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化学步骤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
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显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病原体以及受体等)。
免疫组化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50年代还仅限于免疫荧光技术,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建立起高度敏感,且更为实用的免疫酶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的全过程包括:1.抗原的提取与纯化;2.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的纯化;3.将显色剂与抗体结合形成标记抗体;4.标本的制备;5.免疫细胞化学反应以及呈色反应;6.观察结果。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1)脱蜡、水化;2)PBS洗2~3次各5分钟;3)3%H2O2(80%甲醇)滴加在TMA上,室温静置10分钟;4)PBS洗2~3次各5分钟;5)抗原修复;6)PBS洗2~3次各5分钟;7)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20分钟。
甩去多余液体。
8)滴加Ⅰ抗50μl,室温静置1小时或者4℃过夜或者37℃1小时。
9)4℃过夜后需在37℃复温45分钟。
10)PBS洗3次各5分钟;11)滴加Ⅱ抗40~50μl,室温静置,或37℃1小时;12)II抗中可加入0.05%的tween-20。
13)PBS洗3次各5分钟;14)DAB显色5~10分钟,在显微镜下掌握染色程度;15)PBS或自来水冲洗10分钟;16)苏木精复染2分钟,盐酸酒精分化;17)自来水冲洗10~15分钟;18)脱水、透明、封片、镜检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实验所用的抗体有哪些?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免疫细胞检测方式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细胞检测方式免疫组织化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免疫细胞检测方式:免疫组织化学导言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技术,通过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的抗原或蛋白质,来了解细胞状态、疾病诊断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免疫荧光(IF)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免疫荧光(IF)细胞化学染⾊⽅法免疫荧光(IF)细胞化学染⾊⽅法⼀、标本制作 可制作涂⽚、印⽚、细胞单层培养物、组织切⽚,经适当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荧光染⾊⽤。
⼆、荧光抗体染⾊⽅法 (⼀)直接法 1.染⾊切⽚经固定后,滴加经稀释⾄染⾊效价如1:8或1:16的荧光抗体(如兔抗⼈γ-球蛋⽩荧光抗体或兔抗⼈IgG或IgA荧光抗体等),在室温或37℃染⾊30min,切⽚置⼊能保持潮湿的染⾊盒内,防⽌⼲燥。
2.洗⽚ 倾去存留的荧光抗体,将切⽚浸⼊pH7.4或pH7.2PBS中洗两次,搅拌,每次5min,再⽤蒸馏⽔洗1min,除去盐结晶。
3.⽤50%缓冲(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油封固、镜检 4.对照染⾊ ①正常免荧光⾎清染⾊,如上法处理切⽚,结果应为阴性。
②染⾊抑制试验(⼀步法):将荧光抗体和未标记的抗体球蛋⽩或⾎清(相同)等量混合,如上法处理切⽚。
结果应为阴性。
为证明此种染⾊抑制不是由于荧光抗体被稀释所致,可⽤盐⽔代替未标记抗⾎清,染⾊结果应为阳性。
此法结果较⼆步法稳定。
③类属抗原染⾊试验,前⾯已作叙述。
直接法⽐较简单,适合做细菌、螺旋体、原⾍、真菌及浓度较⾼的蛋⽩质抗原如肾、⽪肤的检查和研究。
此法每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种相应的抗原,特异性⾼⽽敏感性较低。
(⼆)间接法 (1)切⽚固定后⽤⽑细滴管吸取经适当稀释的免疫⾎清滴加在其上,置于染⾊盒中保持⼀定的湿度,37℃作⽤30min。
然后⽤0.01mol/l pH7.2PBS洗两次,10min,⽤吸⽔吸去或吹⼲余留的液体。
(2)再滴加间接荧光抗体(如兔抗⼈γ-球蛋⽩荧光抗体等),同上步骤,染⾊30min,37℃,缓冲盐⽔洗两次10min,搅拌,缓冲⽢油封固,镜检。
对照染⾊:①抗体对照:⽤正常兔⾎清或⼈⾎清代替免疫⾎清,再⽤上法进⾏染⾊,结果应为阴性。
②抗原对照:即类属抗原染⾊,亦应为阴性。
③阳性对照。
间接法中上述⽅法称双层法(Double Layer Method)。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1.直接法:简便、快速,用特异性标记荧光 的一抗与组织细胞内抗原结合。 操作流程:(1)冰冻切片经固定,凉干PBS洗;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消化30min,PBS洗。
