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服装设计与工程
洛可可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前言部分
"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

洛可可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又称"路易十五样式"。

它的形成过程受到中国庭院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服饰、瓷器、漆器等艺术的影响,又称"法国-中国式样",有人称洛可可风格为"中国装饰"。

洛可可艺术的特点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平直的结构,采用C型、S型和贝壳型涡卷曲线,颜色淡雅柔和,形成绮丽多彩、雍容华贵、繁缛艳丽的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The Empire of Flora)。

当时主要采用蔷薇和兰花,而且蔷薇用的更多一些。

在处理上采用写实的花卉,再用茎蔓把花卉相互连接起来,就像中国的折枝花卉,有时配上一些各种鸟类,这种图案明显地受中国花鸟画的直接影响。

洛可可的纹样造型多不均衡、不对称,带有反秩序、反常规的装饰倾向,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在奢丽纤秀和华贵妩媚中,呈现一种阴柔之韵和矫柔妩媚之特征。

色泽柔和,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

总而言之,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轻巧精美、纤细华丽、小巧玲珑、繁琐的装饰性,但矫揉造作;二、有曲线趣味,十分喜欢C型S型漩涡型的曲线;三、色彩柔和艳丽,崇尚自然,风格飘逸、典雅,具有阴柔之美;四、花、缎带结、扣环、花篮等柔软主题以一种纤细感波及于一切生活领域。

本论文主要对洛可可时期服装特点作简要介绍,特别是分析这种风格在现代女装测影响。

本文的重点在于总结洛可可时期的风格与特征,对其发展历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在阐述的过程中插入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并剖析相关品牌设计设计要点。

通过对洛可可风格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可以更好的对女装设计的流行趋势做出预测。

二、主题部分
18世纪中后期以后,洛可可女装造型上最醒目的特征是由裙撑托起的向两侧突出膨大的臀部,腰部以下呈长方形;由紧身胸衣将躯干在腰部以上束裹成平挺的圆锥体,正视呈倒三角形,有丰富装饰的肚兜强化了倒三角型的轮廓。

这种视觉上像圆弧形穹顶一样的整体造型就是洛可可时期人们相互追捧的夸张的造型。

蓬巴杜夫人是洛可可女装最华丽的代表。

其服装特别注重额外的装饰,以无数花边、缎带花结、人造花饰物和繁琐复杂的褶皱缀满全身,内裙和外裙上、下都装饰着弯弯曲曲的飞边、蕾丝,整个服装上上下下如花似锦,美丽富贵。

在具体局部造型上,洛可可服饰也有其典型的特点。

比如以蓬帕杜夫人命名的蓬帕杜领口样式,它是一种设计为宽而低的领口,呈倒梯型,领口部位开口较宽,并且很低,可以坦露四分之一的胸部,而接近肩部的上领口较窄,这样的造型足以和宽而弯曲的宫廷服装领口相媲美。

这种倒梯形领口款式造型与室内装饰中窗帘的自然下垂样式很相似。

不难看出二者在造型上是相互呼应的。

这一样式产生了洛可可服饰在总体上以不对称为主而局部对称的效果。

洛可可装饰艺术在曲线自由的拼接过程中逐渐把传统艺术形式中追求对称的特点改变为不对称的新奇特征。

这种特征在洛可可装饰艺术中随处可见。

艺术风格与生活方式则在这些因素中突显出来,成为影响服饰尤其是女子服饰的决定因素。

洛可可女装进入了“人为化”装饰的顶峰。

如果说巴洛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

洛可可女装放弃了西班牙钟式裙那种几何形状的严谨,可是保留了宽大的髋部和紧身的胸衣变得爱卖弄风情,有褶裥、荷叶边、随意的花边和隆起的衬裙。

在一条颜色不同的衬裙外面,套钟形的长裙,大多在前面打褶裥,身后拖着裙裾。

洛可可服装的主要特点是精致到极点的优雅。

所谓"极点",就是妇女将自己服装的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化,以便男性观赏。

换句话说,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分解成可供观赏的元素。

那是一个肉体享乐的时代,最有品味的女性穿着是"既暴露又优雅"。

同时,洛可可风格服装在电影《绝代艳后》享受到了视觉盛宴,它讲述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Marie Antoinette的故事,在服装上展现了洛可可时期宫廷服饰非常柔和、非常女性化的特色,包括大裙撑,紧身胸衣,低低的领线,还有很多小花边、蝴蝶结,用一种夸张的语言突出了女性的曲线,强调了女性的特点。

