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技术讲义
MRI检查技术PPT 精品课堂讲义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2
•
1973年,纽约州立大学教授Lauterbur首先利用磁场和射频相结合来获得磁 共振图像,为MRI奠定了基础。1974年到1978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阿伯丁 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在研究获得磁共振于像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978年取得 人体头部磁共振图像,1980年取得了第一幅胸、腹部图像。1982年底在临床 开展应用。临床医生建议将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称为磁共振成像。其成像原理和检查技术和其它医学影像 检查技术不同,本章主要介绍临床磁共振成像中的检查技术。
6
•
6.无电离辐射 CT成像所用的X线为波长1nm左右的高能量电磁波。MRI系统 的激励源射频(radiofrenquency,RF)脉冲也是电磁波,但其为短波或超短 波段的电磁波,波长在1m以上,所含能量仅为10-7eV,约为X线CT辐射量的 1/1010(远远小于体内C—H键1eV的结合能),因而无组织的电离辐射损伤。 MRI的这种优势为其在临床各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例如,利用MRI作为影 像引导手段介入性治疗,大大减少了利用X线作为影像引导手段造成的病人和 医生受到的较大剂量X线照射。
7
• 7.可消除骨伪影干扰 在CT、超声检查时往往因气体和 骨骼的重叠而形成伪影,MRI可以消除这些结构的干扰 例如,行头颅CT扫描时,颅底部的骨结构经常会出现 各种伪影。MRI无此类骨伪影,从而使后颅凹的解剖结 构和病变的观察更为清晰。
8
(二)缺点:
• 1.检查时间长 • 2.空间分辩力较低 • 3.具有较严格的禁忌症 • 4.对钙化和骨质不敏感
4
• 3.多参数、多序列成像 在MRI中,可用于成像的组织参数包括 氢质子密度、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等,可以获取不 同对比图像,为临床 MRI 诊断提供了丰富的组织信息。另外, MRI成像中,通过选择不同的成像序列、成像参数以及多种特殊 辅助技术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加权图像及流体成像,可以在很大程 度上改善兴趣结构的显示,提供多层次诊断信息。 • 4.可提供生理、生化及功能方面的信息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可以分析组织器官的代谢情况;磁共振功 能成像(fMRI)可用于皮层中枢功能区的定位。
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PPT课件
波谱成像(Spectroscopic Imaging):通过分析组 织中的化学成分来提供分子层面的信息,有助于肿瘤 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靶向成像(Targeted Imaging):通过使用特异性 标记的分子探针,对特定分子或细胞进行成像,为个 性化医疗和精准诊断提供了可能。
04 磁共振成像应用
医学诊断
成本与普及
磁共振成像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 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未来需要降 低设备成本,提高可及性。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利用组织磁敏感性 的差异进行成像,能够显示脑部微出血、铁沉积等病理变化。
分子成像技术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利用特定频率的射频 脉冲来检测组织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变化,对肿瘤和炎 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潜在价值。
。
快速扫描技术
研究更快的扫描序列和算法,缩短 成像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减轻患 者长时间处于扫描腔内的压力。
多模态成像融合
结合磁共振成像与其他影像技术( 如CT、PET等),实现多模态成像 融合,提供更全面的医学影像信息 。
新应用活动和功能连接,深入 了解神经系统和认知科学领域。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软组织分辨率
MRI对软组织结构有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脑、关节、肌 肉等组织的细微结构。
无骨伪影干扰
MRI不受骨骼的影响,能够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的结构。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02
03
检查时间长
由于MRI需要采集大量数 据,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金属植入物限制
MR 讲义
研究生磁共振课程讲义第一部分磁共振成像原理、概论和相关知识第一章磁共振成像总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
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
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象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