(2)适当稀释荧光抗体滴加在组织切片上, 湿盒内37℃温育1h,PBS洗3×3min。 (3)0.01%伊文氏蓝衬染1~3min,PBS洗 3×3min,蒸馏水洗2次,除去NaCl结晶。 (4)pH9.0甘油缓冲液〔磷酸盐〕封片。 〔必需无自发荧光,无色透亮 〕
▪ 2、扛酶抗体:抗体与酶的结合为抗原抗体 反响,避开了共价结合,爱护了酶和抗体 的活性。
标记酶选择标准:
★ 该酶用细胞化学易于被检出,能被 光镜或电镜观看。
★ 酶反响产物须稳定,不集中,具有 良好定位。
★ 酶易于纯化,获得纯制品。 ★ 酶与免疫球蛋白结合后,不丧失其活性。 ★ 酶在PH中性液内较稳定。 ★ 组织中不应存在与底物作用的内源性酶。
标本的固定与保存
好的固定剂除能满足一般组织学固定目 的外,还需要: 〔1〕能快速固定抗原 〔2〕防止抗原物质集中 〔3〕固定后的抗原能被抗体识别,不影响 抗原抗体反响
▪ 常用:10%福尔马林〔酸性〕、乙醇、丙酮、 甲醛、中性缓冲多聚甲醛、戊二醛
▪ 混合固定液:Bouin液,Zamboni液、过碘 酸-赖氨酸-多聚甲醛〔PLP〕固定液
免疫组织化学
把握内容
▪ 免疫组化的根本原理 ▪ 免疫组化的根本过程 ▪ 免疫组化的染色技术分类 ▪ 常用的免疫组化的染色原理和方法 ▪ 留意事项
免疫组织化学的根本概念 Immunohistochemistry 又称免疫细胞化学。它是组织化 学的分支,它是用免疫学原理〔特 异的抗原抗体反响〕来对组织内抗 原〔或抗体〕的分布进展原位检测
免疫组化染色修改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理和操作步骤一、免疫组织化学原理免疫组织化学(IHC)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应用带有可见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作为探针,检测组织和细胞中抗原性物质的一种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以标记的一抗孵育标本以检测其中的抗原成分;间接法则先后加入一抗和二抗,形成抗原—一抗—二抗复合体以达到检测该抗原的目的,该法因二抗的放大作用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间接法常用的有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ABC)法和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法。
PAP法一抗和二抗均不标记,避免了标记过程对抗体活性的影响,但需要制备过氧化物酶的抗体,与适量过氧化物酶混合形成PAP复合物(含3个酶分子和2个抗体分子),染色时依次加入一抗、二抗、PAP复合物孵育标本,最后用H2O2和二氨基联苯(DAB)为底物显示过氧化物酶,即可检测标本中的抗原成分。
生物素为含硫的杂环单羧酸,可通过其羧基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从而标记抗体和酶。
亲合素又称抗生物素蛋白,与生物素有很高的亲合力,1分子亲合素可结合4分子生物素,ABC法即在此基础上建立。
ABC法与PAP法相似,一抗不标记,二抗用生物素标记,染色前按一定比例将亲和素与生物素标记的过氧化物酶混合,制成ABC复合物,并使亲合素分子上至少空出一个生物素结合位点。
在标本孵育过一抗和二抗后,再加入ABC复合物使其结合到二抗的生物素上,最后加入DAB进行显色。
ABC法的敏感性较PAP法更高。
图1. 免疫组织化学基本原理示意图(引自八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SP 法与ABC 法相似,其不同于ABC 法之处在于用生物学特性与亲和素相似的链亲和素标记过氧化物酶(图2)。
在标本孵育过一抗和二抗后,加入链亲和素标记的过氧化物酶使其结合到二抗的生物素上,最后加入DAB 进行显色。
与亲和素相比,链酶亲和素的结合力与亲和素相似而非特异性结合较亲和素低。
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
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细胞化学(cytochemistry)或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是细胞学(cytology)或组织学与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cal staining)是在血细胞的原位上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性质,包括蛋白、脂类、糖类、无机盐和酶等,在保持细胞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化学的定位、定性及半定量的观察,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细胞免疫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是鉴定某些细胞或组织的病态细胞(如微小巨核细胞)和白血病的重要的辅助性检验技术。
一、涂片细胞化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一)细胞化学染色1.铁染色正常骨髓中存在一定量的贮存铁,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多分布在巨噬细胞内,称为贮存铁。
骨髓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含有铁颗粒,为细胞内铁,含内铁的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少数成熟红细胞也含有小的铁颗粒,称为“铁粒红细胞”。
