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景物记教案参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山景物记》教案参考(图)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题做好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课前可录制好《天山景物记》的配乐朗诵磁带,以便上课时分段播放给学生听。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配乐朗诵课文,能更好地传达、表现课文语言的艺术魅力。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采用速读的方法默读全文,浏览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简析前言及“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一节。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可曾游过一些祖国的名山大川,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你们当中谁曾到过那美丽富饶的天山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们是否向往饱览一下天山那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呢?那就让我们师生今天这堂课,随同《天山景物记》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老师板书课题《天山景物记》并解题

1.解题:《天山景物记》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文题洗练、醒目。“记”表明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景物”,概括了文章所写内容的两个方面──景色和物产;“天山”二字则予以限制,确切地点出这篇课文是记述天山的景色和物产的一篇记叙文。

2.既然本篇体裁为游记散文,根据过去学过的游记散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同学回答)

明确:游记散文,一般以写景为主,把旅游中所得到的材料和印象,组织串联起来,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或人民群众改造山河的英雄事迹。这类文体大致由游踪、风貌、观感三部分组成。观感,是指游览景物后的感想或情感。风貌,是指访游对象的风情状貌。游踪,是指作品中记叙的具体游程。学习《天山景物记》,要着重了解作者的游踪,所描写的风貌,以及所抒发的感情。

(三)简介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1.作者碧野

2.背景简介

(四)速读全文,根据“阅读提示”和课文后面“练习一”(填表)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及主要内容

明确全文的文脉,即文章的思路线索,结构顺序,也就是一般常说的构思布局。本文的构思如下:

全文共二十七个自然段,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部分为一、二自然段,交代天山的地理位置并概括描写它的壮丽景色。

2.主体部分为三至二十六自然段,按小标题分成四节,集中而有顺序地介绍了天山的各种景物。

第一节,从四个方面描绘了天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境界开阔、优美动人的风景画。

第二节,集中描写千里牧场的迷人景色,表现哈萨克牧民的幸福生活。

第三节,也从四个方面有重点地介绍天山的奇珍异品,以展现天山的富饶。

第四节,描绘了天然湖的壮美景色,介绍了果子沟的丰饶物产。

上述四节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组成了一幅天山景物的美丽的长画轴,一部色彩斑斓的长画卷。

3.结尾部分即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圆合,表达作者“重游天山”的意愿,进一步抒发了对天山景物的热爱之情。

(五)讲读前言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开头用设问句和最后用假设句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找到并画出表示天山特色的词语)

明确:作者从高、大、美三个方面介绍了天山的概况,投影出示板书:

开头用设问句,最后用假设句,给人以促膝谈心的亲切之感。

(六)讲析:“雪峰·溪流·森林·野花”

1.这一节的线索是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先让学生找出这一节的脉络句,即地点的移动句子。

“进入天山”(第四段)

“再往里走”(第五段)

“那么再往里走”(第六段)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或放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

问: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等美景。描绘方法:(1)映衬,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2)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五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学生思考回答: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④朗读六、七段(或放配乐朗诵)

提问:作者用哪些词语,描绘山色如春的?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要求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或利用投影)

这里作者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确切描绘了天山深处的景色宜人,如临春天。

写“野花”: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三、巩固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