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心理过程(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的心理过程 ---之二
认知的方法
观察 记忆 思维 想象
*观察
观察认知简介
观察的概念 有目的、有计划、相对持久的知觉过程叫
做观察。
观察者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固定的观察对象,使 知觉有单一的指向。围绕观察对象,经过概括了解, 逐步深入,最后达到透彻把握的程度。
在博物馆、展览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大多数人是信步游览,对感兴趣的展示偶尔 驻足,稍作欣赏或评论;但总有很少数的参 观者,长时间地对一个展品边看边想,甚至 抄画或记录,这是观察的表现。他们想方设
创造性思维
动作思维
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依赖实际行动作为支 柱的思维,又称实践思维。
形象思维
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 括的思考过程,叫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运用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定理公式、 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揭示客观 规律与真理的思维过程,称为抽象逻辑思维。
比如: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进行的 某种推理、判断等都要运用这种思维。这是 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多感官参与识记
既然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多 感官参与也是一种增强记忆的方法。比如:记忆 英语单词,参与会话,听广播,自制单词本随手 翻阅,甚至把英语单词印在衣服上,相互提示识 记,也可能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复习
复习是记忆之母。及时复习,使即将消失的、 微弱的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避免进入先快 后慢的遗忘轨道。例如:我们每天从事设计就是 对CAD、3d MAX等软件的不断操作的一个复 习过程,对设计规范等的一个复习过程。所以, 也就是为什么设计院的设计师们可以快捷的进行 方案设计,一生记得那些“快捷键”、规范条例。
使用者对产品的观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知 识,观察的层次深入,注重实质,是有理性、有 思维的高级知觉活动。因此可以判断产品的功能 原理是否先进,结构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舒适, 甚至亲自试验一下。使用者以行家里手的身份, 观察是有主见的,不被表面现象所干扰。
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等知觉特征 在观察中运用自如,很少出现观察的差错。
人对产品的记忆
对日常生活用具使用方法的记忆,是凭借日 复一日反复的使用而熟练,成为永久性的记忆。
人的记忆材料呈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 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渐细化 繁多的生活用品的使用方法,给生活中的用户增 加了越来越重的记忆负担。
比如:许多家用电器必须按复杂的使用说明书来 使用,产品生产厂家的初衷是为了简化用品使用 时的按钮、键盘等的识别标识,使用拉丁字母, 比如“ON”、“OFF”,甚至电话号码也用“O” 表示办公电话,“H”表示家用电话,却适得其 反。尤其中老年人,随着记忆力的衰退,老眼昏 花,为了生活不得不记忆枯燥无味的符号,如领 取工资,储蓄的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可以说中 老年
及时做好记录,获取素材宁多勿少。尽可 能地用拍照、录象、速写、草图等方式,提 高观察效果。
人对产品的观察能力
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观察大多运用形状知觉与大小 知觉,靠视觉、触觉来实现。在兴趣、爱好、需要 等因素的参与下,借助知觉的选择性来观察。知觉 停留在知觉停留在表面程度,比如:对家用电器、 家具、自行车等的观察,仅仅注重的是外观造型、 颜色、表面有无划痕等,其实对功能、材料、耐用 程度等内在质量,由于知识的欠缺而缺少了解。
知觉思维
在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未经充分逻辑 推理的直观判断,称为知觉思维。
用户的直觉思维是一种突发性的瞬间判 断,瞬间将主要矛盾把握住,是以经验为基 础的,对经验的共鸣和理解,所以知觉并非 绝对正确。但是,直觉可以引起用户的购买 冲动,在各种可能很难分清优劣的情况下, 更多的是凭直觉进行选择。
有经验的设计者,能够凭借非凡的直觉 能力,在纷繁复杂的设计环节中,敏锐的预 见将会出现的创造与发现,所以直觉还可能 引发设计的新构想。设计者对于基础理论与 基本原理的把握,以及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 的洞察里,凭借自己的设计直觉,往往能摆 脱传统观念及世俗偏见的束缚,超越现实的 预见和探索设计的未来。
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人们对产品的认 识过程,都是先从感性知觉活动开始,随着 感性知识的丰富与积累,开始提出新的要求 与设想,产生新的思维创意。
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 间接性 时代性 思维与语言
概括性
在大量感性资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 的共同本质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是思维的概括性。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共由三个基本 环节构成:
识记——识别和记住事物,积累知识和经 验的过程;
保持——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过 程;
回忆和再认——即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 能把它从新回想起来称回忆,经验过的事物再度 出现时,能把它确认出来称再认。
记忆的分类
按记忆的内容划分,有以下四种: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 容的记忆,称形象记忆。显然记忆的是形象。Eg: 对自己熟悉的人,在记忆中总能加快记忆起他的 音容笑貌,再见面时一见如故,就属于形象记忆。
思维与语言
语言是思维赖以进行的载体,借助语 言能表达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语言表达。 思维中的概念是用语言中的词来表意的, 借助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是凭借语言来 进行的。
思维的类型
思维的类型很多,说法也不尽相同,较为公认的有 以下9种: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知觉思维
灵感思维
发散思维
收敛思维
逆向思维
设计者的观察活动必须遵循客观、全面和典 型的原则,以训练科学的观察方法。对周围的事 物有强烈兴趣,坚持长期的、系统的观察。既观 察事物的实质,又能注意细枝末节,留心意外现 象,寻找有价值的线索。
观察能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与思维和 知识,特别是与积累的经验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设计者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观 察方法的训练。
灵感思维
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 对百思不解的问题进行艰苦的探索,潜意识 受到刺激与诱发,突然获得的顿悟,称为灵 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向四面 八方发射,想处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
人们在选定一种产品时,也要先以发散 思维的方式,尽可能的收集更多的同类产品 的信息,几乎要将国内国外生产的众多品牌 的同类产品的资料放在一起,进行购买前的 分析、对比,进行预测评价,最后才能做出 购买的决策。