以上铁质均可用普鲁士蓝反应加以显示。
(1)原理:骨髓内含铁血黄素的铁离子和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在盐酸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生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普鲁士蓝反应),定位于含铁粒的部位。
(2)试剂:铁染色液(临用时配制):200g/L亚铁氰化钾溶液5份加浓盐酸1份混合;复染液:1g/L沙黄溶液。
(3)操作:取新鲜含骨髓小粒的骨髓涂片,于铁染色架上,滴满铁染色液;室温下染色30分钟,流水冲洗,复染液复染30秒;流水冲洗,晾干后镜检。
(4)结果判定1)细胞外铁:细胞外铁呈蓝色的颗粒状、小珠状或团块状,细胞外铁主要存在巨噬细胞胞质内,有时也见于巨噬细胞外。
“-”为涂片骨髓小粒全无蓝色反应;“+”为骨髓小粒呈浅蓝色反应或偶见少许蓝染的铁小珠;“++”为骨髓小粒有许多蓝染的铁粒、小珠和蓝色的片状或弥散性阳性物;“+++”为骨髓小粒有许多蓝染的铁粒、小珠和蓝色的密集小块或成片状;“++++”为骨髓小粒铁粒极多,密集成片。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相同,它是组织化学的分支,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抗原和抗体的要求·具有特异性高和亲和力强的抗体是实验成功的首要条件。
–对抗体的要求:纯度高、比活性强;·高度特异性抗体的获得,取决于抗原的纯度。
–对抗原的要求:纯度高,免疫原性强,稳定无变化。
抗原(antigen, Ag)·抗原的概念:凡是在机体内引起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抗原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免疫原性: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的结合或反应的特性。
·根据抗原是否显示免疫原性分为:–完全抗原:分子量较大,一般在10kDa以上,并具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
·免疫原性最强的是蛋白质抗原,多糖次之;脂类和核酸必需和蛋白质及多糖形成复合物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分子量较小。
例如:某些短肽、多糖、类脂和药物等。
·半抗原必需与载体结合,才能获得免疫原性。
载体·通常是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大分子物质,具有将免疫原性传递给耦联的半抗原能力。
–常用的载体有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等。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一、实验原理与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
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显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病原体以及受体等)。
(一)、仪器设备1. 18cm不锈钢高压锅或电炉或用微波炉.2. 水浴锅(二)、试剂1. PBS缓冲液(ph7.2―7.4):NaC137mmol/L,KCl2.7mmol/L ,Na2HPO4 4.3mmol/L, KH2PO4 1.4mmol/L. 2.0.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CB,ph6.0,1000ml):柠檬酸三钠3g,柠檬酸0.4g。
3.0.5mol/L EDTA缓冲液(ph8.0):700ml水中溶解186.1g EDTA& 8226;2H2O,用10mmol/L NaOH调至ph8.0,加水至1000ml.4. 1mol/L的TBS缓冲液(ph8.0):在800ml水中溶解121gTris碱,用1N的HCl调至pH8.0, 加水1000ml。
5. 酶消化液:a.0.1%胰蛋白酶:用0.1%CaCl 12(ph7.8)配制。
b.0.4%胃蛋白酶液:用0.1N的HCl配制。
6. 3%甲醇―H2O2溶液:用30%H2O2和80%甲醇溶液配制7. 风裱剂:a.甘油和0.5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等量混合 b 油和TBS(PBS)配制8.TBS/PBS PH9.0–9.5,适用于荧光纤维镜标本;ph7.0-7.4适合光学纤维标本(三)、操作流程1、脱蜡和水化:脱蜡前应将组织芯片在室温中放置60分钟或60℃恒温箱中烘烤20分钟。
a 组织芯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10分钟,更换二甲苯后在浸泡10分钟b 无水乙醇中浸泡五分钟c 95%乙醇中浸泡五分钟d 75%乙醇中浸泡五分钟2、抗原修复: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A 抗原热修复a 高压热修复在沸水中加入EDTA(ph8.0)或0.01m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6.0).盖上不锈钢锅盖,但不能锁定。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免疫组化操作步骤一、实验原理与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