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
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与MRI 成像的因素较多,信息量大而且不同于现有的各种影像学成像,在诊断疾病中有很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
磁共振发展简史1946年发现磁共振现象 Purcell和Bloch1973年两个充水试管的MR图像 Lauterbur1974年活鼠的MR图像 Lauterbur1976年人胸部的MR图像 Damadian1980年 MR设备商品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第一节 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一、MRI成像基本原理对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有两种学说,即P u r c e l l的(氢)原子核能级跃迁学说和B l o c h的(氢)原子核磁矩进动学说。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 T2是相对恒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
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的成像基础。
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T2值,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各种组织影像的图像。
用信号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将获得的每个体素的T值进行空间编码,再经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
如何获得不同的MR图像,这要取决于所获得的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T2或Pd 的差别。
T1WI:由T1差别形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
T1信号及图像由TR决定。
T1WI选用短TR( 500ms);短TE(15-25ms)T2WI:由T2差别形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
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医学课件
检查中断
如受检者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中 断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05
磁共振检查未来发展趋势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发展
磁场强度提升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丰富的诊断 信息,同时缩短成像时间。
技术创新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提高图像 质量、降低伪影、减少噪声等。
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医学课 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磁共振检查技术概述 • 磁共振设备构成与使用 • 磁共振检查临床应用 • 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理 • 磁共振检查未来发展趋势
01
磁共振检查技术概述
磁共振检查定义
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 种基于电磁波原理,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人体内部结 构高分辨率图像的非侵入性医学检查技术。
循环系统疾病磁共振检查
冠心病
MRI可检测出心肌缺血、心肌梗 死等疾病,有助于评估患者心
功能及预后。
心包疾病
MRI可清晰显示心包病变部位、 范围和程度,对诊断和治疗具
有指导作用。
主动脉疾病
MRI可检测出主动脉瘤、主动脉 夹层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
要依据。
肌肉骨骼疾病磁共振检查
01
02
03
关节病变
MRI可清晰显示关节炎症 、积液、软骨损伤等,对 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磁共振检查以人体内的氢原子核为探针,利用氢原子在强磁 场中的磁化性质,通过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进行激发和采集 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生成图像。
磁共振检查发展历程
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Bloch和Fourier提出磁共 振现象,揭示了原子核磁性的奥秘。
磁共振检查技术MRI检查方法课件.ppt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IR序列 短TI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STIR
临床应用:脂肪抑制。 扫描参数:短TI,150~175ms;短TE, 10~30ms;长TR,2000ms以上。 TI的选择使脂肪的信号近于0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IR序列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
Y
X
X
X
30 脉冲
