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全册课件ppt课件二十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1~3 则学而知之 4~11 则人必学礼
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爱生而败仁者,其下愚之得欤?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要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一个人最炫耀什么,说明其内心最缺乏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也是其最自卑的地方。 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2.第6则选文强调了“学”的什么内容? 提示:子夏认为,看一个人有无学问以及其学问的高低,主要不 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忠”“孝”“信”等伦理道 德。只要做到了这些,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 德修养的人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的学习内容是品德修养, 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ຫໍສະໝຸດ Baidu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3.一词多义 (1)贼 ①其蔽也贼(动词,害,危害) ②几落贼手死(名词,敌人) ③是天下之大贼也(名词,祸害、祸患) ④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名词,强盗) (2)闻 ①子亦有异闻乎(名词,教导) ②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动词,听说) ③友直,友谅,友多闻(名词,学识)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 ⑤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名词,传闻) ⑥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动词,使……听到)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1.通假字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女,通“汝”,你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知,通“智”,聪明 (3)今也则亡 亡,通“无”,没有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3.试分析本课第11则选文“陈亢问于伯鱼曰”中人物描写的特点。 提示:课文第11则“陈亢问于伯鱼曰”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人物 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非常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孔子的形 象十分清晰,尤其“独立”的形象,会让我们想象到孔子作为一代大师 深思的状态。在与伯鱼的对话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严厉而亲切的 父亲形象。 选文中,伯鱼的形象也很突出,如“趋而过庭”的动作,一个对父亲 敬重而又畏惧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陈亢的形象,是一个好学而善 思的好学生形象。
2.古今异义 (1)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古义:再差一等,再次一等。今义:第二的。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或在某方面学识渊 博的人。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古义:年轻人。今义:徒弟。 (4)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古义:一个人站着。今义:不依靠他人。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5.特殊句式 (1)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判断句) (3)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状语后置) (4)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好学也已。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 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赏析:这是孔子对古人的表扬,对“今人”的批评。在孔子看来,他 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学习风气已经很不好了,比不上“古”时候。 学习不是为了装饰门面和向别人炫耀,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学 习是为了修身养性,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格品位。一句话,“人格的养 成”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若学习目的庸俗,太过于功利化,那必然 浮躁而不能深入。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4.词类活用 (1)勇而无礼.则乱(名词用作动词,用礼节制) (2)故.旧.不遗(形容词用作名词,旧交、老友) (3)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崇尚;第二个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4)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偏爱)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在第1则选文中,孔子把人分为哪四个等级?从第2则选文看孔子 把自己归为哪一个等级?
提示:在第1则选文中,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 而学之”“困而不学”四个等级,从第2则选文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 古、敏以求之者也”来看,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认为,自己 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是因为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 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们发奋 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但不管怎么说,孔子是把自己归为“学 而知之”这一等级的。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3)次 ①学而知之者,次也(名词,次一等) ②六亲有次,不可相逾(名词,次序) 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依次) ④列坐其次(名词,旁边) (4)语 ①吾语女(动词,告诉) ②故久立,与其客语(动词,说话、谈论)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5)易 ①贤贤易色(动词,不以为意,轻视) ②故以羊易之也(动词,换、交换)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变更) ④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副词,容易)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好学也已。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 于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 说是好学了。
赏析:这句话表现了孔子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本点的教育思想。 “敏于事而慎于言”是孔子关于个人修省躬行方面的依据。敏于 事,就是要勤勉于做事,毫不懈怠;慎于言,目的是要求人在言谈上要 谨慎,说话对自身负责,对社会负责。 人的品性修养要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不论是读书求知,居官从 政,还是日常生活,只为追求私欲的满足,达到私心的要求,必然有损 于集体,有损于公德,其最终的结果是败坏自己的形象。所以一个 人平时就要注意学习修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有一个健康的 精神追求和向上的思想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