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显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病原体以及受体等)。
(一)、仪器设备1. 18cm不锈钢高压锅或电炉或用微波炉.2.水浴锅(二)、试剂1. PBS缓冲液(ph7."2―7."4):NaC137mmol/L,KCl2."7mmol/L ,Na2HPO44."3mmol/L, KH2PO41."4mmol/L.2."0.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CB,ph6."0,1000ml):柠檬酸三钠3g,柠檬酸0."4g。
3.0."5mol/L EDTA缓冲液(ph8."0):700ml水中溶解186."1g EDTA& 8226;2H2O,用10mmol/L NaOH调至ph 8."0,加水至1000ml.4. 1mol/L的TBS缓冲液(ph8."0):在800ml水中溶解121gTris碱,用1N的HCl调至pH 8."0,加水1000ml。
5.酶消化液:a.0."1%胰蛋白酶:用0."1%CaCl 12(ph7."8)配制。
b.0."4%胃蛋白酶液:用0."1N的HCl配制。
6. 3%甲醇―H2O2溶液:用30%H2O2和80%甲醇溶液配制7.风裱剂:a.甘油和0."5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等量混合b油和TBS(PBS)配制8."TBS/PBS PH9."0–9."5,适用于荧光纤维镜标本;ph7."0-7."4适合光学纤维标本(三)、操作流程1、脱蜡和水化:脱蜡前应将组织芯片在室温中放置60分钟或60℃恒温箱中烘烤20分钟。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相同,它是组织化学的分支,它是用标志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散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根源理——抗原抗体反响,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联合的原理,经过化学反响使标志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立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抗原和抗体的要求·拥有特异性高和亲和力强的抗体是实验成功的首要条件。
–抗衡体的要求:纯度高、比活性强;·高度特异性抗体的获取,取决于抗原的纯度。
–抗衡原的要求:纯度高,免疫原性强,稳固无变化。
抗原(antigen,Ag)·抗原的观点:凡是在机体内惹起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反响的物质,称为抗原。
抗原拥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免疫原性:惹起机体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细胞的特征;–免疫反响性: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的联合或反响的特征。
·依据抗原能否显示免疫原性分为:–完整抗原:分子量较大,一般在10kDa以上,并拥有较复杂的化学构成。
·免疫原性最强的是蛋白质抗原,多糖次之;脂类和核酸必要和蛋白质及多糖形成复合物才拥有优秀的免疫原性。
–半抗原:又称为不完整抗原,分子量较小。
比如:某些短肽、多糖、类脂和药物等。
·半抗原必要与载体联合,才能获取免疫原性。
载体·往常是拥有高度免疫原性的大分子物质,拥有将免疫原性传达给耦联的半抗原能力。
–常用的载体有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 、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等。
免疫组化原理、步骤及要注意的事项.
免疫组化一,免疫组织化学简介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炕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
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显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病原体以及受体等)。
二,免疫组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定性、定位和定量;形态、机能和代谢密切结合为一体的研究和检测技术。
在原位检测出病原的同时,还能观察到组织病变与该病原的关系,确认受染细胞类型,从而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
免疫酶组化技术是通过共价键将酶连接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于普通显微镜或电镜下进行细胞表面及细胞内各种抗原成分的定位,根据酶标记的部位可将其分为直接法(一步法)、间接法(二步法)、桥联法(多步法)等,用于标记的抗体可以是用免疫动物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最好是特异性强的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直接法是将酶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间接法是将酶标记在第二抗体上,检测组织细胞内的特定抗原物质。