90 脉冲
180 脉冲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反转时间 TI
IR序列中的参数 180脉冲关闭后某时刻,各组织磁化矢量不断 恢复 施加90脉冲,产生不同的横向磁矩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反转时间 TI (IR序列中)
Y
Y
Y
X
甲组织 恢复最慢
X
乙组织 恢复一般
X
丙组织 恢复快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激励次数
激励次数NEX 又叫采集次数NA NEX越大,扫描时间就越长,同时图像信 噪比提高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回波链长ETL
是指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每个TR时间内用 不同的相位编码来采样的回波数,即在1 个TR时间内180脉冲的个数,也称为快 速系数。 即回波链越长,所需扫描时间越短。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梯度回波序列(GE)
①具有SE及FSE序列的特点; ②较SE及FSE有更高的磁敏感性; ③采集速度快; ④可用于高分辨成像; ⑤易产生伪影。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回波平面技术(EPI)
① EPI只是一种数据采集模式,可与任何脉冲 序列结合产生不同对比的图像; ②是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磁共振检查技术; ③由于该技术可大大缩短扫描时间,有效减少 各种运动伪影的产生; ④ EPI技术的梯度频率一般限制在1KHZ,降低 了噪声; ⑤ EPI技术对主磁场均匀性要求较高。
mri课件ppt课件
MRI原理
MRI技术基于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和外 加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施加射 频脉冲激发原子核产生共振,然后检 测共振信号并重建图像。
原子核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产 生能级分裂,当外加射频脉冲的频率 与原子核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原子核 受到激发产生共振。
诊断报告
医生根据图像处理结果和 患者病史等信息,撰写 MRI诊断报告。
报告解读
患者或家属可向医生咨询 MRI检查结果,了解病情 状况。
03
MRI图像解读
图像特点
高分辨率
MRI图像具有高分辨率, 能够清晰显示组织的细微 结构。
多平面成像
MRI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 ,如横断面、矢状面和冠 状面,有助于全面观察病 变。
循环系统
心包疾病
MRI可以检测心包积液、心包肿 瘤等心包疾病,为医生提供更准 确的诊断依据。
大血管疾病
MRI可以检测大血管的狭窄、阻 塞和动脉瘤等病变,有助于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
05
MRI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CT与MRI的比较
分辨率
MRI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器官和组
织结构。
软组织对比度高
MRI利用不同组织间的弛 豫时间差异产生对比,使 得软组织对比度较高。
常见病变表现
肿瘤
MRI图像上肿瘤常表现为形态不 规则、信号不均匀的异常信号影
。
炎症
炎症常表现为软组织肿胀、积液等 ,MRI图像上表现为信号增强。
出血
出血在MR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影 ,根据出血时间的不同,信号强度 也会有所变化。
06
磁共振检查技术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FOV的选择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颅脑MRA检查
常规扫描 T2WI-TRA 3D-TOF-MRA薄层扫描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眼眶扫描
线圈选择: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眼眶平扫
常规扫描:3mm T2WI-FS-TRA T1WI-TRA T2WI-FS-COR T2WI-FS-SAG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内听道平扫
常规扫描 T2WI-TRA(3-4mm) T2WI-COR T1WI-TRA 薄层扫描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垂体平扫
常规扫描 SE:T1WI-SAG,COR (垂直鞍底) T2WI-SAG,COR 3mm T2WI-TRA
颅脑MR检查
横断面
定位线:通过胼胝体的前后缘(平行于前后连 合处的连线)
扫描范围:大脑凸面最高点到小脑(枕大孔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颅脑MR平扫
常规扫描 T1FLAIR-TRA T2WI-TRA T1FLAIR-SAG T2FLAIR-TRA DWI-TRA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核磁共振讲义核磁共振(共59张PPT)
问题:下图是氟代丙酮(CH3COCH2F)的1H谱。请画出它的质子耦合的
19F谱峰形,并标注相应的耦合常数。
4. 双共振 (double resonance)
(1)自旋去耦
H{P}
(2) NOE(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活泼氢的化学位移
化合物类型 醇 酚(分子内缔合) 其它酚 烯醇(分子内缔合) 羧酸 RC=NOH R-SH
