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林外史》中人物语言的评价导向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形象活在他人的眼中

——浅谈《儒林外史》中人物语言的评价功能

吴敬梓既是一位文学大师,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代表作品——《儒林外史》,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典范,是文学语言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特别是关于人物语言的描写与运用,《儒林外史》别具特色,比起它同时代或更早的小说作品来,更客观、更真实、更具个性。按照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习惯性的表现手法,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品行等,一般都是由作者在叙述的语言中交代出来,由作者直接对人物进行品评,直接对人物发表意见、提出看法。而吴敬梓却摆脱了传统的影响和束缚,将自己隐藏起来,把自己对人物的意见和看法,巧妙地安排在作品的人物语言之中,让作品中的人物代替作者说话,从而不动声色地对人物进行评价。《儒林外史》中有许多人物语言都对别的人物具有评价作用。这些评价性的语言,为我们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论是说话人,还是被评价的人物——都起着重要作用。

1、用人物的语言品评人物的外貌。

我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外貌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叙述的语言中直接描写,二是在早先出场人物的观察中间接描写。这第二种方法要比第一种方法生动得传神得多,也更显得客观真实。这种方法《儒林外史》中使用得也较多,如第二回中对周进的外貌描写:

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

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周进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年老体弱,穷困潦倒的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这种人物外貌的描写方法,虽然比在叙述语言中的描写更客观、更真实,但是它的功能单一,只能表现被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而用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来品评人物的外貌特征时,不但使人物形象更传神,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起到“一石数鸟”的作用。下面我们就着重谈谈《儒林外史》是如何运用人物的语言来品评人物外貌的。

比如,范进娘子胡氏的外貌特征,《儒林外史》在叙述的语言中没有直接描述。最先涉及胡氏外貌特征的文字在第三回,是通过范进母亲“老太太”眼睛对胡氏的穿着打扮作简单的勾勒:

到第四日,老太太起来吃过点心,走到第三进房子内,见范进的娘子胡

氏,家常戴着银丝髢髻,——此时是十月中旬,天气尚暖——穿着天青缎套,

官绿的缎裙,督率着家人、媳妇、丫环洗碗盏杯箸。

到底胡氏的外貌如何,我们读过这段文字后,还是不甚了了。倒是第四回中何美之浑家评价胡氏的语言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线索,从而成为我们了解胡氏外貌特征唯一的珍贵依据。

只有他媳妇儿,是庄南头胡屠户的女儿,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趿着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而今弄两件“尸皮子”穿起来,听说作了夫人,好不体面!你看那里看人去!

从这里不难看出,何美之的浑家对胡氏既艳羡又嫉妒,话中含有贬损的成分,评价也许有偏颇,但对胡氏外貌特征的形容恐怕也是实情。从这里,我们约略可

以体会到:胡氏“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第三回)还未出嫁,并非像胡屠户所说:

“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定要嫁与个老爷。”(第三回)

胡屠户的言下之意,他的女儿之所以“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嫁女的条件要求高,非“老爷”不嫁;而从何美之的浑家的话来看,事实并非如此:胡氏之所以迟迟嫁不出去,是因为她有“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的丑陋外貌。不得已,胡屠户才将这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嫁给范进这

个“烂忠厚没用的人(第三回)。”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胡屠户的话带有虚夸

的成分。再者,胡氏之所以“家常戴着银丝髢髻”(髢髻,假发髻),是因为她有“一窝子黄头发”,只有戴假发才能掩饰。她原来“鞋也没有一双,夏天趿着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而今,却“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裙”的“尸皮子”。两相对比,多么明显,原来的穿着多么寒酸,今天的打扮“好不体面”。这虽是何美之浑家在评价胡氏的外貌,又何尝没有流露出她自己既艳羡又嫉妒的心理。至此,我们对胡氏外貌特征就可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表面上看,这些只是描绘胡氏的外貌特征,实际上,对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明显的衬托作用:“因为考试中式,就能平步青云,立即改变社会地位,取得封建特权”,“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月,北京第6次印刷)所以,范进才会如此迷醉科举,并为之神魂颠倒。

2、用人物的语言评价人物的品行。

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因为受到话本小说的影响,作者好比说话人,常常忍不住地对某个人物的品行进行评论。这样,就会使读者认为,作者是戴着有色眼睛看人,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作者的评价语言即使变化多端,因人而异,也会使读者觉得乏味。而《儒林外史》却不同,它把对人物品行的评价融入到另外的人物语言之中,由另外的人物之口自然而然地道出。这样,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就显得自然得体、客观而又真实。如第十二回中,“胡子”评价权勿用;第二十六

回中,沈天孚评价王太太;第三十二回中,娄焕文临死时评价臧三爷、张俊民和杜慎卿等。我们这里重点看看《儒林外史》中众人对杜少卿品行的评价。

首先,评价杜少卿的是他的堂兄杜慎卿。在介绍鲍廷玺前去杜少卿处打秋风时,杜慎卿是这样评价杜少卿的:

赣州府的儿子是我第二十五个兄弟,他名叫做仪,号叫做少卿,只小得我两岁,也是个秀才。我那伯父是个清官,家里还是祖宗丢下的些田地。伯父去世后,他不上一万银子家私。他是个呆子,自己就像十几万的。纹银九七他都不认得,又好做大老官。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大捧出来给人家用。

(三十一回)

杜慎卿既不是多么坏的人,但也并非好人,正如娄焕文的评价“慎卿虽有才

情,也不是什么厚道人(第三十二回)。”他与杜少卿明显地不是一路人,那么对

杜少卿的所作所为也就不满,当然对其也不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杜少卿乐于助人,在他看来是不知守财。不知守财,不就是一个十足的“呆子”吗?

其他人物对杜少卿的评价,集中在三十四回薛乡绅家的酒会上。评价最多的是“六合的现任翰林院侍读”高老先生。

诸公莫怪学生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败类!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殿元公,发达了去,虽做了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进士,做一任太守,——已经是个呆子。作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在高老先生的眼中,“殿元公”做官不会寻钱,杜少卿的父亲连官也不会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