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4_11论民本同步测控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论民本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

..,.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

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

......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

.....,.则诸侯皆为之

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1.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解析:选D。A项,能够;B项,求得;C项,通“德”,感激。

2.与“今之欲王者”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解析:选A。B项,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C项,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D项,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3.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②所欲与之.聚之③民之.归仁也④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⑤则诸侯皆为之.驱矣⑥今之.欲王者⑦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⑧此之.谓也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B.①③/④⑦/⑤/⑥/②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 D.①③/④⑦/⑤⑧/②⑥

解析:选C。①③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⑦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②⑤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⑥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⑧指示代词,这,此。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蓄起来;他们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

罢了。

(2)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

二、语言运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文意,补出有关的内容。

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其中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支火把回来提交考察报告。

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在浓郁的黑暗中,它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糟,甚至已到了极点。

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刚好相反,它说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儿光明,这个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听了不同的报告,火神对第一支火把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人何尝不是火把,他们不断地在世界上寻找光明。

答案:(示例)也许你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你自己造成的?

6.请选择两个角度对下面一段文字进行赏析,不少于50字。

游寺耳记(节选)

贾平凹

逆清流上数十里,两岸青峰相挤,电杆平撑,似要随时作缝合状。再深入,梢林莽莽,野菊花开花落,云雾忽聚忽散,樵夫伐木,叮叮声如天降,遥闻寒暄,不知何语,但一团嗡嗡,此谷静之缘故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修辞手法角度,如“挤”字应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写山势高峻陡峭。电杆平撑如针似作缝合状,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可见电线即“线”了,想象奇特。

(示例2)表现手法角度,如“开”“落”“聚”“散”明明是动景,却偏偏让人感受到山谷的幽静,妙用了反衬的手法。或者:“叮叮”“嗡嗡”声,可见其闹,但凸现出的仍是一个“静”字,以声衬静,不禁让人想起“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来。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社稷.(jì)粢.盛(zī)圹.埌(kuànɡ)症.结(zhènɡ)

B.沟壑.(hè) 仓廪.(lǐn) 奚.落(xī) 狗彘.(zhì)

C.孝悌.(tì) 庠.序(xiánɡ) 忖.度(cǔn) 赡.养(shàn)

D.崛.起(jué) 囹圄.(yǔ) 碑帖.(tiè) 厌恶.(wù)

解析:选A。“症”读“zhēnɡ”。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牺牲

..既成,粢盛既洁牺牲:祭祀用的牲畜

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畜:指平日积聚,储藏

C.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转:转入

D.奚暇治.礼义哉治: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解析:选C。“转”这里指“弃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