(PPM)
化合物类型
0.5-5.5
Ar-SH
10.5-16 4-8 15-19 10-13 7.4-10.2
RSO3H RNH2, R2NH ArNH2, Ar2NH, ArNHR RCONH2, ArCONH2 RCONHR’, ArCONHR
NOE 实验
1D NOE
可以得到NOE变化
百分比
灵敏度高
2D NOESY
得到NOE交叉峰 全部信息
最常用
NOE 应用举例
5. Dynamic NMR
No Image
核磁共振仪有一定的
“时标”( time scale),即检测速度, 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 若分子的两种形式交换 速度远远快于仪器的时 标(Δν) ,仪器测量
0.9-2.5
RCONHAr, ArCONHAr
(PPM) 3-4 11-12 0.4-3.5 2.9-4.8 5-6.5 6-8.2 7.8-9.4
化学位移图表和计算公式
• 氢谱化学位移数值已有较完善总结
• 经验公式
• 计算机预测
2. 自旋耦合与耦合常数
自旋耦合的产生
A核能级图
【医学ppt课件】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
性心脏病 4 胸壁病变: 5 部分肺内病变:CT定性有困难者
第三章 胸部病变MR诊断
第一节 胸部MRI检查基本情况
三;正常胸部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一 消化系统病变MRI 应用价值
梯度磁场(Gy Gx Gz) 交变磁场(RF) 中心空制系统—计算机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决定成像因素 1 组织内质子密度 2 T1值 3 T2值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信号强度与成像因素的关系 与组织内质子密度成正比 与T1值成反比 与T2值成正比
第一章 总 论
假牙、发夹等),并更换检查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一节 MRI检查方法
1 患者准备:去除一切金属异物 2 体位;仰卧 3 扫描方法: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4 扫描序列:T1WI / T2WI / MRA 5 增强扫描;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二节 正常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三 正常腹部MRI表现
1 肝实质: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
2 肝内血管: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3 胆管:不显示 4 胆囊: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内
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5 胰腺: T1WI均匀中等信号,与肝脏相近
第一章 总 论
第五节 临床应用
二: 禁忌征
1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 危重患者需要抢救者 3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4 体内有磁性金属异物者 5 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 6 幽前准备
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讲义
MRV
在矢状位定位像上自后向前定位,后要包括窦汇,最前至上 额窦,1.5T采用纯冠状位,为了保持扫描层面与血流方向垂直, 与流空效应不同,TOF技术是基于流入增强效应。
内耳
内耳扫描,人体定位于有别于普通头部定位,定于 大致鼻中部。
磁共振检查的注 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总则
• 适应症
1、磁共振成像适应症包含CT适应症。 2、磁共振成像可以发现先天性、炎症、肿瘤、外伤
等引起的各种器质性病变。 3、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白质病,周围神经损伤。
பைடு நூலகம்
磁共振检查总则
• 适应症
4、无创、无需造影剂的血管成像、心脏电影、胆道 成像及尿路成像。
5、骨关节软骨、关节板、韧带、关节盘等变性、损 伤。
各类病史的特殊扫描
癫痫病人:若幼儿有惊厥、抽搐也进行T2-flair-cor扫描,排 除是否由于海马病变引起,若t2-tra已有明显责任灶,即进 行T2-flair-tra扫描。
各类病史的特殊扫描
颅内脂肪瘤
T1-flair
T1-flair-fs
垂体
垂体检查,冠状位与 矢状位图像有重要作 用,并且使用薄层扫 描。 矢状面扫描如同颅脑 矢状面定位。 冠状面扫描是垂直于 垂体窝。
Gd对比剂各类注意事项
• 使用含钆对比剂,不应超过推荐最大剂量,且 再次给药前,应有充分的时间使药物自体内排 出。
• 如果发生意外的药物过量,有肾功能损害的病 人应检测肾功能。
• 可通过血液透析从体内清除含钆 对比机。
Gd对比剂各类注意事项
过敏反应 • 使用含钆对比剂,应考虑出现严重的、致命的过
MRI检查技术规范ppt课件
1、线圈选择 体线圈
2、相关准备和体位 一般无须充盈膀胱,如检查膀胱,应于检查前 2小时口服清水使膀胱中度充盈。患者仰卧,身体长轴与床面长
轴一致,头先进,双上臂置于身体两侧。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身 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成像序列:TOF_MRA
(2)MRV :常用于静脉及静脉窦成像,PC-MRA以流速为编码,以相位 变化作为图像对比的特殊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反应流动自旋的流速和方向, 血流越快,信号越高。