目前通常选用免疫酶组化间接染色法。
三,免疫组化步骤1,切片,烤片60℃,1h;2,脱蜡及复水二甲苯10min,100%乙醇5min,95%乙醇5min,90%乙醇5min,85%乙醇5min,80%乙醇5min, 75%乙醇5min,60%乙醇5min,50%乙醇5min,30%乙醇5min,自来水1min,双氧水1min;3,1份30%H2O2加10份蒸馏水,室温10min,蒸馏水洗3次,每次3min;4,微波修复将切片浸入0.01M枸橼酸缓冲液,微波中最大火力(98℃-100℃)加热至沸腾,冷却(约5-10min),反复两次;5,将切片自然冷却至室温,PBS洗涤3次,每次5min;6,封闭,5%BSA,室温20min,甩去多余液体;7,滴加一抗,37℃,1h,或者4℃过夜;8,PBS洗涤3次,每次3min;9,滴加二抗,37℃,15-30min;10,PBS洗涤3次,每次3min;11,滴加SABC,37℃, 30min;12,PBS洗涤3次,每次5min;13,1ml蒸馏水中分别滴加显色剂,混匀;14,DAB显色剂配置好后,滴加于切片,室温,镜下检测反应时间(约5min);15,自来水冲洗干净,过蒸馏水;16,苏木素复染2min,自来水冲洗;17,脱水30%乙醇3min,50%乙醇3min,70%乙醇3min,80%乙醇3min,90%乙醇3min,95%乙醇3min,100%乙醇3min,二甲苯20min;18,树胶封片,镜检。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经验
精心整理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一、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概述*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细胞内抗原的成分(主要是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一)*-*-(二) *--*-完全抗原:分子量较大,一般在10kDa 以上,并具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
*免疫原性最强的是蛋白质抗原,多糖次之;脂类和核酸必需和蛋白质及多糖形成复合物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分子量较小。
例如:某些短肽、多糖、类脂和药物等。
*半抗原必需与载体结合,才能获得免疫原性。
载 体*通常是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大分子物质,具有将免疫原性传递给耦联的半抗原能力。
-常用的载体有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limpethemocyanin,KLH)、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等。
-用戊二醛或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通过功能基团-NH2、-COOH等将半抗原结合到载体上。
结合比例为5kDa结合5~25个分子的小肽。
(三)抗体(antibody,Ab)1*抗体。
---2*-*B淋巴--多克隆抗体广泛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可减少假阴性染色机会。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要求量保持一定比例,当抗原或抗体过量时,是不能聚合成大颗粒。
3、抗体的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动物的选择*佐剂(adjuvant)*免疫方法*免疫剂量*抗体效价的测定*放血或定期抽血(1) 动物的选择选择什么动物来免疫取决于:*所需抗血清的量-*-小鼠(1)*--)为最常用。
(2)**-弗氏不完全佐剂(Freund'sincompleteadjuvant)-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completeadjuvant)弗氏不完全佐剂(Freund'sincompleteadjuvant,FIA)*是由油剂(石蜡油或植物油)与乳化剂(羊毛脂或Tween80)混合而成,比例为1:1、2:1、3:1或5:1,可根据需要而定,通常2:1。
【检验医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各种抗原的固定
抗原 蛋白质 微生物 病毒外壳 多糖 黏液物质 类脂质
固定剂或处理方法 乙醇、甲醇 丙酮、三氯化碳 胰蛋白酶 10%甲醛或微火加热 透明质酸酶 乙醚、丙酮
二、抗 原 的 保 存 与 修 复
➢ 抗原修复:使在制片过程中被遮蔽的组织抗原决定簇重新暴露的过程。
四、结 果 判 断
➢ 对照实验: 阳性对照:选择含已有抗原的标本(证明整个显色程序正确,尤其待检标本呈 阴性结果时更为重要) 阴性对照:选择不含已知抗原的标本(排除假阳性)
➢ 确证实验: 空白实验:PBS(排除内源性酶) 替代试验:与待测抗原的同种动物非免疫血清(证明阳性反应不是由异嗜性抗 原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 吸收或阻断试验:用过量已知抗原(可溶性)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已知阳性的 标本应呈阴性或弱阳性(证明免疫组化的阳性结果是与天然抗原相同的抗原 抗体反应。)
