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自贸区!6省19城市上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轮自贸区!6省19城市上榜!新一轮自贸区扩容,终于尘埃落定。
2014年获批的广东自贸区拥有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片区,2016年获批的辽宁自贸区则分为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只有2018年获批的海南自贸区涵盖全岛。
这一次,也是如此。这一次的自贸区,包括6个省、19个城市(片区)。
具体来看,山东自贸区包括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江苏自贸区包括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广西自贸区则包括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
云南自贸区包含昆明、红河、德宏三个片区,黑龙江自贸区包括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
河北自贸区相对特殊,既包括正定和曹妃甸,也包括雄安和大兴机场片区,这意味着北京部分地区也被纳入自贸区之内。
02、为什么是这6个省?
这一次,竞争自贸区的省份不在少数,但为何最终胜出的是这6个省?
不难看出,这6个省份要么属于沿海区域或大城市群,要么处于沿边区域。
这些区域,要么经济相对发达,要么历来都是国际贸易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因而容易成为自由贸易探索的试验田。
在此之前,我国已经成立的12个自贸区,多数都属此类。加上这一次江苏、山东入围,从东北的辽宁到东南的福建广东,再到西南的广西,沿海地区基本上都已有了自贸区。
沿边省份的逻辑也是如此。这一次广西、云南、黑龙江齐齐上榜,且云南成了最意外的“黑马”,一大因素就是这三地都处于沿边地带,在强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时点,这三地的重要性不同程度得到提升。
所以,在功能定位上,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角色就成了重中之重。
就区域经济来看,河北自贸区着眼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建设。江苏经济发达,因此自贸区侧重的是打造实体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对外开放高地。
就国际角色而言,山东自贸区,着眼的是海洋经济和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云南自贸区则要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黑龙江自贸区则以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中心枢纽为重点。
这其中,广西最为突出。这一次,广西自贸区提出打造“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定位不可谓不高。而在此之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就已出台,广西北部湾成为四川重庆的出海通道。(参阅《不只是深圳!这四个地区也被国家委以重任》)
可以说,广西正在迎来最好的政策红利期。
03、这12个省份尚无自贸区
那么,还有哪些省份没有自贸区?
不计港澳台,内地共有31个省份,目前已有18省份获批自贸区:
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河南、浙江、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
与新一批自贸区相同,这些省份大多位于沿海沿边地带,基本都是国际贸易的主阵地,与自贸区对外开放的定位高度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位超然,相对特殊。虽然没有“北京自贸区”一说,但新晋的河北自贸区包含大兴机场片区。而大兴机场是北京新机场,这意味着北京有了自己的自贸区。
除了这18个省和北京之外,目前,仍没有自贸区的省份还有12个:
湖南、安徽、江西、贵州、山西、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吉林。
这些省份,主要位于中部和西北两大区域。
在中部六省中,只有湖北、河南获批自贸区,湖南、安徽、江西、山西都未入围。而在西北省份中,只有陕西一地上榜,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都未入围。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自贸区的定位有关。
自贸区着眼的是对外开放。沿海省份、沿边省份以及经济大省历来都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因而会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其他省份则要等到这些地区有所探索之后,才会复制推进。
04、遍地开花,自贸区价值几何?
过半省份都有了自贸区,如今自贸区遍地开花,追逐自贸区还有意义吗?
显然,是有意义的。有没有自贸区,不仅能体现一个省份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地位,而且还能带来一系列实质性的利好。
往大了说,自贸区是对外开放的高地,也是以开放促改革的试验田。成为自贸区,意味着将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改革探索权,同时在管理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往小了说,自贸区在税收优惠、放管服改革、外资准入、金融开放和负面清单管理方面均享受一定“特权”。
对于企业来说,在自贸区内,不仅有税费优惠,而且注册流程更加简便,“证照分离”改革已经复制到所有自贸区。尤其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通关速度可以提升一半,退税可以做到当天通办,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根据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未来自贸区有望获得省级管理权限。这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也是实实在在的改革探索。
所以,政策加持有多大作用是一回事,而有没有政策加持是另一回事。
显然,政策未必都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如果没有政策红利,恐怕连想象空间都很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