成像序列:VEN 3D PCA MRV
扫描要点:MRV在增强扫描后进行(对比剂能缩短T1时间,在相同的扫描参 数条件下对于流动的血液产生的信号的纵向分量更多,从而得到更多的信 号强度。)
位时矢状位光标应正对前腹正中线,轴位光标正对髂前上棘。 3、扫描技术规范(hip) • SURVEY
• T2W TSE SPAIR TRA
• PDW SPAIR COR
• T2W TSE COR
• T1W TSE COR 扫描时应该将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完整包括,横断面定位时扫 描线平行约两髋臼下缘连线;冠状面定位时扫描线平行于两股骨 头中心线连续 。
• 椎间盘横断面扫描腰2/3、腰3/4、腰4/5、腰5/骶1,定位时平行于椎间隙。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腹部MR检查
1、线圈选择 体线圈
2、相关准备和体位 检查前空腹4小时,训 练病人屏气(呼气末屏气)。采用呼吸门 控技术采集,需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 上腹呼吸动度最大处,加腹带压力适中。 患者仰卧,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 先进,双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扫描中心: 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患者身体中线。轴位 定位光标正对剑突。
磁共振培训讲义
1、磁体主要性能指标
•磁场强度:
场强越高,MR信号越强,影像信噪比越大
•磁场均匀度:
决定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
•磁场稳定性:
是衡量场强随时间而飘移程度的指标
•磁体孔腔:
孔腔大小限制了被检者的体型大小
2、磁体类型
(1)永磁型磁体:
磁体由具有铁磁性的永磁材料构成, 其场强相当稳定,维护简单,线圈效 率高。 但磁场强度较低,最大仅 0.35T。 磁体庞大、笨重,磁场均匀度受室温 影响较大,稳定性差。
医学影像学科—磁共振波谱学 。
(一) MRI发展概况
1971年纽约州立大学的达曼迪恩(Damadian)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核磁共 振(NMR)信号可检测疾病”和“癌组织中氢的T1时间延长”等论文,
1973年曼斯菲德(Mansfields)研制出脉冲梯度法选择成像断层。 1974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组织内磁共振光谱仪。 1975年恩斯托(Ernst)研制出相位编码成像方法。 1976年,得到了第一张人体MR图像(活体手指)。 1977年磁共振成像技术进入体层摄影实验阶段。 几十年期间,有关磁共振的研究曾在三个领域(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内获得了六 次诺贝尔奖。(2003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化
GE Signa CV/i 1.5T 超导型MR机
2、磁体类型
匀场线圈:
任何磁体都不会产生绝对均匀的磁 场,所以还要加上一组匀场线圈,一 般由铌钛合金制成,置于磁体中心, 梯度线圈外,在安装时由工程师设定调 整,可将磁场均匀性提高100倍以上。
MRI扫描机
(二)梯度磁场系统
梯度磁场系统也是 MRI 系统的核心 部分之一,它利用梯度线圈产生相对 主磁场来说较微弱的在空间位置上变 化的磁场,并叠加在主磁场上,其功 能是对 MRI 信号进行空间编码,以确 定成像层面的位置和厚度。
磁共振检查技术MRI检查方法PPT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
①图像对比特性与SE相似,磁敏感性更 低; ②成像速度更快; ③回波链长增加,扫描时间缩短,采集 层数减少。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反转恢复序列(IR)
①具有较强T1对比特性,短TI反转恢复 序列同时具有较强的T2对比特性; ②可根据需要设定TI,饱和特定组织产 生特征性对比的图像(STIR、FLAIR); ③短TI对比常用于新生儿脑部成像; ④采集时间较长,扫描层面较少。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第二节 MRI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总体概述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MR成像参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三、反转恢复序列(IR) 在1800脉冲的激励下,使磁化矢量M反转到主磁场 的反方向,在驰豫的过程中施加900重聚脉冲,检
测信号
180°
180°
180°
90°
回波
TI TE
TR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四、梯度回波序列(GE,GRE) 使用一个小于900的RF激励质子后,使用两个大小相同 而方向相反的梯度磁场使其产生相位重聚
反转时间 TI (IR序列中)
Y
Y
Y
X
甲组织 恢复最慢
X
乙组织 恢复一般
X
丙组织 恢复快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八章 磁共振检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MR平扫
怀疑脑干、顶部病变 T1FLAIR-TRA T2WI-TRA T1FLAIR-SAG T2FLAIR-TRA DWI-TRA 加扫T2WI-COR
?
颈部软组织平扫
常规扫描:5mm T2WI-FS-TRA T1WI-TRA T2WI-FS-SAG 矢状面须行脂肪抑制 以便于显示病变 T2WI-FS-COR
颈部软组织冠状面扫描
颈部软组织增强扫描
5mm 增强应行脂肪抑制 T1WI-FS-TRA T1WI-FS-COR T1WI-FS-SAG
?