那个时代有很多包括紧身胸衣在内辅助的人造美,头发也是做得很高,里面有很多支撑材料,这些都是对女性美的一种夸张唯美的感觉。

不论是服装还是肤色都非常柔和。

肤色也是化得非常淡,这样就把妆容衬托出来了。

洛可可风格对女装的影响深远,在这方面,前人也做了不少的研究。

其中曹雅致在《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研究》一文中,总结了洛可可风格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相关的著作,并且指出了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洛可可艺术风格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从洛可可风格产生
前的社会背景进行讨论。

在洛可可风格产生的前期以及在它处于萌芽时期,对法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进行了叙述,并且论述了政治环境与洛可可风格的产生有着它的必要性。

最后总结了洛可可艺术地位的评价和它对社会的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生产工艺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影响,并给予它一个公正的艺术地位。

胡宁在《试析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点》一文中,通过探讨洛可可时期服饰的特点,分析洛可可服饰的整体造型、色彩搭配、装饰效果等方面的表现特征,指出其在服饰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现代服饰设计发展的影响。

以及她在《论洛可可建筑装饰对洛可可服饰的影响》一文中,讲述了洛可可建筑装饰在造型、色彩、装饰等多方面都与洛可可服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追随、相互借鉴并互相变革、创新。

使得二者在同时期的艺术门类中都有独特的地位,同时也让洛可可服装成为西洋服装史上的一支奇葩。

洛可可作为一个风格心理学的词汇虽然只是代表了一个时间阶段,但是它的风格却延续到现在。

洛可可形式意志发展的基础是曲线化的柔美风格。

直到今天,仍是许多服装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来源。

近年来,波西米亚风格的荷叶边、婚纱中的罗布装饰造型以及极具女性特质的蕾丝都证明了洛可可服饰的飘逸、性感、奢华的魅力。

李萌在《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一文中,分析巴洛克式与洛可可式是16-18世纪流行于欧洲最主要的艺术风格,它们在西方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介绍了两种艺术所产生的时间、文化背景及其代表艺术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出两种艺术形式所各自呈现出的艺术风貌,从而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宋科新在《洛可可艺术风格的渊源及对服饰的影响》一文中以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含义、渊源、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艺术品及服饰设计的赏析,为现代时装设计及服装审美提供借鉴。

洛可可风格在法国持续了整整一个多世纪,波及整个欧洲大陆。

洛可可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的观念与装饰美术手法,至今仍给予艺术创造以启示。

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时装流行大潮中,这种具有夸张的装饰个性并带有浪漫感觉的古典题材不断地为时装界所瞩目。

如1985年设计师让·保罗·戈尔蒂埃连续发表了题为“洛可可”的样式,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尼娜·莉西和姜·帕杜于1987年春夏相继推出了洛可可风格设计,掀起了服装界的“复古风潮”。

著名时装设计大师卡尔·拉格菲尔德则对法国18世纪的艺术情有独钟,他从不同角度运用洛可可样式的诸多设计语言,在理智与情感、现实与幻想、现代与未来的众多矛盾世界中,对现代时装及时装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新的诠释。

于是,这立刻引起了时尚界的集体注目礼,D&G、Jean Paul Gaultier、Chanel、Louis Vuitton、
Christian Dior、Alexander McQueen,轮番贡献出毕生才华与18世纪的偶像比肩。

这场豪华筵席一直从2006年秋冬延续至2007年春夏。

这种趋势在John Galliano的"Dior60周年纪念"达到了巅峰。

而Dolce&Gabbana的08春夏秀,带着华托那样的诗情和细腻的感觉,也正是当时洛可可风格的灵感来源。

Dolce&Gabbana2009秋季女装成衣系列仍然是美妙的洛可可风格的延续,设计师大量采用皱摺、蕾丝等古典工艺的元素,处理成灯罩状的连身裙在秀场上频频出现,丝绸、锦缎和天鹅绒等材质的运用使本季的成衣系列更易于穿着和打理。