思维的间接性能使用户和设计者超越 “感知”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 用于人的各种事物的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 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从这个意 义上讲,用户与设计者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 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时代性
思维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是思维的时 代性。
人的思维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实践 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基础。不同的历史时期, 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不同,思维 水平也不同。
*记忆
记忆认知简介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类的记忆能力是十分惊人的,人有150亿 个脑细胞,一个人一生可记忆的信息总量相当于 3-4个美国国会图书馆2000万册图书的信息 量;可以学习记忆40种语言;记忆一套大百科 全书的全部资料;还可以有充分的能力去完成1 0种不同的大学课程的教研活动。
长期的设计实践,甚至能使有的设计者记忆 设计资料集或规范中的一些枯燥的数据、公式和 规范。
设计人员还善于把设计中获得的新材料、新 知识储存起来,使记忆的容量不断扩展。
如今,人们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剧增,加重 了记忆的负担。设计则应反思:
产品科技含量越高,功能越先进齐全,使用 应越简单,最好的设计应当是“开机就用”。
设计时时处处都在发散思维,讲究多功 能、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四面八方地 发散。
艺术创作时时处处都在发散思维,只有 百花齐放,才能推陈出新。
怎样增强记忆力
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没有思想的 记忆
意义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依靠 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识记材料进行智力加工所进行的识记。
将机械识记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 的联系,使之意义化,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直观形象识记
用感性材料为支柱,理解与记忆,理性知识。 如:模型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人的绰号比名字 好记,是由于绰号突出了形象特征。眼前耳旁如 同空气般无孔不入的广告,也是以直观形象的手 段强迫人们留在记忆中。
设计者的观察能力
观察习惯
观察是设计者的职业习惯,从自然到社会, 从宏观到微观,从天然到人工,人世间的一切几 乎都是他们观察的对象。无论见到什么都要研究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中丰富设计的思路 与素材。正是由于这种经常的、细微的、理解性 的观察习惯,才使设计能“借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
艺术大师们观察生活,从一景一物中,以小见 大,以少学多,“借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积累着
人对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新产品大多持反感态 度,类似手机、音响、家庭影院等,一般拒而不 用,因为这些产品违背了他们识记和记忆的特征。
但是,产品也要考虑他们的使用对象而进行 设计,比如针对现代青年人所用的一些东西当然 可以采用简单的快捷设计。
设计者的记忆
设计人员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几乎终 生不忘。这是由于他们经历了长期而系统的科学 知识教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积 累和记忆了设计所必需的知识。同时,设计人员 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学习与记忆,在分析与推 导的进程中养成了科学的记忆习惯。再有,设计 人员以理性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使得他们的记 忆准确。尽管在设计过程中要时时翻阅资料,查 阅数据,但凭借记忆可以迅速知道设计资料的取 向。
按记忆保持的时间划分,又有以下三种: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是指外界信息 瞬间一次呈现后,一定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被 迅速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比如:初到的陌生人介绍姓名,寒暄过后,有可 能忘记,就属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长达多年的记忆甚 至终生不忘的记忆为长时记忆。比如:大多数人 对童年趣事记忆犹新,就属长时记忆。
艺术创作的素材。
观察能力
设计者占有丰富的专业理论与知识,积累了 设计经验。观察时的知觉活动善于由浅入深,由 表及里,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
善于扑捉事物的主要特征来加以整体观察, 通过归纳和判断,了解事物的主要属性和特征。 对即使不熟悉或没有经历过的观察对象,知觉也 会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
观察方法的训练
如:铅笔、钢笔、毛笔,能概括出笔的特征是人 类制造的专门用来写字的工具,即书写工具。
又如:水果、粮食、工具、金属等都属于概括性 的名词。
思维的概括性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 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依赖性,用户与设 计者不仅扩大了认识范围,而且也加深了对 事物的理解。
间接性
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 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是思维的间接性。
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 辑方式为内容的记忆,叫逻辑记忆。 eg:对数学、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 感为内容的记忆,叫情绪记忆。 eg:“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
容的记忆,叫运动记忆。
eg:练习太极拳时对一招一式的连贯动作的记忆, 就属于动作记忆。
*思维
思维简介
什么是思维? 在表象与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
判断、推理等达到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叫做 思维。
何为表象与概念? 表象——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 概念——指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 实的反映。人的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 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在心理学中,思 维指的是人脑的一种反映形式,一种加工过程。 而在中国的语言习惯中,常常把思维说成是 “心里想事”,即“想”。
法获得更多的素材,目的很明确,或是增长 知识,扩大视野,或是想临摹仿制,启发借 鉴。
观察的特征
观察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拟定具体的计 划,并按计划对固定对象进行系统而持久的 知觉,属于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方法
做好观察的充分准备,明确观察任务,制 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的具体方法。
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观察,尽量使 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