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对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对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理解
信息H1603 梁宇航1610650513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地区,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则为喜马拉雅山脉。

在这样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之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敛、保守中庸、勤劳朴实的农耕性格。

所以中国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形成。

故历朝历代的中央集权领导者皆重农轻商,尤重文采,而轻科技实用。

比如在唐朝,朝廷对新技术的发明者的奖励最高为十五贯钱。

《旧唐史》中记载“武德四年,有匠者制渴乌,着金一万。

武德六年,驿者献眉,上悦,着金一万。

武德六年,万年令献翻车,着赐羊两头,金一万。

”而在当时的工匠,叫做“丁奴”,叫做“户奴”,或者叫做“官奴”。

每年他们都需要无偿工作二十几天,且还要随叫随到!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工人的悲惨生活。

话题转回,一般来讲,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地理环境,通常指环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资源等等,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也
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中国的汉人王朝多是建立在中原地区也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夏朝政权在、商朝政权在、西周政权在、东周政权在、朝政权在、西汉政权在、东汉政权在、隋朝政权在、唐朝政权在、北宋政权在。

我国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的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农耕文明。

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之后,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而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开始为之动摇。

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居住地的地理环境都对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早期文化的形成更为直接,也是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

正如天瑜教授所说的那样,“如果把各民族、各国度有声有色的文化表现比喻为一幕接一幕的悲喜剧,那么,这些民族、国度所处的地理环境便是这些戏剧得以演出的舞台和背景。


地理环境是中国文化产生的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较早地产生了文明。

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人类的生命与水息息相关,决定了文明在江河的地理环境下产生。

中华民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

而中国文化的第一大特性就是延续性,这种文化特性受到地理环境的深深影响。

从中华文化产生开始,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
发展中从来没有中断过,具有明显的延续性,这不得不归结于中国辽阔的地理环境。

在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地理环境良好,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底。

从远古时期的元谋人、蓝田人、人等古人类化石中,我们知道,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分散在东亚大陆的广域。

有很多人都认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它们的地理环境非常狭小,当遇到外族入侵,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文明由此中断了。

而中国则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在广大的区域发展,部有广阔的回旋余地。

在历史上,当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住中原,中原王朝失去了黄河流域时,还可以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依托延续自己的文化。

但我认为不应该仅仅只有这方面的原因,更应该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强化力。

古人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遥想当年,北皇帝拓跋宏从平城迁都;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等。

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职朝仪。

而北统治北方一百余年,关于“鲜卑”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

《国语·晋语》说,周成王姬诵平息武庚的叛乱后,成王亲自来到歧阳,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鲜卑也被邀请出
席。

数千年的种族在拓跋宏改元之后,只用了数十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而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强化力的体现之一。

中国文化的第二大特性是多样性,这种文化特性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深深影响。

中国文化从早期起源开始,就呈现了多元化的格局,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这不得不归结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

中国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繁杂多样。

中国的南北跨越30个纬度,东西跨越60个经度,南北温差相差近50度,东西年降水相差几千毫米,山脉和河流都有各种走向的,这种自然特点把中国分成大大小小的“国中之国”,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导致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是明证。

早在先就形成了各种区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文化、三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以后又有关东文化、草原文化、雪域文化、湖湘文化等等。

这些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如中原文化人文渊薮,博大精深;燕文化多慷慨悲歌;荆楚文化轻灵精奇;湖湘文化朴质蛮霸等等。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很不一样,衣食住行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

中国56个民族,每个
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各民族的文化是很不一样的。

但中国文化虽然存在巨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统一性,形成了中国文化大一统的局面。

各种文化共存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正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患”。

中国文化的第三大特性是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这种文化特性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深深影响。

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相对封闭、独立的特性。

在地理上,中国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

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碍,给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

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方便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半开放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上独立成长,虽偶尔有外部文化传入,但都无法改变中国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

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在本土上成长的。

如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道教等,这些思想和流派在世界上自成一体,影响深远。

又如汉字,汉字完全是中国人创造的,不像其它的文字,如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印度文、阿拉伯文等,基本上都是来自腓尼基文字。

又如中国的书画艺术,更是中国人的独创。

中国的四大发明——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也是由中国人独立创造的。

其它的中国文化也是如此。

也有外来文化通过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比如佛教,但“佛教自它传
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是再按照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再宣传自己的理论,当时的中国人是把它看做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来处理的。


经过中国化的佛教已经不是印度经院哲学的佛教,而是中国人自己引申发挥的,与印度本土的佛教大不一样。

是这样,其他的思想学说也是如此。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状态独立地向前发展。

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加上中国发达的农业文明,中国人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意与外界打交道。

明清两朝基本上是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致使中国很少接受外来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导致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深深地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地处温带大陆,温带气候适中,就使中国民族形成温和的性格,在天人之际和人伦的关系上采取持中的中庸态度。

”所以我们经常说“燕之地多义士,荆楚之地多诗赋”多源于此。

中国的大陆型气候十分明显,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明显。

在中国东部,河网密布,沃野千里,季风定期带来丰沛的雨水,水热配合良好。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来署去,周而复始”。

在温带地区,热能和水分比较充足,农业比较发达。

在发达的农业条件下,再加上中国物产丰富,人们生活能自给自足。

而自给自足的中国人是历来喜爱和平的,不喜欢侵略扩与动乱,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理想的太平盛世。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喜欢采取中庸的态度,对人谦让,对上尊敬,不喜欢与人发生分歧和争吵。

这说明温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温和的性格和中庸的态度。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而且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

高山、高原以及大型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

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季风气候比较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这些地理环境不断变化,产生复杂的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正说明了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环境决定论即自然条件指出:人类文化得以发展,首先要依靠地理(自然)条件的支撑。

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命运皆决定于地理环境理论。

这个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初期具有反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我国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初期,政府
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促使经济恢复和发展起来。

技术先进的纺织.制瓷和采矿业随着明朝初期推广植棉,棉织业迅速发展。

松江是棉织中心,棉布产量多,质地优美。

.西湖等也是棉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那时候的,白天青烟蔽空,晚上夜晚红焰冲天。

镇上有许多为皇家烧制瓷器的官窑,还有烧造民窑。

官窑一次可烧杯碗等小器300多件,民窑一次可烧小器1000多件民窑里雇工很多。

全镇瓷工人有几万人,十之七八的人家都是从事瓷器生产和销售的。

瓷器的制造分工很细,有制坯.画坯.上釉.装窑.烧窑等工序。

的瓷器质量好.品种多.造型多样.花纹优美。

特别是五彩瓷器,色调多变,富丽堂皇,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名扬海外,为明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要肯定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充分认识到中国地理环境的具体情况,协调人地关系,从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辉煌灿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