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因突变的作用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突变的作用机理

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随之基因作用改变,最后导致个体表型的改变。引起基因突变的理化因素很多,但每种诱变因素的诱变机理各有其特异性。

(一)紫外线诱变机理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136~390nm,其中对诱变有效的范围是200~300nm,而260nm效果最好,它能使原子中的内层电子提高能量,而成为活化分子,由于紫外线带有大约3~5ER的能量(能量很少,穿透力弱不足以引起物质的电离,属非电离射线),它足以引起一个分子中某些化学键发生断裂、交联而产生化学变化,其主要效应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NA中嘧啶对紫外线诱变的敏感性要比嘌呤大10倍左右,常见T—T二聚体以共价键在相邻的二个碱基间联结而成的嘧啶二聚体,是发生在DNA的同一条链上的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残基间形成TT聚体,也可形成TC或CC二聚体。大剂量的紫外线照射,能引起DNA双螺旋的局部变性,可使两条互补链上的两个嘧啶残基互相靠近而形成二聚体,从而引起交联。当DNA复制时,两链间的交联会阻碍双链的分开与复制,同一条链上相邻胸腺嘧啶之间二聚体的形成,则会阻碍碱基的正常配对,这样,不是导致复制的突然停止,就是导致在新形成的链上诱发一个改变了基因序列。

(二)X射线的诱变机理

人体接受的辐射中,X射线能将原子中的电子激发而形成正离子,它属于电离辐射,经X射线处理后的DNA分子,发现有核酸碱基的化学变化,氢键的断裂,单链或双链的断裂,双链之间的交联,不同DNA分子之间的交联,以及DNA和蛋白质之间的交联而诱发突变,同时电离辐射的能量被水分子所吸收,水分子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电子若被另一个水分子捕获,这个水分子就变成水的负分子:

H2O+e-→H2O-

刚形成而不稳定的离子立刻分解,形成H°和OH°自由基,当这些自由基和细胞中溶解的氧发生反应后,生成过氧基HO°2,这种氧化物质转移到核苷酸双链中去,能引起DNA分子结构形式的改变,形成碱基类似物,导致碱基置换发生突变。

一般来说,辐射所含的能量愈大,可使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变化以及分子共振态的改变也愈强,因而诱变的效率更高。除X射线外,γ射线也是能量极高的辐射,能使轨道上的电子完全离开原子,而造成电离。

(三)热的作用机理

从分子运动学说来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10℃,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1~2倍,由于温度上升后,碰撞得更加频繁,同时也由于分子变成活化态,使胞嘧啶(C)脱氨基转变成尿嘧啶(U),从而导致碱基对配对错误。因此,热能诱发突变为GC—AT转换,个别情况下也可产生GC—CG颠换。

(四)化学诱变剂的作用机理

有一些化合物,其结构类似碱基,在DNA复制中,引起配对错误,改变了核酸的化学结构而发挥诱变作用,根据化学诱变因素对DNA的作用方式,一般可把化学诱变剂分为以下几类:

1.烷化剂烷化剂包括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最早发现的化学诱变剂——芥子气,还有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还有亚硝酸乙烯亚胺(E1)、甲基磺酸乙酯(EMS)、亚硝基甲基腺(NMU)、羟胺(NH2OH)等,烷化剂可以直接作用于DNA的碱基和磷酸,使之发生烷化,于是鸟嘌呤与糖的结合键发生水肿,并且从DNA链上脱落下来,经过脱嘌呤(depurination)作用的DNA链上造成碱基缺失,然后在复制过程中进一步发生转换或颠换(图6-21),最后导致突变形成。

亚硝酸(HNO2)最明显的诱变作用是脱氢基,使鸟嘌呤变成黄嘌呤,腺嘌呤变成次黄嘌呤,胞嘧啶变成尿嘧啶。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亚硝酸能使组蛋白和核酸之间形成交联而诱发突变。

羟胺是一种特殊的点突变诱变剂,只诱发产生G—C—→A—T的转换,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羟胺及其衍生物诱发产生染色体断裂。