第十二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概念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技 术 (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指用标记的特 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 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 定的一项免疫检测方法。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概述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类: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亲和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电镜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概述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过程包括:
1.抗原的提取与纯化; 2.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及
抗体的纯化; 3.将标记物与抗体结合形成标记抗体; 4.标本的处理与制备; 5.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以及标记物呈色反应; 6.观察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方法大全.pdf
● HRP/POD(辣根过氧化物酶)
显色原理:
HRP + H2O2 体)
HRP ·H2O2 + 供氢体 (电子供
型)
HRP + H2O + 供氢体 (氧化
DAB(二氢基联苯胺) 棕褐色 AEC(3-氢-9-乙基咔唑) 红色 TMB(四甲基联苯氨) 深蓝色
● ALP/AP(碱性磷酸酶) 底物:萘酚(As-Mx) 发色团:Fast Blue Fast Red BCIP/NBT
6. ABC复合物, 45 min 7. PBS洗涤 5 min × 3次 8. 显色(H2O2/DAB)、复染、封片 9. 观察、记录
second antibody-biotin + Avidin + biotinHRP
ABC复合物的配制: biotin:avidin 1:4 avidin 10μg/ml biotin 2.5μg/ml 临用前30分钟配制
一、SP法 ( Streptavidin 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 )
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 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过氧化物酶结合。
操作步骤: ●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 过氧化酶阻断溶液,以阻断内源性过
氧化酶的活性; ● 第一抗体; ● 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 ● 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溶液; ● 显色、复染、封片、观察。
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
第一节 免疫酶细胞化学
免疫酶细胞化学是免疫组织化学中 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在抗原抗体特异反 应存在的前提条件下,借助于酶细胞化 学手段,检测某种物质(抗原/抗体) 在组织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即预先将抗 体与酶连结(酶标抗体),再使其与组 织内特异性抗原反应,经细胞化学染色 后,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分析。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爬片
1、PBS清洗标本3次各1 min。
2、冰丙酮固定15 min。
3 、空气干燥5min。
4 、PBS清洗标本3次各2 min。
5 、0.5%Triton X-100( DPBS配) 孵育1次20 min。
6 、PBS清洗标本3次各2 min。
7 、3%H2O2孵育15 min。
8、PBS清洗标本3次各2 min。
9 、滴加一抗,室温或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阴性对照最好用一抗来源血清,否则用PBS液
10、PBS清洗标本3次各2 min。
11、滴加试剂1,室温或37℃孵育10~20 min。
12 、PBS清洗标本3次各2 min。
13 、滴加试剂2,室温或37℃孵育10~20 min。
14 、PBS清洗标本3次各2 min。
15、DAB显色(避光,镜下观察至棕色)约3~10min。
16、蒸馏水洗2次1 min。
17、苏木素复染0.5~1min。
18、自来水洗30min。
19、树胶封片。
2、冰丙酮固定后玻片可密闭保存于4℃冰箱,冰丙酮固定时会使细胞收缩,可用80%冰丙酮或2%多聚甲醛固定。
3、冲洗时只须轻轻振荡培养皿,(不可用吸管太用力吹,易脱片)