腰椎平扫
腰椎横断面平扫
眼眶平扫
常规扫描:3mm T2WI-FS-TRA T1WI-TRA T2WI-FS-COR T2WI-FS-SAG
眼眶横断位平扫
T2WI 脂肪抑制横断位
T1WI 横断位
眼眶矢状位平扫
T2WI 脂肪抑制矢状位
眼眶冠状面平扫
T2WI 脂肪抑制冠状位
眼眶增强扫描
?
眼眶增 T1WI-FS-COR T1WI-FS-SAG (沿视神经长轴)
垂体平扫
常规扫描 SE:T1WI-SAG,COR (垂直鞍底) T2WI-SAG,COR 3mm T2WI-TRA
垂体平扫及增强扫描
常规扫描 SE:T1WI-SAG,COR T2WI-SAG,COR SE:T1WI-SAG+C SE:T1WI-SAG+C
眼眶扫描
线圈选择:
骨关节MR扫描
骨盆、髋关节平扫
膝关节扫描
常规扫描:5mm PDWI-FS-SAG T1WI-TRA PDWI-FS-COR PDWI-FS-TRA
东芝 1.5T
PDWI 脂肪抑制矢状位
T1WI 矢状位
GE 1.5T
PDWI 脂肪抑制冠状位
西门子 1.5T
脊柱MR扫描
胸椎定位像
怀疑海马病变 T1FLAIR-TRA T2WI-TRA T1FLAIR-SAG T2FLAIR-COR DWI-TRA
颅脑MR平扫
怀疑海马病变 T1FLAIR-TRA T2WI-TRA T1FLAIR-SAG T2FLAIR-COR DWI-TRA
颅脑MR平扫
5mm 增强应行脂肪抑制 T1WI-FS-TRA T1WI-FS-COR T1WI-FS-SAG
颈部软组织平扫
眶上缘-咬合平面 眶下缘-咬合平面 颅顶-颈根部 颅底-颈根部 咬合平面-颈根部 眉弓-下颌骨下缘 颧弓-下颌骨下缘
舌-口底 舌-颈根 舌头 颈部 口咽部 喉咽部 鼻窦
颈部平扫
颅脑平扫+增强扫描
T1FLAIR TRA SE:T1WI SAG
T2WI-TRA T2FLAIR-TRA DWI-TRA SE:T1WI-TRA,SAG,
COR+C
颅脑增强扫描
颅脑直增 DWI/T2WI-TRA (无平扫片者需加扫) SE:T1WI-TRA SE:T1WI-COR SE:T1WI-SAG
颅脑增强扫描
怀疑颅骨、皮下软组织 病变
增强应行脂肪抑制 SE:T1WI-FS-TRA SE:T1WI-FS-COR SE:T1WI-FS-SAG
FOV的选择
颅脑MRA检查
常规扫描 T2WI-TRA 3D-TOF-MRA薄层扫描
内听道平扫
常规扫描 T2WI-TRA(3-4mm) T2WI-COR T1WI-TRA 薄层扫描
磁共振检查技 术
头颈部MR扫描
颅脑MR检查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排便、排尿 提供耳塞或耳机 去除含金属物(助听器、发卡、首饰、耳环等) 线圈: 颅脑线圈
颅脑MR检查
横断面 定位线:通过胼胝体的前后缘(平行于前后连
合处的连线) 扫描范围:大脑凸面最高点到小脑(枕大孔处)
颅脑MR平扫
鼻咽部平扫
常规扫描:5mm T2WI-FS-TRA T1WI-TRA T1WI-SAG T2WI-FS-COR
鼻咽部+颈部平扫
常规扫描:5mm T2WI-FS-TRA T1WI-TRA T1WI-SAG T2WI-FS-COR 上包括海绵窦, 下包括锁骨上。
鼻咽部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