2.碱基类似物有些化合物,由于它的结构类似于碱基,使DNA复制中发生配对错误。如5-溴尿嘧啶(Bu)和2-氨基嘌呤(Ap)就有这样的作用,以5-溴尿嘧啶为例:5-溴尿嘧啶是一种碱基类似物,它与胸腺嘧啶有类似的结构,把E.coli培养在含有5-溴尿嘧啶(Bu)的培养液中,菌体里有一部分DNA中的胸腺嘧啶便为Bu所取代,一般DNA中含有Bu 愈多,则群体中发生突变的细菌也愈多,而且已发生突变的细菌,以后在不含溴化物的培养液中多次培养,仍旧保持突变的性状,这是因为正常的DNA分子中,胸腺嘧啶和腺嘌呤处在相对的位置上,Bu像所有天然碱基一样,能从一种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结构。通常Bu在DNA分子中以酮式状态存在,这时它和胸腺嘧啶一样也能与腺嘌呤配对,但由于5位上的溴影响,Bu有时以烯醇式状态存在于DNA中,当DNA复制到这个碱基时,在它相对位置上便将出现一个鸟嘌呤,而在下一次DNA复制时,鸟嘌呤又按一般情况与胞嘧啶配对,这样原来的A—T碱基对转变为G—C碱基对,Bu的烯醇式可以与鸟嘌呤配对,所以它有时掺入到DNA,取代胞嘧啶的位置,也可引起碱基对的改变。由G—C碱基对改变A—T碱基对,

这个过程完全是上述过程的回复,因为Bu的烯醇式是比较少见的异构体,所以由G—C变为A—T要比A—T变为G—C少得多。

3.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这一类化学诱变剂能使DNA分子上增减

一二个碱基,引起碱基突变点以下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发生转录和翻译上的错误,导致突变。如吖啶类染料、TRC类的化合物等,其中吖啶类是很重要的诱变剂。

遗传密码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而且是连续的,如果出现缺失或插入核苷酸以后的密码,都将成为错误密码,转译出来的氨基酸都是错误的,甚至提早终止,这种突变型称为移码突变。例如,一个正常的密码编组是……UUU、AAA、UUU……,当增加一个A时,就使编码顺序改变,成为……AUU、UAA、U……这样就要引起基因突变,相反,失去一个核甘酸对,将引起同样的遗传后果。

吖啶类诱发突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吖啶类化合物所诱发的突变型能用吖啶类来使之回复,但不能有碱基类似物使之回复,这是因为吖啶类引起移码突变是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所以由增加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型,可由邻近一个碱基对的缺失而使遗传密码又回复原来的读法,出现回复突变,这自然不能由碱基对替换完成。

(五)基因的自然突变机理

自然突变多指在无人工诱变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突变。实际上自然突变并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在细胞内环境中,要求一种绝对稳定的条件是不可能的,DNA的复制需要能量,在提供能量中就可能遇到新情况。在自然条件下,总会遇到一些干扰因子(如代谢过程中的某些产物)来影响遗传物质及其复制过程。

如腺嘌呤一般以氨基(—NH2)的形式而存在,但是它也可以在自然情况下转化成亚氨基(—NH)的形式,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情形大致如下:

Ai一旦出现,它由于自己分子的性质,不会与胸腺嘧啶配对,而会与胞嘧啶配对(Ai—C),于是在复制过程中,遗传密码就会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就可能出现,原来的A—T经复制变成G—C,如果原来的密码子是ATT,现在A通过Ai和胞嘧啶配对,终于由胞嘧啶而出现鸟嘌呤,于是成为新的密码子GTT了。

基因自发突变的另一条途径是C—G转化成T—A,原来胞嘧啶容易失去一个氨基(NH3)而成为尿嘧啶,分子的变化情况如下(注意分子中的—NH2→=0):

尿嘧啶代替了胞嘧啶以后,在DNA复制中,就会发生有关的碱基置换,即U会与A配对(U—A),然后在进一步的复制中,会出现T与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