还有09/10秋冬男士成衣秀也尽显洛可可式的浪漫皇室风格。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迪奥(Dior)"堕落贵妇"风格的黑色和金色蕾丝装,夏奈尔(Chanel)貌似纯洁的白色蕾丝长裤、阿玛尼(Armani)的红色窗花图案蕾丝裙、塞琳(Celine)的肉色蕾丝长裤……特别是阿玛尼的红窗花图案的蕾丝裙,在透明的白色蕾丝纱上,出现了中国东北农民的红色剪纸窗花图案,最含蓄的文化符号与最暴露的服装纠缠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和视觉的迷乱。

紧接着,在媒体的煽动和街头时尚先锋的刺激下,蕾丝装顿时成了公众视觉的焦点,将人们带进了想象的国度。

历来,设计师们就没停止过在面料上大做文章。

在09春夏的发布中,Prada开场的被揉皱的闪光面料的衣裙让大家耳目一新,而其他大牌诸如Burberry、Bottega Veneta、Versace等也不约而同选择了褶皱元素。

而伦敦设计师们更富有创意,他们将柔软的布料扭成带子来装饰裙子,或者将丝绸折叠成大小错落的蝴蝶结,装饰在肩头好似一朵巨大的玫瑰花;Comme des Garcons 高耸入云的绉纱帽子等都是让服装"皱"起来而呈现的新面貌。

在前人总结的经验上,洛可可强调的手段是夸张,由于运用的是C型、S型和贝壳型涡卷曲线,颜色淡雅柔和,形成绮丽多彩、雍容华贵、繁缛艳丽的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而对于大众来说,也只是只能远观,不能亵玩,看似大师们在展台上无比华丽的衣服,但是在群众基础中,洛可可的运用并不普遍。

洛可可服装面料多采用质感温软的材料,浪漫而华贵。

多采用高雅而精致的面料,如具有优雅和透明感的缎子、绡纱和蕾丝花边等。

强化具有古典风格的局部特征设计,常饰以华丽花边,领部细褶和袖部装饰,精巧的刺绣工艺和诸如蝴蝶结、玫瑰花装饰等细部处理设计也非常普遍。

在秋冬季的材料中,多采用诸如马海毛、高比例兔毛及具有丝光感和柔软毛型感强的材料,并注重面料的表面凹凸感与浮雕感的处理。

所以,面料对于大众化的转换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大问题。

洛可可女装夸张鲜明的轮廓造型,优雅精致的款式,艳丽鲜明的色彩雍荣华贵而又轻柔飘逸
的面料,繁琐复杂的装饰的形象,留给世人感受到以伦比的装饰之美而永远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它给我们提供许多可以借鉴地方,“不仅仅是立体裁剪,更重要的设计思想”。

三、总结部分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特有的风格。

洛可可风格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洛可可风格的艺术正是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发展的。

它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服饰文化也不单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它与工艺美术和绘画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洛可可风格展现在服装上的美是最具有魅力的,最迷人的。

洛可可风格也给世界服装史写下了纤巧繁丽又独具光彩的一页。

相信不久的将来,洛可可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而其影响将会越来越久。

四、参考文献
[1] 曹雅致.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2006, (09): 11-12
[2] 李艺.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理论研究[D] .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3] 余盈莹. 学术探微与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设计思考[J].美苑,2010, (01):35-55
[4] 胡宁. 试析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点[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06):132-167
[5] 梁筱妹. 浅析洛可可音乐中的中国元素[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9, (02):33-40
[6] 胡宁. 论洛可可建筑装饰对洛可可服饰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 (09):10-15
[7] 葛蓓. 中国清代设计艺术风格对欧洲洛可可服饰艺术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 ,2008, (06):12-16
[8] 李晖. 洛可可绘画艺术的美学价值[J].美术大观,2009, (04):22-25
[9] 黄华清. 洛可可的奢华之风[D].厦门:厦门航空,2007
[10] 浅谈洛可可艺术的女性化特征[J].艺术教育,2007,(08):19-20
[11] 李萌.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J].光盘技术,2006,(06)3-5
[12] 小林太郎.洛可可的形成[D].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3] 李破,杨贤春.洛可可风格在中西方服饰上的体现[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
(15):04
[14] 华梅.中外服饰的演变[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5] 宋科新.洛可可艺术风格的渊源及对服饰的影响[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0):01
[16]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7] 叶立诚.中西服装史[J].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08):5-10
[18] Food Trade Review Group. Food Trade Review[J]. V ol. 13 No. 4, May. 2008
[19] Martin Ahrens. Metallurgical Plant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V ol. 21 No. 3, Apr.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