4、加一抗、二抗后冲洗时第一次须将玻片倾斜
5、Triton X-100(屈立通)表面活性剂,脱去细胞膜中最主要的成分脂质,对于抗原表达在胞浆或胞核者方使用,对于抗原表达在胞浆者时间要控制好,使其破坏细胞膜而核膜破坏较少。
这是试剂盒和网上的综合。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尽量与生活时相似,防止细胞内的酶将蛋白质分解而自溶,沉淀或凝固细胞内物质,保持其与组织生活时相仿的成分,使细胞各部分易于着色。
一般涂片如宫颈涂片、痰涂片,涂好后应立即固定。
但如液体很稀薄,含蛋白质很少的尿液、胸腹水等,涂片后潮干固定,以免细胞漂落太多,影响制片质量。
(一)固定方法
1.浸入法涂片直接浸入固定液内,因固定液充足,固定效果较好。
但细胞易脱落而发生交叉污染,因此应该分瓶固定,固定液回收时应过滤。
多数标本用此法固定,固定时间15-30分钟。
2.滴加法将固定液直接滴加到涂片上盖满涂片膜,常用于需作瑞氏染色或迈格吉(MGG)染色的胸腹水细胞涂片。
涂片一般是完全干燥后再固定。
但因固定液量少,效果较差。
(二)常用固定液
1.95%酒精最常用的细胞固定液,可加入l%量的冰醋酸(按95%酒精99份,冰醋酸1份的比例),以增强固定效果,并能对抗酒精固定的收缩作用。
2.乙醚酒精固定液由95%酒精49.5ml,乙醚49.5ml,冰醋酸lml组成,固定效果较好。
但乙醚易燃、易挥发,价格贵,临床使用较少。
3.Carnoy液无水酒精:氯仿:冰醋酸:6:3:l。
此固定液穿透力强,固定效果好。
但价格贵,配制麻烦,一般只在核酸、糖原和粘蛋白等特殊染色中应用。
4.甲醇固定效果好,核结构清晰,常用于瑞氏、MGG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的自然干燥涂片预固定。
一般滴加数滴铺满涂膜即可。
5.丙酮穿透力强,对酶类固定效果好,常用于酶的组织化学染色固定。
(三)注意事项
1.根据染色要求和固定液特点,选择合适的固定液。
如巴氏HE染色,选95%酒精;MGG 染色选甲醇固定液;瑞氏染色以空气干燥固定为宜。
2.防止交叉污染,保持固定液浓度。
一般酒精固定液浓度低于90%以下,不再用作固定液。
3.液体标本应在涂片后,让其在奎气中放置片刻,待涂膜周边稍干而中央尚未干时浸入固定液即潮干固定,如等全部细胞干燥后再固定,染色后细胞肿胀、核染色质结构模糊不清,此称为人为退变,常严重影响诊断。
4.标本固定时间不宜短于15分钟,最好在48小时内染色。
穿透力强的固定液勿过夜染色。
如果固定时间已到,应力争及时染色
一批细胞爬片,需要酒精固定,但一批不能同时做完,怕浪费抗体,想能否在-20度保存?具体操作?谢谢
一批细胞爬片,如果细胞爬片是在玻璃上,冷丙酮固定15-20分钟,然后放-20度,没有问题。
如果细胞爬片是在24孔板或6孔板里进行,冷丙酮会腐蚀板子,最好4%多聚甲醛。
只要是贴壁细胞,这些方法都可用,悬浮细胞要用甩片机或
(来自战友的建议)
收集细胞少许,离心1000r/min,5分钟;
留少许上清,以枪冲散细胞,吸取10μl,滴于玻片上,涂开;
待涂片快干时,以冷丙酮:甲醛=1:1的固定液固定5~10min,室温凉干;
需注意的问题:
1)涂片需均匀,厚薄适度。
避免来回涂沫而致细胞变形、厚薄不均。
2) 适宜的涂片是细胞成分应涂在玻片右侧三分之一处,各视野细胞满布,重叠不明显
3) 注意勿混入水分,否则会由于渗透压的改变使细胞溶解。
4) 细胞形态特点与其它方法所取得的细胞学标本略有不同,在辨认时应注意区别。
5) 如果做HE,争取在24小时内染色。
也有用75%酒精固定的,呵呵
细胞学标本的固定方法
固定的目的是要保存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利于染色之后清晰地显示细胞的形态。
因此固定液和固定方法便成为重要的因素,选择固定液和固定方法是制做高质量涂片的前提。
1.固定液最常用的固定液为95%的酒精。
酒精作为一种脱水剂能够防止细胞内的酶将蛋白
质分解和自溶,凝固细胞内的物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使细胞保持清晰的结构,也易于细胞结构的着色。
在Pap和HE染色方法制片时,特别注重这种固定液及其方法。
这种固定液也能保存抗原,因而利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有些实验室在95%酒精中滴加冰醋酸以溶解红细胞。
95%酒精是可以满足细胞学标本的基本要求的。
在针吸标本做电镜检查时,应采用4%戊二醛固定24小时以上,在制做电镜切片前还需用1%锇酸固定液固定一小时。
2、固定方法标本在经涂片后固定的方法至关紧要。
一般认为采用湿式固定(湿固定)的效果最佳,涂片后趁标本新鲜而湿润时,立即投入盛有固定液的固定缸内。
必须注意的是不可久置致使干燥后进入固定液,也不能在固定后干燥,因为干燥涂片均会影响染色的效果。
标本若为粘稠物应立即固定;若为液体标本,在树起载玻片不流动的情况投入固定液,为防止收缩流动采用喷雾法固定或滴加法固定。
总之,在潮湿状态下固定的涂片染色效果最佳。
对于淋巴结的针吸涂片在固定时,固定液95%酒精的浓度应该在90%至93%的浓度之间,因为淋巴细胞的胞质量少,易为固定液所穿透,造成细胞或核的收缩变形,致使观察困难,尤其是细胞核辩认更是无法观察。
95%酒精固定液就应该及时更换,一般每周更换一次或每固定100张淡片后应更换固定液一次,以保持酒精的浓度在最佳状态。
固定的时间一般常规制片应在2-3小时左右为宜,快速涂片在轻薄和均匀的情况下5分钟左右即可,但要注意多做几张涂片备用并留一张作常规染色。
用PBS(DPBS)洗涤已贴壁细胞2-3次,95%酒精室温固定20min,PBS洗2-3次,0.1% TritonX-100室温孵育20-30分钟增强细胞通透性,然后就可以进行一抗或者染色操作等等。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