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美术学科与其他科目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的课程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而美术则以图片的形式为主要载体。近些年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着教学方式,也在改变着教学观念。

美术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展现在课堂中不能展现的内容,而且能让学生在短时间以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同时更减少了制作工具的繁琐,缩短了备课的时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美术课上起来更有意思。

1、创设课堂情境

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深感到一节课要想吸引学生,除了老师要讲的生动有趣外,还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有些课不是用嘴说就能让学生体会的,例如在初一第13册第2课《一部悲壮的史诗——流民图》一课中,在赏析画作的同时,同时伴以凄凉的二胡乐曲,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之中,从视觉到听觉上同时经历多层次的感受,对流民图的理解就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情境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环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不会出现课堂气氛与课堂内容相悖的情况,提升学生对画作的欣赏能力。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

2、提供资源、拓展教材,扩大信息量

教材中课本内容往往是有限的,图片内容较少。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从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例如初一13册第13课《吉祥,幸福——民间美术欣赏》一课中,教材版面就两页纸八张图,远远不够学生了解,作为欣赏课,要有大量的图片,民间美术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剪纸,刺绣,工艺品,面人,风筝制作等等都将是民间作品过万,教材却仅能提供寥寥可数的几件作品,虽说都是代表中的代表,典型中的典型,但对如此庞大的作品库来说,还是不足以窥全貌。要让学生就凭几幅画就对民间美术有深入的了解,是相当困难的。在这个问题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设计专题网页,下载需要的内容。这样既可集中学习,又可无限拓展,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3、形象直观,展现不能展现的东西

在美术教学中有一些操作性极强的课,讲解时需要演示,需要形象直观,如初一13册第11课《中国结艺》,7课《资料册的设计与制作》老师在前面演示,但动作太小,后面的同学是看不见的,这时用多媒体屏幕放映操作过程,一步一步放,下面的同学跟着学。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使学生学会操作。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师说不清,使学生难以“明理”的知识难点,运用单一枯燥的说教和传统教学手段实在很难攻克这些难点。运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如初二15册书第2课《山水画的意境》意境是教师拿嘴说是说不清的,需要运用声、光、电、形、色诸功能,多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具有更强的

真实感和表现力,各种情景的设置,使人好像身临其境一样,甚至能把课外写生搬到课堂上来,而且能将丰富的、立体的现实世界凝固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又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又如初二15册第9课《陶艺创作》由于设备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同学都能够亲自去做一件陶艺作品,但是通过多媒体可以很形象直接的把过程像演电影一样很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这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印象。

4、展示评价,反馈信息

传统的展示评价,多为将学生作品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贴到黑板上,速度慢,而且耽误时间。这样评价时效短,又无法从时间上纵向观察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因而激励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课堂运用多媒体进行作业展示,然后在校园网络或班级网页上展示,并给予书面的点评。长期积累,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作品数据库,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任意查看和打印学生各个时期,乃至每一节课的作品。这样学生的发展轨迹就十分明显,既有利于长期激励学生,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美术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更是有数据支持的科学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