成员准备充分,赞扬了成员能积极思考、探讨问题,对课

题方案思路清晰,表示了赞赏,肯定了课题选得好、有意义、有价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研究内容”作了调整。通过讨论互动,市、区专家进一步了解了我校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课题组成员也更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三、研究阶段工作概况

(一)开展调查研究。

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所教学段的学生特点,结合学科实践的心得体会,结合自己与家长、教师沟通所获,结合课题方案,选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的课题。首先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归纳,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指导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同时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实验前测,对研究对象现阶段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现阶段学生学习表现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优缺点,以及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撰写调查报告,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如下:

1、农村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学习习惯。

从座谈、访问和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看。上课准备工作充分,占92%,上课认真听讲的占90%,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占94%,作业质量“甲”等的占80%以上,每天早睡早起的习惯比较好,绝大多数学生对待教师的批改能及时订上,能珍惜、整理学习用品。

以上这些较好的学习习惯说明:学校领导、教师逐渐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可以从老师的开口、闭口就说的“某同学学习习惯好,某同学学习习惯不好”看得出来。还说明我们农村的孩子勤俭、能吃苦、有毅力。由于拆校合并,有的学生家离学校3公里以外,要走40多分钟的路程,而且每天到校是7:30以前,看着有的只有七、八岁的“小脚”,迈得那么快,我们调查小组成员不得不为之感动。

2、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

(1)作业习惯比较差。

能做到“一尺一拳一寸”的学生不多,很随意,特别是握笔出现了一些怪姿势,如:三指头掐笔,笔杆向前倾或竖得笔直笔直,大拇指压住食指,中指用力

顶住笔杆的地方竟到了第二个骨关键处,发倒笔的现象严重,写出的字迹不能达到匀称、端正、美观的效果。

做作业时,特别是家庭作业拖拉,耗时长,做一会儿,“玩”一会儿,不能一次做完,效率不高,做完后没有认真检查的习惯,包括考试也一样。

(2)认真倾听、做笔记的习惯欠缺。

上课能认真听老师讲课的习惯是很好的,但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至于评价或补充意见就更谈不上,他们往往只顾自己发言,而不顾他人说什么,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师我”的声音此起彼伏,中高年级回答重复的现象也有,说明没认真倾听别的发言。

做笔记的自觉性很差,几乎一半的学生没有预习笔记、听课笔记,老师不说“请做笔记”就不知道动笔。

(3)积累的习惯还没普遍养成。

“新课标”对积累提出了要求,可是,不仅只有部分教师重视这一习惯的培养,而且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只重视课内积累,不重视课外积累;只重视课后积累,不重视课前积累;只重视书面积累,不重视读、诵积累;只重视积累的形式,不重视积累的作用。

(4)阅读的习惯存在问题。

有些学生阅读面狭窄,除了读课本外,几乎没有读其它的书,连一本作文书也没有。学生普遍默读速度太慢,80%的学生朗读不自信,错误现象严重,更谈不上有感情地读。学生对精读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不明确。

学生基本上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总是等待老师来一起上新课。即使少数学生有课前预习,也只是读读课文而已,没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随着年级的增高,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而且越“鼓励”越不愿意举手。

(5)缺乏学习的内驱动力。

许多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参加学习活动,一旦老师把注意的视线转向别的学生,他就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回家后,由于农村父母文化层面低,农活多而杂,又由于很多学生是留守生,父母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所以回去的学习更是不自觉,甚至滋生了很多毛病,比如:撒谎、搪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